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湖北省荆门市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6 17:25:42
文档

湖北省荆门市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荆门市2011—2012学年度期末质量检测考试高一语文本试卷共8页,六大题,23小题。全卷满分l50分,考试用时l50分钟。 ★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卷上。 2.选择题的作答: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只上交答
推荐度:
导读荆门市2011—2012学年度期末质量检测考试高一语文本试卷共8页,六大题,23小题。全卷满分l50分,考试用时l50分钟。 ★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卷上。 2.选择题的作答: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只上交答
荆门市2011—2012学年度期末质量检测考试

高 一 语 文

本试卷共8页,六大题,23小题。全卷满分l50分,考试用时l50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卷上。 

2.选择题的作答: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只上交答题卷。 

一、语文基础知识(共15分,共5道题,每道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侥幸/角色     栅栏/莫名惊诧     瞠目/交口称赞

B.蹩脚/别扭       干涸/曲高和寡       徜徉/逢场作戏 

C.怆然/创伤       蛊惑/余勇可贾       诘问/开花结果 

D.盘踞/拮据     癖好/否极泰来      摒弃/敛声屏息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放诞      尘介堆      扪参历井      初生牛犊不怕虎

B.惫懒      一注钱      沸反盈天      宰相肚里能撑船

C.黔首      护身符      杜鹃啼血      偷鸡不成失把米 

D.榫头      销锋镝      开源截流      识时务者为俊杰

3.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为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我市有关部门及时地拆除清理了一些已被        的公共设施,确保了城区交通的畅通。 

②结束了一个学期紧张的学习生活,心情终于可以          下来,我要好好地听听我喜欢的音乐。 

③在“中国农谷•荆门(沙洋)第五届油菜花旅游节”上,“农家乐杯”的文艺比赛充分

         了荆门人“乐在农家”的精神风貌。

A.废置  迟缓  显示          B.废止 迟缓 显示

C.废置  弛缓  展示          D.废止 弛缓 展示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上海影评界最权威的组织之一上海电影评论学会曾公布“影响中国电影进程和我们生活”的22部影片名称,《渔光曲》《祝福》《手机》等影片均列其中。

B.考上音乐学院不久,小李认识了高教授,受到这位饮誉海内外的声乐教授的赏识,小李心中充满了“相逢何必曾相识 ”的感觉。 

C.孔子并没有直接提到人之性善或性恶,《论语》中“仁”字出现了大约66次左右,但没有任何两个地方的解释完全相同。  

D.使我感到欣慰的是,仪器成功产生了比地磁场强两万多倍的磁场,而这正是加速一束电子所必需的。

5.下列各项关于名家名篇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包括九十多部(篇)小说,描写了两千四百多个人物,大致分为风俗研究、哲理研究和分析研究三大部分。恩格斯称《人间喜剧》“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  

B.“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红楼梦》最后一回的这首诗,既是作者对知音的期待,也是对后世每一个读者的诱惑。 

C.海明威在他的作品中,塑造了一系列著名的“硬汉子”形象,他们大都是斗牛士、拳击家、渔夫和猎人。这些人在面临困难与绝境时,都表现得无所畏惧,不拼搏到底绝不罢休。《老人与海》中的桑地亚哥正是这样一个典型。 

D.《春江花月夜》这首诗,被朱自清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千百年来有无数的读者为之倾倒。它之所以一直令后人传诵不已,主要是因为它为描绘了一幅春江月夜的美丽画图,表现了一种迥绝的宇宙意识,一个更深沉、更寥廓、更宁静的境界。

二、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共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展示中国文化中的普世价值

叶朗

“软实力”是时下一个热门词汇。软实力的提升,在很大程度要依靠文化产业。因为文化产业的消费过程,就是价值认同的过程。所以,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文化产品的文化内涵、精神内涵、价值内涵。

      我们的文化产业,特别是电影、电视等受众面广的文化产品,应该向世人展示中国文化和历史中健康的东西,正面的东西,美的东西。

      我不是说中国文化和历史中没有不健康的东西,负面的东西,不美的东西,当然有。然而,中国文化从总体上是健康的,是美的。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强大创造力和生命力的民族。我不赞成有的人以偏概全、以丑为美,把中国历史上和现实中的阴暗的、丑恶的、血腥的东西,加以放大、渲染,或者把中国人一个一个描绘成发呆的模样,这样的所谓作品,怎么可能得到国际社会对中国文化的认同和向往,怎么可能增强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吸引力呢?

      我们的文化产品在向国际社会介绍中国文化的时候,要力求提供一种对于中国文化的深度认识。

      介绍中国文化,当然要讲述中国的历史故事,要介绍各种文化遗产。但同时,更要展示在这些文化遗产后面的东西。这就是中国文化的精神与价值。例如,从杨柳青年画的欢乐喜庆,可以看到中国人对平安、富足生活的强烈愿望;从青州佛像的微笑,可以看出,中国人无论是在太平岁月,还是在苦难岁月,都能保持乐观、从容的气度;从江南园林可以看到中国人优雅的生活品位和美感世界。这样展示出来的中国文化,有活的灵魂,才有深的认识,才能照亮中国文化的本来面貌,并释放出无穷的意味。

      我们文化产品要特别注意展示中国文化中体现人类普遍价值的内容。

      那些最有中国特色的东西,往往体现我们民族的独特的价值观和思想体系,而且也最能体现全人类的普遍价值。人们常常说的普世价值并非就是西方价值。比如,我们从孔子《论语》和天坛建筑,可以看到中国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感恩的心境;从万里长城到郑和下西洋,可以看出中国人对和平的永恒祈求;从20世纪老上海的开放活力,可以看到中国文化对外来文化的包容,等等。这些都是中国传统文化所体现的普世价值,需要着重展示、照亮。

      我们的文化产品要特别关注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实践,要展示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态度、生命情调、人生愿望和追求。例如,从《清明上河图》中宋代都城老百姓那种快乐的气氛,可以感受到中国人对和谐生活的满足;从中国人在弹琴、下棋、饮酒、喝茶时的诗意氛围,可以看到中国人的审美追求。普通老百姓的心灵世界、文化性格、生活愿望和审美情趣,对一个民族生存和历史发展,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中华民族历经磨难,但都能承受,这和老百姓的内在心态密切相关。

      总之,我们要提升软实力,就要使文化产品有更高的精神追求,引导整个社会,同时,能向世界显示中国人高尚的精神世界和优雅的精神趣味。

(摘自2009年1月19日《人民日报》。作者系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

6.下列有关“中国文化”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文化其实也有不健康的东西,负面的东西,不美的东西,然而总体上是健康的,美的。

B.某些以偏概全、以丑为美的作品,不是不可能得到国际社会对中国文化的认同和向往,不是不可能增强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吸引力的。

C.电影、电视等受众面广的文化产品,应担负起向世人展示中国文化和历史中健康的东西,正面的东西,美的东西的责任。

D.我们的文化产品要向世人展示中国各种文化遗产后面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精神与价值的东西,特别要注意展示中国文化中体现人类普遍价值的内容。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中国文化中那些体现我们民族的独特的价值观和思想体系的,是中国文化中体现全人类普遍价值的东西。

B.从杨柳青年画的欢乐喜庆中,从青州佛像的微笑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文化的精神与价值。

C.关注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实践,展示老百姓的生活态度、生命情调、人生愿望和追求是中国文化产品的重要任务。

D.软实力的提升之所以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文化产业,这是因为文化产业的消费过程,就是价值认同的过程。

8.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文化要能向世界显示中国人高尚的精神世界和优雅的精神趣味,就要使文化产品有更高的精神追求,要能引导整个社会。

B.如果我们的文化产品能够向国际社会提供一种对于中国文化的深度认识,就可以让中国文化释放出无穷的魅力。

C.只要我们高度重视文化产品的文化内涵、精神内涵、价值内涵,就能提升我们的软实力。

D.普世价值并非就是西方价值,我们的文化产品应当力求向国际社会提供一种对于中国文化的深度认识,展示中国文化的普世价值。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4分,共7小题)  

(一)文言文阅读(共21分,共5小题)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3题。 

黄冈竹楼记

王禹偁(宋)

黄冈之地多竹,大者如椽。竹工破之,刳去其节,用代陶瓦。比屋皆然,以其价廉而工省也。

子城西北隅,雉堞圮毁,蓁莽荒秽,因作小楼二间,与月波楼通。远吞山光,平挹江濑,幽阒辽夐,不可具状。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宜鼓琴,琴调虚畅;宜咏诗,诗韵清绝;宜围棋,子声丁丁然;宜投壶,矢声铮铮然;皆竹楼之所助也。

公退之暇,披鹤氅衣,戴华阳巾,手执《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遣世虑。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待其酒力醒,茶烟歇,送夕阳,迎素月,亦谪居之胜概也。彼齐云、落星,高则高矣;井干、丽谯,华则华矣;止于贮妓女,藏歌舞,非骚人之事,吾所不取。

吾闻竹工云:“竹之为瓦,仅十稔;若重覆之,得二十稔。”噫!吾以至道乙未岁,自翰林出滁上,丙申,移广陵;丁酉又入西掖;戊戌岁除日,有齐安之命;己亥闰三月到郡。四年之间,奔走不暇;未知明年又在何处岂惧竹楼之易朽乎幸后之人与我同志嗣而葺之庶斯楼之不朽也!

咸平二年八月十五日记。

(选自《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读本)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比屋皆然       比屋:比一比这些屋子。

B.幽阒辽夐,不可具状     具,同“俱”,副词,全,都,详细地。

C.亦谪居之胜概也      胜概:往事,美景。

D.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    第:但,只。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属于叙写作者谪居竹楼的乐趣的一组是(3分)

①因作小楼二间,与月波楼通     ②公退之暇,披鹤氅,戴华阳巾

③焚香默坐,清遣世虑         ④远吞山光,平挹江濑

⑤夏宜急雨,有瀑布声           ⑥宜鼓琴,琴调虚畅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③④⑤         D.②③④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中描绘了竹楼清幽的环境,表现作者潇洒淡泊的生活情趣和被贬后豁达自适的心情,同时也透露出不满的情绪。

B.文章引齐云、落星、井干、丽谯四座历史上有名的高楼与竹楼作对比,表明作者喜爱竹楼、甘愿清苦、鄙夷声色、不慕荣华的高尚情怀。

C.本文详略得当,文章先略写黄冈多竹和用竹造屋的好处,再详写竹楼外所见的优美景色和竹楼内所适宜做的事情:夏听急雨、冬听密雪、鼓琴咏诗、围棋投壶。

D.文中多用排比,着力渲染,叙中夹议,寓情于景,特别是对于竹楼各种声响的生动描绘,更是各具特色,极富诗意。

12.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断句(4分) 

未知明年又在何处岂惧竹楼之易朽乎幸后之人与我同志嗣而葺之庶斯楼之不朽也!

1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4分)

翻译:                                 ▲                              

(2)吾闻竹工云:“竹之为瓦,仅十稔;若重覆之,得二十稔。(4分) 

翻译:                                 ▲                                   

(二)古代诗歌鉴赏(共8分,共1大题2小题) 

14.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新城道中(其一)

苏轼

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

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

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

西崦人家应最乐,煮葵烧笋饷春耕。

                                     (选自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注释】① 新城——宋代杭州的一个属县,在今浙江省富阳县。 ②积雨——连绵不断、下了很久的雨。 ③絮帽——绵帽。 ④铜钲(zhēng)——古代一种铜制的乐器。 ⑤西崦(yān)——西山地区。⑥饷(xiǎng)——用食物款待别人。

(1)诗的首联,写“我欲山行”,写春风吹断了积雨,新颖别致,饶有诗意,请问,首联如此写来,有何作用?(4分)

答:                            ▲                                   

(2)这首七言律诗中间四句组成了一套山水画屏。前两句描写远景,后两句描写近景,请结合诗句具体谈谈诗人用的是什么手法。(4分) 

答:                              ▲                                        

(三)默写(共5分,共1大题) 

15.请补写出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5小题作答。) 

(1)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               (李白《蜀道难》) 

(2)          ▲             ,塞上风云接地阴。(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3)谨庠序之教,          ▲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寡人之于国也》) 

(4)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         ,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劝学》) 

(5)            ▲            ,士不敢弯弓而报怨。(贾谊《过秦论》) 

(6)            ▲         ,洞庭波兮木叶下。(屈原《湘夫人》) 

(7)熊咆龙吟殷岩泉,            ▲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8)会桃花之芳园,               ▲            (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四、现代文(文学类文本)阅读(共20分,共4题)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文后的16—19题。 

跟着杂志去打工

刘怀远

二根宝贝似的手握杂志,背了行李站在城市的一条小街上,这里是自发的劳务市场。街的两边站满和他一般模样的人,他们像摆进农贸市场任由城里人挑拣的农副产品。

二根是第一次出来,是熟读了这本印有“打工维权须知”的杂志后才壮了胆子来的。法宝一般的书,啊,好比走夜路刚好遇见了手电筒,他很庆幸。

有人过来拍他单薄的肩膀:“我厂里缺人,去吗?”二根看着那人的大肚子,结巴着问:“你给多少钱啊?”“你是新人,1000元一个月,等熟练了涨到1500元。”

二根有些动心,他记起杂志里的话,问:“我们有医疗保险吗?”那人拧了眉头,上下打量二根,说:“有。”“有养老保险吗?”“有。”“节假日加班的话是给300%的工资吗?”那人笑了,露出被茶叶水泡黑的牙:“给呀。”二根也笑了:“好,我跟你去签用工合同。”那人说: “你不是两条腿的人,是三条腿的吧?这么金贵!”

周围几个农民模样的都大笑起来,爽朗的笑声表明他们和二根划清了界限,不是同伙。那喊一声:“1000元一个月,有去的吗?”

周围的几个人立刻围住他,还有闻声往这边小跑的。那人挑了三个年轻的,走了。走时还特意朝二根扭过头,用鼻子很响地哼了声。

二根愣了,翻开杂志又看。是啊,文章里就是这么说的啊,我一句话也没问错啊,农民工要享受和城里职工一样的待遇啊。

过了好一会儿,又有人凑到二根面前:“干建筑的活,1500块一个月,怕脏怕累吗?

“不怕,农村出来的什么也不怕。管吃管住吗?”

“管。”

“给……买保险吗?”二根嗫嚅地问。有了刚才的被人奚落,底气明显不足。    

“保险?什么保险?”

“医……医疗和养老保险啊。”

“咱是雇民工,不是请爹回去养着。”那人边说边抬起脚,板着脸往前面走去,三五分钟就领了人折返来。

街上的人少了起来,早晨和他并肩站立的人被一批一批地带走。也没听他们讲什么条件啊,就问了多少工钱、什么工作就急急跟了去,有的连什么工作好像都没问,生怕答应晚了被别人抢了机会。难道他们没有听说过农民工该有自己的权益和保障?

到了正午,二根肚子响起来。二根摸了摸衣兜里不多的钱,舔舔干裂的嘴唇,咽了口口水,权当吃了中饭。二根又翻看了几页杂志,就把它顶在头上遮日头。

太阳偏了西,街上的人更少了,更是不见了来雇工的人。

二根心里急起来,额上沁出汗。肚子饿得难受,他就蹲在地上。

这时,远处有个声音喊:工地上要挖土方的,一天40元……

二根慌忙站起来寻找,想立即就跟定了那声音。起得急了,那本杂志“哗”地一下掉在地上。

二根匆匆瞥了它一眼,径自迈开大步向前走去。

(摘自《小说月刊》2008年第6期)

16.文章以“跟着杂志去打工”为题,有什么作用?(4分)

答:                               ▲                                         

17.二根对杂志的态度有着怎样的变化?请简要概括,并据此回答这一变化反映出主人公怎样的心理变化过程。(4分)

答:                               ▲                                        

18.作者除了写二根,还写了许多“和他一般模样的人”,其用意是什么?(6分)

答:                               ▲                                         

19.试选择两个角度探究小说在艺术表现方面的特点。(6分)

答 ;                              ▲                                         

五、语言文字运用(共12分,共3道题) 

20.某班学生在讨论“说不尽的贾宝玉”时,从不同角度简要地阐述了他们对贾宝玉的认识。请你将其整合为一个长句,可以适当增删词语。(4分)

①贾宝玉是个贵族公子。

②贾宝玉生活在充满矛盾的封建大家庭。

③叛逆精神是贾宝玉的性格特征。

④曹雪芹写《红楼梦》是为了揭示贾府的衰亡史和罪恶史。

⑤贾宝玉是封建伦理的孤独的反抗者。

                                    ▲                                                  

21.请将下列内容概括成一句话新闻(不超过20字)(4分) 

《荆门日报》2012年5月18日讯  记者获悉,在刚刚闭幕的第八届中国(重庆)国际园林博览会上,荆门园以全国地级市第二名的成绩被重庆园博会组委会评为综合类金奖,并获得施工奖、植物配置奖、建筑小品奖等三个单项大奖,是全国唯一获得三个单项大奖的地级市。本届园博会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及重庆市共同主办,以“园林,让城市更美好”为主题,吸引了188个国内外城市、机构、企业和个人参展。

                                    ▲                                                  

22.仿照下面一段话中的画线句子,续写一个语意连贯、结构相似、立意健康的句子。(4分)

“唐风宋韵”堪称中国文学的瑰宝,唐宋诗词内蕴丰富。在我们含英咀华之际,优秀作品中的名言名句常常能激起我们的联想和想象:“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吟咏这脍炙人口的诗句,谁不为春回大地之后神州的壮丽妖娆而自豪?

                                    ▲                                                  

六、写作(60分,共1道题) 

2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台阶,实在是我们生活中最普通的事物了。居家小院有它,宫殿大院有它;大街小巷有它,高楼大厦更有它……它既是历史的,又是现实的;既是高贵的,又是平易的。它既可以抬高人,官居显位;又可以损毁人,身败名裂。它既可成全孜孜追求者,脚踏实地,步步为营,穷千里目更上层楼;亦可呵护一时失意者,拓宽胸襟,志存高远,化干戈起宏图。有人喜爱它,处处营建,筑成高墙壁垒;有人讨厌它,时时拆除,建设和平清气……台阶,确实已经融入了我们的生活,成为不可割舍的一部分,时常荡起阵阵涟漪,引起种种联想。

从上文中,任选一个角度,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台阶”的认识。

要求:题目自拟;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

荆门市2011—2012学年度期末质量检测考试

高一语文参及评分标准

一、语文基础知识(共15分,共5道题,每道题3分) 

1.B【A.侥(jiǎo)/角(jué),栅(zhà)诧(chà),瞠(chēng)/称(chēng); B.蹩(bié)/别(biè),涸(hé)/和(hè),徜(cháng)/场(chǎng ;C.怆(chuàng)/创(chuāng),蛊(gǔ)/贾(gǔ),诘(jié)/结(jiē);D.踞(jù)/据(jū),癖(pǐ)/否(pǐ),摒(bìng)/屏(bǐng)】

2.B【A.尘介堆——尘芥堆; C.偷鸡不成失把米—偷鸡不成蚀把米; D.开源截流—开源节流】

3.C【废置:认为没有用而搁在一边。废止:取消法令、制度,不再行使。迟缓:不迅速、缓慢。弛缓:局势、气氛、心情等和缓。展示:呈现出来给大家看。显示:显现,表示。】

4.D【A.不合逻辑,“最……之一”说法不规范。B.引用不合语境,应改为“相见恨晚”。C.表约数的“大约”与“左右”赘余且重复。】

5.D【 “朱自清”应该改为“闻一多”。】

二、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共9分,每小题3分) 

6.B(此句是双重否定句,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其表意恰与原文相反。)

7.A(与原文中“那些最有中国特色的东西,往往体现我们民族的独特的价值观和思想体系,而且也最能体现全人类的普遍价值”不相符。)

8.C(此项说法太绝对。提升软实力靠的不仅仅高度重视文化产品的文化内涵、精神内涵、价值内涵,还有其他方面。)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4分,共7小题)  

(一)文言文阅读(共21分,共5小题) 

9.(3分)A(比屋:挨家挨户。)

10.(3分)B(①写小楼的构造,②写作者的穿戴,③写作者默坐时排除世俗杂念。)

11.(3分)C(竹楼外所见的优美景色是略写。)

12.(4分)未知明年又在何处 / 岂惧竹楼之易朽乎 / 幸后之人与我同志 / 嗣而葺之/庶斯楼之不朽也!(1处1分)

13.(共8分)(1)(4分)夏天适宜听落得很急的雨,有像瀑布一样的声音;冬天适宜听下得很密的雪,有像碎玉洒落一样的声音。【得分点:其中“宜”字应该译为“适宜”“适合”之意(1分)。“有瀑布声”“有碎玉声”译为比喻句(1分),有“听”之意(1分)。全句翻译通顺(1分)。】

(2)(4分)。我听竹工说:“用竹做瓦,只可以用十年。如果铺两层,就可以用二十年了。”【得分点:其中“闻……云”译为“听……说”(1分)。“竹之为瓦”译为“用竹做瓦”(1分)。“重”译为“两层”(1分),全句通顺1分。】

(二)古代诗歌鉴赏(共8分,共1大题2小题) 

14.(8分)

(1)(4分)【有领起下文描写春晴之日山村风物、山人生活的作用,(2分)也为全诗写景抒情奠定了轻松活泼的基调。(2分)】

(2)(4分)【这首七言律诗中间四句组成一套山水画屏。前两句描写远景,用的是比喻手法:(1分)山峰戴上洁白的絮帽,树枝挂着明亮的铜锣,把晴天云朵和初升的太阳写得形象生动而富有神采;(1分)后两句描写近景,用的是拟人手法:(1分)山桃花倚篱而笑,杨柳枝无风自摇,自然景物被赋予人的神态举止,真是妩媚极了。进得山来,桃花笑,柳条舞,一路喜气盈盈。(1分)】

(三)默写(共5分,共1大题) 

15.(5分。(从8小题中任选5小题作答,如果每小题都答,则按顺序计分。错字、漏字都不得分。)

(1)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李白《蜀道难》) 

(2)江间波浪兼天涌  ,塞上风云接地阴。(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3)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寡人之于国也》) 

(4)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劝学》) 

(5)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贾谊《过秦论》) 

(6) 袅袅兮秋风 ,洞庭波兮木叶下。(屈原《湘夫人》) 

(7)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8)会桃花之芳园, 序天伦之乐事。(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四、现代文(文学类文本)阅读(共20分,共4题)

16.(4分)【主体客体颠倒,作为打工的人应当是施动者,杂志是被动者,而标题恰恰相反,这样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新颖传神(2分)。是小说情节展开的线索,暗示小说悲剧性结局(2分)】

17.(4分)【先是“宝贝似的手握杂志”,把杂志看成是“法宝一般的书”;后来是“翻看了几页杂志”“顶在头上遮日头”;最后是“匆匆瞥了一眼”。(2分)这种变化反映了二根由高兴到无奈直至沮丧失望的心理变化过程。(2分)】

18.(6分)【这些人和二根“一般模样”,说明他们和二根处境相似,都是靠出卖劳动力为生的农民工。(1分)他们对二根的奚落和嘲笑,不讲条件地去抢工作说明他们对现实有着清醒的认识,维权意识很淡薄。(1分)作者写这一部分人,一方面将他们的表现与二根形成鲜明的对比,(2分)另一方面借此说明农民工的维权问题是个十分普遍的现实问题,深化了小说的主旨。(2分)】

19.(6分)【以小见大,(2分)通过写一个农民工的遭遇来表现普遍存在的现实问题,客观呈现故事,不加分析、议论或抒情,让读者自己去评鉴、感悟;(1分)巧用对比,(2分)通过二根和其他农民工的对比,二根对杂志前后态度的对比、二根理想与现实的对比来突出中心。(1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共12分,共3道题) 

20.(4分) 答案:贾宝玉是曹雪芹为揭示贾府的衰亡史和罪恶史所写的《红楼梦》中生活在充满矛盾的封建大家庭里的具有叛逆精神的孤独地反抗着封建伦理的贵族公子。

21.(4分)答案:荆门园荣获第八届中国(重庆)园博会金奖。【评分时注意扣“荆门园”“第八届”“园博会”“金奖”这几个字眼。】

22.(4分)答案略。【评分时有三点要注意:一是引号内必须是名言名句;二是句式必须和画线句子相同,三是反问句的内容必须和前面的名言名句有联系。】

六、写作(60分) 

23.【参见2012年湖北省高考语文作文评分标准】

【文题解读】 “台阶”是很寻常的事物,有着本义和象征义。从本义的角度,可以联想与“台阶”有关的人和事,来表现其“时常荡起阵阵涟漪,引起种种联想”。从象征意味讲,登台阶,可以比喻向上爬的名利追求,也可以比喻坚持不懈地向人生高峰奋进、攀登;下台阶,可以比喻给人宽容、给人谅解的宽阔胸襟,也可以比喻人不得势或走下坡路;营造台阶,则意味着人为设置阻碍人与人正常、平等交往的障碍;拆除台阶,又意味着在人与人之间营造和谐、团结、平等的关系和氛围。总之,只要善于联想,选择好一个鲜明的写作角度,这个题应该还是好写的。

【附录·文言文译文】

黄冈竹楼记

王禹偁

黄冈地区盛产竹子,大的像椽子那么粗。竹工破开它,刮去竹节 用来代替陶瓦。家家户户都这样, 因为竹瓦既便宜又省工。

在月城的西北角,女墙塌毁,野草丛生,我利用(那里的空地),盖了两间小竹楼,跟月波楼接通。(登上小楼)远望山色一览无余,平视江波,幽静辽远,(实在)无法一一描述出来。夏天适宜听落得很急的雨,有像瀑布一样的声音;冬天适宜听下得很密的雪,有像碎玉洒落一样的声音。(这里)最适宜弹琴,琴声和谐流畅;最适宜吟诗,诗韵清新绝妙,最适宜下棋,棋声丁丁悦耳;最适于投壶,箭声铮铮动听。这些乐趣,都是竹楼给予的。

在办完公事后的闲暇时间,披着鸟羽编织的大氅,戴上华阳巾,手拿一卷《周易》,焚香默坐,排除世俗杂念。这时,水色山光之外,眼前只有风帆沙鸟、烟云竹树罢了。等到酒醒之后,茶尽烟消,送走夕阳,迎来皓月,这也正是谪居生活中的快乐之处啊!那齐云楼,落星楼,高确实是高!井干楼、丽谯楼,华丽确实是华丽!但它们只不过是用来贮藏妓女,陈列歌舞罢了,这不是诗人应做的事情,我也不屑于去做。

我听竹工说:“用竹做瓦,只可以用十年。如果铺两层,就可以用二十年。”唉,我在至道乙未年,由翰林学士被贬到滁州,丙申年又转到广陵,丁酉年又调入中书省。戊戌年的除夕,奉命调到齐安。己亥年闰三月来到齐安郡。四年之间,奔走不停,不知明年又在什么地方,难道还怕竹楼容易朽坏吗?希望后来的人跟我志向相同,能接着修整它,希望这座竹楼永远不会朽坏。

咸平二年农历八月十五记。

文档

湖北省荆门市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荆门市2011—2012学年度期末质量检测考试高一语文本试卷共8页,六大题,23小题。全卷满分l50分,考试用时l50分钟。 ★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卷上。 2.选择题的作答: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只上交答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