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要围绕语文核心素养一个整体、四个方面,分别为“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确定课程目标。“文化”属“文化自信”的重要板块。然,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以下简称现教材)中关于“文化”题材类文章的比重不大,势必影响语文核心素养的落实。故此,本文将探索学习任务群下实施“文化”题材类课文的教学方式。
关键词: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文化,部编版教材,学习任务群
文化指近代以来在马克思主义思想影响下或在中国党领导下,为争取民族、国家形成的以精神为核心内涵的优秀文化。教育部《传统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中强调:“语文是落实传统教育的重要课程。”新课标中规定:“语文课程内容主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主题。根据不同学段特点统筹安排各类主题的相关学习内容,具体指出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作品,应占60%~70%;反映科技、自然、生活等方面的应用、说明、记叙类作品,以及外国优秀文化作品,占30~40%。”由此可见,符合新课标要求的义务教育语文教材将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主导。
一、现教材中文化题材类课文统计
据统计,现教材中文化题材的选文仅34篇。教材共计286篇课文,根据新课标要求,以“三种文化”为主题的内容应占60%~70%,按60%计算,“三种文化”应占约172篇,而文化题材类课文应占约52篇。通过这一组数据的对比,现有教材中文化的文章是远远不够的,这对于落实语文核心素养是不利的。
基于上述梳理,笔者认为在根据新课标重新编写或修订的统编版教材未出来的过渡期,用新课标理念指导现行教材的文化题材类课文的教学,是值得所有语文教师深思的。如果能够有针对性地拓展相关文化题材类文章的教学资源,优化教学方式,就完全可以“从旧路上走出新路来”,实现顺利过渡。
二、学习任务群下文化题材类文章的教学策略
新课标中指出:“语文课程内容主要以学习任务群组织与呈现。设计语文学习任务要围绕特定的学习主题,确定具有内在逻辑关联的语文实践活动。按照内容整合程度不断提升,分三个层面设置学习任务群。”教者应对现教材中文化题材类文章进行整合资源、资源扩充,确定主题,创设情境,设计任务,以此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那么在学习任务群之下,文化类题材课文该如何教学呢?
(一)确定单元学习任务
现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属于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的学习任务群单元,以“重温岁月”为主题,语文要素是:了解文章是怎样点面结合写场面的(指向阅读);尝试运用点面结合的写法记一次活动(指向习作)。因此,我们可以设置“重温岁月,笔尖流露真情”的任务情境,开展听说读写与探究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这一情境可以细分为四个具有内在逻辑关联的学习任务:
任务一,扫除字词,通读课文。
任务二,品析课文,学习方法。
任务三,演讲比赛,渗透文化。
任务四,运用笔尖,书写真情。
通过以上学习任务,引导学生重温故事,感悟老一辈无产阶级家的英雄气概和高尚品质,并从中体会到采用点面结合写场面的乐趣。这个学习任务能较好地处理单元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的关系,可以统领单元阅读和习作的目标,为单元教学设计提供整体性的学习情境。同时在此过程中,也能巧妙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二)制定单元学习目标
单元学习目标能为语文学习任务和学习活动设计起导向作用。根据新课标学段目标要求,围绕学习任务,对单元语文要素作进一步细化,制定出具体的学习目标,以贯穿于整个单元的学习活动中。现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教学目标可以确定如下:
【识字与写字】
1.会写32个生字和40个词语。写字姿势正确,行款整齐,力求美观,有一定速度,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阅读与鉴赏】
2.熟练运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感受志士的崇高品质,体会中国人民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自豪的感情。
3.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正确理解“倚着、憧憬、干钧一发”等词语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
4.知道文章是怎样点面结合写场面的,学习点面结合的写法。
【表达与交流】
5.把活动过程写清楚,印象深刻的部分运用点面结合的写法重点来写,写自己当时的心情或感受。
6.在演讲中自然流畅、清楚明白、感情真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看法和感情。
【梳理与探究】
7.会利用图书馆、网络等渠道获取故事的资料,撰写演讲稿。
8.顺利策划班级“故事”演讲比赛活动。
(三)设计单元学习活动
围绕单元学习任务和学习目标设计具体的学习活动,把整个单元的课文、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等各项内容视作一个整体,将单元目标分解到各个环节,形成合力,确保单元教学目标落到实处。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学习活动可以设置如下:
活动1:检测学生前置性作业完成情况。学生课前完成前置性作,包括自学本单元生字新词,正确、流利地朗读本单元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安排1课时检测,检查目标1、2的落实情况。布置作业:书写一幅书法作品(语文园地的“书写提示”)。
活动2:品析《开国大典》《狼牙山五壮士》两篇课文,融入语文园地里的“词句段运用”。从中了解文章是怎样点面结合写场面的,感受志士的崇高品质和伟大精神,体会中国人民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感情。尝试采用点面结合的方法写一段话。安排4课时完成目标2、3、4。布置作业:收集故事,撰写故事演讲稿。
活动3:品析课文《七律.长征》,从中感受中国工农红军勇士们不怕千难万险,跨过了万水仙山,英雄般豪迈的气魄。安排2课时完成,布置作业:背诵课文,背诵并理解语文园地“日积月累”的名言,并接着撰写演讲稿。
活动4:自学略课文《灯光》,感受英雄郝副营长舍己为人,为了孩子的明天在危急时刻挺身而出的伟大精神。1课时完成。布置作业:撰写演讲稿并策划演讲比赛。
活动5:学生策划并组织“故事”演讲比赛(对应完成本单元口语交际)。比赛由学生策划并组织,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安排1课时,完成目标6、7、8。
活动6:采用点面结合的写作手法写一写“多彩的活动”。安排2课时,完成目标5。
活动7:单元总结,结合“口语交际”、语文园地中等总结本单元的知识点,安排1课时完成。
新课标强调了文化的渗透,但是整个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相关课文数目不足,故在教学过程中安排了“故事”演讲比赛,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查找、学习故事类资料、用演讲的方式深情讲述中的感人故事,以此来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素养。现教材中文化题材类课文有时是单篇分散编排的形式,在组织教学时,也要结合单元人文主题、语文要素,合理补充文化题材类文本,设置学习任务,根据学习任务和学习目标,安排学习活动,以此来落实语文核心素养。
在新教材还未使用之前,教师应根据现教材的特点,创造性对“文化”题材类课文的进行教学。增强学生对“文化”的认同感,提升文化自信,从而落实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吴忠豪.聚焦学习任务,进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2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解读[J].语文教学通讯,2022(18):7-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