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元集体备课
一、单元主题:多彩的生活
一、教材分析:
这一组有4篇课文。课文从侧面反映了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有的
描写了小学生欢乐幸福的学校生活。体现了我国各族儿童之间的友
爱和团结;有的讲述了儿童在大自然的怀抱里自由自在、快乐的成
长以及他们是如何用儿童的眼光和心灵去观察去感受大自然的;有
的通过叙述儿童攀登黄山天都峰,反映了儿童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有的赞美乡村儿童纯朴、勤俭、热爱劳动的好品质。
本单元学习内容:《我们的民族小学》《金色的草地》《爬天都峰》是精读课文,《绝招》是略读课文。口语交际:我们的课余生活,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进行习作。
二、学生分析:
这一组课文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从理解上比较容易,学生读一遍
课文就知道说了一件什么事,但课文中有些词语难度比较大,需要
教师帮助理解。第一组教材是从低年级到中年级的第一组课文。首
先要考虑衔接问题。通过本组学习让学生尽快适应中年级的学习。
三、单元教学目标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联系上下文,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词句的意思;初步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
3.本单元的生字生词。
四、教学重难点:
1.学会本单元的生字新词,读懂课文。
2.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积累文中优美的句子。
3.扩大对各民族的了解。
五、单元知识体系
(一)字
1.认识24个字(包括园地一中的“认认读读”)会写37个字。
2.难写易错的字
戴蝶舞摔耍钓瓣仰辫
3. 多音字
gàn hǎo huǎng
(1)干好晃
gān hào huàng
jiǎ cháo shèng
(2)假朝盛
jià zhāo chéng
dū sì fà
(3)都似发
dōu shì fā
xiàng bèi
相背
xiāng bēi
4.形近字胡-蝴率-摔交-跤同-铜连-链
瓣-辫耍-要钓-钩昂-仰拢-笼
(二)词
1.理解并积累的词
绚丽多彩一本正经引人注目终于居然汲取
2.多样叠词
白发苍苍笑呵呵一老一小
3.关联词语:(读有关句子,并练习仿写)
不是…而是… 一会儿…一会儿…
4.近义词
招引(招惹)敬爱(尊敬)合拢(聚拢)
假装(伪装)摇晃(晃动)居然(竟然)
似乎(仿佛)汲取(吸取)发颤(发抖)
5.反义词
安静(吵闹)洁白(乌黑)热闹(冷清)
张开(合拢)盛开(凋谢)欢乐(悲伤)
仰(俯)笔陡(平坦)
(三)句
1.重点理解句子
《我们的民族小学》一文中:
(1)“大家穿戴不同﹑语言不同,来到学校都成了好朋友。”体会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友爱,使学生感受到我们的民族小学是一所团结的学校。
(2)“这就是我们的民族小学,一所边疆的民族小学。”体会作者抒发的自豪感情。
《金色的草地》一文中
(1)“有一天,我起得很早去钓鱼,发现草地并不是金色的,而是绿色的。”体会由于作者“起得很早”才发现了草地“并不是”
金色的,改变了“我”以往对草地的了解.(2)“我们来到草地上,仔细观察发现蒲公英的花瓣是合拢的。原来,
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句中用手掌的动作打比方,形象展示了蒲公英的花张开﹑合拢的样子,而且小作者是在自己“仔细观察”中,发现了草地颜色变化的原因,真是很难得。
《爬天都峰》
(1)“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笔陡的石级,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体会天都峰又高又陡。
(2)“我奋力向峰顶爬去,一会儿攀着铁链上,一会儿手脚并用向上爬,像小猴子一样……”“爬呀爬,我和老爷爷还有爸爸,终于都爬上了天都峰峰顶。”抓住重点词引导学生体会登山的艰难和他们奋力攀登﹑勇往直前的精神。这是文章给我们的第一点启示。
(3)“你们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引导理解要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善于向他人学习。这是文
章给我们的第二点启示。
2.运用修辞手法的句子,体会这样表达的好处。
《我们的民族小学》中,
(1)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
(2)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
《金色的草地》中
(1)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
(2)从那时起,蒲公英就成了我们最喜欢的一种花。他和我们一起睡觉,和我们一起起床。
3.要积累的句子
(1)《我们的民族小学》中,“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最有趣的是,跑来了几只猴子。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同学们读课文。”
(2)《金色的草地》中“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花朵张开时,它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拢时,金色的花瓣被抱住,草地就变成了绿色的了。”
(四)段
1.重点理解的段
《我们的民族小学》第1﹑3自然段
《金色的草地》第2﹑3自然段
《爬天都峰》第2-10自然段
2.特殊作用的段
《我们的民族小学》最后一自然段点明了主题,抒发了自豪、赞美之情。使民族小学给人以难忘和怀念的情感。
《金色的草地》最后一自然段是对全文的总结。点明了可爱的草地和有趣的蒲公英给童年生活带来的快乐.
3.要积累的段落
第一课第1、3自然段第三课第2自然段
4.适合朗读训练的段落:
要入情入境读的段落:第一课中第3自然段
适合角色朗读的段:第三课中第3—9自然段
(五)篇章
1.《我们的民族小学》反映了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现了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团结。文章先写了路上见闻,和来到学校时的情景,再写课上和课下,最后一段的第一句话与课题相互呼应,起点点明主题的作用。
2.《金色的草地》作者主要写了两件事:一是哥俩在草地上玩蒲公英;二是“我”发现草地会变颜色及变颜色的原因。其中第三自然段先写草地颜色的变化,再写颜色变化的原因。
3.《爬天都峰》叙述顺序为“爬天都峰之前——爬上了天都峰——爬上天都峰之后”.
(六)情感教育
《我们的民族小学》
1、了解民族小学的学生幸福、快乐的学习生活。联系生活实际,
与同学交流自己的校园生活。
2、收集少数民族的相关资料及我国各民族之间团结友爱的故事,
增强民族自豪感。
《金色的草地》
理解课文内容,增强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并利用课余时间观察大自然,了解大自然,体验大自然带给我们的乐趣。
《爬天都峰》
懂得要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在困难面前要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并与同学们交流自己平常遇到困难时是怎么做的。
六、课程资源开发
1、综合性学习
本单元的综合性学习是“记录自己的课余生活”再第1课后提出要求,在第3课后又安排了阶段性的交流,整个学习活动贯穿整个单元,因此学生要在课下进行积极主动的学习活动
(1)设计表格,包括时间、活动内容、收获和感受,认真记录课余生活。
(2)用绘画的形式把自己的课余生活画一画。
(3)设计阅读记录卡,栏目包括书名、内容摘要、阅读收获等,记录读书收获。
(4)收集反映课余生活的图片,进行课余生活图片展。
(5)喜欢做小制作的同学要把制作过程记录下来,保管好自己的小制作。
(6)组织好语言文字,用文字叙事自己的课余生活。
2、口语交际:
本次口语交际是本组综合性学习的一个组成部分,话题是交流
自己的课余生活。根据要求学生课前应做好准备:
(1)介绍自己课外读过的书,准备与同学交流读书收获。
(2)讲讲自己游览了那些风景,说说自己的感受,展示拍摄的
照片。
(3)介绍自己的小制作,说说制作过程和感受。
(4)交流课余生活记录本,说说学会了哪些记录方法。
(5)交流在这次活动中的收获和感受。
(6)交流今后课余生活的打算,说说怎样使课余生活更有意义。
3、习作
本单元习作内容是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写一写自己的课余生活”,因此,学生在习作前要先回忆自己近段时间的课余生活内容,自己整理综合性学习的有关资料,翻阅自己的课余生活记录,结合
口语交际时与同学们的交流,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事进行习作。写
完后练习修改,把修改好的文章读给爸爸、妈妈听。
4、书目推荐
《一百个中国孩子的梦》、《今天我是升旗手》、《双把铁锅卡琪娅》、《草房子》
七、教学时间安排:
本单元可用11——13课时
我们的民族小学………………………………………………3课时
金色的草地……………………………………………………3课时
爬天都峰………………………………………………………3课时
槐乡的孩子……………………………………………………2课时
单元作业1课时,单元检测1课时,共计13课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