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师教学片段实录
◆以读促讲,体会人物情感变化 (教学重点)
师:同学们,从图片和文章提供的信息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把你看到的那一幕读给大家听。
画面一:(出示女人在巡警局门前悲痛无助的画面。)
生:一问才知道,这个女人的亲人被外国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本指望巡警局给她撑腰,惩处这个外国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外国人,反而训斥她。
师:同学们,你们看到那个可恶的巡警了吗?把你看到的读给大家听。
生:谁知中国巡警……
师:亲人的死,巡警的训斥,你能体会到这位妇女此时的心情吗?
生:无助、悲伤、愤慨!
师:带着这样的心情再读这句话。
生:谁知中国巡警……
师:我听得出来,你对这个女人很同情,我也要为这个妇女抱不平。(师范读)
师引读:是啊!这个妇女的亲人——
生:被外国人的汽车轧死了。
师:她原指望中国的巡警局——
生:给她撑腰,惩处这个外国人。
师:谁知——
生: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外国人。
师:反而——
生:训斥她。
师:中国巡警不但不履行自己的职责反而与外国人狼狈为奸,这又是为什么呢?
生:中华不振!
画面二:
生: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这是在外国人的地盘里,谁又敢怎么样呢?
师:除了可怜的妇女和可恨的巡警,你还看到哪些人?
生:围观的中国人。
师:是什么让围观的中国人紧握着拳头?
生:愤怒!
师:你再读一读这句话。
(生齐读,紧握拳头,再读)
师:同学们,此时你紧握着拳头最想干什么?
生:惩处那个外国人!
师:该不该惩处,想不想惩处?
生:该惩处,想惩处,但是,不敢惩处。(伸出手和老师一起写“惩”字。)
师:在被外国人占据的地方——
生:惹出麻烦没处说理去。
师:是啊,正像伯父所说的那是被外国人占据的地方,惹出麻烦来可就糟了,没处说理去!
师:为什么围观的中国人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妇女被欺负呢?
生:中华不振!
师:因为中华不振,所以——
生:外国人在中国的土地上肆意地欺负中国人。
师:因为中华不振,所以——
生:中国巡警帮着外国人欺负中国人。
师:因为中华不振,所以——
生:中国妇女受外国人的欺负。
师:因为中华不振,所以——
生:围观的中国人看见同胞受欺,却敢怒不敢言。
师:是的!中华不振哪!身为中国人,目睹这样的事情我们怎能不义愤填膺,群情激愤?
赏析:语文课在让学生掌握语言文字的同时,还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好精神底子,要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的情感。在本片段教学中,教师让学生先进入文中事件的画面,再抓住几个重点句子和重点词语,边读边思考,体会“中华不振”,让学生产生改变中国落后面貌的强烈愿望,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尊心,达到让学生在学会学习,学会思考的同时升华情感这一教学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