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部分 考试说明
一.命题依据。
本考试说明根据《园林树木学与植物设计》课程教学大纲拟定,考试命题以本考试说明为依据。
二.考试要求。
考生通过系统分学习,要能从理论体系上牢固掌握客场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并具有一定的具体分析能力。考试按照一般了解、重点掌握、应用分析三个层次命题,重点考核学习者对该门课程基本理论的把握和实际应用能力。
三.命题原则。
1、本课程的考试命题在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的范围之内。但用大纲规定的基本原理说明,命题资料的范围包括教材、综合练习、网上教学资料。
2、考试命题一般覆盖到各章,并适当突出课程的重点内容。
3、试卷包含各个层次的题目。在一份试卷中,各层次题目所占的分数比例大体上为:一般掌握占5%左右,重点掌握占60%左右,应用分析类题目占35%左右。
4、试卷题型一般不少于5种。
5、试卷要合理安排题目的难易程度。题目难易程度分为:易、较易、较难、三个等级。在一份试卷中,各个等级所占的分数比例大体上为:易占40%,较易占40%,较难占20%。
四.考核方式及题型
本课程的考核方式与题型:考核方式分为形成性考核和卷面考核两种。形成性考核即平时作业与练习,约占30%;卷面考核一般采取闭卷形式,约占70%。考虑成人开放教育的特点,考核题型主要有名词解释、填空题、选择题、简答题、
论述题等。
第二部分 园林树木学与植物设计考试大纲内容
绪 论
一般掌握: 园林树木种植资源的特点及保护、园林树木种植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重点掌握:
知识点: 树木学、园林树木、园林、园林树木学的学习方法。
记忆与理解:树木学、园林树木、园林、园林树木学的概念
应用分析: 园林树木学的学习方法。
第一章 园林树木的分类
一般掌握: 植物分类学方法、植物分类的等级,命名的依据
知识点: 园林树木的分类方法
记忆与理解:园林树木的分类方法 分类系统
应用分析: 学会编制园林树木的分类检索表
第二章 园林树木的观赏特性
一般掌握: 园林树木的树皮、枝、干、刺毛等及其观赏特性
重点掌握:
知识点: 园林树木的树形、叶、花、果实及其观赏特性
记忆与理解:园林树木的树形、叶、花、果实及其观赏特性
第三章 园林树木的功能与作用
一般掌握: 园林树木的生产作用
重点掌握:
知识点: 园林树木对环境的改善和保护作用、园林树木对环境的改善方法。
记忆与理解:园林树木对环境的改善和保护作用、园林树木对环境的改善方法。
第四章 园林树木的配植
一般掌握: 园林树木与建筑、山水、园路的配植、园林树木不同的配植方式在实际园林中的应用
重点掌握:
知识点: 园林树木配植的原则、园林树木配植的方式
记忆与理解:园林树木配植的原则、园林树木配植的方式
第五章 园林中各种用途树种的选择及应用
一般掌握: 园林树种的分类依据、
重点掌握:
知识点: 园林树种的分类依据
记忆与理解:园林树种的分类依据、各种用途园林树种的应用环境
第六章 园林绿化树种的调查与规划
一般掌握: 树种的调查方法、园林绿化树种调查项目
重点掌握:
知识点: 园林绿化树种的规划方法、园林绿化树种规划的原则与内容
记忆与理解:园林绿化树种的规划方法、园林绿化树种规划的原则与内容
第七章 园林树种的各论
一般掌握:
重点掌握:
知识点:
记忆与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