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卷
一、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组是()。(2 分) A. 搀扶 (ch ān)B. 蜷缩(qu án)汹涌澎湃 (xi ōnɡ)n)祭奠 à (di
....
C.魁梧 (ku í)D.嗤笑(ch ī)忐忑不安 (t è))ā (c 咔嚓
.... )二、读拼音 , 写词语。分 (5
(ín sh īl 大雨o(), āo ɡā1. 真 z) 了我的书包 , 我没有及时晒
书本有些发霉了。, 干
) 着,xi ōnɡy ǒnɡp énà海水 páo xi o(ɡp ài() 的海浪2.
) 。拍打着渔船 , 溅起阵阵浪花 , 小渔船发出痛苦的 shēn y ín(
, 请用“”画出来并改正。 (4 分 )三、下列每组词语中都有一处书写错误
惊慌拥戴跌跌撞撞鱼夫1.()
自做自受废话搀扶吞没2.)(
心惊肉跳风爆宁静阴冷3.()
自言自语清新常员轰鸣4.()
四、下面的“当” , 和“势不可当”中的“当”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1分 )
A. 理当如此B. 敢作敢当C.旗鼓相当D.锐不可当
.... )。(1分)五、下面的成语中加点字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自作自受 ( 承受A.
.
), 依靠凭借B.不假思索(
.
), 感到不安C.心惊肉跳( 害怕
.
D.指手画脚( 用笔或类似笔的东西做出图形 )
.
六、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的词语 , 正确的一组是 () 。(1 分)
) 桑娜去 (生病的邻居 , 发现西蒙已经死了。1.
上课时。 , 我们要集中精力学习 , 不能四处 () 2.
不禁让人神清气爽。 , ) 远方站在山顶上 (3.
夜晚) 天空 , 群星灿烂。 ,(4.
A. 仰望探望 张望 眺望B. 眺望张望 仰望探望
眺望张望 眺望 张望仰望D.探望 探望C.仰望
)分 七、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4
1. 下面的句子没有使用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1 ) (。分
A. 水渐渐蹿上来 , 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
---
B. 山洪咆哮着 , 像一群受惊的野马。
C.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
C.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2. “正欲探听 , 鸾铃响处 , 马到中军 , 云长提华雄之头 , 掷于地上。其酒尚温。”
这段文字表现了关公的 () 。(1 分)
C.B. A. 潇洒神勇胆大D.无畏
3. “我 ?”桑娜脸色发白 , 说:“我嘛缝缝补补风吼得这么凶 , 真叫人害怕。我可替你担心呢 ! ”( 体会省略号的用法 , 仿写 )(2 分) 九、课内连接。 (8 分)
国作家,请写出他的三部主要作、《穷人》的作者是1
。、品:、
。、少小离家老大回,2
。,主人公是3、《童年》的作者是 水是一个岁的小男孩,他中的主人公4、《小英雄雨来》 等。,平很高。他的伙伴有很多,比如 (、《桥》作题目的深刻含义是5)多选)。(
A. 面对狂奔而来的洪水 , 老支书以自己的威信和沉稳、 高风亮节、果决地指挥 ,
将村民们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桥。
B. 老支书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 , 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 , 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
了一座不朽的桥梁。
C.这座桥梁是我们党以老支书为代表的优秀党员密切联系群众的“桥”。
6、下列对《穷人》一文的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 “她的心跳得很厉害 , 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 , 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这句话中“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与“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前后矛盾 , 反映了她矛盾的心理。
B. 桑娜的两次沉默 , 都反映了桑娜有一颗善良的心。
C.“我们总能熬过去的 ! ”一个“熬”字 , 很恰当地写出了渔夫准备过更艰苦的日子 ,
也很准确地表现了渔夫的坚强性格。
)分完成练习。 十、阅读《穷人》片段, (13
---
---
桑娜用头巾裹住睡着的孩子 , 把他们抱回家里。她的心跳得很厉害 , 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 , 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她把这两个熟睡的孩子放在床上 ,
让他们同自己的孩子睡在一起 , 又连忙把帐子拉好。
桑娜脸色苍白 , 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 : “他会说什么呢 ?这是闹着玩的吗 ?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 ?不 , 还没来 ! 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 ?他会揍我的 ! 那也活该 , 我自作自受嗯 , 揍我一顿也好!”
仿佛有人进来了。桑娜一惊门吱嘎一声 , 从椅子上站起来。,
桑 ?如今叫我怎么对他说呢” 没有人 ! 上帝 , 我为什么要这样做 ?“不 ,
久久地坐在床前。娜沉思着 ,
) (2 分1. 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忐忑不安——自作自受—— ( ()
2. 选文中最能概括说明桑娜把西蒙的两个孤儿抱回家后心情的词 。是 请你用这个词写句子 :分)(4 (选文第 2 自然段中省略号的作用是 3. )分。) (3 表示话没说完。A. 表示人物心理活动的时断时续。B. 表示引文的省略。C. ,选文主要讲了4.
的高尚品格。赞美了 (4 分 )
十一、阅读短文 , 完成练习。 (17 分 )
爱 , 永久地延续
从遥远的乡下来到北京。然而她来京上一位原本家境很贫寒的女大学生 ,
竟然在一声爆 , , 家中就传来噩耗 , 父母姐妹在制作花炮的过程中天学还不到 10
再也没有一 , 家中房屋倒塌 , 不剩瓦片。从此女大学生举目无亲 响中全被炸死。分钱的经济来源。
做岁的她将面临另一种生活——回家种地 , 她含着眼泪向学校提出退学。 19
编辑部正需要一人看, 他爱人在学报工作一名乡村农妇。可转天班主任对她说 ,
再次流元。她没有想到人逢绝路 350 , 又生出这样一线希望。她点点头 , 稿 , 一月泪了。
天出版一 , , 于是她入学 10 天便成了一名学报编辑当然是业余。学报每 10
而且工她不能天天去报社也因为学习紧因为稿子不多张, , , , , 但居然没人找她
---
---
资照发。就是看稿也十分简单 , 只是改改错别字 , 提些意见。她一度以为 , 做学
报工作真是轻松。
时间飞逝 ,4 年的大学生活一晃过去了。她始终不知道 ,4 年中的每月 350
元 , 并非学校所发 , 而是 5 名编辑人员从工资里均摊给她的。 她更不知道学报并不需要这样一位看稿编辑 , 一切都是为她专门设立的。
全体编辑叮嘱 , 没有人说破这个秘密 , 她始终蒙在鼓里。她离校的那天4 年 ,
位编 ,5 她的相片高高地挂在编辑部的墙上。 她走了再三 , 并与她合了影 , 从此 ,
他们已经习惯了将每月的工资取出一部 , 辑突然觉得空落——到了发工资的时候他们决定再帮助一位贫困 , 然后凑在一起 , 习惯了享受献出爱心的乐趣。于是分 ,
用这种特殊的方式将爱永久地延续下去。生 ,
一位并不需要的看 , , 每隔四年 , 他们墙壁上的合影中都要换一名新人于是
他们内心总是充满了友善 , 稿编辑。这已经是第三届了 , 看着墙壁上的这些合影 和爱的光芒。编辑部的工作也因此变得更有意义。
又生出这样一线希望”中“绝路”1. “她没有想到人逢绝路 , ,指
分 )(6“一线希望”指。
2. “她一度以为 , 做学报工作真是轻松。”这份工作的“轻松”具体体现在 () 。( 多选 )(3 分) A. 学报每 10 天出版一张。 B. 看稿也十分简单 , 只是改改错别字 , 提些意见。 C.稿子不多 , 她不必天天去报社。
分 )是指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中 “这种特殊方式”3. (3。
)
?(5 , 你想对学报的五位编辑说些什么分 4.读了本文
十二、习作。 (30 分)
本单元的几个故事都是虚构的 , 读起来却像在生活中发生过一样, 因为这
些故事都能从生活中找到影子。请你想一想生活中发生的事情 , 也来写一个故事吧。
题目自拟。虚构的故事要有曲折的情节提示 : 有较鲜明的人物形象。,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