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篇一:书香家庭文稿
如何引领孩子读书,创建书香家庭
“读书的孩子最好”,我一百次用这句话来鼓励女儿读书,也会经常抽空和她一起读书。女儿上二年级了,家里属于她的藏书已经有一百多本了,占了大半个书柜。从起初以图片为主的渐渐转变成了拼音读物,到现在的全文字(插图较少),书本从薄博的一二百页到现在的三四百页,书的类型也从《淘气包马小跳》、《皮皮鲁传》增添到《曹文轩纯美文学》、《冰心寄语》、《世界儿童文学典藏》、《少年文艺》、《阅读》等。
每天我要求女儿做完作业,看40分钟左右的课外书。书籍的选择面要广,尽量挑选她自己喜欢的书籍,像一些名著之类的购买儿童版的,最好还有些彩图,以提高孩子的阅读兴趣,便于理解,关于一些历史内容,比较枯燥的,孩子也难懂,我和她会一起收听《百家讲坛》的,我称之为“有声小说”。睡觉前5分钟,我会和女儿一起背诵一些宋词和三字经之类,朗朗上口,易于记忆的。给女儿买的很多书往往我是第一读者,因为女儿每次看完一本书或者其中一个精彩的章节,总是迫不及待的想告诉我,同时会说出一些她的想法和看法,和我分享她的收获,其中一些优美的节段,哲理的词句她会画出来,或者摘录在本子上,还振振有词的告诉我:“毛读书就喜欢在书本上做记号,我是向学习!”我也会及时鼓励她,帮助她,那些特别好的书女儿会拿到学校个同学们看,《小王子》、《窗边的小豆豆》都深受同学们喜爱。
读书成为了生活的一部分,和孩子一起读书,营造书飘逸的氛围,首先父母要有一个好的表率。我已经不记得上次打开电视的时间,每晚女儿在认真的做作业,我也会在一旁看书,其实很多童话的也是写给成人的,孩子们看到的和我们并不一样。曹文轩优美的文笔,童话生活的描述感染了我,那群孩子们朴实、勇敢、坚强让我相信人性的善良,在这一刻心是宁静的、纯洁的。很多时候当我心情浮躁,犹豫不决之际,坐下来读一些书,慢慢的会理出些头绪,书籍也是我最好的朋友。
在电视、电脑普及的今天,希望我们还能静下心来和孩子们一起读书,休息日还能和孩子一起逛书店,图书馆。让更多的家庭充满书香情趣!篇二:书香家庭征文
书香家庭征文
二年级(一)班
提起笔,想起小时候父亲贴在家里的一副对联: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虽然这其中的“读书”和今天所要讨论的阅读是两个概念,但是其中都包含了父母对孩子的殷切期望。我做了母亲之后也不例外。
严格地说,刘欣彤不属于本身特别有阅读兴趣的孩子。她很聪明、上进,但同时他也和大部分孩子一样淘气、贪玩。做完作业,他更愿意留连在电视机或电脑旁,或者玩那些在家长看来莫名所以的卡片。因为总想着孩子的童年是短暂的,所以一般来说,我也不愿意过于强迫孩子的主观意志。但是和身边的朋友交流下来,总感觉别人家的孩子对书籍如饥似渴,自己的孩子却仿佛无动于衷,心里还是有点着急,引导了孩子几次也效果不大,甚至因此让我感觉到有点一筹莫展了。07年中的一次出差,忽然发现孩子会发短信了,而且用语措辞声情并茂,标点符号一应俱全。原来孩子在用心时可以有如此出色的表达!我在惊喜感动之余思考,为什么他平时写作文时就“语言乏味、面目可憎”呢?看来还是因为他只是虚于应付,没有倾注感情,说到底是孩子的兴趣没有被真正激发出来。具体如何激发?对于我依然是一道难题。
突破来自于一次暑期中带她一起出差。当时我们公司在做一个招生项目,基本每两天要辗转于一个城市。我主要负责项目的集中宣讲。会议进行时我们把他安排在最后一排,告诫他不要出声不要捣乱就好了。结果却发现他听得很认真。事后孩子很惊喜地和我说:“妈妈,你讲得真棒!你讲完之后我也拼命鼓掌了!”晚上住在宾馆里,孩子好奇地拿了我带在身边的书来看。我感觉这孩子很奇怪,他不喜欢看少儿读物,却对我读的书很感兴趣。当时我在看一本书,叫做《影响力》,看完其中的一些篇幅,孩子也哈哈大笑,说作者写得太对了。忽然发现,孩子的理解力其实远远超过我们的预期。同时,我领悟到孩子原来也是很关注父母言行的,他非常希望了解成年人的世界。后来我就不再局限于一般的少儿读物,开始有意识地把自己在读的一些书推荐给孩子看。
记得有一本书,名叫《笨狗小古》。这是一本温馨感人的日本插画书,描写了主人和一条小狗之间的动人故事。书中记录了作者在11年零108天的日子里,和爱犬小古在一起、直到它因病死去的点点滴滴。从温暖的文字里流淌出的,是对小古深沉的爱与怀念。在他充满爱意的笔下,逗人喜爱的小古仿佛就在眼前:小古笨笨的,有点懒,有点贪吃,够聪明,也很狡猾,很腼腆,特别温柔,会耍酒疯,害怕老鼠和猫,看到它们掉头就跑,喜欢没完没了地撒娇,要独占主人的宠爱,有很多招人喜欢的表情写下的每一个字都发自内心,平实坦率,没有丝毫的做作和修饰,有时让人心动莞尔,有时让人悲伤感怀。手绘的小图线条简洁而传神,与亲切真实的文字相得益彰。读起来,仿佛可爱的小古就在眼前。书中传达给我们关于友谊,关于温情,关于爱,关于给予,关于幸福,关于平淡生活的含义孩子很喜欢看,一个晚上基本就读完了,看完之后,眼泪汪汪的,合上书本,很久很久都说不出话来。我也很感动,通过阅读同一本书籍,我看到
了孩子单纯温厚的内心。之前作为家长而言,可能更多的是希望孩子能够通过阅读增长知识和智慧。其实读书还可以涤荡一个人的心灵,可以让孩子领略人世间很多丰富的感情。同时读书也可以成为亲子沟通的一种桥梁。之前有时候问一些孩子学校里的事情,孩子不一定喜欢说、愿意说,通过阅读同一本书籍,感觉和孩子的心理距离拉近了。那一天,孩子温顺地靠在自己身边,柔和的月光洒在我们身上,那种感觉很温馨很美好。
当然,孩子之间也一定有一些热门的话题和共同推崇的书籍,最让我记忆深刻的就是马小跳系列。在书城买了其中的几本之后,我就在当当网上给孩子找全套。等书到手的时候,孩子非常兴奋,那段时间每天都要带上两三本去学校和小伙伴传阅。虽然这些书可能更多的属于“闲书”,但是有效地激发了孩子的阅读兴趣。
之后,根据孩子的兴趣,我又陆续给孩子买了些科普知识方面的书籍,像《它们是怎么来的》、《十万个为什么》、《妙想科学》、《春夏秋冬四季报》等等。
因为工作的关系,我平时买书的频率也比较高,房间里的书橱之中有三排都被我占满了。我发现孩子在和我暗暗地比试,把他自己的书也整整齐齐地摆了两排,并且不允许我“侵犯”他的领地。最近,他有一种倾向,就是以难倒我为乐。如果在书里看到了一个新鲜的知识点,他会冷不丁地拿出来考考你,如果你答不出来,他就特别得意。这个坏小子!我告诉他,知识的海洋是很浩瀚的,爸爸妈妈也不是万能的,如果他坚持阅读和学习,将来懂的东西会越来越多,一定会超过我们的!看得出来,小家伙心理很期待
前两天回家看到桌上又多了一本新书,叫做《我要做好孩子》。我很喜欢这个书名,它让我仿佛看到孩子变得成熟懂事的小脸,心里甜滋滋的。
其实阅读只是一种学习的方法和形式,关键在于培养孩子学习的意识和兴趣。有时候因为忙于自己的工作,可能也会疏于对孩子的辅导,但是我相信,只要他理解了阅读的真谛,体会了阅读的快乐,即便没有父母的陪伴,也一定会像一条快乐的小鱼在知识的海洋中尽情恣意地遨游。
有几句话我很喜欢,是关于亲子教育的,拿出来与各位家长分享,并共勉:任何时候都对孩子满怀希望;经常鼓励孩子,当孩子遇到失败的时候,不要
泼冷水;
经常了解孩子喜欢什么,让孩子感到在家里很快乐;
要求孩子做到的,父母首先做到;
正确面对孩子的“为什么”,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孩子有话对你说时,不管你多忙也要耐心倾听;
对孩子许诺的事,说到做到;
欢迎孩子的小伙伴来家里玩;
在家里,给孩子一块属于自己的天地。
孩子的成长只是倏忽之间的事情。如果可能,我愿意给孩子更多时间的陪伴。让我们一起营造一片属于孩子的快乐天空!
篇三:书香家庭优秀事迹
书香家庭优秀事迹
东营小学五二班韩佳露
书——能让我们获得知识,能让我们懂的做人的道理。更能让我们的精神得以升华,让我们的世界更加绚丽多彩、更加强大。
我有一个上小学五年级的女儿,长得乖巧可人,学习也很优秀。学习上取得的好成绩,和她平时爱看书是分不开的。
女儿从小就喜欢文字。在宽阔的马路上各种广告牌、路标上的文字,
都是女儿的学习内容。在家也一样,碰到不认识的字,他都会问。慢慢的,女儿认得的字比同龄孩子多很多。在她两岁多的时候就会拿本故事书自己看,故事里的字虽然不全会,但也能看懂故事内容,看完以后还津津有味地讲给我听。
孩子上学以后,除了学习,大部分时间就爱看书。我和家里人都和支持她,给他定了各种书籍,从开始的《儿童文学》、《实用文摘》,到现在买的《木偶的森林》、《鼹鼠的月亮河》、《海伦·凯勒》及《绿野仙踪》、《本草纲目》等等。这些书不但让孩子获得很多的知识,同时也教会了她很多做人的道理。许多家长认为有些课外书表面上看好像对学习帮助不大,所以控制孩子看书的范围。我却不这么认为,我曾经对我的孩子说过:“哪怕是一则小笑话,都有它的寓意,看书不能只看表面的故事情节,通过读一本书,你从中体会到什么、学到些
什么。它的中心、寓意、情感,才应该是我们看书的目的和方向。”孩子爱看书取得的优势很快体现出来。上学前班时由于孩子认得字有限,考试时都是老师念一题学生做一题,而我家的孩子完全可以完成考卷,而且成绩也很优秀,直到现在,孩子已经四年级了,学习成绩一直很好。爱看书的特点一直没变,我家的阳台,就是她的书房,由于从此小喜爱看书,前几年装修新家时,特意在阳台靠墙的一面搭载了一个书柜,上面可以摆放书籍,下面则是书桌。关起门来,她可以不受外界的影响,尽情的徜徉在书的海洋里。一有时间,我也会和孩子一起阅读,一起探讨故事中的情节。
让我们少买一件新衣服,少抽一盒烟,为孩子多买一些书籍,让他们的“路”更畅通,让他们明天的生活更加灿烂多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