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劝学(君子曰:学不可以已„„用心躁也)––––– 《荀子》
2.逍遥游(北冥有鱼„„圣人无名)––––––––– 庄周
3.师说–––––––––––––––––––––– 韩愈
4.赤壁赋––––––––––––––––––––– 苏轼
5.氓––––––––––––––––––––––– 《诗经》
6.离骚(长太息以掩涕兮„„岂余心之可惩)––––– 屈原
7.蜀道难––––––––––––––––––––– 李白
8.登高–––––––––––––––––––––– 杜甫
9.琵琶行–––––––––––––––––––––白居易
10.锦瑟––––––––––––––––––––––李商隐
11.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1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
【必修一】
1.春秋时期爵位分为 2.子: 3.寡人: 4.执事: 5.祖:
6.古时音乐分为七音7.中庶子: 8.箕踞: 9.参乘:10.窃: 11.竖子:
【必修二】
1.《诗经》“六义”指的是 2.古代总角意义及其指代意义
3.中国文学史上 “风”指,代表;“骚”,指,代表。 分别是中国文学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传统的两大源头。
4.箜篌:5.妾6.伏惟: 7.初阳岁:8.初七: 9.六合:
10.青庐: 11.黄昏: 12.杜康:相传是最早造酒的人。
13.子: 14.阡陌: 15.建安风骨代表人物主要有“三曹”、“七子”和蔡琰。16.暮春: 17.禊, 18.望:。既望:。晦:。朔:
19.斗牛: 20.匏樽: 21.蜉蝣: 22.赋它主要有三个特点: 23. “唐宋家”。
【必修三】
1.敕造, 2.监生, 3.理学, 4.白帝城: 5.青冢, 6.琵琶行7.左迁, 8.司马, 9.出官, 10.管弦11.教坊12.五陵年少13.青衫14.望帝, 15.鸡人报晓筹16.“六军”17.乞巧节。18.四纪19.河内凶20.河东21.粟22.谨庠序之教,庠、序23.君子24.金, 25.崤函26.连衡27.战国四公子28.履至尊而制六合 六合29.敲扑30.俯首系颈31.迁徙之徒 32.万乘33.七庙隳34.巫医 35.百工36.六艺经传
【必修四】
1.读尽缥缃万卷书2.宫调3.盗跖,颜渊4.吴钩5.社日
6.三公九卿7.位在廉颇之右8.负荆9.阏氏10.相坐株连
11.皇天后土12.三辅陵邑制度13.太学14.五经、六艺
15.孝廉16.公车特征
【必修五】
一、人的称谓
【直称姓名】【称字】【称号】【称谥号】【称斋名】
【称籍贯】【称郡望】【称官名】【称官地】【谦称】
⑵古代帝王的自谦词有孤(小国之君)、寡(少德之人)。
⑶古代官吏的自谦词有下官、末官、小吏等。⑷读书人的自谦词有小生、晚生、晚学等,表示自己是新学后辈;⑸古人称自己一方的亲属朋友时,常用“家”、“舍”等谦词。⑹其他自谦词有
【敬称】
⑵对皇太子、亲王的敬称是殿下。⑶对将军的敬称是麾下。
⑷对有一定地位的人的敬称:对使节称节下;对三公、郡守等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称阁下。⑸对于对方或对方亲属的敬称有令、尊、贤等。⑹称年老的人为
⑺称谓前面加“先”,表示
⑻对尊长者和用于朋辈之间的敬称有君、子、公、足下、夫子、先生、大人等。
⑼君对臣的敬称是卿或爱卿。⑽对品格高尚、智慧超群的人用“圣”来表敬称,如称孔子为圣人,称孟子为亚圣。后来,“圣”多用于帝王,如圣上、圣驾等。
【特殊称谓】主要有以下四种:
(1)百姓的称谓。 (2)职业的称谓。
(3)不同的朋友关系之间的称谓。(4)年龄的称谓。
二、官吏任免
【察举】【征辟】【孝廉】
三、科举制度
【科举】【童生试】【乡试】【会试】【殿试】【及第】
【进士】【状元】【连中三元】【鼎甲】【举人】【生员】
四、地理知识
【道】【路】【山水阴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