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篇一: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试题3及参】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有两个方面,即( )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2、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中心环节是( )。
3、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理论基础是( )。
4、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教育法的主要方式有( )、理论学习法 、()、演讲报告法。
5、培养有理想、( )、()、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6、我国现阶段的道德可分为社会主义道德和()道德两个层次。
7、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艺术有疏通引导艺术、语言文字表达艺术、( )艺术、个别谈心的艺术、( )的艺术、运用制度、规范的艺术奖惩的艺术、组织会议的艺术。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5分)
1、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2、 思想品德结构
3、思想政治教育微观环境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1、简述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辨证关系原理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意义。
2、简述思想道德教育过程的基本矛盾及其表现。
3、确立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主要依据有哪些?
4、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载体主要有哪些?
5、思想政治教育者素质的重要性体现在哪里?
四、论述题(15分)
1、试论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规律。
思想政治品德教育专题答案
一、填空题
1、思想道德建设 2、 实施影响,促成转化3、 马克思主义哲学 4、理论讲授法 ;理论宣传法 5、有道德;有文化 6、主义7、报告、演讲;协调人际关系
二、名词解释
1、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就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为完成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任务,在对教育对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所采取的一切方式、办法或手段的总和。
2、指构成人的思想品德的各个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具体而言,思想品德结构是一个以世界观为核心,由心理、思想和行为三个子系统的多种要素构成的具有稳定倾向性的整体。
3、思想政治教育微观环境就是通常所说的“小环境”,一般包括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组织环境、社区环境、同辈群体环境。
三、简答题
1、答: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辨证关系原理是唯物史观最根本的原理。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又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它或促进社会进步,或阻碍社会发展。
2、答:思想道德教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教育者所掌握的一定社会的思想品德要求与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思想道德教育过程的基本矛盾往往通过一系列具体矛盾表现出来:(1)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矛盾;(2)教育者与教育介体之间的矛盾;(3)受教育者与教育介体之间的矛盾;(4)教育者与教育环体之间的矛盾;(5)受教育者与教育环体之间的矛盾;(6)教育介体与教育环体之间的矛盾
3、答:确立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主要依据有:(1)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2)党和国家的奋斗目标;(3)受教育者精神世界发展的需求以及思想实际。
4、答: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载体主要有:(1)管理载体;(2)文化载体;(3)活动载体;(4)大众传媒载体。
5、答:思想政治教育者素质的重要性体现在:(1)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素质是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发挥主观作用的基础;(2)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素质是思想政治教育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保证;(3)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素质是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重要因素。
四、试论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规律。
答:(1)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是在社会实践基础上主客体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协调的结果。客体因素能否产生预期作用,不在于客体因素本身,而在于接受者本身的主体因素,在于主体因素与客体因素之间的平衡和协调。只要在主体因素与客体因素都与一定社会的思想政治品德要求相互一致、相互协调的条件下,才肯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2)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是主体内在的思想的矛盾运动转化的结果。主体内在的思想矛盾运动包括两方面:一方面,在外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在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的内在转化过程中,主体内在的知、情、信、意、行诸要素之间在发展方向和发展水平方面不断地由不平衡到平衡、由不适应到适应的矛盾运动。另一方面,主体当前对一定的社会要的反映同原有的思想品德状态之间的矛盾斗争。
【篇二: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试题及参】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思想政治教育学是研究人们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和对人们进行( )的规律的科学。
2、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直接理论依据主要有:关于社会历史发展总趋势和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理论;关于( )辩证关系的理论;关于政治与经济辩证关系的理论;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学说;关于人的本质的学说;关于( )的学说;关于灌输社会主义意识的理论;关于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
3、中国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大体经历了初创和形成时期;( )时期;( )时期;曲折发展和严重挫折时期;拨乱反正和发展新阶段等五个主要阶段。
4、确立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主要依据有:( )的客观需要;党和国家的奋斗目标; ( )精神世界发展的需求以及思想实际。
5、培养有理想、( )、( )、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6、主义人生观以实现( )为最高理想。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与一般的社会科学相比,思想政治教育学具有鲜明的无产阶级( )
a、党性 b、实践性 c、综合性 d、普遍性
2、确定教育方针、教育目的和思想政治教育任务、目标的重要理论依据是马克思主义关于( )
a、人的本质的学说 b、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学说 c、个人全面发展的学说 d、灌输社会主义意识的理论
3、中国古代思想道德教育在道德教育原则上强调以育人为中心,( )
a、德育至上 b、以修身为本 c、“正人必先正己” d、“学在官府”
4、提出“儿童道德认知发展阶段论”的现代美国著名道德教育家是( )
a、夸美纽斯 b、卢梭 c、裴斯塔洛齐 d、柯尔伯格
5、苏联把思想政治教育统称为( )
a、人生观教育 b、价值观教育 c、社会主义教育 d、主义教育
6、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伟大纲领性文件是于1957年2月发表的( )重要讲话
a、《改造我们的学习》 b、《反对党八股》 c、《论十大关系》 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7、思想品德的核心要素是( )
a、情感 b、意志 c、思想 d、行为
8、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中心环节是( )
a、确定目标,制定计划 b、实施影响,促成转化 c、信息反馈 d、评估控制
9、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对象是( )
a、儿童 b、少年 c、青年 d、领导干部
10、主义人生观与剥削阶级人生观的根本区别在于( )
a、人生目的 b、人生态度 c、人生结局 d、人生意义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方法包括( )
a、文献法 b、观察法 c、实验法 d、社会调查法 e、总结经验法
2、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功能的特点是( )
a、多方面性 b、多层次性 c、长期性 d、发展性 e、模糊性
3、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显著特点是( )
a、社会性 b、实践性 c、同时性 d、长期性 e、反复性
4、进行党的基本路线教育,就是要进行( )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教育 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教育 c、爱国主义教育 d、坚持改革开放教育 e、形势教育
5、思想政治教育群体自我教育方法的主要方式有( )
a、集体讨论 b、辩论会 c、座谈会 d、民主生活会 e、自我批评
四、名词解释(前两个每个3分,最后一个4分,共10分)
1、 思想品德结构——
2、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3、 思想政治教育宏观环境——
五、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
1、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范畴有哪些?
2、简述资本主义国家思想道德教育的特点及局限性。
3、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4、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有哪些?
5、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基本素质要求是什么?
六、论述题(每题10分,共30分)
1、为什么说社会主义意识不可能在工人运动中自发产生?怎样正确理解和应用马克思主义的灌输论?
2、如何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如何建立、健全思想政治教育领导?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试卷参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思想政治教育
2、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个人全面发展
3、成熟;发展
4、社会发展;受教育者
5、有道德;有文化;
6、主义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a 2、c 3、a 4、d 5、d 6、d 7、c 8、b 9、d 10、a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abcde 2、abcd 3、abcde 4、abd 5、abcd
四、名词解释(前两个每个3分,最后一个4分,共10分)
1、思想品德结构——是指构成人的思想品德的各个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具体而言,思想品德结构是一个以世界观为核心,由心理、思想和行为三个子系统的多种要素构成的具有稳定倾向性的整体。
2、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就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为完成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任务,在对教育对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所采取的一切方式、办法或手段的总和。
3、思想政治教育宏观环境——思想政治教育宏观环境包括社会经济制度及经济生活条件、社会政治制度及现实政治情况、社会文化及各种文化活动、大众传播媒介。
五、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
1、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范畴有哪些?
答: (1)个人与社会;
(2)思想和行为;
(3)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
(4)内化与外化;
(5)教育与管理。
2、 简述资本主义国家思想道德教育的特点及局限性。
答:资本主义国家思想道德教育的特点:
(1)在思想道德教育目的上,强调个性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
(2)在道德教育内容上,坚持以人道主义为基础;
(3)在道德教育过程中,注重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4)在道德教育方法上,倡导情感教育与理性教育相结合。
资本主义国家思想道德教育的局限性:
(1)以资产阶级的个人主义思想体系为基础;
(2)资本主义国家思想道德教育的出发点是抽象的人性论和人道主义。
3、 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答: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要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提高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主义而努力奋斗。
4、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有哪些?
答:(1)世界观教育;
(2)人生观教育;
(3)政治观教育;
(4)道德观教育;
(5)法制观教育。
5、 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基本素质要求是什么?
答: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基本素质要求是: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法律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创新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等。
六、论述题(每题10分,共30分)
1、 为什么说社会主义意识不可能在工人运动中自发产生?怎样正确理解和应用马克思主义的灌输论?
答:(1)社会主义意识不可能在工人运动中自发产生是由历史形成的社会分工所决定的。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分工也精神劳动和物质劳动的分工的形式在统治阶级中间表现出来,因此在统治阶级内部,一部分人是作为思想家出现的,而另一部分人很少有时间来编造关于自身的思想。工人阶级由于经济地位、生活条件、文化条件等的,更不可能从事精神生产、提出思想体现。列宁指出:“社会主义学说则是从有产阶级的有教养的人即知识分子创造的哲学理论、历史理论和经济理论中发展起来的”,“也是完全不依赖于工人运动自发增长而产生的,它的产生是的社会主义知识分子的思想发展的自然和必然的结果。”
则并没有过时,而且对灌输的要求更高了,灌输的条件比年代好多了,我们只有坚决反对自,不断改进灌输的方法,才能真正弘扬主旋律,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充分发挥党的领导和自觉成分的作用,开创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面。
2、 如何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答:(1)优化经济环境,要努力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促进生产力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2)优化物质环境,要创造良好的卫生环境和绿化环境,构筑美观的建筑造型和空间布局。
(3)优化政治环境,要继续推进政治改革,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4)优化社会环境,要依靠大众传媒,“用正确的引导人”、“用高尚的精神塑造人”,通过树立先进典型,倡导新的风尚,强化监督,净化社会环境。
(5)优化文化环境,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用优秀的作品鼓励人,努力繁荣文学艺术事业,抓好文化市场的建设和管理;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事业,深入学习理论;努力建设企业文化、校园文化、乡镇文化、社区文化、军营文化、家庭文化,将价值观教育持久地渗透到文化活动载体中。
3、为什么要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估?
答:(1)思想政治教育评估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基本环节: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估是思想政治教育正确决策的基础;思想政治教育评估是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有效管理的关键;思想政治教育评估是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总结的依据。
(2)思想政治教育评估对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诊断反馈作用和作用。
(3)思想政治教育评估对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具有重要意义。
【篇三: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试题3及参】
=txt>1、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有两个方面,即( )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2、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中心环节是( )。
3、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理论基础是( )。
4、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教育法的主要方式有( )、理论学习法 、( )、演讲报告法。
5、培养有理想、( )、( )、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6、我国现阶段的道德可分为社会主义道德和( )道德两个层次。
7、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艺术有疏通引导艺术、语言文字表达艺术、( )艺术、个别谈心的艺术、( )的艺术、运用制度、规范的艺术奖惩的艺术、组织会议的艺术。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基础是( )
a、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 b、教育学基本理论 c、伦理学基本理论 d、政治学基本理论
2、中国古代思想道德教育在道德教育原则上强调以育人为中心,( )
a、德育至上 b、以修身为本 c、“正人必先正己” d、“学在官府”
3、提出“儿童道德认知发展阶段论”的现代美国著名道德教育家是( )
a、夸美纽斯 b、卢梭 c、裴斯塔洛齐 d、柯尔伯格
4、中国党思想政治教育成熟的标志是( )
a、《古田会议决议》 b、《论持久战》 c、《关于政治工作问题》 d、党的“七大”
5、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核心内容是( )
a、思想道德建设 b、民主政治 c、依法治国 d、科学文化建设
6、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对象是( )
a、儿童 b、少年 c、青年 d、领导干部
7、主义人生观以实现( )为最高理想
a、人的全面发展 b、无产阶级专政 c、人类 d、主义
8、社会主义和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是( )
a、个人主义 b、利己主义 c、集体主义 d、泛爱主义
9、思想政治教育最主要、最基本的方法是( )
a、理论教育法 b、实践锻炼法 c、榜样教育法 d、自我教育法
10、同辈群体对思想政治教育和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具有( )特点
a、权威性 b、计划性 c、全面性 d、自由性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方法包括( )
a、文献法 b、观察法 c、实验法 d、社会调查法 e、总结经验法
2、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功能,可以从( )等方面进行
a、目标导向 b、导向 c、导向 d、自主导向 e、自由导向
3、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教育主要包括( )
a、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b、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教育 c、历史唯物主义教育
d、主义理想教育 e、人生价值评价教育
4、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原则有( )
a、方向原则 b、求实原则 c、民主原则 d、渗透原则 e、层次原则
5、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主要特点是( )
a、科学性 b、应用性 c、针对性 d、系统性 e、模糊性
四、名词解释(前两个每个3分,最后一个4分,共10分)
1、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2、 思想品德结构——
3、思想政治教育微观环境——
五、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
1、 简述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辨证关系原理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意义。
2、简述思想道德教育过程的基本矛盾及其表现。
3、确立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主要依据有哪些?
4、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载体主要有哪些?
5、思想政治教育者素质的重要性体现在哪里?
六、论述题(每题10分,共30分)
1、新时期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学有什么意义?应采取哪些方法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学?
2、试论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规律。
3、怎样实施各项思想政治教育原则?
第三套试卷参: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思想道德建设2、 实施影响,促成转化3、 马克思主义哲学4、理论讲授法 ;理论宣传法5、有道德;有文化6、主义7、报告、演讲;协调人际关系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a 2、a 3、d 4、c 5、a 6、d 7、d 8、c 9、d 10、 d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abcde 2、abcd 3、abc 4、abcde 5、abcd
四、名词解释(前两个每个3分,最后一个4分,共10分)
1、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就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为完成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任务,在对教育对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所采取的一切方式、办法或手段的总和。
2、思想品德结构——是指构成人的思想品德的各个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具体而言,思想品德结构是一个以世界观为核心,由心理、思想和行为三个子系统的多种要素构成的具有稳定倾向性的整体。
3、思想政治教育微观环境——思想政治教育微观环境就是通常所说的“小环境”,一般包括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组织环境、社区环境、同辈群体环境。
五、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
1、 简述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辨证关系原理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意义。
答: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辨证关系原理是唯物史观最根本的原理。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又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它或促进社会进步,或阻碍社会发展。这一原理说明,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社会意识的组成部分,既被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又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我们必须据此去正确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和地位作用,自觉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基础进步的要求,防止和克服思想政治教育“无用论”或“万能论”这两种错误倾向。
2、简述思想道德教育过程的基本矛盾及其表现。
答:思想道德教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教育者所掌握的一定社会的思想品德要求与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思想道德教育过程的基本矛盾往往通过一系列具体矛盾表现出来:
(1)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矛盾;
(2)教育者与教育介体之间的矛盾;
(3)受教育者与教育介体之间的矛盾;
(4)教育者与教育环体之间的矛盾;
(5)受教育者与教育环体之间的矛盾;
(6)教育介体与教育环体之间的矛盾
3、确立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主要依据有哪些?
答:确立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主要依据有:
(1)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
(2)党和国家的奋斗目标;
(3)受教育者精神世界发展的需求以及思想实际。
4、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载体主要有哪些?
答: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载体主要有:
(1)管理载体;
(2)文化载体;
(3)活动载体;
(4)大众传媒载体。
5、思想政治教育者素质的重要性体现在哪里?
答:思想政治教育者素质的重要性体现在:
(1)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素质是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发挥主观作用的基础;
(2)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素质是思想政治教育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保证;
(3)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素质是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重要因素。
六、论述题(每题10分,共30分)
1、 新时期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学有什么意义?应采取哪些方法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学? 答: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学的意义有:
(1)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学,有利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
(2)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学,有利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进行;
(3)学习和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学,有助于提高人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更好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
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学,应采取这些方法:
(1)文献法;(2)观察法;(3)实验法;(4)社会调查法;(5)总结经验法。
2、 试论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规律。
答:(1)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是在社会实践基础上主客体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协调的结果。客体因素能否产生预期作用,不在于客体因素本身,而在于接受者本身的主体因素,
在于主体因素与客体因素之间的平衡和协调。只要在主体因素与客体因素都与一定社会的思想政治品德要求相互一致、相互协调的条件下,才肯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在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主体因素与客体因素相互一致、相互协调是在社会实践基础上实现的。客体因素的影响只有通过社会实践与主体相联系,才能达到主客体的相互协调与平衡,使主体获得思想品德认识。思想品德认识经过转化,然后再回到社会实践中去,变为实际的思想品德行为,并坚持下去成为习惯。接着再在社会实践中通过社会评价和自我评价的反馈,开始新一轮的主客体因素之间的相互协调与平衡运动,获得一个更高水平的思想品德行为,由此循环往复,螺旋上升。
(2)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是主体内在的思想的矛盾运动转化的结果。主体内在的思想矛盾运动包括两方面:一方面,在外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在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的内在转化过程中,主体内在的知、情、信、意、行诸要素之间在发展方向和发展水平方面不断地由不平衡到平衡、由不适应到适应的矛盾运动。另一方面,主体当前对一定的社会要的反映同原有的思想品德状态之间的矛盾斗争。
3、怎样实施各项思想政治教育原则?
答:(1)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贯彻方向原则要做到:要统一对坚持方向原则必要性的认识;贯彻方向原则要讲求科学性;贯彻方向原则要坚持“一贯性”,即锲而不舍、一贯到底。
(2)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坚持求实原则要有求实精神,要讲究方法,要勇于创新。
(3)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坚持民主原则要正确认识民主与集中的辨证关系,要敢于和勇于发扬民主,要科学地实行集中。
(4)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实行渗透原则,要协调关系,组成合理的系统教育结构;潜移默化,寓教于乐;循循善诱,倚重人格塑造;循序渐进,促进受教育者思想发展的良性循环。
(5)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贯彻层次原则,必须做到:要深入调查研究,正确区分受教育者的思想类别与层次,科学地确定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要依据受教育者的思想层次特点,同时综合考虑其他因素,正确选择教育内容和方式方法;要正确理解层次原则,不能将层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