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说出比喻句中用来比喻的事物与被比事物之间的关系;
学习重点:
能说出比喻句中用来比喻的事物与被比事物之间的关系;学习用“来到……只见……”的句式写一处景物。
学习难点:
学习刘备礼贤下士的品质,能有感情的朗读人物对话。
教法指导:引导法、阅读法 、回答法。
学法指导: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课前预习:
预习生字词、初读课文。
预习检测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 标出本课的字词语,并在生字上方注音。
3. 在有疑问的地方标住记号
4.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告诉我们什么
目标导入
谈话导入。《三国演义》、群雄纷争。
2、板书课题。示范“茅”、“庐”两字写法;学生练习写“茅”、“庐”两字,写在课题旁边。
3、解题。理解“顾”、“茅庐”意思。
自主探究
谁“三顾茅庐”,刘备三顾茅庐干什么?“三顾茅庐”在课文中是什么意思?
展示交流
自渎课文。
①借助拼音读准生字新词;
②读熟读通顺课文;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③思考:通过读课文,你了解到刘备、诸葛亮是什么样的人?
目标检测
1、读生字表上的字
2、口头扩词
尊( )( ) 讨( )( )
策( )( ) 防( )( )
拓展延伸
阅读《空城计》
板书设计 8、三顾茅庐
、
刘备:尊重人才 诸葛亮 :雄才大略
8、三顾茅庐(二)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有条理地复述课文。
2、能说出比喻句中用来比喻的事物与被比事物之间的关系;学习用“来到……只见……”的句式写一处景物。
学习重点:
能说出比喻句中用来比喻的事物与被比事物之间的关系;学习用“来到……只见……”的句式写一处景物。
学习难点:
初步认识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教法指导:引导法、阅读法 、回答法。
学法指导: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课前预习:
勾画文中重难点字词句。
预习检测
细读第一自然段。
(1)思考:这段话告诉我们什么?刘备为什么还要去拜访诸葛亮?
(2)填空:刘备( )前往隆中( )诸葛亮,( )地( )他出山,辅助自己实现统一中国大业,但都没有见着。
自主探究
讨论填空,理解重点词语:两次、拜访、诚心诚意、邀请,体会刘备求才的急切心情和虔诚态度。
展示交流
(1)小组学习。读课文,思考:
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刘备对诸葛亮的敬重?划出刘备有关动作、语言、神态等词语、句子,读一读,想一想。
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诸葛亮雄才大略?找出有关语句,读一读,想一想。
(2)汇报交流
(3)比喻句教学,什么比做什么?体会比喻句的精妙。
目标检测
(1)背诵3、4段。
(2)认真读读课文里描写隆中“景色秀丽宜人”的有关语句,用“来到……,只见……”的句式写一处景色。
拓展延伸
搜集《三国演义》中关于诸葛亮的故事。
板书设计 三顾茅庐
上路前 反对
见面前 雄才大略
见面后(详)亲密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