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说教材
《哲学与人生》课程把哲学与人生结合起来,既是对哲学课程的重大创新,也是发挥哲学指导作用和解决人生问题作用的体现,是一门全新的中等职业学校必修德育课程。本课是来自于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职德育教材《哲学与人生》第二单元《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的第六课。这一单元教学内容是使学生了解事物的普遍联系、变化发展、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等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及其对树立积极人生态度的重要意义,在全书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二、说教学目标
1、教学目标及依据
根据教育部颁发的中等职业教育《哲学与人生》的教学大纲的要求,本课的三维目标如下:
知识目标:
(1)识记: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矛盾” 、“对立” 、“统一”的基本含义。
(2)理解:矛盾的基本属性,主次矛盾的关系,内外因的辩证关系。
(3)运用:用矛盾双方互相转化的道理,正确认识和处理成功与失败;用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原理对具体矛盾进行具体分析;用内外因的辩证关系,正确认识和处理自身努力和外部条件的关系
能力目标:
着重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运用矛盾分析法观察分析事物的能力,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正视矛盾,不怕挫折,积极向上。
情感目标:
学会用矛盾的观点分析解决问题,正确处理自己人生中的问题,在解决人生矛盾的过程中促进自身进步和发展。
2、重点及确立的依据
本课的重点在于使学生学会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理解矛盾的对立统一性。正确对待人生矛盾。坚持内外因相结合,促进自身发展。
依据:哲学上的概念高度抽象,对于刚接触哲学的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有很大难度;本部分内容针对性较强,贴近生活实际,对学生具有现实教育意义和长 远的指导意义。
3、难点及确立的依据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也是人生发展的动力。内因是推动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依据:由于中职学生的知识占有量少、理性思维能力不足,把握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哲学命题与实践生活之间的联系较抽象,所以作为难点通过讨论法、举例、多媒体演示加以突破。
三、说学情
作为中职学生正处在个性、品质、能力、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重要阶段。他们兴趣广泛、求知欲强、可塑性也强。学生通过学习了前面几课,对于唯物主义辩证法的联系观、发展观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而且对于哲学与人生经历相联系的教学内容已经有所熟悉,而且当代学生通过媒体网络同社会联系日益密切,具备一定的知识量。但是对于具体的哲学概念的认识还是理解上有难度,还不能做到融会贯通。
四、说教学方法
依据《哲学与人生教学大纲》和本框的教学内容,从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的实际出发,在本框题的教学中采取以下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
1、教学原则: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即在组织课堂教学、落实教学内容,能密切结合和联系当前学生现实生活中一些具体的事例,以加深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2、教学方法:根据当前新课改的要求,在课堂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不再是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同时也顾及职业中学重技术、重能力的特点。所以采用了案例教学法、讨论法、情景教学法,然后辅以一定的讲授。
3、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教学。制作的课件包括动感画面、图片、动漫、文字材料等,为学生创设融洽、愉悦的教学氛围,提高教学时间利用率,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教学重点,提高课堂效率,加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开拓思维,开发智力。
五、说单元设计
第一部分 :新课导入
提问:1、汽车的发明对我们日常生活有什何利处?
2、汽车的频繁使用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弊端?
设计意图:通过正反两方面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探究的欲望,从而使课堂的导入更为自然。再者,由学生自我寻找矛盾的例子,即是锻炼学生的思维,也是将学生对矛盾错误的认识得以指出,使学生以更多的求知欲去听讲这堂课。
第二部分:讲授新课
一、矛盾是人生发展的动力
1、人生发展中的矛盾不能回避。
人的一生是在不断产生矛盾、不断解决矛盾中度过的。回想自己的成长道路,会发现在生活中的各个方面,我们都经历了一个又一个的矛盾,解决了一个又一个的问题。现实生活中依然还有许多的矛盾和问题等待我们去解决。生活本身充满矛盾,人生就是一个必定要经历各种各样矛盾的历程。
2、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电视剧《士兵突击》中的许三多,看上去有点傻,有点笨,但他脚踏实地,埋头工作,纯朴憨厚,作出了实实在在的贡献,也取得了实实在在的进步,这正是他做人的聪明之处。从许三多身上,我们如何认识傻和聪明之间的对立统一呢?
以对“许三多”的讨论为契机,教师引导学生对自我的优点和缺点进行自我分析,然后在学生自我分析的基础上阐释矛盾是如何成为人生发展的动力的,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人生矛盾是人生中各种关系、各种因素之间的对立统一;人生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过程;人生矛盾是人生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
通过学生自我的分析,首先训练学生的自我分析能力,是对“全面看问题”知识点课堂应用。其次也为教师讲解提供了新鲜的素材,使学习内容更生活化,也更容易使学生接受和理解知识要点。
3、积极面对和解决人生矛盾,促进自身发展
首先,通过漫画“下雨好不好?”导入本知识点。学生对漫画的讨论分析得出对待矛盾态度不同,会对自身的发展产生不同的结果。强调积极的态度对待人生中的矛盾,学会正确处理人生矛盾。
设计意图:通过漫画导入、设问,使学生对问题产生兴趣,通过讨论与分析使学生对于人生矛盾有更好地认识。
其次,教师案例展示:非洲草原羚羊的比较。给学生分析真正能促进发展的是逆境,所以要以积极的态度面对逆境,才能促进自身的发展。
设计意图:通过案例的比较分析,训练学生的思维分析能力。同时也是对学生在人生观和价值观上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理论性概念。同时又坚持了理论与实际具体统一的原则。让学生获得具体丰富的感性认识。
二、坚持内外因相结合,促进人生发展
1、人生发展不能只靠外部环境
首先,播放《汶川地震》后的救灾镜头,镜头一:汶川人民自救;镜头二:全国各地援助;镜头三:国际援助。设问:汶川自救和重建要靠谁?然后教师在学生回答后引出“事物发展是内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这一知识点。然后通过教师深入讲解内因、外因的概念和两者的辩证关系,将两者的关系通过多媒体图表展示概括。
设计意图:通过对热点问题的关注可以激发学生对国情的了解,触发爱国主义情感。并且对于内外因的辩证关系这一抽象概念能够更形象化的认识理解。
2、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针对“事物发展是内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这一重要哲学理论的方展开论述,通过思考学生自身的学习问题,引用成语故事“孟母三迁”,漫画“机遇为什么总是擦身而过?”和对案例“小张同学的烦恼“等设问分析讨论。使学生理解做到坚持内外因相结合,促进自身发展要从几个方面入手:
(1)要重视内因的作用。
(2)不能忽视外因的作用。
(3)把内外因结合起来,正确对待机遇。
(4)把内外因结合起来,正确地对待人生中的顺境和逆境。
设计意图:教师对知识点的讲解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运用图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能力,让学生获得具体丰富的感性认识。通过案例分析讨论使学生能深刻地将知识点与自身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能更好地实 现本课所要达到的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
3、正确处理自身努力和外部条件的关系
周星驰从“死跑龙套”的卑微小人物,经过不断思索、不断努力、不断寻找机会,最终登上最佳男主角的位置,并在2002年自己当上导演,并于同年获得“最佳导演奖”。
第三部分:课堂反馈
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些有针对本节课的习题,一方面巩固知识点,另一方面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题目,以真正落实本课时的教育教学目标。
第四部分:课堂小结
结合板书进行总结,主要介绍本课的主要内容、重点和难点。强调正确对待人生的矛盾,认真解决促进自身发展。
第五部分:布置课后作业
完成学习指导的相关习题,并做好复习预习。
五、说教学反思:
通过本课教学,基本实现了既定的教学目标,突破了重难点,学生的课堂反映也比较积极,形成了较好的课堂氛围。通过这堂课也让我注意到一个问题:创设情境、联系实际是教师处理本课的基本方法。学生基本能掌握本课的基本原理,并能运用矛盾分析法认识和处理生活中的问题。但有些学生在回答材料分析题时,只有基本原理或方,没有结合材料具体分析,或结合材料分析的能力欠缺,今后教师应让学生多加强实际操练,使其能更好地掌握分析问题的技巧,提高分析概括能力。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我会不断提升自己、超越自己,创新地运用教材,智慧地开展教学,使课堂时时体现着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成为充满生命力的课堂,成为每一位学生喜欢的老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