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今天阐述的观点是:在企业发展中市场决定企业的命运
众所周知,市场决定企业的发展方向,市场是企业获取利润的来源,市场作为企业发展的先导条件,牵引着公司整体运营体系的提升, 我们公司提出了以“市场、项目、产业”为主导的发展战略,以“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一流的产品”为目的,正是在这样的思想指引下,才有了公司从01年的15亿到10年的百亿腾飞,这些事实都无可辩驳的佐证了“市场决定企业发展的命运”这一论断。
下面请允许我从以下几方面来阐述我方的观点:
一、“订单就是命令”,顺势而为,赢得市场才是企业发展的根本目的,也只有依靠市场获取利润,才能确保企业的正常运营,因此企业是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而存在的,市场是企业存在的前提,而获取市场的根本是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核心竞争力的构成,包括领先的技术、过硬的员工素质、生产效率(供货周期)、产品质量、管理效率(高效的项目运作)、成本优势、明晰的战略等很多方面。
二、所有企业的经营管理、变革最终都是围绕适应市场而展开,都是为了更好的赢得市场,如果把企业的经营要素进行剖析,我们经常讲“产、销、人、财、研”五大体系,归根到底这些经营要素都是为市场服务的,由此可见,搞好企业管理的根本目的在于更好的赢得市场,市场是企业经营管理的源动力
三、质量的提升也要依靠市场,如果没有市场就没有利润,没有利润就没有支撑质量体系的基础,提高质量也就无从谈起。
四、质量的最终归属也是为了更好的服务于市场。
如果把质量归纳到企业的整体运营层面来讲,可以理解为质量管理,但它仅仅是整个管理体系中的一方面,与此同时我们还有经营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诸多方面,整个大管理体系都服务于市场、因此搞好质量的跟本目的,也是为了更好的赢得市场,质量的最终归属是为了更好的服务于市场,当然质量作为管理体系的一部分在企业发展中的有重要作用,但重要作用绝不等同于决定命运的作用,
命运是什么呢?在此需要更明晰的解释这一概念,据《辞海》解释,它寓意事务发展变化的趋势,那么企业作为以营利为目的的法人组织,衡量其发展变化的趋势是市场规模、营业收入等指标。而这些趋势无疑是以市场的拓展为基石,决定市场拓展能力的则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由此来看,把质量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理解为决定性,显然是夸大了质量管理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综上所述:赢得市场,获取利润才是企业发展的根本目的和价值得以实现的手段,包括质量管理的在内的所有的经营要素都是为这一根本目的服务的,归根到底,在企业发展中市场决定企业的命运。
我方的观点陈述完毕,谢谢!
具体材料与观点:
一、影响市场除了产品质量还有很多因素:
案例1:经济背景、资金链对于市场的影响
欧洲债务危机可能深化和美国经济复苏迟缓,全球经济可能二次衰退的忧虑情绪加剧,受国家宏观从紧的货币影响,资金链断裂,中小企业经营困难,据《经济日报》报道,佛山最大塑料厂,由于融资成本上升、资金紧绌、接单困难、最终倒闭,其实作为佛山最大塑料厂,它的产品质量还是过硬的,但运用层面的问题最终导致的它的倒闭
二、如何赢得市场?赢得市场的手段不仅仅要有产品质量,还有诸多因素
前面论述已经提到,获取市场的根本是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核心竞争力的构成,包括领先的技术、过硬的员工素质、生产效率(供货周期)、产品质量、管理效率(高效的项目运作)、成本优势、明晰的战略等很多方面
1. 论述观点:关注客户的多元化需求,达到供需平衡,才有可能产生市场
市场的根本规律是供需平衡,只有客户的需要与我们的产品相契合,产生才能市场,这就意味着仅仅有高质量的产品还远远不够,还得关注客户的个性化需求,这些需要可能包括低成本、良好的客户服务、信誉、到位的售后服务等等,例如:我们生产的马车,根据客户的要求,不仅有米轨,我们还设计了“虎文化”标示;
这就充分说明了我们的产品必须与时俱进,试想一下,在今天我们再生产高质量,即使是世界一流的蒸汽机车,还会有人要吗?
2.良好的商业模式、适合营销手段,相结合,再配以过硬的产品质量才有可能赢得市场
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信息获取极大畅通的今天,我们要赢得市场必须要靠适合的营销手段,试想一下,即使我们拥有过硬质量的电力机车产品,而不奋力拓展市场,整天待在家里,等客户,我想现在已经不是垄断时期的卖方市场了,电力机车市场竞争非常激烈,请问 我们还有订单吗?我们还有市场吗?我们还有利润吗?还可以奢谈提升质量吗?
三、如果我们没有市场(仅有高质量的产品)会有怎样的后果
我们不妨假设一下,如果我们仅有高质量的产品,没有市场会怎么样?没有订单、没有利润,轻则存货严重、资金流动困难,没有订单、没有利润、重则大批工人失业,工场倒闭, 我想现在受机车产业的影响,诸位感受很明显,工时严重缩水,收入急剧下降,那么我们还有动力去搞质量吗?还会在这里奢谈质量吗?我想诸位都是理性的经济人,绝大部分人不会去做没有回报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