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清华附中试卷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6 17:23:34
文档

清华附中试卷

语文模拟试卷一一、基础知识与名著阅读(50分)1、请你用最漂亮的字抄写《出师表》中的一段话。注意,开头空两格,标点符号占一个空格。(3分)臣本布衣,躬耕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2、下面两首诗中各有一个错别字,请挑出来并改正(4分)。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装浓抹总相宜。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凌一日还。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改成改成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A.故宫博物馆
推荐度:
导读语文模拟试卷一一、基础知识与名著阅读(50分)1、请你用最漂亮的字抄写《出师表》中的一段话。注意,开头空两格,标点符号占一个空格。(3分)臣本布衣,躬耕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2、下面两首诗中各有一个错别字,请挑出来并改正(4分)。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装浓抹总相宜。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凌一日还。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改成改成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A.故宫博物馆
语文模拟试卷一

一、基础知识与名著阅读(50分)

1、请你用最漂亮的字抄写《出师表》中的一段话。注意,开头空两格,标点符号占一个空格。(3分)

    臣本布衣,躬耕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2、下面两首诗中各有一个错别字,请挑出来并改正(4分)。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装浓抹总相宜。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凌一日还。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改成               改成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故宫博物馆的珍宝馆里,陈列着各种奇珍异宝、古玩文物,真是沁人心脾。     

B. 他们原来是形影不离的好朋友,毕业后各自回到故乡,从此便分道扬镳了。 

C. 在猝不及防的灾难面前,更需要心与心的关怀和交融。     

D. 这位摄影大师极善于捕风捉影,从普通百姓的日常小事中发现劳动之乐、生活之趣味和人性之美。

4、下面哪句诗能体现诗人漂泊在外孤独和强烈的思乡之情。( )(3分)

A.众鸟高飞尽,独坐敬亭山。

B.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C.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D.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 李平同学不仅学习好,乐于帮助其他同学,因此我们要向他学习。    

B. 日本能否在短期时间内消除核泄漏带来的严重污染,依赖于科学技术和的重视。

C. 党的好干部杨善洲是今年来我省涌现出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D. 通过新交通法的颁布实施,使酒后驾车的人越来越少了。

6、默写古诗文。(11分)

(1)              ,江横玉系腰。

(2)落红不是无情物,                  。

(3)自古逢秋悲寂寥,                  。

(4)                  ,春来江水绿如蓝。

(5)接天莲叶无穷碧,                  。

(6)               ,对影成三人。

(7)谈笑有鸿儒,              。

(8)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              。

(9)子曰:“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

(10)          ,择邻处,子不学,            。       。

7、“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是唐代诗人(    )的诗句。(3分)

A.王维     B.王昌龄     D.王勃    C.高适     

8.下列哪一个不是民间故事:( )(3分)

A.《孟姜女》  B. 《封神演义》  C.《牛郎织女》 D.《白蛇传》

9.下列人物称号不属于《水浒传》中的一项是:( )(3分)

A.黑旋风      B.扈三娘      C.白眉       D.青面兽

10、下列《三国演义》中的人物,不是以智谋著称的是:( )(3分)

A 司马懿  B 贾诩  C  诸葛亮  D蒋干

11、下面名著中的主人公不是动物的是:( )(3分)

A《列那狐的故事》    B《一千零一夜》

C《黑耳朵,白比姆》  D《雪虎 》

12、“王冕学画”这一故事出自以下哪本名著(    )(3分)

A.《红楼梦》  B.《水浒传》  C.《儒林外史》  D.《聊斋志异》

13、根据下列成语写出其中的主要人物。(任选五个)(5分)

囊萤映雪—          高山流水—         指鹿为马—     

七步之才—          闻鸡起舞—         精忠报国—      

东窗事发—          揭竿而起—         卧薪尝胆—

二、语言运用:(12分)

14、趣味对联(2分)

一位富秀才与一个穷秀才是朋友,一天富秀才晚上到院中散步,外面漆黑一团,伸手不见五指。于是随口吟出上联“黑白难分,教我怎知南北”,但却怎么也想不出下联了。此时,穷秀才前来敲门,说道“青黄不接,                  ”,富秀才一听,乐得哈哈大笑。

15、仿写句子。(4分)

大自然能给我们许多启示:滴水可以穿石,是在告诉我们做事应持之以恒;大地能载万物,是在告诉我们求学要广读博览;                 ,                      

                                        。    

16、请你造一个句子,必须用到“情不自禁”、“心灵手巧”、“全神贯注”三个成语,顺序可以颠倒。(3分)

                                                                       

                                                                        

17古文断句。(用/为文言文断句)(3分)

故福之为祸祸之为福化不可极深不可测也

三阅读选段,回答问题(6分)

周兴与丘神绩通谋,太后命来俊臣鞫(jū)之。俊臣与兴方推事对食,谓兴曰:"囚多不承,当为何法 "兴曰:"此甚易耳!取大瓮,以炭四周炙之,令囚入中,何事不承!"俊臣乃索大瓮,火围如兴法,因起谓兴曰:"有内状推兄,请兄入此瓮!"兴惶恐,叩头伏罪。

18、解释加点的词。(2分)

俊臣与兴方推事对食(        )   囚多不承,当为何法(     ) 

19、翻译。(2分)

因起谓兴曰:"有内状推兄,请兄入此瓮!"

20、读文后,填空。(2分)

来俊臣请周兴入瓮,是采用了____________的方法。

四、阅读《晏子使楚》,回答问题。(10分)

    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21、上文选自的             是后人搜集齐国大夫            的言行编辑而成的。(2分)

22、写出加点词的古今含义。(2分)

   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古义:              今义:                   

23、楚国君臣是怎样安排计谋的?(用自己的话回答)(4分)

24、晏子的回答,可谓巧妙得体,体现了一个外交家的风范,请说说晏子外交的特点。(2分)

五、阅读关于节气的介绍文章,回答问题。(12分)

你听说过下面这首《二十四节气歌》吗?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上半年是六、廿一,下半年逢八、廿三。一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历法的国家之一。早在周代,人们已经知道用土圭(古老的计时仪器)测量日影的方法,来测定夏至、冬至、春分、秋分这四个节气。《吕氏春秋》中记载的节气增加到了八个,以后不断地改进与完善。到秦汉时,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公元前104年,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二十四节气的诞生历程,足以说明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独特历法。

二十四节气在阳历中的日期是相对固定的,如立春总是在阳历的2月3日至5日之间。原本每月第一个节气就称为“节气”,即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每月的第二个节气原被称为“中气”,即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如今人们已经把原来的“节气”和“中气”统统称为“节气”。

二十四节气自诞生之日起,就有自己的传统含义。比如,立春表示春季的开始;惊蛰意味着春雷惊醒了冬眠的动物;夏至表示夏天到来,是一年中白天最长、夜晚最短的一天;大寒,是一年中最冷的时节。

二十四节气又有自己的具体分类。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八个节气是二十四节气的骨干,反映四季变化。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叫做“四立”,表示四季的开始。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则是季节的转折点。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五个节气反映气温的变化。雨水、谷雨、小雪、大雪、白露、寒露、霜降七个节气,反映跟降水相联系的天气现象。惊蛰、清明、小满、芒种四个节气反映物候现象。

由于我国地域广阔,二十四节气还带有明显的区域性色彩。如“霜降”一般在阳历10月23日左右,意指这一节气的来临,大地将产生初次结霜的现象。但在我国南方的福建省南部、海南省等地区,全年无霜。而在东北的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等北方地区的初霜,则常早于这个时间。另外,由于历史上我国主要的政治中心集中在黄河流域,二十四节气也就是以这一带的气候、物候为依据建立起来的。

二十四节气是农历这一古老的阴阳合历的重要组成部分,千百年来,一直被我国人民所沿用,至今仍在影响和指导着我们的生活。二十四节气与时光相伴,时刻关照着我们,关照着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和繁衍。

25、第4自然段中的加点词“相对固定”准确说明了第2自然段《二十四节气歌》中的哪两句?(2分)

26、第5自然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27、阅读第7自然段,说说二十四节气“带有明显的区域性色彩”的原因有哪些?(3分)

28、结合全文内容和下列相关链接,谈谈你的发现。(4分)

【相关链接】

1:清明时节,万物萌生。在清明节这一天,人们在门口插上杨柳条,踏青郊外,祭扫坟墓,这是古老的习俗。

2:秋分以后,雨水减少,秋燥来临,秋风吹来,我们的嘴唇裂开,皮肤瘙痒,这个时期我们应该多吃水果蔬菜。

3:二十四节气与农作物的耕作密切相关,产生了许多有趣的农谚,如“春分,春分,麦苗起身”等。

文档

清华附中试卷

语文模拟试卷一一、基础知识与名著阅读(50分)1、请你用最漂亮的字抄写《出师表》中的一段话。注意,开头空两格,标点符号占一个空格。(3分)臣本布衣,躬耕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2、下面两首诗中各有一个错别字,请挑出来并改正(4分)。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装浓抹总相宜。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凌一日还。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改成改成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A.故宫博物馆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