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院 系: XXXXXXX
班 级: XXXXXXX
学 号: XXXXXXX
学生姓名: XXXXXXX
指导老师:XXXXXXX
第一部分:实习概况
一、实习地点:杭州、苏州、上海
二、实习时间:7月7日至7月15日
三、实习目的:
学习和总结我国具有代表性园林——中国古典园林、现代城市园林、风景式园林的先进经验和成就,进一步掌握和扩大园林专业,了解园林工作的意义和承担的责任,为毕业设计和走向工作岗位从事园林设计及园林工程的思路提供感性认识和经验教训。
四、实习内容、方法及要求:
实习涉及课程内容包括园林艺术、园林设计、园林绿地规划、园林工程、园林建筑设计、风景区规划、园林植物等。实习通过师生实地参观,老师讲授、学生调查、测绘、分析等方法,要求学生学习古典园林造园手法,吸取现代园林和风景名胜规划设计的先进理念,收集有关园林案例的素材和资料。丰富感性认识,并对参观的园林案例作出全面的分析评价,收获实习的学习心得。
五、实习准备
实习工具:速写本、钢笔、铅笔、小号三角板、小刀、橡皮擦、卷尺、笔记本、相机等。
第二部分:实习参观内容及感受
一、杭州:
西湖
西湖,旧称钱塘湖、西子湖,位于杭州市之西,故自宋代开始通称西湖。杭西湖十景形成于南宋时期,基本围绕西湖分布,有的就位于湖上。苏堤春晓、曲苑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柳浪闻莺、花港观鱼、雷峰夕照、双峰插云、南屏晚钟、三潭印月。带着学习的目的,我们并没有在优美的景色上多做纠缠,而是认真地听老师讲解了风景区内的规划布局,以及各园林的建筑特色。给我印象最深的有这样几个,具体介绍下苏堤春晓,苏堤南起南屏山麓,北到栖霞岭下,全长近三公里。北宋大诗人苏东坡任杭州知州时,疏浚西湖,利用挖出的葑泥构筑而成。后人为了纪念苏东坡治理西湖的功绩将它命名为苏堤。长堤横跨了整个湖面,连接了南山和北山,给西湖增添了一道妩媚的风景线。六桥起伏,为游人提供了可以悠闲漫步而又观瞻多变的游赏线。南宋时,苏堤春晓被列为西湖十景之首,元代又称之为“六桥烟柳”而列入钱塘十景,足见她自古就深受人们喜爱。锁澜桥上近处可看小瀛洲,远处可望保叔塔,近实远虚;望山桥上西望,丁家山岚翠可挹,双峰插云巍然入目;压堤桥大致位于苏堤南北的黄金分割位,旧时又是湖船东来西去的水道通行口,“苏堤春晓” 景碑亭就在桥南;东浦桥是湖上观日出最佳点之一;跨虹桥上看雨后长空彩虹飞架, 湖山沐晖,如入仙境。苏堤上植物配置以垂柳和春季花卉为主,体现了“六桥烟柳”的特色。
曲院风荷,以夏日观荷为主题,承苏堤春晓而居西湖十景第二位。“曲院”原是南宋朝廷开设的酿酒作坊,位于今灵隐路洪春桥附近,濒临当时的西湖湖岸,近岸湖面养殖荷花,每逢夏日,和风徐来,荷香与酒香四处飘逸,令人不饮亦醉。曲院风荷 最人 注目的仍是夏日赏荷。公园内大小荷花池中栽百 个品种的荷花,其中特别迷人的要数风荷景区。这里以水面为主,分布着红莲,白莲,重台莲。洒金莲,并蒂莲等等名种荷花,莲叶田田,菡萏妖娆。水面上架设了造型各异的小桥,人从桥上过,如在荷 中行,人倚花姿,花映人面,花,人两相恋。花港观鱼地处苏堤南段西侧,前接柳丝葱茏的苏堤,北靠层峦叠翠的西山,碧波粼粼的小南湖和西里湖,像两面镶着翡翠框架的镜子分嵌左右,早在南宋时一条小溪从花家山经此流入西湖,这条小溪就叫花港。当时,内侍官卢允升在花港侧畔建了一座别墅,称“卢园”。园内叠石为山,凿地为池,畜养异色鱼,于是游人萃集,雅士题咏,称为“花港观鱼”后来成为西湖十景之一。
虎跑
虎跑原为大定慧寺和它的寺庙园林,位于杭州西湖白鹤峰下。这里有虎跑泉、大定慧寺、滴翠轩、五代经幢、弘一法师塔等名胜。虎跑寺中轴线布局,入山门后过水池、小桥,向右上石级,迎面“虎跑泉”三字照壁,也是虎跑的一处标志性之物。若不上石级,缘水池弧形路走,便到寺的第一殿天王殿,殿前有半月形水池,再往前,就是大雄宝殿。如今这里已改为茶室。殿后一个长方形水池,甚狭。水池后边是山崖。定慧寺在虎跑寺之北,由大雄宝殿向北,有五百罗汉堂,其东是院子,院子对面是钟楼,建筑高耸秀美,也是虎跑的一个标志性建筑。罗汉堂北的一个院子,便是著名的“虎跑泉”方池,泉水清洌,以其表面张力,可将角币浮在水面。院北有桂花厅,厅西面有“虎穴”;厅东有滴翠轩,轩之东就是定慧寺的天王殿,如今这里已改为商店。殿之北为大雄宝殿,今已改为餐馆。
杭州少儿公园
杭州少年儿童公园位于杭州西湖东南面的南山路学士桥,依山傍湖,四周绿茵环绕,远处有青山碧水相映衬,自然环境十分优美。现在的少儿公园于1996年10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整个公园占地面积210亩,设置了大、中、小型玩具设施50余项,另有两项投资数千万元的大型游乐项目"海底世界"和"水上世界",是目前全国最大的少儿公园,也是杭州目前唯一的专门面向少儿的游乐园。该园布局设计充满童趣,是优秀的儿童公园设计典范。
二、苏州:
拙政园
号称“中国园林之母”的拙政园,面积是苏州所以的园林中最大的, 这当然是缘于它的主人显赫的地位。园内山岛、竹坞、松岗、曲水的巧妙布局为其赢得了“天下园林之典范” ,并且贵为中国四大名园之首,这都说明了拙政园在造园艺术上不可动摇的地方。 园内最为著名的是位于南部民居的三间水 阁“小沧浪” ,它和北面的廊桥“小飞虹”把空间分开形成了水院。假山石的利用在园中用 到了极致,在水池中堆砌而成的小山上修筑了亭子,可以在一个比较高的位置俯视全园。爬山楼修筑在水池的边上,提供了一个从低到高不同海拔的观景高度, 这比单纯的假山上近于垂直向上的台阶显得更为的人性化,当然假山石砌成的台阶比用地砖铺成的坡道会更加有趣,所谓各有千秋吧!全园是围绕怎么在池的周围展开,这和杭州的西湖确有相同之处,亭台楼榭都布置在池的周围,力求在不同的角度可以欣赏到一年四季不同的水景,夏天满池的 荷花和冬天结成了冰的水面都给人带来与众不同的视觉冲击。园子里的建筑都保持了原来的样子,建筑用的大多是木头,再涂上油漆,门槛普遍都很高,封建男尊女卑等等级制度在园子里随处可以看得到痕迹。主厅对着一座用山石堆砌起来的假山显得很引人注目,古时候人们追求的是谦虚,喜欢用一些有遮挡作用的物体遮挡自己的园子,所以当客人从大门进来看到的不是景墙就是假山目的就是不让你一眼把什么都看光了,好东西要用心来慢慢欣赏的。
留园
留园在苏州阊门外,是明万历年间太仆徐泰时建园,时称东园,清嘉庆时归观察刘恕,名寒碧庄,俗称刘园。同治年间盛旭人购得,重加扩建,修茸一新,取留与刘的谐音改名留园。留园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拙政园、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齐名,为全国“四大名园”。1961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赏留园首看建筑。留园以其独创一格、收放自然的精湛建筑艺术而享有盛名。层层相属的建筑群组,变化无穷的建筑空间,藏露互引,疏密有致,虚实相间,旷奥自如,令人叹为观止。 占地30余亩的留园,建筑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全园分成主题不同、景观各异的东、中、西、北四个景区,景区之间以墙相隔,以廊贯通,又以空窗、漏窗、洞门使两边景色相互渗透,隔而不绝。园内有蜿蜒高下的长廊670余米,漏窗200余孔。 一进大门,留园的建筑艺术处理就不同凡响:狭窄的入口内,两道高墙之间是长达50余米的曲折走道,造园家充分运用了空间大小、方向、明暗的变化,将这条单调的通道处理得意趣无穷。过道尽头是迷离掩映的漏窗、洞门,中部景区的湖光山色若隐若现。绕过门窗,眼前景色才一览无余,达到了欲扬先抑的艺术效果。 留园内的通道,通过环环相扣的空间造成层层加深的气氛,游人看到的是回廊复折、小院深深是接连不断错落变化的建筑组合。园内精美宏丽的厅堂,则与安静闲适的书斋、丰富多样的庭院、幽僻小巧的天井、高高下下的凉台燠馆、迤逦相属的风亭月榭巧妙地组成有韵律的整体,使园内每个部分、每个角落无不受到建筑美的光辉幅射。
留园建筑艺术的另一重要特点,是它内外空间关系格外密切,并根据不同意境采取多种结合手法。建筑面对山池时,欲得湖山真意,则取消面湖的整片墙面;建筑各方面对着不同的露天空间时,就以室内窗框为画框,室外空间作为立体画幅引入室内。室内外空间的关系既可以建筑围成庭院,也可以庭园包围建筑;既可以用小小天井取得装饰效果,也可以室内外空间融为一体。千姿百态、赏心悦目的园林景观,呈现出诗情画意的无穷境界。
狮子林
狮子林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城区东北角的园林路23号,开放面积约14亩。狮子林是苏州古典园林的代表之一,将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拥有国内尚存最大的古代假山群。湖石假山出神入化,被誉为“假山王国”。
狮子林虽缀山不高,但洞壑盘旋,嵌空奇绝;虽凿池不深,但回环曲折,层次深奥,飞瀑流泉隐没于花木扶疏之中,古树名木令人叫绝,厅堂楼阁更是精巧细致,无愧为吴中名园。狮子林的古建筑大都保留了元代风格,为元代园林代表作。园以叠石取胜,洞壑宛转,怪石林立,水池萦绕。依山傍水有指柏轩、真趣亭、问梅阁、石舫、卧云室诸构。主厅燕誉堂,结构精美,陈设华丽,是典型的鸳鸯厅形式;指柏轩,南对假山,下临小池,古柏苍劲,如置画中;见山楼,可览群峰,山峦如云似海;菏花厅雕镂精工;五松园庭院幽雅;湖心亭、暗香疏影楼、扇亭等均各有特色,耐人观赏。园内四周长廊萦绕,花墙漏窗变化繁复,名家书法碑帖条石珍品70余方,至今饮誉世间。
苏州博物馆
苏州博物馆是中国地方历史艺术性博物馆。位于江苏省苏州市东北街。1960年建立,2006年10月建成新馆,设计者为著名的建筑设计大师贝聿铭。馆址为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王府遗址。博物馆新馆的设计结合了传统的苏州建筑风格,把博物馆置于院落之间,使建筑物与其周围环境相协调。博物馆的主庭院等于是北面拙政园建筑风格的延伸和现代版的诠释。馆建筑与创新的园艺是互相依托的,贝聿铭设计了一个主庭院和若干小内庭院,布局精巧。其中,最为独到的是中轴线上的北部庭院,不仅使游客透过大堂玻璃可一睹江南水景特色,而且庭院隔北墙直接衔接拙政园之补园,新旧园景融为一体。
网师园
网师园,地处苏州古城东南隅阔家头巷,被誉为苏州园林之“小园极则”,堪称中国园林以少胜多的典范。1982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网师园意谓“渔父钓叟之园”,园内的山水布置和景点题名蕴含着浓郁的隐逸气息。全园面积仅8亩多,做到了感觉宽绰而不显局促,主题突出,布局紧凑,小巧玲珑,清秀典雅,成功地运用比例陪称关系和对比手法,获得较好的艺术效果,是苏州中型古典园林的代表作品。
环秀山庄
环秀山庄又名颐园,原为唐代金谷园故址,清乾隆年间为刑部员外郎蒋楫宅,蒋氏建有"求自楼",并于楼后叠石为山,掘地三尺,有清泉流溢汇为池,名泉为"飞雪"。其后相继为尚书毕沅宅、大学士孙士毅宅。园中叠有一座假山,存留至今,系叠山大师戈裕良杰作。道光二十九年,汪为仁购建汪氏宗祠,立耕荫义庄,并重修东北部花园,名为颐园,又称环秀山庄。
环秀山庄是以湖石、假山为主的一处古典园林,假山和房屋面积约占全园四分之三,水面占四分之一,假山、泉池占地不足一亩,池将假山分为主次两个部分,主山西北部为精巧的石壁,北部是临水的“补秋山房”,东北部为“半潭秋水一房山亭”。步移景转。假山主峰突兀于东南,次峰拱揖于西北,池水缭绕于两山之间,其湖石大部分有涡洞,少数有皱纹,杂以小洞,和自然真山接近。主峰高7.2米,涧谷约12米,山径长60余米,盘旋上下,所见皆危岩峭壁,峡谷栈道,石室飞梁,溪涧洞穴,如高路入云,气象万千。戈氏叠山运用“大斧劈法”,简练遒劲,结构严谨,错落有致,浑若天成,有“独步江南”之誉。
虎丘
虎丘,原名海涌山,据《史记》载吴王阖闾葬于此,传说葬
后三日有“白虎蹲其上”,故名。虎丘占地虽仅三百余亩,山高仅三十多米,但却有“江左丘壑之表”的风范,绝岩耸壑,气象万千,并有三绝九宜十八景之胜。虎丘的建筑是虎丘文化遗产的重要内容,其类别多样,年代久远。总体布局因地制宜,巧于因借,建筑风格与自然景观协调。其形式有塔、殿、桥、亭、楼、阁、墓等;年代从五代延续至当代,呈现出宋、元、明、清、等建筑风格。最为著名的是云岩寺塔和剑池。高耸入云的云岩寺塔已有一千多年历史,是世界第二斜塔,古朴雄奇,早已成为古老苏州的象征。剑池幽奇神秘,埋有吴王阖闾墓葬的千古之谜以及神鹅易字的美丽传说,令人流连忘返。 位于虎丘东麓的万景山庄汇集苏派盆景之精华,借山光塔影,恬美如画。虎丘后山植被茂密,林相丰富,形成了宜人的小气候,成为鸟类争相栖息的乐园,每至秋日,有万千苍鹭绕塔盘旋,蔚为壮观,成为一绝。
三、上海:
徐家汇公园
徐家汇公园位于上海城市副中心徐家汇范围内。其中大中华橡胶厂地块作为规划绿地一期工程,用地面积3.35公顷,中国唱片厂和周边居民旧住宅区地块为二期工程,用地面积4.65公顷。徐家汇公园有三大看点:[烟囱:光纤扮靓夜空]耸立在原大中华橡胶厂的那根烟囱,在公园建设中不仅没被拆除,反而增高了11米,这是为了尊重历史,体现了现代园林对人文的尊重。
设计人员别出心裁地将“长高”部分的内部设计为布满光导纤维、外观镂空的“高帽子”,烟囱一旦通电打开,光导纤维发出的光亮透出外罩,就像是烟囱顶端冒出的白烟,弥漫整个夜空,煞是好看。公园整体布局呈上海版图状,公园湖设计成黄浦江形状,特别是“黄浦江”上架设了“徐浦”、“卢浦”、“南浦”、“杨浦”4座“大桥”,并在湖面第一个弯道处设计了豫园景观,更显示了公园人文景观设计的巧妙构思。
四、总结
短短8天的实习转眼即逝,虽然过程中有苦有累,但更多的还是喜悦还是收获。通过这次实习,了解到中国古典园林建筑风格独特,文化氛围浓厚。亭塔楼阁,飞檐彩壁, 雕梁画栋,隐于山水浓荫之中。隔墙围栏饰彩云飞龙坐狮,拱桥曲廊隔园地林木幽池为万千气象。其造景的艺术手法和观赏效果主要有框景、借景和障景。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另一特色是无园不有题额楹联。诗行词句绘自然之风光,表诗人之情怀,其书法亦常为中国艺术之精华。山水地形、花草树木和建筑园路无不独具匠心,中国古典园林“虽由人作,宛自天 开”,因而成为中国风景名胜的中心。
植物配植特别注重两点。一是植物的物质特性;二是植物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赋予的文化意蕴。植物的物质特性包括其色、香、形,以及自然声息和光线作用于花草树木而产生的艺术效果。花草树木有斑斓之色彩,馨香之气息,多姿之形态,风拂树叶雨打芭蕉之声,阳光月光下的树木婆娑之影。这一切诉诸感官,给人予视觉、嗅觉、听觉和触觉之美。中国园林植物不同凡响之处还在于其文化象征意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许多植物被认作高尚品质和高洁情操的象征。松竹梅傲雪霜,深为人们喜爱,因而被当作正直、高洁、孤傲不羁的象征。拟人化了的花草树木皆有情,其文化意蕴深化了植物美。这是中国园林植物的独特之处。因此,园林中的植物配植兼顾了植物的神形之美,是植物自然美和象征寓意美的艺术组合。
山水地形,古人云:“无石不成园。”“水可积之成潭,泻之成流,喷之成雾,旋之成涡,举之成柱,悬之成布,凛之成冰。”苏州园林中错落有致、峭直嶙峋的山石与静态、动态之水皆可制造出绝佳的园林艺术效果。人们叠石造山,掘池理水,移天缩地,纳自然于小园之中;想假山浅流为大山名川,可谓小中见大,大中见小。成水中有山,山中有水之势, 花草树木、亭塔楼阁便有了依托之地。
我觉得园林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通过这次实习我们将课本上所学到的知识,在实际中得到了印证;而对实践的学习,又丰富了课本所学。在实践中,我们加深了对书本理论知识的理解,思考,创造性思维能力得到培养,同时开阔了我们的视野,提高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总之,这是一次收获颇丰且成功的学习之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