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对发展低碳经济与碳金融的研究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6 17:12:12
文档

对发展低碳经济与碳金融的研究

对发展低碳经济与碳金融的研究郑良芳发布时间:2010-10-08一、意义与作用发展低碳经济与碳金融,遏制气候变暖,拯救地球家园,是全人类的共同使命。发展低碳经济与碳金融,是我国在新的工业中抢占“制高点”的历史机遇和现实要求。低碳经济有望成为继蒸汽机、电力、互联网之后的“第四次工业”。由于缺乏关键核心技术而处在国际产业链底端的中国经济,多年来饱受资源过度消耗和环境不断恶化之痛。我国经济高增长、出口高增长的不少部分是靠牺牲环境为代价的。据国家环保总局统计,我国每年的环境损失占到国内生产总值
推荐度:
导读对发展低碳经济与碳金融的研究郑良芳发布时间:2010-10-08一、意义与作用发展低碳经济与碳金融,遏制气候变暖,拯救地球家园,是全人类的共同使命。发展低碳经济与碳金融,是我国在新的工业中抢占“制高点”的历史机遇和现实要求。低碳经济有望成为继蒸汽机、电力、互联网之后的“第四次工业”。由于缺乏关键核心技术而处在国际产业链底端的中国经济,多年来饱受资源过度消耗和环境不断恶化之痛。我国经济高增长、出口高增长的不少部分是靠牺牲环境为代价的。据国家环保总局统计,我国每年的环境损失占到国内生产总值
    对发展低碳经济与碳金融的研究 

 郑良芳  

发布时间:2010-10-08 

    一、意义与作用

   发展低碳经济与碳金融,遏制气候变暖,拯救地球家园,是全人类的共同使命。

   发展低碳经济与碳金融,是我国在新的工业中抢占“制高点”的历史机遇和现实要求。低碳经济有望成为继蒸汽机、电力、互联网之后的“第四次工业”。由于缺乏关键核心技术而处在国际产业链底端的中国经济,多年来饱受资源过度消耗和环境不断恶化之痛。我国经济高增长、出口高增长的不少部分是靠牺牲环境为代价的。据国家环保总局统计,我国每年的环境损失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10%,几乎和目前的经济增长率相当。我国传统的高消耗、高污染、高排放的高碳经济发展方式已不可持续,必须要在新的工业中,率先在低碳经济领域布局,在未来经济发展中抢占“制高点”,确保我国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金融是经济的核心,发展低碳经济,客观上需要碳金融的支撑。在推进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实现我国经济结构由高碳向低碳的转型过程中,我国金融业将迎来一个碳金融发展的春天,碳金融也将成为金融业新的利润增长点。

   二、存在的问题

   发展低碳经济与碳金融是一种全新的发展模式。发展低碳经济意味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这并非易事,存在诸多利益冲突等问题。

   (一)低碳经济成本高,导致成本与收益的冲突。在清洁生产尚未全面推广和成为硬性要求的前提下,企业进行清洁生产需要投入大量的环保设备、采购清洁原材料、使用清洁能源,这就要比同行业没有采取清洁生产的企业背上更多的负担,其生产成本就会高于同类产品的社会平均成本,从而偏离“成本最低”的原则,导致“绿色产品”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

   (二)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与现有的环保缺陷形成了现实的制度障碍。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有很多是以资源高消耗、环境的高污染为特征。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具有惯性,使得转变增长方式很难一蹴而就。再加上现阶段,经济效益仍是考核政绩的主要指标之一。一些地区很有可能选择急功近利来获取政绩,使得低碳经济仍然停留在技术层面上探索,徘徊不前。

   (三)我国森林覆盖率低,生物的碳汇功能低。地球上的绿色植物,都能利用自身光合作用来吸收和贮存碳素,是控制和贮存二氧化碳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森林是陆地生态系数的主体,贮存了全球陆地生态系统80%以上的碳贮量和40%陆地以下的碳贮量。目前我国森林覆盖率仅为18.21%,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61.25%;人均森林面积只有0.132公顷,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4。发展低碳经济必须要求持续发展林业。而目前,银行业金融机构对林业贷款存在贷款期限短、贷款难和森林保险总体发展滞后等问题。据统计,2008年,全国森林保险承保面积为7720万亩,仅为全部森林面积的2%。

   (四)我国环境法律、法规滞后,《低碳经济法》、《可持续发展法》、《资源环境利用法》等均尚未制定,有关法律未能明确公民的环境权益,从而使得公民不能维护自身环保权益,导致在监管污染排放方面成本过大。而现行的环境保护制度也存在诸多问题,环境保护力度不够,排污惩罚措施不足。同比美国的《清洁水法案》规定则极为严格,它采取每日累进制,不设上限,视情节轻重,罚款额度从2500美元直至25万美元不等。在罚款的同时,往往还要加上1年到15年的牢狱之灾。上述两类处罚,一旦重犯,都加倍处罚。而我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处罚款项过低又不科学,不足以对污染者起到应有的威慑作用。

   (五)在宏观层次上,现行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也不适应发展低碳经济的需要。在现行下,人类生产和消费活动中使用环境和自然资源的真实成本得不到反映,而环境质量的退化等环境债务也在国民账户的资产负债表上缺乏反映。同时,在GDP计算方法上,环境污染导致环境质量的下降,不仅没有从最终附加值中扣除,环境治理费用还被列入了国民收入。现行核算方法严重背离了实际的经济运行,并不能对“三高三低”原则的实施提供正确的指导。

   (六)低碳经济发展将重塑国际经济格局。全球向低碳经济的转型行动将对国际贸易格局产生重要影响。各国为实现国内的减排目标采取的国内,比如征税、补贴等,都将影响国际贸易规则。2009年6月,美国众议院通过《清洁能源与安全法案》,其中要求:“从2020年起,对来自没有采取相匹配的减排行动国家的某些进口产品,征收边境调节税……”。征收碳关税,意味着可以根据产品生产过程中排放的温室气体量对进口商品进行区别对待,从而使能耗和排放强度较高的发展中国家面临不利局面。

   三、对策与建议

   (一)要抓住发展低碳经济的有利时机,及早制定发展低碳经济的总体战略。根据张坤民等建议,当前中国正处在环境与发展的历史性转变时期,发展低碳经济既有挑战也有机遇,必须着眼于科学发展,利用后发优势,及早周密地筹划发展低碳经济的总体战略。在战略取向方面,宜采取根据国情且符合世界发展趋势的渐进式路径,制定清晰的阶段目标和可行的优先行动计划。具体包括:一是把“低碳化”作为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之一。二是在可持续发展前提下,把低碳发展作为建设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以及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点内容。三是利用国际金融危机的契机,充分利用节能减排先进技术,不断提高我国低碳技术的竞争力。四是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国外先进理念、技术和资金,通过新的国际合作和创新,促进生产和消费模式的转变。五是积极参与国际谈判和规则制定,争取合理的发展空间,通过承诺符合国情与实际能力的自愿减排行动,提升负责任大国的国际形象。

   (二)对减排目标,必须坚持规则的公平性,“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是应对气候变化的核心和基石。发达国家必须率先大幅量化减排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同时也要防止西方发达国家借此成为抑制发展中国家实现工业化的制约手段。

   (三)要充分发挥碳金融对扶持加快林业发展的杠杆作用。2009年5月26日,人民银行、财政部、银监会、、国家林业局联合发布了《关于做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林业发展金融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它对金融保险业促进林业发展、发展生物碳汇,解决林农贷款难、保险难,促进低碳经济发展起到积极作用。林业贷款是农业银行的传统业务,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农行就已经开办林业治沙、林业生产加工等贷款,大力支持林业产业发展。2006年以来,配合国家集体林权改革试点,农行在福建、江西等省试行了林权抵押贷款业务,并逐步扩大到其他省份。2009年7月,农行对林业贷款余额己达?5.4亿元,贷款客户16000余户,其中造林、育林贷款达57亿元。 

  (四)借鉴国际上发展低碳经济的成功经验,制定发展低碳经济的有关法规,确保低碳经济的顺利发展。比如应抓紧制定《低碳经济法》、《可持续发展法》、《资源环境利用法》等法律法规,在有关法律中应明确公民的环境权益,从而使得公民和社会能依法维护自身环保权益,督促有关企业和部门实施低碳发展。

   (五)借鉴国际经验,及时出台相关确保低碳经济发展的严格奖罚。比如开征碳税、征收填埋和焚烧税、征收生态税及某些领域实行减免税收等等。可借鉴美国《清洁水法案》严格惩罚的规定,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六)应建立绿色GDP核算体系,科学衡量经济发展水平。所谓绿色GDP,即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其主要框架指标应包括:资源生产率、资源消耗降低率、资源回收率、资源循环利用率、废弃物最终处置降低率等。它综合了经济环境核算,是一种全新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它可以理解为“真实的GDP”,因为它不但反映了经济增长的数量,而且反映了经济增长的质量,更科学地衡量一个国家和区域的真实发展和进步(黎和贵,2010年)。

   (七)低碳经济给我国金融业带来巨大的机遇,低碳经济的发展还需要碳金融的保驾护航。建设低碳经济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低碳市场正成为金融业所密切关注的一个新兴领域。2007年,国家环保总局与金融业联手推出了以“绿色信贷、绿色证券、绿色保险”为主要内容的“绿色金融”制度,为金融业挺进环保市场奠定了基础。各商业银行加强了对碳金融业务的学习,积极创新贷款工具,将低碳经济项目作为贷款支持重点。同时,加快建立碳交易市场,完善价格发现机制,积极开展碳证券、碳期货、碳基金等各种碳金融衍生品的金融创新步伐。早在2005年,兴业银行就开始探索以金融创新支持节能减排,随后与国际金融公司合作,在中国首次推出能效项目融资。2008年兴业银行在国内银行中首家公开采纳“赤道原则”。兴业银行的绿色实践已得到社会认可,荣获2009年度“亚洲可持续银行奖”。2009年1月,兴业银行成立了可持续金融业务专门机构——可持续金融中心,其目的是更有效地开展金融创新、规避项目各种风险,实现做大做强碳金融业务。截止2009年11月,兴业银行开办的节能减排贷款累计支持187个节能减排项目,融资金额达137.37亿元;以上项目可实现每年节约标准煤851.78万吨,年减排二氧化碳2685.34万吨,年减排化学需氧量342.82万吨。

   (八)发展碳金融要充分发挥性银行筹资和扶持环保企业的发展。日本根据《环境事业团法》成立了环境事业团,并通过投资银行(原日本开发银行)和中小企业金融公库等提供环保融资贷款,在融资上对从事3R研究开发、设备投资、工艺改进活动的企业予以贷款利率。我国财政部门也应鼓励开发银行和农业发展银行等性金融机构进行金融服务产品创新,采取发行绿色金融债券筹集稳定的中长期资金,用于扶持投资期限长、效益好的环保项目和生态工程项目,发展循环经济。

   (九)发展碳金融,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应考虑加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金融行动。招商银行于2007年10月11日在京举办“绿色金融研讨会暨加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金融行动(UNEP FI)”,该行目前已制定了全方位的绿色金融行动计划。这是国内首家“亮”出绿色金融行动路线的商业银行。会上各方人士一致认为,绿色金融已经成为国际上的一个重要趋势,我国银行业要进一步加强社会责任,建立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绿色金融体系,让投融资活动自始至终体现环境保护要求。发展绿色金融是银行实现管理模式和业务模式转型的良好途径,但目前,其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与实践都很薄弱,对此,开展国际间金融合作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和重要的现实意义。从招商银行制定的全方位的绿色金融行动计划看,具体包括:在该行的所有日常经营活动中引入环境概念,在市场准入、客户选择、风险管理、合规检查等多方面设计相关标准和流程;信贷准入条件将环境因素列为重点要素;提高可再生能源、节能减排项目等绿色金融贷款比例,计划在3到5年内将此比例提高到10%以上;设立产品研发中心,创新、开发绿色金融产品;积极与国际金融组织合作,学习、吸收国际领先的管理与技术,并在实践中加以运用。

   (十)由环保等有关部门组成“环保平台”,为绿色信贷打分。2007年5月,人行石家庄中支与河北省环保厅、河北银监局联合,在全国首创绿色信贷执行效果评价制度,由河北环保联合会、环保金融工委等四机构组织“环保与金融”论坛,制定了绿色信贷评价试行办法,采取金融机构自评、省市两级评价机构现场核查、社会评价的方式,对全省90多家银行业金融机构执行绿色信贷情况进行评价(还吸收了民间环保组织和新闻媒体参与)。通过“环保平台”打分,有力地促进了碳金融的健康发展!

     (十一)发展低碳经济与碳金融,有关部门必须要抓好对众多地方金融机构如何服务好低碳经济的发展工作。根据央行《中国农村金融服务报告》中公布的截止2006年底地方金融机构(即县域金融服务网点)总数为12.4万个(包括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社网点和农行、农发行、邮政储蓄银行网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尚未包括在内),其从业人员共达152.4万人(占全国金融机构总人数的65%),贷款余额为6万亿元(占全国金融机构贷款总余额22%左右)。这是扶持“三农”发展低碳经济的一个重要方面军。例如,安徽省颖上县农信联社积极发放循环贷款近1000万元,扶持“猪——沼——肥——粮——菜——菌”循环经济示范小区和蛋鸡养殖场“鸡——沼——肥——粮”等循环经济小区,发展循环农业。

   (十二)发展低碳经济与碳金融,需要相应培养低碳经济与碳金融的核心人才,并能相应创造绿色工作岗位。到2013年,韩国拟投入一兆韩元,培养推动绿色成长的10万名核心人才。特别是以太阳能设备系统开发人员为主的LED生产管理人员、碳交易中介人员、环保汽车设计研发人员等可引领绿色产业发展潜力职业。同时,将根据新再生能源、绿色金融等不同的特定绿色产业领域,实施专门的职业培训。通过此项计划,未来五年内将创造出81万个绿色工作岗位,以此实现和解决绿色成长与失业问题的双重目标。

   (十三)发展低碳经济、发展绿色消费城市需要向全民倡导低碳生活。近年,一些发达国家悄然兴起低碳生活,从吃住行诸方面做出努力。比如,发达国家25%的碳排放是食品生产造成的,为鼓励公民选择低耗能食品,瑞典已在食品包装袋上注明产品制造的碳排放量。为降低交通能耗,法国有70个多城镇开始用马车代替汽车。富国丹麦为减少汽车使用,汽车、油价及有关汽车的税制都定得很高。哥本哈根有1/3的人骑车出行,包括富豪、及名流,全城300多公里自行车专行道不会遇到红灯。发达国家兴起的低碳生活值得我国认真学习借鉴。

 《深圳金融》2010年第8期

文档

对发展低碳经济与碳金融的研究

对发展低碳经济与碳金融的研究郑良芳发布时间:2010-10-08一、意义与作用发展低碳经济与碳金融,遏制气候变暖,拯救地球家园,是全人类的共同使命。发展低碳经济与碳金融,是我国在新的工业中抢占“制高点”的历史机遇和现实要求。低碳经济有望成为继蒸汽机、电力、互联网之后的“第四次工业”。由于缺乏关键核心技术而处在国际产业链底端的中国经济,多年来饱受资源过度消耗和环境不断恶化之痛。我国经济高增长、出口高增长的不少部分是靠牺牲环境为代价的。据国家环保总局统计,我国每年的环境损失占到国内生产总值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