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活动目的
三、活动主题
四、活动内容
五、活动流程
六、活动预期效果及影响
七、主办单位及负责部门
八、注意事项
九、奖项设置
十、附件一、活动背景
《学生素质能力培养方案》是我校为深入开展高校素质教育而开展实施的一项系统工程。它以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核心,以培养创新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普遍提高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为目的,为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进行科学规划、个性化培养和综合性开发。近年来,我校更是有望将此项方案纳入教学计划,更应当被引起重视。
二、活动目的
以“高素质公民和未来的开拓者”人才培养目标为指向,促进我校学生实现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培养的紧密结合,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的紧密结合,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培养学生成为有理想信念、有正义感、有责任心、有胸怀、有眼界、有学识、有创新意识的优秀人才。同时,为了丰富大学生的课余生活,培养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实践和创新能力;同时也可以提高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培养拼搏奋斗精神,最终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活动主题
友谊合作拼搏创新团队
四、活动内容
1、活动时间:2014年3月至4月2、活动地点:外院楼
3、活动对象:13级全体学生
4、活动形式:学生成立12个活动小组分别解析12项素质能力
五、活动流程
(一)、前期准备
1、在年级中心组内成立素质能力提升行动工作小组,每个成员分别主负责一项素质能力
2、通过条幅、海报以及展板进行大力宣传
3、组织并统计报名人员名单
(二)、中期活动
1、所成立的12个活动小组通过各种方式,(如ppt等)解析并展示所负责的素质能力,应包括以下内容:
(1)解析此项素质能力的定义、内涵、意义,以及此项能力所对应的相关活动平台。
(2)如何有效参与、展示、培养此项素质能力,以及应得的收获。
(3)自我筛选制定相应个性化培养平台与计划
2、素质能力提升行动小组为12个活动小组打分,评选出5个优秀团队并给予相应鼓励和奖励。
(三)、后期工作
1.对活动开展的情况、达到的效果以及优缺点做好书面总结。
2.整理活动中拍摄得到的照片,以便保存纪念。
3.整理得奖小组名单,并进行奖励和公示。
4.做好活动开展的反馈工作,即对参加活动的同学进行调查,并听取其建议。
六、活动预期效果及影响
通过此次活动,希望可以引起同学们对素质能力培养的重视,提高同学们的抗压力的能力;通过团队的协作,可以促进大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的提高;可以促进同学们文化素质和身心素质的提高。
七、主办单位及负责部门
1、主办单位:13级年级中心组
2、负责部门:秘书部、宣传部
3、主负责人:邱程程
八、注意事项
1、活动前要求各班班长、宣传委员对同学们认真讲解,鼓励自愿参与到此项活动中来。
2、每项素质能力的主负责人做好督促、鼓励工作。
3、素质能力提升行动小组应秉承公平、公正的态度进行打分。
九、奖项设置一等奖:
二等奖:
三等奖:
最佳创意奖:
最佳风采奖:
十、附件
1、活动参与报名表格
2、12项素质能力及主要负责人
(1)、理想信念
拥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追求真善美,明确自己的目标与行动,以达到对未来事物的预期和自我实现。
主要负责人:
(2)、责任意识
具有高度责任感,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负责,甘于奉献,勇于承担。
主要负责人:
(3)、诚信意识
具有诚实守信的品质,言必行,行必果,诚信做事,诚实做人,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主要负责人:
(4)、文明礼仪
“明礼”,具有基本的礼仪知识;“行礼”,具有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达理”,具备气质高雅,知书达理的素养和气度。
主要负责人:
(5)、学习能力
具有宽泛博学的知识,良好的学习习惯、方法和技能,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乐于学习,勤于学习,善于学习。
主要负责人:
(6)、表达能力
能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意愿,做到“想说、敢说、要说、能说、会说”。
主要负责人;
(7)、创新能力
具有运用知识和理论,在科学、艺术、技术和各种实践活动领域中不断提供具有价值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和新发明的能力。主要负责人:
(8)、求实精神
具有勤奋踏实的学风和求真务实的精神;具有严谨、认真、客观的处事态度;具有挑战权威的批判性思维和思考的能力。
主要负责人:
(9)、国际视野
具有扎实的外语技能、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跨文化的沟通能力;具有国际化的眼界、思维和能力。
主要负责人:
(10)、包容气度
具有善良仁爱的品格和宽宏大量的胸襟,能够乐己乐群,悦纳自己,宽容别人,真确处理个人与他人、集体和国家的关系。
主要负责人:
(11)、体艺素质
具备一定的体艺鉴赏和审美能力,拥有自己感兴趣的体育艺术活动,并能够热情地积极参与。
主要负责人:
(12)、法律素质
具有一定的法律知识,并能自觉地遵纪守法;具有运用法律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拥护公平正义的法律精神。
主要负责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