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吉林省2016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认定综合素质考试试题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6 17:13:41
文档

吉林省2016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认定综合素质考试试题

吉林省2016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认定综合素质考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事最符合题意)1、”学会关心”是下列哪种德育模式所强调的____A.认知模式B.体谅模式C.价值澄清模式D.社会模仿模式2、20世纪末在中国开始的“素质教育运动”实质上是____的具体实践。A.社会本位价值取向B.个人本位价值取向C.文化本位价值取向D.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3、课堂上人际关系出现双方相互亲近,认知协调,情感和谐,行动一致。这是一种____A.吸引的人际关系B
推荐度:
导读吉林省2016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认定综合素质考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事最符合题意)1、”学会关心”是下列哪种德育模式所强调的____A.认知模式B.体谅模式C.价值澄清模式D.社会模仿模式2、20世纪末在中国开始的“素质教育运动”实质上是____的具体实践。A.社会本位价值取向B.个人本位价值取向C.文化本位价值取向D.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3、课堂上人际关系出现双方相互亲近,认知协调,情感和谐,行动一致。这是一种____A.吸引的人际关系B
吉林省2016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认定综合素质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 25 题,每题 2 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 

1、”学会关心”是下列哪种德育模式所强调的____

A.认知模式    B.体谅模式    C.价值澄清模式    D.社会模仿模式 

2、20世纪末在中国开始的“素质教育运动”实质上是____的具体实践。

A.社会本位价值取向    B.个人本位价值取向    C.文化本位价值取向    D.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3、课堂上人际关系出现双方相互亲近,认知协调,情感和谐,行动一致。这是一种____

A.吸引的人际关系    B.合作的人际关系    C.沟通的人际关系    D.平等的人际关系 

4、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是____的发展。

A.教育规律    B.教育价值    C.教育现象    D.教育问题

5、通过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参加一定的实际活动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是____

A.说服法    B.榜样法    C.陶冶法    D.锻炼法 

6、____是全部教育活动的主题和灵魂,是教育的最高理想。

A.教育方针    B.教育    C.教育目的    D.教育目标 

7、观察者因看到榜样受到强化而如同自己也受到强化一样,这称为____

A.外部强化    B.自我强化    C.直接强化    D.替代强化 

8、中国古代就有“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种启发之说,提出这一思想的是____

A.孟子    B.荀子    C.墨子    D.孔子 

9、班主任的工作是从____开始的。

A.评定学生操行    B.教育个别学生    C.了解和研究学生    D.组建班集体 

10、中学生利用认知结构中原有的上位概念来学习新的下位概念的学习模式是 ____

A.并列结合学习  B.类属学习    C.下位学习    D.上位学习

11、形成道德品质的关键在于培养____

A.道德认识    B.道德信念    C.道德情感    D.道德意志 

12、道德两难故事法的创始人是____

A.皮亚杰    B.弗洛伊德    C.班杜拉    D.科尔伯格 

13、以下不属于教师教学能力的是____

A.教学认知能力    B.教学操作能力    C.自我反省能力    D.教学监控能力

14、教案也叫____

A.单元计划    B.课题计划    C.课时计划    D.学期计划 

15、教育可以实现人的培养、社会遗传、科学筛选,这些是教育的____

A.社会功能    B.人口功能    C.本体功能    D.经济功能 

16、美国心理学家孟禄认为模仿心理是教育的基础,但模仿心理说抹杀了教育的____

A.遗传性    B.自然性    C.目的性    D.获得性 

17、采用两难故事法对儿童道德判断发展水平进行研究的是____

A.皮亚杰    B.埃里克森    C.罗杰斯    D.科尔伯格 

18、如果迁移产生的效果是积极的,则这种迁移是____

A.正迁移    B.顺向迁移    C.特殊迁移    D.知识迁移 

19、在背诵一篇短文时,一般两端的内容容易记住,中间的内容难记且容易遗忘,这种现象的解释是____

A.痕迹消退说    B.干扰说    C.动机说    D.倒摄与前摄抑制 

20、学校课外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是____

A.群众性活动    B.小组活动    C.个别活动    D.集体活动 

21、人格的核心是____

A.能力    B.智力    C.性格    D.气质 

22、老师上课书写板书时,用红色粉笔把重点内容突出出来,这运用的原理是____

A.刺激强度大的物体容易引起人的无意注意    B.色彩对比鲜明的物体容易引起人的无意注意    C.新颖的物体容易引起人的无意注意    D.活动的物体容易引起人的无意注意

23、学生害怕在社交场合讲话,担心自己会因发抖、脸红、声音发颤、口吃而暴露自己的焦虑,觉得自己说话不自然,因而不敢抬头,不敢正视对方眼睛。这种心理症状是一种____

A.抑郁症    B.恐怖症    C.焦虑症    D.强迫症 

24、课堂常规是每名学生必须遵守的最基本的日常____

A.课堂约定    B.课堂行为准则    C.课堂纪律    D.课堂行为

25、埃里克森的理论认为,人格的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12—18岁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____

A.勤奋感    B.亲密感    C.自我同一性    D.自我整合

二、多项选择题(共 25 题,每题 2 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 2 个或 2 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 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 0.5 分) 

1、对残疾儿童的教育要依据____的特征进行。

A.儿童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B.儿童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C.儿童身心发展的统一性    D.儿童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 

2、20世纪以后的教育特点有:教育的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和____

A.个性化    B.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C.个别化    D.教育权利的平等化

3、根据皮亚杰的认知结构理论,7~11岁的小学生处于认知结构发展的____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4、”因材施教”教育原则的依据是人的身心发展的____

A.阶段性    B.个别差异性    C.顺序性    D.不均衡性

5、遵循“激发动机→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巩固运用→检查”这一基本程序的教学模式为____

A.传递—接受式    B.引导—发现式    C.情境—陶冶式    D.自学—辅导式 

6、希望得到他人的关心和认可并获得一定的地位,这是人的____

A.生理的需求    B.归属的需要    C.尊重和爱的需要    D.自我实现的需求 

7、CIPP评价模式包含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和____

A.内容评价    B.目标评价    C.模式评价    D.成果评价 

8、教学策略的基本特征包括综合性、灵活性和____

A.可操作性    B.时代性    C.创造性    D.方向性 

9、创办于17年南洋公学中的外院,是我国最早的公立小学堂,创办者是____

A.张之洞    B.盛宣怀    C.康有为    D.张焕纶 

10、根据学习动机的动力来源,我们可以把中学生的学习动机分为 ____

A.近景动机和远景动机    B.直接动机和间接动机    C.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    D.高尚动机和低级动机

11、个性结构的核心成分是____

A.能力    B.气质    C.性格    D.兴趣 

12、根据加涅的学习层级分类理论,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实验中的学习属于____

A.信号学习    B.刺激—反应学习    C.连锁学习    D.辨别学习 

13、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顺序性规律,应做到____

A.循序渐进    B.因材施教    C.教学相长    D.防微杜渐

14、一名学生上课讲话,老师要他写“我上课讲话,真丑”1000遍,这属于____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惩罚    D.替代强化 

15、我国古代思想家管仲说过:“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生之计,莫如树人。”反映了教师劳动特点中的____

A.复杂性    B.创造性    C.示范性    D.长期性 

16、学校管理的基本途径是____

A.教学活动    B.沟通    C.教劳结合    D.协调 

17、从完整的问题解决过程来看,最首要的环节是 ____

A.发现问题    B.理解问题    C.提出假设    D.检验假设 

18、我国的《教师法》颁布于____

A.1991年    B.1992年    C.1993年    D.1994年 

19、在教学上,把哲学中的统觉观念移用过来,强调教学必须使学生在接受新教材的时候,唤起心中已有的观念,并强调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的教育思想家是____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卢梭    D.杜威 

20、一般平行四边形有关内容的掌握影响着菱形的学习,其中包含着____

A.自下而上的迁移    B.自上而下的迁移    C.平行迁移    D.逆向迁移 

21、美育之“超美育”功能指的是____

A.美育的超越性功能    B.美育的直接性功能    C.美育的间接性功能    D.美育的附加功能 

22、建构主义者一般认为,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它并不是问题的____

A.最终答案    B.唯一结论    C.绝对解释    D.不变实质

23、”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是____年的教育方针。

A.1957    B.1958    C.1985    D.1995 

24、采用两难故事研究儿童品德发展问题的心理学家是____

A.科尔伯格    B.皮亚杰    C.埃里克森    D.班杜柆

25、”教育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杠杆,今天的教育是明天的经济”反映了现代教育的____特征。

A.公共性    B.未来性    C.生产性    D.科学性

文档

吉林省2016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认定综合素质考试试题

吉林省2016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认定综合素质考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事最符合题意)1、”学会关心”是下列哪种德育模式所强调的____A.认知模式B.体谅模式C.价值澄清模式D.社会模仿模式2、20世纪末在中国开始的“素质教育运动”实质上是____的具体实践。A.社会本位价值取向B.个人本位价值取向C.文化本位价值取向D.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3、课堂上人际关系出现双方相互亲近,认知协调,情感和谐,行动一致。这是一种____A.吸引的人际关系B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