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班级: 姓名:
一、拼音复习
1、声母 (23个)
b p m f d t n l g k h j q x
zh ch sh r z c s y w
2、韵母(24个)
单韵母: a o e i u ü
复韵母:ai ei ui ao ou iu ie üe
特殊韵母:er
前鼻韵母:an en in un ün
后鼻韵母: ang eng ing ong
3、整体认读音节 (16个)
zhi chi shi ri zi ci si
yi wu yu ye yue yuan yin yun ying
4、汉语拼音字母表:( 26个)
Aɑ Bb Cc Dd Ee Ff Gɡ
Hh Ii Jj Kk Ll Mm Nn
Oo Pp Qq Rr Ss Tt
Uu Vv Ww Xx Yy Zz
(V 只用来拼写外来语、少数民族语言和方言。 )
5、练习题:
革:共( )笔写成,最后一笔是( )
粼:音序( )、音节( )、
部首查字法查( ),再查( )画。组词( )
鼎:笔顺( ),共( )笔。
兜:笔顺( ),共( )笔。
蘸:音序( )、音节( )、
部首查字法查( ),再查( )画。组词( )
谧:音序( )、音节( )、
部首查字法查( ),再查( )画。组词( )
巷:第八笔是( ),组词( )
悼:音序( )、音节( )、组词( )
部首查字法查( ),再查( )画。组词( )
瞅:音序( )、音节( )、
部首查字法查( ),再查( )画。组词( )
熬:音序( )、音节( )、笔顺( )
部首查字法查( ),再查( )画。组词( )
噩:音序( )、音节( )、笔顺( )
“券 碎 荧 滥”四个字,按音序排列,排在最前面的一个字是( )排在最后面的一个字是( )。
“幽”有( )画,第一画是( )。
“聚”字按部首查字法应先查( )部,再查( )画。按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 ),再查音节( )。“聚”字在字典里的解释有:1、集中;2、团聚;3、集合。“聚精会神”的“聚” 应取第( )种解释。
“疾”字按部首查字法应先查( )部,再查( )画。按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 ),再查音节( )。“疾”字在字典里的解释有:1、病,身体不舒适;2、恨;3、快,迅速,4、疼痛。“眼疾手快”的“疾” 应取第( )种解释。
给带点的词选择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写在括号里
熟:A.熟练 B.熟悉 C.程度深 D. 成熟
瓜熟蒂落( ) 熟能生巧( )
熟门熟路( ) 深思熟虑( )
破:A.开支、花费 B.劈开、毁坏 C.揭穿、剖析
D.冲开、攻下 E.突破、撤除 F.耗伤、破败
势如破竹( ) 破格提拔( ) 打破晋军( )
一语道破( ) 破费( )
会:A.理解懂得 B.熟悉、通晓 C.表示有可能实现
D.表示懂得怎样做或有能力做 E.擅长
心领神会( ) 会英语( ) 能说会道( )
他会不会来( ) 会学会( )
二、词句复习
(一)、必须掌握五上、五下两册书上的“词语盘点”和“日积月累”。
(二)、比比组词
寇( ) 躁( ) 遭( ) 峻( )
冠( ) 燥( ) 糟( ) 竣( )
博( ) 碑( ) 僻( ) 蜡( )
搏( ) 脾( ) 劈( ) 腊( )
练( ) 镌( ) 仰( ) 掺( )
炼( ) 携( ) 抑( ) 渗( )
茵( ) 券( ) 谱( ) 屡( )
菌( ) 卷( ) 普( ) 缕( )
详( ) 恬( ) 键( ) 涛( )
祥( ) 括( ) 健( ) 滔( )
(三)、词语造句:
德高望重:周总理德高望重,深受人民群众的尊敬和爱戴。
津津乐道:他的感人事迹总为人们所津津乐道。
寝不安席:最近一段时间,他精神紧张,寝不安席。
可见一斑:怎样了解一个人?从他的日常行为,就可见一斑。
安居乐业:在这和平时代,人们都能安居乐业。
完好无损:这个玻璃杯摔到地上还完好无损,一定是特殊材料做的。
理直气壮:你说谎话,还能理直气壮,不简单啊!
同心协力:大家同心协力攻克难关,取得胜利。
排山倒海:以排山倒海之势前进,打得敌人落花流水。
夜以继日:为了提前完成任务,全厂工人夜以继日加班工作。
应接不暇:沿途的美景让我有点应接不暇。
操纵自如:对于这台新买的机器,他能操纵自如,真不简单。
雪中送炭:寒冷的冬天,妈妈给我送来了棉衣,真是雪中送炭啊!
迫不及待:一放学,我就迫不及待地跑回家,把我获得满分的好消息告诉爸爸妈妈。
(四)、句子转换综合练习。
1、厚厚的松脂在阳光下发出金色的光彩。(缩句)
肚子里填满了苹果和梅子的烤鹅正冒着香气。(缩句)
暴风雨像一片巨大的瀑布遮天盖地地卷过来。(缩句)
2、同学们回答问题。(扩句)
战象扑向敌人。(扩句)
3、蔺相如对赵王说:“我愿意带和氏璧到秦国去。”(换成间接引语)
4、马的后蹄踏着一只飞燕。(换成“被”字句)
7、我看秦王没有诚意,就得把和氏璧送回赵国去。(换成反问句)
8、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换成陈述句)
9、这三克镭体现了一个科学家伟大的人格。(改为感叹句、反问句、)
10、桃花开了,真美!
改成比喻句
改成拟人句
天上的星星一闪一闪地。
改成比喻句
改成拟人句
(五)、关联词语练习
1、用合适的关联词语填空
●( )他每天晚上上床的时候都对自己说:“从今夜开始,真的不再起来了。”( )一到十二点,他忍不住仍旧爬起来。
●( )到了晚上九点钟左右,昙花( )含笑一现。
●( )是亚太地区的航运中心、金融中心,( )是美食、旅游的好去处。
●面对严寒,我们( )害怕得缩成一团,( )挺直腰战胜它。
2、用合适的关联词语把两句话并成一句话。
人类关爱小动物。 小动物亲近人类。
兰兰热爱学习。 兰兰热爱劳动。
. 是他错了。 你不能打他。
他从来不说谎话。 大家很信任他。
(六)、修改病句:
“六一”联欢会上, 我们班表演了文娱节目和大合唱。
我们要不断改进学习方法,增强学习效率。
周总理爱戴我们青少年,我们也关心周总理。
这本书对我很感兴趣。
黄继光不但壮烈牺牲了,而且他永远活在我们的心 中。
大家都讲卫生,我们的健康和疾病就有保障。
《繁星》的作者是巴金写的。
我们开会通过并讨论了他的建议。
战士们冒着大雨和泥泞的小路快步前进。
下午,全校师生和少先队员去参观画展。
我估计他今天一定不会来参加会议了。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在会上,他认真地听取大家的意见。
B、我国人口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
C、增加质量是当前生产中的首要任务。
(七)成语故事:
舍本逐末(赵威后):比喻做事不抓住主要问题,而专顾细枝末节。
大公无私(祁黄羊):比喻做事公平公正。
邯郸学步:比喻一味模仿别人,不仅学不到本事,反而把原来的本事也丢掉了。
程门立雪(杨时、游酢):用来称赞尊师重道的精神。
(八)名言积累:
友情(赠言):
赞扬老师:
感谢父母:
科学真理:
读书学习:
励志(人生哲理):
惜时:
对联:
三、判断:
1.邯郸学步这个成语比喻一味模仿别人,不仅学不到本事,反而把原来的本事也丢掉了。( )
2.《山中访友》跟《桂林山水》表达方法不一样。( )
3.“不知道为什么,我这个母亲也频来入梦”这句话中“频来入梦”表达了作者对祖国母亲的思念。( )
4.“地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的火还没有熄,食具在搁板上闪闪发亮”》这句话经描写突出了桑娜的勤劳能干。( )
5.“高山流失”这个成语出自《伯牙绝弦》,比喻知音难觅或者是乐曲高妙。( )
6.《蒙娜丽莎》是达芬奇的作品。( )
7.《桃花心木》是作家林清玄的作品。( )
8.《北京的春节》《十六年前的回忆》都是按照时间顺序叙述的。
9.“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句话是司马迁说的。
10.《红岩》《红日》《铁道游击队》《跟鸟》都是题材的小说。
11.《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丑小鸭》都是丹麦作家安徒生的作品。( )
12.鲁滨孙不怕困难,顽强生存,积极乐观;汤姆索亚勇于探索,追求自由。( )
13.19年居里夫人发现了镭。( )
14.《跨越百年的美丽》写的是居里夫人不仅外表美,同时他追求科学,淡泊名利的人格更美。( )
15.《难忘的启蒙》《新来的王老师》《老师领进门》《作文上的红双圈》都表达了作者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
16.《石灰吟》《竹石》都是借物言志的诗。( )
18、《山中访友》、《山雨》与我们学过的《观潮》《桂林山水》都运用了联想和想象,所以它们的表达特点是一样的。( )
四、课内阅读
1《老人与海鸥》
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一群海鸥突然飞来,围着老人的遗像( ),( ),叫声和姿态与平时大不一样,像是发生了什么大事。我们非常惊异,急忙从老人的照片旁退开,为海鸥们让出了一片空地。
海鸥们急速扇动翅膀,轮流飞到老人遗像前的空中,像是前来瞻仰遗容的亲属。照片上的老人默默地注视着盘旋翻飞的海鸥们,注视着与它相伴了多少个冬天的“儿女”们……过了一会儿,海鸥纷纷落地,竟在老人遗像前后站成了两行。它们( ),像是为老人守灵的白翼天使。
当我们不得不去收起遗像的时候,海鸥们像炸了营似的朝遗像扑过来。它们大声鸣叫着,翅膀扑得那样近,我们好不容易才从这片飞动的白色漩涡中脱出身来。
1、发生了一件什么“意想不到的事”?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
2、读划线句子,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3、文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省略号的作用是
4、短文第三段两次用了“扑”这个词,为什么不用“飞”呢?
5、画出文中的一句比喻句。
3、《最后一头战象》
我和波农丁悄悄地跟在嘎羧后面,想看个究 (竟 竞)。嘎羧走了整整一夜,天亮时,来到打洛江畔。它站在江滩的( )上,久久凝望着( )的江面。然后,它踩着哗哗流淌的江水,走到一块龟形礁石上亲了又亲,许久,又( )来,向着天边那轮火红的朝阳,───发出( )的吼叫。这时,他身体膨胀起来,四条腿皮肤紧绷绷地发亮,一双眼睛( ),吼声激越悲 (壮 状),惊得江里的鱼儿扑喇喇跳出水面。
1、本段话选自《 》一文,作者( )我知道的有关动物的作品还有
2.选字、填空
3、这段话主要写了:
4、画线句子是对嘎羧( )、( )、( )的描写,从中能体会到
5、此时的嘎羧驻立江滩会想些什么?
5《伯牙绝弦》
绝: 鼓: 志在高山:
哉: 兮: 峨峨:
洋洋: 得之:
这篇文言文写出了俞伯牙和钟子期
6《月光曲》
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 )的地方升起来。( )的海面上,霎时间洒遍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 )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 )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在月光照耀下的( )的大海。
1、按原文填空。
2、下面不是比喻句的一句是( )
①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
②月亮越升越高,穿过轻纱似的微云。
③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
3、用“__”在文中画出实在事物,用“~~”划出联想的内容。
4、这段话主要写了 ;
在表达上的特点是 。
5、皮鞋匠的第一次联想描绘了三幅画面,它们是
(1) (2) (3)
9《文言文两则》
弈秋,( )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 ),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 )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 ),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1、填空
2、翻译:通国( ) 诲( ) 鸿鹄( )
援弓缴( ) 俱学( )
3、划线句子的意思:
4、读了这个故事,我明白了
孔子( ),见两小儿( ),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 ),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cāng)沧凉凉,及其日中如( ),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 )乎?”
1、填空
2、翻译:故( ) 以( ) 始出( )
去( ) 初出( ) 日中( )
及( ) 沧沧凉凉( )
汤( ) 决( ) 汝( ) 知( )
3、划线句子的意思:
4、读了这个故事,我认识了 的小孩; 的孔子。
10《匆匆》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那里呢?
1、本段选自《 》,作者( )我还读过他的作品
2、画“—— ”的句子运用了( )( )的修辞手法,体会到: ,这样写能 。
仿写一段,表达同样的思想感情:
3、这段话使我想到一句名言
11《桃花心木》
种树人的一番话,使我非常感动。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 ),会( )出一颗自主的心。在不确定中,就能学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
现在,窗前的桃花心木苗已经长得与屋顶一般高,是那么( ),显示出( )。
种树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木也不会( )了。
1、本段选自 ,作者
2、按照原文填空。
3、画“—— ”的句子中的“不确定”指 ,
这句话的意思是: 。
4、桃花心木为什么不会枯萎了?
5、这段话使我想到一句话
14《北京的春节》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chǔ chù)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门外贴上了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了各色的年画。除夕夜家家( ),不许间(jiān jiàn)断,鞭炮声( )。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 ),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jiào júe),都要守岁(suì shuì)。
1、本段选自《 》,作者( )
2、把不正确的读音划掉,并按照原文填空。
3、用横线划出文中的中心句。这段话在结构上的特点是
4、本文是按 的顺序写的,最大的写作特点是: ,这样写的好处是: 。
5、仿写:
真热闹!
18《十六年前的回忆》
在法庭上,我们跟父亲见了面。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爹!”我忍不住喊出声来。母亲哭了,妹妹也跟着哭了起来了。
“不许乱喊!”法官拿起惊堂木重重地在桌子上拍了一下。父亲瞅了瞅我们,没对我们说一句话。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事业的信心。
1、本段选自《 》,作者( )
2、本文是按( )的顺序记叙的,采用了( )( )的写法。
3、这部分内容主要写了 。
4、用横线在文中画出描写父亲外貌的句子,并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5、“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伟大的力量”是指:
6、祭扫烈士墓时,我想说:
20《为人民服务》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 。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1、本段选自《 》,作者( ),是在追悼( )同志的会议上的( )。
2、本段话是围绕着( )意思记叙的,采用了( )( )( )的写法,这样写都是为了强调:
3、读了这段,你还想到了哪些人的死比泰山还重?为什么?
22《卖火柴的小女孩》
她赶紧擦着了一大把火柴,要把奶奶留住。一大把火柴发出强烈的光,照得跟白天一样明亮。奶奶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 ),这样( )。奶奶把小女孩抱起来,搂在怀里。她们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 ),没有( ),也没有( )的地方去了。
“她想给自己暖和一下。”人们说。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1、本段选自《 》,作者( ),我还读过他的作品有 、 、
2、小女孩曾经看到过“美丽的东西”是指 、 、
、 。
3、用不同符号画出现实与虚幻的内容,这样是采用了
的写法,这样写
4、如何理解“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5、两个“幸福”意思一样吗?为什么?
23《凡卡》
“昨天晚上我挨了一顿打,因为我给他们的小崽子摇摇篮的时候,不知不觉睡着了。老板揪着我的头发,把我拖到院子里,拿皮带揍了我一顿。这个礼拜,老板娘叫我收拾一条青鱼,我从尾巴上弄起,她就捞起那条青鱼,拿鱼嘴直戳我的脸。伙计们捉弄我,他们打发我上酒店去打酒,他们叫我偷老板的黄瓜,老板随手捞起个家伙就打我。吃的呢,简直没有。早晨吃一点儿面包,午饭是稀粥,晚上又是一点儿面包;至于菜啦,茶啦,只有老板自己才大吃大喝。他们叫我睡在过道里,他们的小崽子一哭,我就别想睡觉,只好摇那个摇篮。亲爱的爷爷,发发慈悲吧,带我离开这儿回家,回到我们村子去吧!我再也受不住了!……我给您跪下了,我会永远为您祷告上帝。带我离开这儿吧,要不,我就要死了……”
1、本段选自《 》,作者( )国作家( )
2、本段话主要写了 。3、标出描写老板动作的词语,想一想从中体会到什么?
4、我从段末的“省略号”中读出了
5、本课在表达上的特点是:
26《跨越百年的美丽》
这点美丽的淡蓝色的荧光,融入了一个女子美丽的生命和不屈的信念。玛丽的性格里天生有一种可贵的东西,她( ),有( )的追求。这种可贵的性格与高远的追求,使玛丽·居里几乎在完成这项伟大自然发现的同时,也完成了对人生意义的发现。
1、本段选自《 》,运用了( )的顺序记叙的。
2、读画“—— ”的句子,思考:
“淡蓝色的荧光”指: ,“美丽的生命”指 ,“不屈的信念”指:
3、读画“ ”的句子,“这项伟大的自然发现”指的是
, “人生的意义”的发现指:
1、这段话写出了居里夫人什么样的精神?是你想到了那句名言?
28《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回顾课文回答问题:
1、作者的观点是: ,
用了 、 、
三个事例来说明自己的观点的,你还能补充的事例有:
2、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
(联系全文想一想,这里的“?”“!”各指的是什么?作者这样表述有什么好处?)
3、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答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能够发现真理。
“见微知著”指 ;这句话和课文开头的联系是: ,这样写起到了
的作用。
五、课外阅读
永不凋谢的玫瑰
苏霍姆林斯基曾是乌克兰一所乡村中学的校长,早已过世了。记下过这样一则真事:
校园的花房里开出了一朵最大的玫瑰花,红艳艳的花朵就像一张可爱的婴儿的笑脸——你肯定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这么美的花儿!全校的同学都非常惊讶,每天都有许多同学来看。
这天早晨,又有许多同学来观赏玫瑰花。他们一边看,一边赞不绝口。这时,来了一个大约三四岁女孩,她径直走向那朵最大的玫瑰花,摘下来,抓在手中,从容地往外走。
同学们惊讶极了,有的非常气愤,有的甚至要上前制止那小女孩。正在旁边散步的苏霍姆林斯基校长看到了,走过去,弯下腰,亲切地问小女孩:“孩子,你摘这朵花送给谁的?能告诉我吗?”
“奶奶病地很重,我告诉她学校里有这样一朵大玫瑰花,奶奶有点不信,我现在摘下来送给她看,看过我就把花送回来。” 小女孩害羞地说。
听了孩子天真的回答,同学们不语了,教育家的心颤动了。苏霍姆林斯基牵着小女孩的手,从花房里又摘下两朵大玫瑰花,对她说:“这一朵是奖给你的,
你是一个懂得爱的孩子;这一朵是送给你妈妈的 ”。
这个故事长久地激励着我。我幻想着生活中能有这样的美好。
5年前,我偶然想到,如果用这个故事的前半段出一道材料作文题,让学生续写,他们会想象出什么样的故事?
结果让我大失所望。几百名高中学生,文章的中心内容都是写教育家如何教育小女孩不能损害公物,写了教育家对儿童缺乏良好的道德教育而忧心忡忡,甚至写了教育家对小女孩做出的处罚……那些不遗余力从道德高度教训四岁小女孩的全过程,让我从心底里厌恶。
这件事强烈地刺激了我,使我想到,传统的道德说教如此深入人心,让我们的学生耳熟能详。在他们的文章中,似乎只有道德个规则,(虽然他的内心未必会认为这有多必重要),他们可以板着面孔说出一番大道理,他们缺乏对人性美与人情美的感悟,缺乏同情心与怜悯之心 在他们的心中,似乎所有的花都已凋谢了。
1.读懂成语:联系上下文,用自己的话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忧心忡忡:
竭尽全力:
2、梳理情节:
用心读读课文的第一——六自然段,用一句话概括苏霍姆林斯基记录的故事。
3、读中品味
(1)苏霍姆林斯基为什么要把玫瑰花送给小女孩的妈妈呢?文章的第六自然段上,可以填写这样一句话。
(2)文中“惊讶”一词出现两次,第一次同学们“惊讶”是因为什么?第二次“惊讶”又是因为什么?文中还有哪个地方让你感到惊讶?为什么?
第一次“惊讶”是因为:
第二次“惊讶”是因为:
4、深层探究:
(1)你认为文中“永不凋谢的玫瑰”是指什么?
(2)你觉得苏霍姆林斯基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快乐是生命开出的一朵花
春天,我见一女孩站在阳台上,她手持一根木棍,木棍的一端系着一根漂亮的红丝线,红丝线在窗外轻盈地飘着。我问小女孩在干什么,小女孩说,她在钓蝴蝶。我问,没有钩怎么能钓着蝴蝶呢?小女孩说,她不是在钓蝴蝶的身子,而是在钓蝴蝶的快乐。
小女孩的话,让我想起父亲。父亲爱好钓鱼,每天一大早出门,傍晚时候才回来。一次,他拎回的鱼篓空空的,一条鱼也没有,可他仍是一路欢歌。别人不解地问父亲:“你都等了一天,也没有等来一条上钩的鱼, 怎么还这样快乐?”父亲回答:“鱼不咬我的钩那是它的事,我却钓上来了一天的快乐!”
原来,对真正的钓者而言,最好的那条鱼便是快乐。
最近,读到一份介绍冰岛的资料:冰岛位于寒冷的北大西洋,约13%的土地为冰雪覆盖,也是世界上活火山最多的国家之一,堪称A“【水深火热 水火不容】”!冬天更是漫漫长夜,每天有20小时是黑夜,可谓B“【度日如年 暗无天日】”!可是,冰岛的死亡率却位于世界之末,人均寿命居世界之首。
生活在如此恶劣环境下的冰岛人,为什么死亡率位于世界之末而人均寿命居于世界之首呢?
带着这个疑问,美国一个名叫盖洛普的测验组织,对世界18个国家的居民做了一次抽样调查,结果表明,冰岛的居民是世界上最快乐的人。参加测试的27万冰岛人,82%的人都表示满意自己的生活。
原来,冰岛人长寿的秘诀是快乐。快乐是最好的药,快乐是生命开出的一朵花,它不仅能延缓我们生理机能的衰老,而且还可以让我们通过快乐这扇心窗,在逆境中,依然看到世界的美丽和阳光……
1.文章中A B 两处括号中,选择哪个成语最合适?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A B
2、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填空。
对于钓蝴蝶的小女孩来说,快乐就是在钓蝴蝶的过程中感受蝴蝶的快乐;对于爱钓鱼的父亲来说,快乐就是 ;对于生活在冰岛上的人们来说,快乐就是 ;对于 来说,快乐就是 。
3.仿照课文的结尾画线的内容,写下你对“快乐”的感受。
快乐是 ,可以 ……
4.同学甲说:“没有实现追求的目标,没有收获期望的结果,哪来的快乐呢?”同学乙说:“我的学习没有别人优秀,我的长相没有别人出众,我的家庭没有别人富有,哪来的快乐呢?”请你选择其中的一位,根据短文给你的启示,联系实际,跟他说几句话,请他们也能够感受到快乐吧!
我想对同学 说:
六、诗歌情景题
1.在期末定评语时,老师会祝你来年:“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明成天心思不在学习上,请你用学过的名句劝他:“
。”
3、当我们浪费粮食时,老爷爷经常用唐代李绅的诗句来教育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时候,有些人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下正在做的事情所而不及旁人看的清楚, 这就是人们常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宋朝诗人苏轼在《题西林壁》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的就是这个朴素的道理。
5、当我们要报答母亲的深恩时候,我们会很自然地吟诵起唐代诗人孟郊《游子吟》“ 。
6、当我们在外地过节的时候,常引起唐代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对家人的怀念。
7、现在人们常用《杜少府之任蜀州》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自己对远别好友的深厚情谊。
8、来到瀑布脚下,仰望瀑布倾泻而下,泼洒飞流,我不禁想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
9、昨晚有一道数学题,我绞尽脑汁,百思不得其解。就在我:“___________________”时,爸爸走过来,经他一点拨,我豁然开朗,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现在临近毕业,如果让你选择两句诗送给你的同窗好友,你会选择: , 。
11、如果让你用两句诗劝勉一位贪玩的好朋友让他珍惜时间好好学习,你会说:
12、小明学习一直很吃力,思想经常动摇,你会用哪两句诗勉励他:
13、小刚学习不好,原因大家都看的很清楚,而他自己却看不到,这是: , 。
14、春天到了,冰河解冻,万物复苏,大地一片生机,人们眼前一片明亮。看到这种景象,你能想到哪些诗句:
① , 。 ② , 。
15、夜晚,天上的那轮明月曾引起无数诗人的遐思,请写出你最喜欢的两句:
16、陆游是位爱国诗人,你从他的哪句诗里能看出来 ,试举一例:
,
17、人才的种类很多,而我们的教育在很多情况下是用“一把尺子”来量学生,如果让你用两句诗来给教育主管部门提建议,你会用:
,
18、江浙出才子,烟雨江南也是激发诗人灵感的好地方,来到江南,你会想到哪些诗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