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尽管男女平等的口号比比皆是,女性的弱势地位仍是不容我们忽视的社会事实。再来重复一下我方的论证:弱势群体是更需要关怀的,现代社会,女人相对于男人而言是弱势群体,所以现代社会女人更需要关怀。
2、对方辩友今天可以告诉我们,社会对于男性的期待更加高,但是大家有没有想过,社会对于男性的期待为什么更加高?这难道不是男性长期垄断各种社会资源的结果吗?这不正论证了女性是弱势群体这一观点吗?这不正说明现代社会女性是更需要被关怀的吗?
3、女性担负着家庭的重要责任,操持着家务这一很枯燥,很累却有一般不能得到人们安慰、夸奖的日常工作,同时还得承载每一个家庭成员的情感旋流。当家庭中的任何一个成员在外面碰了壁受伤归来后,女人都要耐心地倾听,再想方设法用自己的温情去关怀他们,抚平他们受伤的心。而生活中的平凡缩写,嘘寒问暖,女人每天所做的更是不胜枚举。事实上,日常生活中,女人对男人们生活上的关怀已经够了,甚至关怀得男人都嫌罗嗦了。而女人本身呢,社会又把多少关怀作为回报呢?
4、当代的女性,还要同时面对社会冷酷的竞争。而事实上我们也看到:在男女共同参与的竞争中,社会的砝码不公平的倾向了男性,女性在社会竞争中要立足,十分不易,要取得与男人相同的地位和待遇,更是难上加难。而好不容易获得了优异成就的女性,却受到社会对她们的不公平评价。请听社会的评论。一个为事业奔波的男人,人们称其为好男人;而一个为事业奔波的女人,人们称其位女强人。女强人背后有各种来自心灵深处丑陋的猜测,有来自现实无端的指责...社会赋予女人原本就不平等,而女人还要在不公平中挣扎奔波,披荆斩棘,为自己开路。这不是很辛苦吗?
5、从生理上看,日常生活中女性的体力和灵活性远不如男性。同时他们还要承载人类在生产的重担,才经受伟大的声誉止痛。从心理角度讲,女性的心理远比男人脆弱。而对这样柔弱却一直在默默奉献的女性,社会给了她们什么?“三八”节?一年365天,至一天在形式上给于一点小小的慰劳,这够吗?不,这是远远不够的!当整个社会静下心来,认真地回想一下关于女性的种种,大家就都会同意我方的观点:女人更需要关怀!
一看政治地位:在发达国家妇女的地位要比第三世界国家高一些,但在机构中,女性比例远远低于男性,而要员的职位更都是落在了男性身上;在企业也是一样,同样的工作、同样的业绩女性升迁的机率却远远低于男性。
二看社会压力:这方面我理解女性的压力更大些,无论是从精力、体力上女性都是弱者,而为了争取与男性同样的地位、实现自身价值、得到社会的认可,女性所付出的代价只有她们自己最清楚,往往是80的付出20的成就。
三看家庭:老人、孩子、丈夫三位一体哪样女性能不管?事无巨细的操心受累,在这点上男士们也都是心里有数的?
四看大学生就业:女大学生尽管比男大学生成绩优秀,但就业机会确是成反比……
五看桃色新闻:如果是发生在男性身上,会又一部分人说:唉,那有猫不吃腥的。但若是女性则是大逆不道!
六看青春易逝:女性刚过30就被称为半老徐娘,而男性则是40一支花,阅历、经验使这个年龄段的男性如日中天,天理何在?
七讲一个故事:曾有一位女性工作者为了调研来到农村,当她敲响一家农户门,轻问:“有人吗?”此时,屋里传出一女人的声音:“没人,家里的人下田去了!”哈哈,这是幽默吗?这是一种多么强烈的意识折射啊!这位乡村女性竟然没有拿自己当人!真是---21世纪的悲哀!!!
综上述几条,依然得出一个结论,女人,你的名字是——弱者!
在社会转型期,绝大多数的女性,一方面承担着人类繁衍的重任,另一方面又担负着社会生产的重压,双重角色的扮演注定女性需要更多的关怀。
在发达国家妇女的地位要比第三世界国家高一些,但在机构中,女性比例远远低于男性,而要员的职位更都是落在了男性身上;在企业也是一样,同样的工作、同样的业绩女性升迁的机率却远远低于男性。
在社会压力方面,女性的压力更大些,无论是从精力、体力上女性都是弱者,而为了争取与男性同样的地位、实现自身价值、得到社会的认可,女性所付出的代价要更大。
女性承担的家庭、社会的责任比较大,尤其在家庭方面付出的更多。
在这21世纪的今天妇性与男性相比,从整体上看女性的地位仍需要改善、有待提高、仍需全社会给予关注、仍需国家在法律上给予更多的保障,比如:就业问题,有些单位仍存在性别歧视。女性还需要社会更多的关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