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介绍了在实际工程中总结出来的几种建筑物倾斜测量的方法,并探讨了其在某小区纠偏工程中的应用,比较和分析了建筑倾斜测量中的不同方法,以提高人们对测量方法的认识。关键词:房屋,倾斜,纠偏,测量中图分类号: TU198 文献标识码:A 在现今,由于勘察、设计、施工、使用、维护管理以及自然灾害等诸多原因使既有的建筑物或建筑工程出现不均匀沉降,产生倾斜。这就要求对倾斜的建筑物给出确切的数值,以确定其是否符合相关的规程标准。建筑物倾斜测量的常用方法有以下几种:经纬仪观测法、铅锤观测法、倾斜仪测量法、基础沉降差法、近景摄影测量法。经纬仪观测法是工程中应用最普遍的。但是用这种方法进行观测的都是建筑物外形上的倾斜,由于建筑物在砌筑粉刷过程中,会因为质量问题出现砌筑粉刷上的误差。本文根据在实际工程中测量建筑物倾斜,总结了几个方法。 1 方法原理 1) 在建筑物开始砌筑过程中,为保证建筑物的外墙在竖直方向上的垂直度,在基础以上肯定有一个找平层,我们利用水准仪测出这个找平层两端的高差值 h(mm) ,用卷尺量出该侧的长度值 L (m) ,就可以确定建筑物的倾斜值和倾斜率(见图1) ,公式如下: Δ= h L H。 i = h L 。其中, H 为房屋的高度,m。 2) 方法1) 在有些建筑物中,尤其是一些较老的建筑中找不到该找平层明显的标志时,则可以利用建筑物在砌筑时前几皮砖的高差 h′来代替h。设砖的厚度为 a(mm) ,从砌筑第一皮砖开始, 两端砖之间的灰缝厚度依次为 b 1 , b 2 , …, b n , b′ 1 , b′ 2 , …, b′ n ( n ≤ 15) ,平均灰缝厚度为 b( mm) ,可以找出某一皮砖缝在砌筑时是在同一平面,利用经纬仪测出此层的高差 h′,量出距离 L ,就可以计算建筑物的倾斜值和倾斜率(见图1) 。公式如下: ( n+ 1) a + ( b1 + b2 + …+ bn ) = ( n+ 1) a + ( b′1 + b′2 + …+ b′n ) 。 Δ= h′ L H。 i = h′ L 。 3) 两端基础高差法。施工中基础在浇筑时,所有的基础应该是在同一标高平面,可以假定这个平面为0 平面。由于沉降使基础处在不同的标高平面,此时,可以利用经纬仪测量出两端基础的高差 h(mm) ,量出两端基础距离 L (m) ,倾斜率计算公式如下: i = h L 。 4) 基础标高曲线分析法。在整个建筑物中,利用经纬仪测量出每个基础的标高,绘制成标高—距离曲线,通过分析来确定建筑物的倾斜值、倾斜率、倾斜方向(见图2) 。条形基础,测量每个基础的顶面标高;板式基础,可每隔一段距离测出分隔点处标高,每段长度最好在1 m~1. 5 m;其他形式基础亦如这两种基础,然后绘制成图并分析结果。 2 工程实例以连云港市某小区 11 栋住宅楼纠偏工程为例,在该工程中分别利用以上方法测量出该建筑的倾斜(该建筑物为整板基础) 。 2. 1 观测出每个点的倾斜率利用经纬仪观测出每个点的倾斜率(见表1) 。表1 各测点倾斜率观测表点号偏东 偏北倾斜值/ mm 倾斜率/ ‰ 倾斜值/ mm 倾斜率/ ‰ 1 41 3. 5 — — 2 67 5. 96 19 3. 17 3 87 6. 45 23 3. 38 4 96 7. 80 34 3. 91 5 85 6. 91 — — 6 44 3. 11 4 0. 51 7 19 1. 76 2 0. 25 8 10 0. 87 18 2. 27 2. 2 利用方法二测量利用方法二测量的结果见表2。�9�9 4 5 3 �9�9 第35 卷 第28 期 2 0 0 9 年 1 0 月 山 西 建 筑 SHANXI ARCHITECTURE Vol. 35 No. 28 Oct . 2009 文章编号:100926825 (2009) 2820355203 高海拔山区线路测量投影变形值的控制收稿日期:2009204210 作者简介:马 祥(19792 ) ,男,工程师,芜湖市勘测设计研究院,安徽 芜湖 241000 马 祥摘 要:研究了投影变形理论,提出了投影长度变形值大于25 cm/ km 时的解决办法,阐述了高海拔山区消除投影长度变形值的具体做法,并进行了实例分析,以尽可能消除投影变形值,保证测量的准确性。关键词:投影变形值,归化高程,高程面,高斯正形投影中图分类号: U412. 24 文献标识码:A 四川大地震后,各项灾后重建工作迅速展开。我院承担安徽省定点援川项目四川省松潘县黄龙—川主寺约 47 km 二级公路带状图的测绘以及中桩的放样工作。测区曲折不平, 平均高程 3 500 m,最大高程为4 007 m ,最小高程为2 902 m ,高差很大,因此必须找到一个合适的坐标系控制变形值使之达到最小,以便于以后的施工放样。 1 投影变形理论我们知道,三角网中的测距边、导线网中的观测边长 D 要归化至参考椭球面上时,其长度将会缩短ΔD。设归化高程为 H,地球平均曲率半径为 R ,则其近似关系式为: ΔD/ D = - H/ R (1) 即ΔD/ D 和归化高程 H 成正比。对于不同的 H ,ΔD/ D 归算的每千米相对数值见表 1 ( 设 R = 6 371 km) 。表1 ΔD/ D 与 H 的关系 H/ m 10 50 300 1 000 2 000 3 000 3 500 4 000 ΔD/ D 1∶637 100 1∶127 000 1∶21 000 1∶6 400 1∶3 200 1∶2 100 1∶1 800 1∶1 600 椭球体上的边长 S 投影到高斯平面,其长度将会放长ΔS,设边上两端点的平均横坐标为 Y m ,则其近似关系式为: ΔS/ S = Y 2 m / 2 R 2 (2) 表2 利用方法二测量的结果面偏东 偏北倾斜值/ mm 倾斜率/ ‰ 倾斜值/ mm 倾斜率/ ‰ 524 150. 68 7. 44 — — 223 130. 78 6. 16 — — 821 24. 76 1. 22 — — 726 20. 16 1. 02 — — 728 — — 23. 33 2. 79 423 — — 48. 07 4. 22 2. 3 利用方法三测量利用方法三只进行了东半侧的测量,结果见表3。表3 利用方法三进行东半侧测量的结果面偏东 偏北倾斜值/ mm 倾斜率/ ‰ 倾斜值/ mm 倾斜率/ ‰ 524 161. 75 7. 27 — — 223 140. 23 6. 31 — — 423 — — 60. 05 4. 69 分析表1~表3 : 利用方法二和方法三所测数据是建筑物一个平面的平均倾斜,与经纬仪观测法比较:是点与面的关系,但每个面两个点上的倾斜与面倾斜相差不是很大,说明这两种方法是可行的。 2. 4 利用方法四进行南面的测量及分析分析图3 ,得以下结论:图3 数据表明建筑物倾斜值由西向东逐渐变大,说明建筑物向东倾斜。根据累计差值166. 81 mm,基础东西长22. 240 m ,可得建筑物的倾斜率为7. 50 ‰。 3 结语本文提出的几种建筑物倾斜测量方法是在实际工程中总结出来的,经分析与常用经纬仪观测法比较,其精度满足建筑物倾斜观测误差,可以作为测量倾斜的方法在以后的工程中使用。但这几个方法还存在一定的不足,需要在以后的工程实践中来完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