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铺设电线施工方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6 14:23:45
文档

铺设电线施工方案

铺设电线施工方案电气安装工程主要分为三步进行,首先是管线预埋,本项与土建混凝土工程同时进行,其次是区域内的管线安装,然后是设备安装、调试。安装工程专业多、交叉作业干扰大、工期紧,作业面广,为避免施工中各专业出现漏项及质量、安全事故,部署如下:严格做好施工前期准备工作,在进入施工场地前,根据施工图纸加工支架和管材制作等工作。总体按先室内部分安装,后室外部分安装的顺序,在区域施工中各专业同时进行。电气施工由天花吊顶往下施工,先支线后干线顺序,逐个系统由局部到贯通的原则。以上步骤将设专业技术员专人跟
推荐度:
导读铺设电线施工方案电气安装工程主要分为三步进行,首先是管线预埋,本项与土建混凝土工程同时进行,其次是区域内的管线安装,然后是设备安装、调试。安装工程专业多、交叉作业干扰大、工期紧,作业面广,为避免施工中各专业出现漏项及质量、安全事故,部署如下:严格做好施工前期准备工作,在进入施工场地前,根据施工图纸加工支架和管材制作等工作。总体按先室内部分安装,后室外部分安装的顺序,在区域施工中各专业同时进行。电气施工由天花吊顶往下施工,先支线后干线顺序,逐个系统由局部到贯通的原则。以上步骤将设专业技术员专人跟
铺设电线施工方案

电气安装工程主要分为三步进行,首先是管线预埋,本项与土建混凝土工程同时进行,其次是区域内的管线安装,然后是设备安装、调试。安装工程专业多、交叉作业干扰大、工期紧,作业面广,为避免施工中各专业出现漏项及质量、安全事故,部署如下:严格做好施工前期准备工作,在进入施工场地前,根据施工图纸加工支架和管材制作等工作。总体按先室内部分安装,后室外部分安装的顺序,在区域施工中各专业同时进行。电气施工由天花吊顶往下施工,先支线后干线顺序,逐个系统由局部到贯通的原则。

以上步骤将设专业技术员专人跟踪,检查是否有遗漏和协调工作,安装部分工程施工工艺如下:

1、施工工序流程 

施工流程:电线管备料→材质复检→线管下料→弯头制作→画线定位→线管敷设线盒安装→管内穿线→电箱安装→绝缘测试→开关插座灯具安装→送电调试

2、施工方法 

(1)管材质量必须符合国家质量标准,无裂纹,管内无毛刺,并要有产品合格证和质量证书。

(2)埋前根据电气施工图纸,将要埋的管位定好,等底板钢筋扎好后,再进行配管、开关、插座、灯口出线处和各种配电箱进出线处以及盘、柜进出线按设计图纸预埋接线盒或预留。

(3)暗配管宜沿上近线路敷设,并尽量减少弯曲,埋于砼墙柱的线管,离表面净距不小于15mm。

(4)各个配电箱的电线管路,排列应整齐,管口高度要一致。

(5)配管的弯曲处不应有折皱。凹穴和裂纹现象,弯曲程度不应大于管外径的10%,暗配管时,弯曲半径为管外径的10倍,切断口应垫平,管口刮光。

(6)入地下的管路不宜穿过设备基础,在不得不穿过时,应加保护管保护。

(7)管路超过下列长度时,中间应另加线盒或大一级管径以便于穿线:

A:无弯曲时,长度超过30米。

B:一个弯时,长度超过20米。

C:二个弯时,长度超过15米。

D:三个弯时,长度超过8米。

(8)明配钢管应排列整齐,固定点的间距应均匀,钢管管卡间的最大距离应符合规

范的要求:管卡与终端、弯头中点、电气器具或接线盒(箱)边缘的距离宜为150~500mm,中间的管卡最大间距为:厚壁钢管DN15~20为1.5m, 薄壁钢管DN15~20为1.5m,天花吊顶内敷设的钢管应按明配管要求施工。

(9)线管进入灯头盒、开关盒、接线盒、拉线盒、配电箱时应小于5mm。

3、电缆桥架

电缆桥架安装的技术要求:桥架支架应焊接牢固,无显著变形,油漆防腐质量符合要求。电缆桥架的规格、支吊架跨距、防腐类型应符合设计要求。电缆桥架水平敷设的距地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一般不宜低于2.5m,垂直敷设时,每节不宜超过2m,水平敷设一般每节为1.5~3m。电缆支架应安装牢固,横平竖直;托架支吊架的固定方法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各支架的同层横档应在同一水平面上,其高低偏差不应大于5mm。托架支吊架沿桥架走向左右的偏差不应大于10mm。

电缆桥架安装敷设应符合下列规定:直线段钢制电缆桥架长度超过30M、铝合金或玻璃钢制电缆桥架超过15M,时应设置伸缩节;电缆桥架跨越建筑物伸缩缝处应设置补偿装置。电缆桥架转弯处的弯曲半径,不小于桥架内电缆最小允许弯曲半径,当设计无要求时,电缆桥架水平安装的支架间距为1.5m—3m;垂直安装的支架间距不大于2m。桥架与支吊架间螺栓、桥架连接板螺栓固定紧固无遗漏,螺母位于桥架外侧;当铝合金桥架与钢支架固定时,有相互间绝缘的防电化腐蚀措施。敷设在竖井内和穿越不同防火区的桥架,应按设计要求位置,做好防火隔堵措施。支架与预埋件焊接固定时,焊缝饱满;膨胀螺栓固定时,选用螺栓适配,连接紧固,防松零件齐全。

金属电缆桥架及其支架和引入或引出的金属电缆导管,安装完毕必须及时做好接地(PE),一般可采用镀锌金属扁钢、镀锌金属圆钢、铜绞线敷设安装,且必须符合下列规定:金属电缆桥架及其支架全长应不少于2处与接地(PE)干线相连接。电缆桥架间连接板的两端跨接铜芯接地线,接地线最小允许截面积不小于4mm²。连接板两端不少于2个有防松螺帽或防松垫圈的连接固定螺栓。

4、穿线

管内穿线要在建筑物的抹灰等地面工程后进行,穿线之前,应将管中的积水和杂物清除干净。导线线芯的连接,在刮开绝缘层后,不应损伤线芯,导线的总体和分支连接应使用的锡焊或压焊法接连接,其规格应与线芯截面一致,多股铜线应采用接线端子。线芯的连接处应绝缘带包缠,包缠要均匀严密,其绝缘强度不低于原有绝缘,在接线端子根部的空隙处应用绝缘带填充严密。导线在管内不得有接头和纽结,其接头应在接线盒内进行连接,穿入管内导线的总面积包括外护层,不应超过管子截面积的40%。不同回路、不同电压、交流与直流的导线不得穿于同一根管内;同一交流回路的导线必须穿于同一管内,导线及零线应有区分标志。

5、电缆敷设

工程使用的电缆线应符合国家的质量标准并要有电缆出厂的合格证和质量保证书。电缆敷设前,应注意如下事项:

a、根据施工图纸作出电缆管线表,按管线表程序进行敷设,以免交叉或遗漏,电缆敷设前应作好绝缘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敷设。

b、检查支架和吊架是否牢固,桥架是否平衡,确认后,方可进行电缆敷设。

c、须作一次盘上绝缘检查,合格方可使用。外观检查不得有纽绞、压伤和保护断裂等缺陷。电缆敷设一般采用人工进行,但对于大电缆也可采用绞车牵引进行敷设。在电缆的起迄点和拐弯处应挂上标牌(标牌上标明回路编号、电线起迄点、型号、规格)并在电缆起迄点和拐弯处要留有一定的备用长度。电缆展放时,电缆应从盘的上端引出,不应使电缆在支架上及地面磨擦拖拉而损坏绝缘,电力电缆与控制电缆要分开排列,避免交叉,并应按回路绑扎成扎,当电力电缆和控制电缆敷设在同一侧支架时,将控制电缆放在电力电缆下面。

电缆头的制作,其绝缘材料应符合制作电缆头的要求,制作时应由较为熟悉电缆头制作工艺的人员进行,严格遵守制作工艺要求。并对电缆进行检查和试验。

A、制作电缆头前,应考虑电缆的预留余量;铠装电缆引入电箱后应在铠钾上焊接好接地引线。

B、电缆终端头和接头应采取加强绝缘、密封防潮、机械保护措施。

C、电缆线路两端终端头有明显的相色标志,且相位应一致,并与电网相序吻合。

D、控制电缆头终端可采用一般包扎,接头应有防潮措施。

E、电缆头安装固定牢固,相序正确,并列敷设的电缆,其接头的位置宜相互错开。

F、电缆头处金属护套及铠装层应接地良好,所采用的接地铜墙绞线或镀锡铜编织线的截面应符合规范要求。

G、电缆进入配电箱(柜)内应剥去电缆外层保护皮,并加以固定;在配电箱内接线空间一般比较宽裕,应选用压接铜线耳制作电缆头。

H、采用压接线耳,应在压接线耳两端朝不同方向各压接一次,采用开口线耳时,应将开口处敲紧敲密,并用非酸性焊锡膏搪锡; 压接线耳截面应与导线截面相同,开口线耳载流量不应低于导线载流量;

J、线耳压接完毕后均应彻底清理干净,并包扎与相序一致的色带。控制电缆头必须包扎良好,两端导线压接铜线耳并串接线端子。

6、低压配电设备安装

基础型钢安装应采用预先制作的方法,安装后应达到平整美观,要有可靠接地焊接,并达到规范允许的偏差范围以内,其允许偏差的范围如下:基础型钢安装允许偏差各类配电柜安装时与底座连接应稳固,所有的连接螺栓均应采用镀锌螺栓,且防松零件齐全。所有配电柜、柜门、底座应有可靠接地。各类配电箱安装时应做到与墙面平整、横平竖直、拼缝紧密、整齐美观,安装垂直度允许偏差为1.5‟,相互间接缝补大于2mm,成列盘面偏差不大于5mm。柜、屏、台、箱、盘内检查试验应符合规定:a、控制开关及保护装置的规格、型号符合设计要求;b、闭锁装置动作准确、可靠;c、主开关的辅助开关切换动作与主开关动作一致。柜、屏、台、箱、盘上的标识器件标明被控设备编号与名称或操作位置,接线端子有编号,且清晰、工整、不易脱色。回路中的电子元件不应参加交流工频耐压试验;48V及以下回路不做交流工频耐压试验。配电箱内各类开关应灵敏、准确、可靠,箱内的各类开关、仪表、配线的产品质量和安装质量,均应符合设计图纸和国家标准有关规定。

低压电器组合应符合下列规定:

a、发热元件应安装在散热良好的位置;b、熔断器的熔体规格、自动开关的整定值符合设计要求;c、切换压板接触良好,相邻压板间有安全距离,切换时不触及相邻的压板;d、信号回路的信号灯、按钮、光字牌、电铃、电笛、事故电钟等动作信号显示准确。外壳须接地(PE),连接可靠。端子排安装牢固,端子有序号,强电、弱电端子隔离布置,端子规格与芯线截面积大小适配。柜、屏、台、箱、盘间配线:电流回路应采用额定电压不低于750V、芯线截面积不小于2.5mm2的铜芯绝缘电线或电缆;除电子元件回路或类似回路外,其他回路应采用额定电压不低于750V、线芯截面积不小于1.5mm2的铜芯绝缘电线或电缆。箱内二次回路连线应成束绑扎,不同电压等级、交流、直流线路及计算机控制线路应分别绑扎,且有标识;固定后不应妨碍手车开关或抽出时部件的拉出或推入。连接柜、屏、台、箱、盘面板上的电气及控制台、板等可松动部位的电线应符合下列规定:a、采用多股铜芯软线,敷设长度留有适当裕量;b、线束应外套塑料管等,加强绝缘保护层;c、与电器连接时,端部绞紧,且有不开口的终端端子或搪锡,不松散、断股;d、可转动部位的两端用卡子固定。照明配电箱(盘)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a、箱(盘)内配线整齐,无绞接现象;b、导线连接紧密,不伤芯线,不断股。垫圈下螺丝两侧的导线截面积相同,同一端子上导线连接不多于两根,防松垫圈等零件齐全;c、箱(盘)内开关动作灵活可靠,带有漏电保护的回路,漏电保护装置动作电流不大于30mA,动作时间不大于0.1S。照明箱(盘)内分别设置零线(N)和保护地线(PE)汇流排,零线和保护地线经汇流排配出。配电箱安装的位置正确,部件齐全,箱体开孔与导管管径适配,暗装配电箱箱盖紧贴墙面,箱(盘)涂层完整。箱(盘)内接线整齐,回路编号齐全,标识正确。箱(盘)不采用可燃材料制作。箱(盘)安装牢固垂直度允许偏差1.5‟;动力配电箱均明装,配电箱高度600MM以下的,底边距地面1.6M,配电箱600MM~800MM高的底边距地面1.2M,配电箱高度800~1000MM的,底边距地1M,高度1000MM~1200MM以上的底边距地0.8M,高度1200MM以上的为落地安装,下设300MM基座。各类配电柜(箱)安装后,应做好绝缘电阻测试及试验,绝缘电阻测试及试验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GB50150—200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的有关规定,并应作好记录,合格后方可通电运行。各类配电柜(箱)的安装,应在建筑工程达到必须的安装条件后方可安装,安装后

应做好成品保护工作。本工程的配电柜(箱)安装施工技术要求未及部分,均以设计图纸和规范GB50171—9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结线施工及验收规范》为准。

文档

铺设电线施工方案

铺设电线施工方案电气安装工程主要分为三步进行,首先是管线预埋,本项与土建混凝土工程同时进行,其次是区域内的管线安装,然后是设备安装、调试。安装工程专业多、交叉作业干扰大、工期紧,作业面广,为避免施工中各专业出现漏项及质量、安全事故,部署如下:严格做好施工前期准备工作,在进入施工场地前,根据施工图纸加工支架和管材制作等工作。总体按先室内部分安装,后室外部分安装的顺序,在区域施工中各专业同时进行。电气施工由天花吊顶往下施工,先支线后干线顺序,逐个系统由局部到贯通的原则。以上步骤将设专业技术员专人跟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