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苏教版)七上文言文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6 17:20:50
文档

(苏教版)七上文言文

2011年中考总复习·七(上)文言文练习《古代寓言二则》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1)郑人买履()(2)遂()不得履(3)宁()信度(4)遽()契()其舟(5)先自度()其足(6)宁信度(),无自信也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置之其坐(2)而忘操之(3)反归取之(4)遽契其舟(5)楚人有涉江者(6)宁信度,无自信也3.辨别下边语句中的“度”的不同意思。(1)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度:(2)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度:4.解释下列语句中“是”的意思。(1)是吾剑之所从坠是:(2)你不要把他
推荐度:
导读2011年中考总复习·七(上)文言文练习《古代寓言二则》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1)郑人买履()(2)遂()不得履(3)宁()信度(4)遽()契()其舟(5)先自度()其足(6)宁信度(),无自信也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置之其坐(2)而忘操之(3)反归取之(4)遽契其舟(5)楚人有涉江者(6)宁信度,无自信也3.辨别下边语句中的“度”的不同意思。(1)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度:(2)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度:4.解释下列语句中“是”的意思。(1)是吾剑之所从坠是:(2)你不要把他
2011年中考总复习·七(上)文言文练习

《古代寓言二则》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1)郑人买履(    )   (2)遂(    )不得履    (3)宁(    )信度  

(4)遽(    )契(    )其舟    (5)先自度(    )其足   

(6)宁信度(    ),无自信也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置之其坐           (2)而忘操之             (3)反归取之          

(4)遽契其舟           (5)楚人有涉江者         (6)宁信度,无自信也  

3.辨别下边语句中的“度”的不同意思。

(1)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度:

(2)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度:

4.解释下列语句中“是”的意思。

(1)是吾剑之所从坠  是:

(2)你不要把他说得一无是处  是:

(3)韩非是《韩非子》的作者  是:

5.解释下列“之”的意思,并按要求归类。

先自度其足,而置之①其坐      至之②市,而忘操之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③

(1)做代词,代物的:

(2)做动词用的:

6.翻译下列句子。

(1)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2)人曰:“何不试之以足?”

(3)宁信度,无自信也。

    (4)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5)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6)是吾剑之所从坠。  

(7)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狼》

1.解释加点的字。

①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      )有剩骨。途中两狼,缀(      )行甚远。

②屠惧,投以(       )骨。一狼得骨止(     ),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③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            )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          )奔倚(          )其下,弛(          )担持(          )刀。狼不敢前(          ),眈眈相向。

④少时(         ),一狼径(       )去,其一犬(           )坐于前。久之(       ),目似瞑,意(      )暇甚。屠暴起,以(       )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      )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       )其中,意(         )将隧入以(       )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      )尾。屠自后断其股(      ),亦毙之。乃(       )悟前狼寐,盖(      )以(        )诱(        )敌。

⑤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2)其一犬坐于前。

(3)乃悟前狼寐,盖以透敌。

3.下面两个句子中的“其”各代什么?

恐前后受其敌                   一狼洞其中

4.下边句子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其/一犬/坐于/前       B.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C.方/欲/行,转/视/积薪后      D.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幼时记趣》

1.解释字词。

(1)私拟作群鹤舞空(        )(2)项为之强(       )

(3)又留蚊于素帐中(       )    (4)果如鹤唳云端(       )

2.给加点的字注音。

①土砾(    )②怡(    )③壑(    )    ④癞(    )

3.解释句中加点的词。①凹者为壑(      )

②不觉呀然惊恐(           )     ③捉,鞭数十(      )

4.解释句中的文言虚词。

①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      )②使与台齐(      )

③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      )   ④余年幼,方出神(      )

5.分别指出加点词所指代的内容。

①常蹲其身(              )②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

③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        )④鞭数十,驱之别院(       )

6.翻译下列句子。

(1)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2)作青云白鹤观

(3)鞭数十,驱之别院。     

(4)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三峡》

一.加点字注音

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    )不见曦月(    )沿溯阻绝(    )

素湍绿潭(    )绝巘多生怪柏(    )飞漱其间(    )属引凄异(    )

二、找出通假字并解释:略无阙处

三、古今异义词

1、或王命急宣(古义:               今义:                   )

2、至于夏水襄陵(古义:                  今义:                     )

四、词类活用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林寒涧肃

3、空谷传响

五、一词多义 

1.绝:沿溯阻绝(          )            哀转久绝(          )

2.自:自三峡七百里中(           )     自非亭午夜分(           )

六、重点词语解释

1.至于夏水襄陵(              )   2.或王命急宣(                )

3.则素湍绿潭(          )(            )     4.良多趣味(         )

5.属引凄异(                   )       6.不见曦月(              )

七、重点语句翻译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回清倒影

3、绝巘多生怪柏              4、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5、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6、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7、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八、理解性默写

1、文中侧面写山之高的句子是:

2、文中侧面写出夏日江流湍急的句子是:

3、写三峡全景的句子是:

4、写两岸连山的句子是:

5、写山高的句子是:

6、由三峡水流汹涌湍急联想到李白的诗歌是: 

7、作者写了春冬之时八种景物的特点和给予作者的感受是:

8、三峡夏季江水的特点是:

九、开放性试题:1.三峡适合修建水力发电站,也可以从本文找出两个理由。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并写出文中印证理由的原句。

理由1:                                                        

原句:                                                          

理由2:                                                         

原句:                                                          

《<论语>八则》

1. 给加点的字注音。

论(    )语        不亦说乎(    )        人不知而不愠(    )

诲女知之乎(    )    是知(    )也            罔(    )殆(    )

而内自省(    )也    默而识之(    )        何有于我哉(    )

2、原文填空: 

⑴                   ,不亦说乎? 

⑵                  ,可以为师矣。 

⑶学而不思则罔,                         。 

⑷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 

3、解释下列句子中词语的意思: 

⑴人不知而不愠,(      )      ⑵学而不思则罔(    ) 

⑶思而不学则殆(        )   ⑷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 

⑸学而不厌(           )    (6)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      )

(7)温故而知新(      )(      )(8) 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

(9)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      )

4、摘出出自《论语》十则中现在常用的成语。 

5. 下面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B. 诲女知之乎?   C. 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D.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    E. 思而不学则殆。

6. 翻译下列句子。

(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4)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5)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6)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011年中考总复习·七(上)文言文练习   参

《古代寓言二则》

1.(1)lǚ(2)suì (3)nìng(4)jù  qì(5)duó dù

2.(1)同“座”(2)拿,携带(3)同“返”(4)立即,匆忙(5)渡,从水上经过(6)不,不要

3.(1)量长短,是动词(2)指量好的尺码,是名词。

4.(1)这,这儿(2)对,正确(3)表示前后两者是同一的(或表示肯定判断)

5.之①:指量好的尺码之②:到……去之③:指剑(1)①③(2)②

6.(1)等到这个郑人回到集市上,集市已经散了,终于没有买到鞋。(2)有人问他:“你为什么不用脚试鞋呢?”(3)我宁愿相信尺码,也不相信我自己的脚。  (4)他的剑从船上掉到水里。(5)船一停,那人便从他刻有记号的地方潜入水底去找剑。 (6)我的宝剑是从这儿掉落下去的。 (7)像这样找剑,岂不是太荒唐了吗?

《狼》略

《幼时记趣》检测与评价  参

1.(1)比做(2)僵硬 (3)白色的 (4)鸣叫。 

2.①砾(lì) ②怡(yí)③壑(hè)④癞(lài)  

3.①山谷 ②惊异的样子 ③用鞭子打

4.①在 ②同 ③把 ④正  

5.①自己 ②丛草、虫蚁、土砾 ③二虫 ④癞  6.

6.(1)我心里这样想,那么或者成千或者成百(飞舞着的蚊子)果真(觉得它们)是鹤了。 (2)(我把这个景象)比做“青云白鹤”的景观。(3)用鞭子打几十下,把它驱赶到别的院子里。 (4)舌头一吐,二虫全部被它吞下。

    《三峡》

一.加点字注音

略无阙处(quē)重岩叠嶂(zhàng)不见曦月(xī)沿溯阻绝(sù)素湍绿潭(tuān)绝巘多生怪柏(yǎn)飞漱其间(shù)属引凄异(zhǔ)

二、通假字:略无阙处(阙通缺)

三、古今异义词

1、或王命急宣(古义:有时   今义:常用于选择复句的关联词)

2、至于夏水襄陵(古义:一个动词“到”和一个介词“于”  今义:常连在一起,表示另提一事)

四、词类活用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动词用作名词,奔驰的快马)

2、林寒涧肃(寒:形容词用作动词,清凉)(肃:形容词用作动词,寂静)

3、空谷传响(名词作状语,在空荡的山谷里)

五、一词多义

1.绝   *沿溯阻绝(隔绝)  *哀转久绝(消失)

2.自  *自三峡七百里中(从、由) *自非亭午夜分(如果)

六、重点词语解释

1.至于夏水襄陵(襄:漫上)2.或王命急宣(或:有时)

3.则素湍绿潭(素:白色)(湍:急流或急流的水)4.良多趣味(良:很)

5.属引凄异(属:连接)6.不见曦月(曦:阳光或日光)

七、重点语句翻译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即使骑上飞奔的马驾着轻风,(仍然)不认为快。

2、回清倒影

*回旋的清波中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3、绝巘多生怪柏

4、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水清树荣,山高草盛,实在是有很多趣味。

5、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峡谷的两岸都是相连的高山,没有中断的地方。

6、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重叠的山岩和屏障似的山峰遮住了天日。

7、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如果不是正午和子夜时分,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

八、理解性默写

1、文中侧面写山之高的句子是: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文中侧面写出夏日江流湍急的句子是: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3、写三峡全景的句子是: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4、写两岸连山的句子是: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5、写山高的句子是: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6、由三峡水流汹涌湍急联想到李白的诗歌是:《早发白帝城》“朝发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7、作者写了春冬之时八种景物的特点和给予作者的感受是: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8、三峡夏季江水的特点是:夏水襄陵,沿溯阻绝。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九、开放性试题:1.三峡适合修建水力发电站,也可以从本文找出两个理由。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并写出文中印证理由的原句。

理由1:水流急(或速度快或水势迅猛或水流湍急等相同意思均可)

原句: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或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理由2:落差大(意思相同即可)

原句: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文档

(苏教版)七上文言文

2011年中考总复习·七(上)文言文练习《古代寓言二则》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1)郑人买履()(2)遂()不得履(3)宁()信度(4)遽()契()其舟(5)先自度()其足(6)宁信度(),无自信也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置之其坐(2)而忘操之(3)反归取之(4)遽契其舟(5)楚人有涉江者(6)宁信度,无自信也3.辨别下边语句中的“度”的不同意思。(1)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度:(2)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度:4.解释下列语句中“是”的意思。(1)是吾剑之所从坠是:(2)你不要把他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