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单项选择题
1、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中教师要帮助家长认识到家庭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幼儿教育的( )
A:尊重性原则
B:科学性原则
C:方向性原则
D:针对性原则
2、树干为什么常常刷成白色?
A:防火
B:灭菌
C:防牲畜啃食
D:区分树木
3、群体规范通过从众使学生保持认知、情操和行为上的一致,并为学生的课堂行为规定了。
A:方向
B:范围
C:方向和范围
D:纪律约束
E:重视个别差异
4、教育的双重文化属性表现在
A: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B:教育再生产劳动力
C:文化体系
D:教育为文化本体
5、校风、班风属于。
A:物质方面的隐性课程
B:制度方面的隐性课程
C:文化、心理方面的隐性课程
D:学校管理制度
6、教育目的可以发挥的作用是。
A:导向、规范和权威作用
B:导向、激励和评价作用
C:激励、评价和统一作用
D:宣传、引导和激励作用
7、英国哲学家洛克提出了“白板说”,认为外部的力量决定了人的发展,这是一种__。
A.外铄论的观点
B.内的观点
C.多因素论的观点
D.反映论的观点
8、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的有关规定,学生享有的权利包括( )
A:受教育权
B:人身权
C:隐私权
D:身心健康权
9、开始最早、持续时间最久,影响范围最大的教育是__
A.学校教育
B.社区教育
C.家庭教育
D.社会教育
10、ABC理论中B指的是
A:诱发性事件
B:个体的情绪
C:对事件的看法
D:个体的行为反应
11、社会学习模式主要是美国的创立的。
A:皮亚杰
B:科尔伯格
C:麦克费尔
D:班杜拉
12、下列关于奥运会说法不正确的是。
A:2008奥运火炬的名称叫“祥云”
B:第一届奥运会在雅典举办
C:奥运会周期是四年
D:中国首次正式派人参与奥运会是新中国建立以后
13、教师运用一定办法帮助学生找出并分析影响学习效果的原因,指出具体的解决办法。这种学法指导方式是( )
A:系统传授式
B:专题讨论式
C:学科渗透式
D:学习诊断式
14、学生的诸因素统一发展,是德育的重要规律。
A:德、智、体、美
B:知、情、意、行
C:德、才、个性
D:胸襟见地
15、我国《义务教育法》的立法宗旨是发展__。
A.专业教育
B.基础教育
C.中等教育
D.职业教育
16、个性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 ),它制约着个性的发展。
A:兴趣
B:自我意识
C:气质
D:能力
17、在幼儿的记忆中,( )占主要地位,比重最大。
A:形象记忆
B:动作记忆
C:情绪记忆
D:语词记忆
18、加德纳提出的智力理论是。
A:智力因素论
B:智力结构论
C:智力多元论
D:智力三元论
19、”儿童中心论”的倡导者是____
A:蒙台梭利
B:杜威
C:维果斯基
D:加德纳
20、教师要具有符合时代特征的学生观。这就要求教师正确理解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关系、全体发展与个体发展的关系以及。
A:智力发展与创造力发展的关系
B:现实发展与未来发展的关系
C:智力发展与体力发展的关系
D:思想发展与心理发展的关系
21、随着考试临近,学生心情极度紧张,考试时不能集中注意,无法发挥正常水平,这是一种( )
A:焦虑症
B:强迫症
C:恐怖症
D:人格障碍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不属于莎士比亚四大悲剧的是____
A:《第十二夜》
B:《哈姆雷特》
C:《李尔王》
D:《麦克白》
2、我国小学阶段,德育内容主要体现在____
A:赫尔巴特
B:哥的尼
C:杜威
D:华生
3、目的游离评价模式主张__。
A.评价的重点是课程计划预期的结果
B.评价庙关注非预期的结果
C.应着重关注课程计划满足目标的程度
D.评价的重点放在课程计划实际的结果上
E.更多地考虑课程计划满足实际需要的程度
4、在学生掌握了“蔬菜”后,再学习“萝卜”、“白菜”等概念,属于( )
A:上位学习
B:下位学习
C:符号学习
D:并列结合学习
E:转移学习
5、近代实验科学的奠基者,“近代科学之父”是指( )
A:哥白尼
B:伽利略
C:布鲁诺
D:牛顿
6、20世纪末在中国开始的“素质教育运动”实质上是的具体实践。
A:社会本位价值取向
B:个人本位价值取向
C:文化本位价值取向
D: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7、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儿童同时可以从两个或两个以上角度思考问题这一特征表明儿童认知水平处于__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8、我国新课程的课程评价强调__。
A.课程评价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B.课程评价的对象应是多元的
C.课程评价必须对实现教育目的作出贡献
D.课程评价的对象是课程内容
E.课程评价的直接意义是对被评价的课程提出质疑并为改进课程指明方向
9、影响问题的解决有哪些因素
10、有人说:“只有认识错误.才能改正错误。”如果以上判断是真的,可能出现的情况是。I.某人认识了错误,没有能改正错误Ⅱ.某人没有认识错误,改正了错误Ⅲ.某人没有去认识错误,没能改正错误Ⅳ.某人认识了错误,改正了错误
A:I
B:I、Ⅱ和Ⅲ
C:Ⅲ、Ⅳ
D:I、Ⅲ和Ⅳ
11、以下属于正式群体的是__。
A.班级
B.小组
C.少先队
D.小集团
E.团员
12、依据用心理学方法和技术搜集得来的资料,对学生的心理特征与行为表现进行评鉴,以确定其性质和水平并进行分类诊断的过程称为__
A.心理测验
B.心理咨询
C.心理辅导
D.心理评估
13、教师提高研究技能的三种途径是____
A:自主、合作、探究
B:阅读、合作、行动研究
C:学习、讨论、创新
D:兴趣、发现、研讨
14、耶基斯-多德森定律认为,学习动机强度较低方可达到最佳水平的学习任务是_____的学习任务。__
A.比较简单
B.比较复杂
C.比较抽象
D.比较具体
15、教学的首要任务是__。
A.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B.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和创造力
C.培养学生的品德和审美情趣
D.引导学生掌握系统的知识和技能
16、影响创造性的因素主要有。
A:环境
B:智力
C:个性
D:天赋
E:存在的或障碍
17、人们一般认为,北方人豪放,南方人细腻,这一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
A:投射效应
B:晕轮效应
C:首因效应
D:刻板效应
18、”白板说”;“龙生龙,凤生凤”;“严师出高徒,棍棒底下出孝子”的认识分别体现了儿童发展观中的__
A.环境决定论,遗传决定论,辐合论
B.环境决定论,辐合论,教育决定论
C.遗传决定论,环境决定论,教育决定论
D.环境决定论,遗传决定论,环境决定论
19、知觉的特性包括__
A.整体性
B.选择性
C.恒常性
D.间接性
E.理解性
20、班杜拉观察学习的动机过程受到的强化主要有()。
A.外部强化
B.实物强化
C.替代性强化
D.符号强化
E.自我强化
21、个体发展过程中,在一定年龄阶段所形成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称为____
A:个性差异
B:年龄特征
C:关键年龄
D:心理特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