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复习目标:注重基础知识的梳理和巩固,学科基础能力过关。注重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关训练。要明确学生掌握内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训练目标,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循序渐进。
自然地理:偏重原理、规律的运用,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让学生理解概念、掌握技巧,熟记规律原理的内容,并体验其形成过程。基本过程:理清概念—掌握法则—熟记基本原理—变式训练。这块教学内容较难,教学时应从易至难递进,不能在难度上一步到位;
人文地理:偏重观点、方法的运用,特别对区位因素的分析,老师可以对每一类型的区位因素构建模式,学生先记忆强化模式,再结合似实例进行具体分析。同时注重回答问题的基本方式方法。
专题复习:
地理运动专题:包括地球的运动、大气的运动、水体的运动、地壳物质的运动、地理事物的时空变化等。
人地关系专题:包括人口问题、环境问题、资源问题、区域发展问题。
区位因素专题:包括农业区域、工业区域、城市区域、交通区位等。
地理图表专题:包括日照图、等值线图、统计图表、地形剖面图、地质图、地理计算等。具体的专题设置可以根据本班级的需要安排不同的专题。应用地理图表,培养学生的阅读、分析、综合地理信息的应考能力
地图不仅是学习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也是地理知识的重要载体。高考测试的试题经常以“地图”作为切入点,学生读图、作图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地理成绩的好坏。要让学生经常接触各种“等值线图”、“统计图”、“变式图”、“叠加图”和“区域图”,多看、多画、多练,在自己的大脑里储存大量的图像信息。
人文地理的复习,通过一些具体的地理知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如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要求学生在这些观念的指导下对具体的事物和现象作出分析和评价。对资料(文字和数据资料)所承载的有效信息的提取、分析、归纳和综合,重点是教给学生分析和评价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能力。
无论是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还是原有知识的重新建构,都离不开思维能力的训练。往年的高考题是进行思维训练的好材料,可以研究这些题目的设计思路、设问角度、思维价值进行系列训练,精选各地较有价值的练习题。
2.13---2.17:处理期末试卷、寒假作业
2.20---2.24:天气系统及自然灾害
2.27---3.3:地壳物质循环、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3.6---3.10:可持续发展
3.13---3.24:必修3区域可持续发展
3.27---3.31:区域联系与发展
4.3---4.14:环境保护
4.17---4.28:海洋地理
5月份开始综合复习
本学期我们结合上学期的自然地理专题,在地球运动、大气运动复习结束后,进行水循环、地壳物质循环、自然带等复习,结合近几年高考试题,针对性的进行复习巩固。平时加强选择题的训练,注重方法、审题、关键词句、看图说话等,提高审题能力。周末进行纠错练习,查漏补缺。平时加强目标生的辅导,面批、多交流,找出自己的薄弱环节,进行针对性的复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