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见的四肢骨折有肱骨干骨折,肱骨髁上骨折,尺、桡骨干骨折,桡骨下端骨折,股骨颈骨折,股骨干骨折,胫腓骨骨折,胫骨平台骨折髌骨骨折等。
(一)术前护理
(1)按骨科术前护理常规护理
(2)心理护理,向病人解释手术的目的,取得配 合。
(二)术后护理
(1)按骨科术后护理常规护理。
(2)采取合适的体位,适当抬高患肢,促进静脉回流,减轻患肢张和疼痛。股骨颈骨折者,应保持肢体于外展中立位,防止因髋关节内收、外旋造成髋关节脱位;股骨干骨折者保持患肢外展、抬高位;长期肢体固定及关节内骨折,应置患肢于功能位。
(3)若无禁忌证,应早期进行关节和肌肉的主动运动,促进局部手血液循环,以利静脉血液和淋巴液回流。
(4)及时调整夹板、绷带或石膏的松紧度,对疑有骨筋膜室综合征者,应及时通知医师做减压处理。
(5)严密观察四肢骨折病人肢端有无剧痛、麻木、皮温降低、苍白或青紫等征象;有无肢端甲床血液充盈时间延长、脉搏减弱或消失等动脉血供受阻征象。对血液灌注不足的肢体,需防抬高患肢过高时加重缺血症状,严禁局部按摩、热敷、理疗,以免加重组织缺血损伤。
(6)观察伤口的渗血情况。
(7)对长期卧床者,定时拍背,鼓励病人咳嗽咳痰,防止坠积性肺炎。协助病人定时翻身和按摩骨突处,保持床单位整洁、干燥,防止压疮发生。
(8)根据骨折愈合的进程,指导病人循序渐进地进行功能锻炼,防止关节僵硬、肌肉萎缩废用综合征等的发生。
(三)健康指导与康复
(1)营养指导:调整膳食结构,保证营养素的供给。
(2)功能锻炼:指导病人有计划和正确地进行功能锻炼
①胫腓骨干骨折:伤后早期进行髌骨的被动活动和趾间关节运动。夹板固定期练习膝、踝关节活动,禁止在膝关节伸直状态下旋转大腿,以免影响对骨折部位的稳定。待除去外固定后,全面进行关节活动,逐步下地行走
②肱骨干骨折:复位固定后即开始手指主动屈伸运动。夹板外固定或手术内固定者,2~3周后进行腕、肘关节的主动活动和肩关节的外展、内收活动,4~6周进行肩关节的旋转活动。
③肱骨髁上骨折:伤后1周内开始练习握拳、伸指、伸腕活动。
④尺、桡关节双骨折:进行功能锻炼时应避免骨折段再移位。
⑤ Coles骨折:复位固定后即开始握拳,运动手指、掌指、肘关节及前臂主动舒缩,并逐渐进行肩关节屈、伸、内收、外展、内旋、外旋、环转和屈伸活动至3~4周解除固定后,两手掌相对周部两手背相对练习掌屈。练习腕背伸
⑥股骨颈骨折:按康复进程进行功能锻炼,正确使用拐杖及其合他助行器,以防跌倒。
⑦股骨干骨折:疼痛减轻后,即开始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以苍促进血液循环
(3)定期复查,评估功能锻炼恢复状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