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施工准备
1.1设备及材料要求:
所有材料规格型号及电压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并有产品合格证。
B 每轴电缆上应标明电缆规格、型号、电压等级、长度及出厂日期。电缆轴应完好无损。
电缆外观完好无损,铠装无锈蚀、无机械损伤,光明显皱折和扭曲现象。油浸电缆应密封良好,无漏油及渗油现象。橡套及塑料电缆外皮及绝缘展无老化及裂纹。
作业条件:
土建工程应具备下列条件:
电缆沟开挖工作结束,且符合设计和施工要求,电缆沟排水畅通,无积水。
电缆沿线模板等设施拆除完毕。场地清理干净、道路畅通。
放电缆用的脚手架搭设完毕,且符合安全要求,电缆沿线照明照度满足施工要求。
直埋电缆沟按图挖好,电缆井砌砖抹灰完毕,底砂铺完,并清除沟内杂物。盖板及砂子运至沟旁。
2 操作工艺
工艺流程:
电缆沟开挖→直埋电缆敷设 → 铺砂盖砖 → 回填土 → 埋标桩
准备工作:
施工前应对电线进行详细检查;规格、型号、截面、电压等级均符合设计要求,外观无扭曲、坏损及漏油、渗油等现象。
电缆敷设前进行绝缘摇测或耐压试验。
清除沟内杂物,铺完底沙或细土。
3电缆敷设
3.1 电缆敷设可用人力拉引或机械牵引。采用机械牵引可用电动绞磨或托撬(旱船法)。电缆敷设时,应注意电缆弯曲半径应符合规范要求。
电缆在沟内敷设应有适量的蛇型弯,电缆的两端、中间接头、电缆井内、过管处、垂直位差处均应留有适当的余度。
铺砂盖砖:
3.3.1 电缆敷设完毕、应请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及施工单位的质量检查部门共同进行隐蔽工程验收。
3.3.2 隐蔽工程验收合格,电缆上下分别铺盖10cm砂子或细土,然后用砖或电缆盖板将电缆盖好,覆盖宽度应超过电缆两侧5cm。使用电缆盖板时,盖板应指向受电方向。
3.3.3 回填土。回填土前,再作一次隐蔽工程检验,合格后,应及时回填土并进行夯实。
3.3.4 埋标桩:电缆在拐弯、接头、交叉、进出建筑物等地段应设明显方位标桩。直线段应适当加设标桩。标桩露出地面以15cm为宜。
3.3.5 直埋电线进出建筑物,室内过管口低于室外地面者,对其过管按设计或标准图册做防水处理(图2-4)。3.3.7 有麻皮保护层的电缆,进入室内部分,应将麻皮剥掉,并涂防腐漆。
4 质量标准
保证项目:
4.1.1 电缆的耐压试验结果、泄漏电流和绝缘电阻必须符合施工规范规定。
检验方法:检查试验记录。
4.1.2 电缆敷设必须符合以下规定:电缆严禁有绞拧、护层断裂和表面严重划伤等缺损,地埋敷设时,严禁在管道上面或下面平行敷设。
5成品保护
防止其它地下工程施工时损伤电缆。如已提前将电缆敷设完,其它地下工程施工时,应加强巡视。
地埋电缆敷设完后,应立即铺砂、盖板或砖及回填夯实,防止其它重物损伤电缆。并及时划出竣工图,标明电缆的实际走向方位坐标及敷设深度。
室内沿电缆沟敷设的电缆施工完毕后应立即将沟盖板盖好。
电缆两端头处的门窗装好,并加锁,防止电缆丢失或损毁。
6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地埋电缆铺砂盖板或砖时应防止不清除沟内杂物、不用细砂或细土、盖板或砖不严、有遗漏部分。施工负责人应加强检查。
电缆进入室内电缆沟时,防止套管防水处理不好,沟内进水。应严格按规范和工艺要求施工。
油浸电缆要防止两端头封铅不严密、有渗油现象。应对施工操作人员进行技术培训,提高操作水平。
防止电线标志牌挂装不整齐,或有遗漏。应由专人复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