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管桩施工技术(含锤击法和静压法)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6 17:25:08
文档

管桩施工技术(含锤击法和静压法)

管桩基础施工A锤击法用柴油锤或液压锤作业施工前的准备1、认真检查打桩设备各部分的性能,以保证正常运转。2、检查管桩外观质量及产品等级,检查管桩的标记是否清晰。3、根据施工图绘制装位编号图4、分批或全部测定标出场地上的桩位,其偏差不得大于20mm。5、在桩身上划出以米为单位的长度标记,并按从下至上的顺序标明桩的长度,以便观察桩的入土深度及记录记录每米沉桩锤击数。打桩顺序编排原则1、根据桩的密集程度及桩基础与周边建(构)筑物的关系:1)若桩较密集且距周围建(构)筑物较远,场地开阔时,宜从中间向四周
推荐度:
导读管桩基础施工A锤击法用柴油锤或液压锤作业施工前的准备1、认真检查打桩设备各部分的性能,以保证正常运转。2、检查管桩外观质量及产品等级,检查管桩的标记是否清晰。3、根据施工图绘制装位编号图4、分批或全部测定标出场地上的桩位,其偏差不得大于20mm。5、在桩身上划出以米为单位的长度标记,并按从下至上的顺序标明桩的长度,以便观察桩的入土深度及记录记录每米沉桩锤击数。打桩顺序编排原则1、根据桩的密集程度及桩基础与周边建(构)筑物的关系:1)若桩较密集且距周围建(构)筑物较远,场地开阔时,宜从中间向四周
管桩基础施工

A 锤击法

用柴油锤或液压锤作业

施工前的准备

1、认真检查打桩设备各部分的性能,以保证正常运转。

2、检查管桩外观质量及产品等级,检查管桩的标记是否清晰。

3、根据施工图绘制装位编号图

4、分批或全部测定标出场地上的桩位,其偏差不得大于20mm。

5、在桩身上划出以米为单位的长度标记,并按从下至上的顺序标明桩的长度,以便观察桩的入土深度及记录记录每米沉桩锤击数。

打桩顺序编排原则

1、根据桩的密集程度及桩基础与周边建(构)筑物的关系:

  1)若桩较密集且距周围建(构)筑物较远,场地开阔时,宜从中间向四周进行。

  2)若桩较密集、场地狭长、两端距建(构)筑物较远时,宜从中间向两端进行。

  3)若桩较密集,且一侧靠近建(构)筑物时,宜从毗邻建(构)筑物的一侧开始,由近及远地进行。

2、根据桩的入土深度,宜先长后短。

3、根据管桩的规格,宜先大后小。

4、根据高层建筑物高层与低层的关系,宜先高后低。

5、根据工地布桩的疏密程度,宜先密后疏。

管桩施打规定

1、第一节管桩起吊就位插入地面后,应认真检查桩位及桩身垂直度偏差。桩位偏差不得大于20mm,桩身垂直度偏差不得大于0.5%,并且先用长条水准尺和经纬仪等测量仪器校正。必要时,宜拔出填砂后重插。

2、当管桩一插入地表土后就遇上厚度较大的淤泥层或松软的回填土时,柴油锤应采用不点火(空锤)的方式施打,液压锤应采用落距为20~30cm的方式施打,使管桩缓慢下沉。

3、施打中,桩锤、桩帽和桩身的中心线应重合,宜重锤低击,沉桩过程中应经常观察桩身的垂直度,若桩身垂直度偏差超过0.8%时,应找出原因设法纠正,当桩尖进入硬土层后,严禁用移动装架等强行回扳的方法纠正。

4、在较厚的粘土,粉质粘土层中施打管桩,不宜采用大流水打桩施工法,每根桩应一次性连续打到底,尽量减少中间休歇时间,且尽可能避免在接近设计深度时进行接桩。

5、桩数多于30根的群桩基础应从中心位置向外打,桩的接头标高位置应适当错开,承台边缘的桩宜待承台内其他桩打完重新测定桩位后,再插桩施打。

6、当需要送桩或复打时,应事先检查管桩内是否充满水,若管桩内孔充满水,应抽出部分水以后才能施打。

7、如实、及时、准确地做好管桩施工记录。

管桩接桩的焊接方法

1、当管桩需要接长时,其入土部分管节的桩头宜高出地面0.5~1.0m。

2、接桩时,上下节段应保持顺直,错位偏差不宜大于2mm。

3、对接前,用铁刷子等清理干净接驳面和坡口。

4、当采用二氧化碳保护焊时,施焊宜用两台焊机对称进行,焊接层数不得少于两层,焊缝应饱满、连续,应避免虚焊。

5、当采用手工焊接时,先在坡口上对称点焊4点至6点,待上下桩节固定后进行分层施焊、施焊宜对称进行,要求同本条4款规定。

6、焊后自然冷却时间不宜少于5分钟,严禁用水冷却或焊好后即沉桩。

7、冬季施工和管桩工程应按,《建筑工程冬季施工规程》jgj104-1997的有关规定,根据地基冻土的主要性能指标,采用相应的措施。宜优先选用混凝土有效预应力较大且采用压蒸工艺生产的PHC管桩。

桩帽、送桩器和衬垫的选择

1、桩帽和送桩器应做成与管桩直径匹配的圆筒形,并应有足够的刚度、强度和耐打性,桩帽的筒体深度可取350~400mm,内径比管桩外径大20~30mm,筒式送桩器下端筒体深度可取250~350mm,内径比管桩外径大20~30mm。

2、桩帽和送桩器的下端面应开孔,孔径不宜小于管桩内径的1/5~1/3,确保管桩的内腔与外界相通。

3、打桩时,在桩锤与桩帽、桩帽与桩顶之间应加设弹性衬垫,要求衬垫厚度均匀,经锤击压实不宜小于120mm,且在打桩期间应经常检查,及时补充或更换。

截桩和送桩的规定

1、如果截桩,应采取有效措施以确保截桩后管桩的质量、截桩宜采用锯桩器,严禁采用大锤横向敲击截桩或强行扳拉截桩。

2、当桩顶打至接近地面需要送桩时,应测出桩的垂直度并检查桩头质量,合格后应立即送桩,送桩器及其衬垫应符合有关规定。

3、当地表以下有较厚的淤泥土层时,送桩深度不宜大于2.0m,当桩需要作复打准备时,送桩深度不宜大于1.5m。

4、当地表以下没有淤泥层,同时桩端持力层端面埋深标高基本一致,且持力层厚度不少于4.0m,或持力层上表面有较厚的全风化岩石层、硬塑-坚硬粘土层或中密-密实砂土层时,送桩深度可适当加大,但不宜大于6.0m。

5、送桩的最后贯入度应参考同一条件的桩不送桩时的最后贯入度予以修正,修正系数一般可取0.8.

6、沉桩完毕、应保护好高出地面的桩头,桩孔应及时可靠地覆盖,确保人身安全。

管桩工程的基坑开挖的规定

1、严禁边打桩边开挖基坑。

2、饱和粘性土,粉土地区的基坑宜打桩全部完成并相隔15天后进行。

3、挖土宜分层均匀进行,挖土过程中,桩周土体高差不宜大于1m。

4、开挖深基坑时,应该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和施工程序,注意保持基坑围护结构或边坡土体的稳定。

5、基坑顶部边缘地带不得堆土及有其他重物。

静压法

用抱压式液压压桩机或顶压式液压压桩机作业

施工前的准备

1、压桩机运入现场安装就位后,应认真检查压桩设备各部分的质量和性能,并进行试运行。

2、根据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确定合理的施工流水线路。

3、注意观察桩的入土深度及记录该深度时的压力值。

4、其余同锤击法施工①款规定。

试压桩的要求

在正式压桩前,应进行试压桩,以利初步确定承载力的特征值,试压桩的要求如下:

1、甲级及地质条件较为复杂的乙级静压基础工程,按不少于2#工程桩数量且不少于5根进行试压桩。

2、试压桩的规格,长度及地质条件具有代表性。

3、试压应选在地质勘探技术孔附近。

4、施压方法及施压条件应与工程桩一致。

5、试压桩经过24小时休歇后需复压。

6、试压桩按1%的工程桩数量进行静载荷试验,有条件时,静载荷试验宜加载至桩的极限承载能力。

压桩的顺序

1、根据桩的集密程度及桩基与周围建(构)筑物的关系:同锤击法施工②款第1条的规定。

2、根据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

  1)若场地较大且部分区域的上覆土层中含砂(碎石、卵石)时,宜先在含砂(碎石、卵石)区域内施压。

  2)若持力层埋深或桩的入土深度差别较大时,宜先压长桩后压短桩。

3、根据桩的规格及分布情况:

  1)当桩的规格不同时,宜先压大桩后压小桩。

  2)当场地内存在30根以上的大承台时,宜先压大承台桩后压小承台桩。

抱压式液压压桩机施工作业规定

1、压装机应配足够重量,满足最大压桩力的要求。

2、压装机机上起重机在进行吊装、喂桩过程中,严禁行走和调整。

3、喂桩时,管桩桩身两侧合缝位置应避开夹具的直接接触。

4、带有桩尖的第一节桩插入地面0.5~1.0时,应严格调整桩的垂直度,偏差不得大于0.5%,然后才能继续压桩。

5、压桩过程中应经常观测桩身的垂直度,当桩身垂直度偏差大于1%时,应找出原因并设法纠正;当桩尖进入较硬土层后,严禁用移动机架等方法强行纠偏。

6、压桩过程中应经常注意观察桩身混凝土的完整性,一旦发现桩身裂缝或掉角应立即停机,找出原因,采取改进措施。

7、每一根桩应一次连续压到底,接桩、送桩应连续进行,中间不得无故停歇,且尽可能避免在桩头接近设计持力层时进行接桩。

管桩接桩的焊接方法

同锤击法施工④款的规定。

桩帽、送桩器具和衬垫的选择

同锤击法施工⑤款的规定。

终压控制标准

1、可根据下列条件和原则综合确定:

  1)根据现场试压桩的试验结果。

  2)参考条件相似工地的施工经验。

  3)终压时连续复压次数应根据桩长及地质条件等因素确定,一般不宜超过3次,对施工入土深度小于8m的桩,复压次数可增至3~5次,当条件许可时宜采用超载施压法,一般不宜采用满载连续复压法。

  4)复压时每次稳压时间:压桩力小于3000KN时不宜超过10s,压桩力大于3000KN时不宜超过5s。

  5)终压力值不宜大于桩身允许抱压压桩力的1.1倍。

2、当无类似工程经验时可参考下列标准确定:

  1)对于摩擦桩,应按设计桩长控制,但需在试压桩时,先按设计桩长试压3~5根桩。24h后再用与桩的竖向极限承载力相等的压桩力进行复压,如果桩身不下沉,即可按设计桩长进行全面施工,否则,设计桩长应修正。

   2)对于端承摩擦桩或摩擦端承桩,终压控制标准可按以下规定执行:

  注:本规定中的竖向承载力特征值是指通过竖向静载荷载试验或理论计算的实际值,而不是桩身结构对应的单桩竖向承载力的最大特征值。

A)当桩入土深度L>23m时,终压力值可取桩的竖向承载力特征值的2.5倍,但桩周土为粘性土且灵敏度较高时,终压力则取桩的竖向承载力特征值的1.70~1.90倍,并复压1~2次。

B)当桩入土深度15C)当桩入土深度8D)当桩入土深度只有6m~8m时,终压力值可取桩的竖向承载力特征值的2.8~3.2倍,并复压3~5次。

E)当终压力值受到各种条件的而达不到本条有关规定时,宜按实际情况降低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不得任意增加复压次数。

截桩和送桩的规定

1、当一根桩压完后,若有露出地面的桩段必须在移机前截去,管桩应用锯桩截割,严禁利用压桩机行走推力强行将桩扳断的作业法。

2、当桩顶被压至接近地面需要送桩时,应测出桩的垂直度并检查桩头质量,合格后应立即送桩,压送作业应连续进行。

3、送桩应用钢质送桩器,不得借施压用的工程桩作送桩器。

4、当场地上多数桩较短(L<15m)或桩端持力层为风化软质岩可能需要复压时,送桩深度不宜超过1.5m。

5、除本条4款规定外,当桩的垂直度小于1%且桩的有效长度大于15m时,静压送桩深度可根据需要送得比锤击桩深一些,但不宜超过8m。

6、送桩的最大压力一般不宜超过桩身允许抱压压桩力的1.1倍。

7、沉桩完毕,桩孔应及时可靠地覆盖,确保人身安全。

静压桩工程的基坑开挖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严禁边压边开挖基坑。

2、严禁挖土机械横向撞击或推拉桩头,其余同锤击法施工⑦款的规定。

文档

管桩施工技术(含锤击法和静压法)

管桩基础施工A锤击法用柴油锤或液压锤作业施工前的准备1、认真检查打桩设备各部分的性能,以保证正常运转。2、检查管桩外观质量及产品等级,检查管桩的标记是否清晰。3、根据施工图绘制装位编号图4、分批或全部测定标出场地上的桩位,其偏差不得大于20mm。5、在桩身上划出以米为单位的长度标记,并按从下至上的顺序标明桩的长度,以便观察桩的入土深度及记录记录每米沉桩锤击数。打桩顺序编排原则1、根据桩的密集程度及桩基础与周边建(构)筑物的关系:1)若桩较密集且距周围建(构)筑物较远,场地开阔时,宜从中间向四周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