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单项选择题
1.根据空气阻力估算公式,下面那一项不会影响汽车空气阻力的大小 ( )
A 空气阻力系数 B 迎风面积 C 轮胎直径 D车速
2.汽车行驶的滚动阻力,主要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 )
A.地面和轮胎的刚性摩擦 B.地面和轮胎的变形
C.汽车的流线型好坏 D.地面和轮胎的滑动摩擦
3.滚动阻力系数的大小与下列哪项因素无关 ( )
A 路面状况 B 轮胎类型 C 汽车行驶速度 D 发动机最大功率
4.下面哪一项不是车辆制动性能的评价指标 ( )
A 制动距离 B制动器类型 C 制动减速度 D制动效能的恒定性
5.下面哪一项的增加会导致制动距离的增加 ( )
A 驾驶员反应时间 B 附着系数 C 地面制动力 D 制动减速度
6.车辆一般具有下面哪种转向特性 ( )
A不足转向特性 B过度转向特性 C 中性转向特性 D同时具有A、B、C
7.采用ABS的汽车在紧急制动时地面附着力系数为 ( )
A.ϕs B.ϕp C.ϕs ≤ϕb≤ϕp D.通过压力调节,时而ϕs,时而ϕp
8.下面那个因素不会影响汽车的通过性 ( )
A轮胎类型 B 差速器类型 C转向系统的类型 D 最小离地间隙
9.汽车在低温条件下行驶不会经常遇到下面的那个问题 ( )
A 发动机启动困难 B 燃油消耗量增加 C 机件容易损坏 D 轮胎亏气
10.发动机机械噪声的主要来源是 ( )
A 发电机噪声 B活塞对气缸壁的敲击 C喷油泵噪声 D 空压机噪声
11.柴油车排出那种物质比汽油车多 ( )
A 微粒 B 一氧化碳 C 碳氢化合物 D 氮氧化合物
12.汽车从全新状态投入生产开始,直到技术上不能按原有用途继续使用为止的时间是指汽车的 ( )
A.技术使用寿命 B.经济使用寿命 C.物理寿命 D.折旧寿命
13.ISO2631标准中,汽车行驶平顺性的主要指标是 ( )
A.振动加速度 相对阻尼系数
C.1/3倍频率振动加速度均分值 车身自振频率
二.填空题
14.评价汽车动力性的指标有 、 、 。
15.空气阻力包括 和 两大部分。
16.汽车加速行驶时不仅 产生 产生惯性力, 还要产生惯性力偶矩。
17.汽车行驶的驱动-附着条件是; 。
18.用汽车的动力特性图来确定汽车的动力性时,可以确定汽车的 、 、 。
19.汽车行驶中,其每一瞬时发动机发出的功率始终等于 、 。
20.影响汽车的燃料消耗的因素概括起来有 和 。
21.在良好的路面上,汽车在一定车速范围内,既可以用最高档行驶, 也可以用次高档行驶,应选用 。
22.汽车制动距离随 的增加 、 的增加 、和 的 减小而增长。
23.汽车的地面制动力取决于 制动力,同时要受到 条件的。
24.当汽车车轮作纯滚动时,滑移率S= ;当汽车车轮抱死时,滑移率S= 。
25.汽车噪声主要由 、 、 、 及
等。
26.研究汽车内部被动安全性的重要内容是 。
27.间隙失效可分为 、 、 等。
28.通过性的几何参数主要有 、 、 、
等。
29.汽车在松软的路面上行驶时,轮胎气压应 ,而在硬路面上行驶时, 适当 轮胎气压。
30.汽车的接近角越大,汽车接近障碍物时,越不容易发生 ;汽车的离 去角越大,汽车驶离障碍物时,越不容易发生 。
31.汽车在低温条件行驶的主要问题是 和 等
32.汽车的稳态转向特性可分为 、 、 三种转向特性,具有 转向特性的汽车有良好的操纵稳定性。
33.汽车地面制动力取决于 制动力,同时受到地面 条件的。
34.汽车在侧坡直线行驶时,汽车不发生侧翻的极限侧坡角度β、汽车重心高度hg、汽车轮距B之间的关系是
35.汽车振动的固有频率的理想值为 次/min。。
36.制动性评价指标有 、 、 。
37.评价汽车的加速时间通常用 时间和 时间。
38.汽车使用寿命包括 、 和 寿命。
39.汽车按技术状况分为—级车、二级车、三级车和四级车等四类。二级车为 。
40.若某地全年气温在-25~35ºC,则发动机应使用的润滑油牌号为 。
三.判断题
41.汽车行驶时滚动阻力和空气阻力是在任何行驶条件下均存在。上坡阻力和加 速阻力仅在一定行驶条件下存在。 ( )
42.加速度的大小与档位和行驶速度有关。低档位时的加速度较大,同一档位 下速度较高时加速度较大。 ( )
43.利用汽车的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不仅可以评价不同类型汽车的动力性, 还可以确定该汽车的最高车速、加速能力和上坡能力。 ( )
44.变速器档位数增加可使发动机的平均功率利用率高,后备功率大。 ( )
45.变速器在不同档位时,发动机的最大功率不同。 ( )
46.当变速器处于直接档时,主减速器传动比越大,汽车的动力性就越大。( )
47.汽车拖挂运输可使汽车的百公里油耗下降,从而起到节油效果。 ( )
48.车之所以能节省燃料,是由于它的百公里油耗减少了。 ( )
49.试验表明,一般发动机在较低的转速范围和低负荷率时,其经济性较好。( )
50.为了降低吨公里耗油量,提高汽车燃料经济性,应尽量增加汽车重量,以提高负荷率。 ( )
51.汽车在良好路面上采用加速滑行的优越性是发动机功率利用率高和单位行 驶里程油耗低。 ( )
52.为了提高汽车的经济性,变速器档位设置应采用适当增加档位数。 ( )
53.汽车在紧急制动时,制动距离随制动减速度的增加而增大,随道路附着系数 的增大而增大。 ( )
54.对于普通行车制动系统来讲,汽车制动时的最佳状态时后轮先抱死,然后前轮抱死。 ( )
55.当地面制动力达到附着力数值后,地面制动力随着制动踏板力的上升而增加。 ( )
56.雨天行车制动时,车轮很容易抱死滑拖,这是由于地面的制动力过大。( )
57.汽车制动后,轴荷发生重新分配的结果是后轴载荷增加,前轴载荷下降。 ( )
58.制动效能稳定性的主要内容是指汽车行车制动系统的涉水稳定性。 ( )
59.近年来,盘式制动器被广泛应用于高速轿车和重型车辆的原因是由于 盘式制动器制动效能比鼓式制动器高。 ( )
60.汽车制动时,若前轴先抱死就可能发生前轴侧滑。 ( )
61.汽车制动距离与地面附着系数有关,与重心无关。 ( )
62.制动效能最佳状态是制动力等于或大于附着力时,车轮被抱死而与地面 产生相对滑移。 ( )
63.汽车制动时,左右轮制动器制动力不相等。特别是前轴左右轮制动器制动力不相等是产生制动跑偏的主要原因。 ( )
.随着地面附着系数的上升,前后轴达到抱死状态时的法向载荷,地面 制动力会增大。 ( )
65.当具有不足转向的汽车直线行驶时,在偶然侧向力的作用下,汽车将偏离原行驶方向。 ( )
66.汽车高速行驶时,若汽车后轮抱死,容易发生侧翻。 ( )
67.具有中性转向特性的汽车,在使用条件变化时,有可能转变为 不足转向特性。 ( )
68.汽车在行驶种侧翻比侧滑更危险,因此,应使汽车侧滑的临界车 速低于侧翻的临界车速。 ( )
69.汽车急减速时的CO排放量是各种速度工况中最严重的。 ( )
70.最小离地间隙不足,纵向和横向通过半径大,都容易引起“顶起失效”。( )
71.全轴驱动汽车比单轴驱动汽车越过台阶能力强;路面附着条件越好,汽车能越过更高的台阶。 ( )
72.最小离地间隙表示汽车无碰撞地越过小丘和拱桥的能力。 ( )
73.接近角和离去角表示汽车的横向通过能力。 ( )
74.人体对上下方向的振动反应最为敏感。 ( )
75.适当减小汽车轮胎径向刚度,可以改善汽车行驶平顺性。 ( )
76.子午胎比普通斜线胎的行驶稳定性好。 ( )
77.汽车低温起动时,混合气通常是浓混合气。 ( )
78.汽车行驶时滚动阻力和空气阻力在任何行驶条件下均存在 ( )
79.子午线轮胎比一般轮胎的滚动阻力系数大。 ( )
80.地面制动力一直随着制动踏板力的上升而增加。 ( )
81.影响柴油机燃烧噪声的主要因素是气缸压力增长率。 ( )
82.一般而言,汽车的技术使用寿命大于其合理使用寿命。 ( )
83.利用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可以评价不同类型汽车的动力性。 ( )
84.汽车在高温条件下使用,发动机充气量下降。 ( )
85.试验表明,一般发动机在负荷率较低时,经济性较好 ( )
86.不等式速比分配与等比分配相比较,高档间的车速差明显增大。 ( )
87.汽车噪声测试时声首先要测环境噪声,然后再进行汽车噪声试验,其试验结果应减去环境噪声值。 ( )
四、名词解释
88.容载量
.质量利用系数
90.汽车质量利用
91.燃油经济性
92.地面制动力
93.平顺性
94.滑移率
95.动力因数
96.合理使用寿命
97.制动性
98.操纵稳定性
99.通过性
100.汽车的经济使用寿命
五、简答题
101.如何提高汽车质量利用系数?
102.写出汽车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方程式,并简要说明各部分含义。
103.简述为什么通常都要求汽车具有适度的不足转向特性?
104.在驾驶技术方面,提高燃料经济性的措施有哪些?
105.简述汽车动力性评价指标及各项指标的含义
106.说明变速器速比的确定方法。
107.为什么前轮较后轮先制动抱死不易产生剧烈侧滑?后轮较前轮先制动抱死易产生“甩尾”现象?
108.发动机排出的三种主要污染物形成的主要原因和主要影响因素是什么?
109.汽车制动过程从时间上大致可以分为几个阶段,并绘图说明。
110.影响汽车平顺性有哪些因素?如何改善平顺性?
六. 计算题
111.总重G=50kN的汽车在坡度角为α=10°的路面上以v=50km/h的速度上坡,汽车的迎流面积A=6m2,空气阻力系数Cw=0.5,滚动阻力系数f=0.02,求在该行驶工况下,汽车遇到的滚动阻力、坡度阻力、空气阻力各为多少?
112.某发动机前置轿车的轴距L=2.6m,质心高度hg=0.60m,汽车总质量为m=1500kg,静止不动时前轴负荷为汽车总重的60%,后轴负荷为汽车总重的40%,计算在平直道路上以1m/s2的加速度加速时汽车前轴和后轴的动载荷(法向反力)。
113.已知某车总质量为9000kg,L=3m(轴距),质心离前轴的距离为a=2.0m,至后轴距离为b=1.0m,质心高度hg=1.20m,在纵坡度为i=3.0%的良好路面上等速下坡时,求轴荷再分配系数。(注:再分配系数mf1=FZ1/FZ,mf2=FZ2/FZ)。
114.已知某汽车的总质量m=5000kg,CD=0.75,A=4m2,旋转质量换算系数 δ1=0.03,δ2=0.03,坡度角α=5°,f=0.015,车轮半径=0.367m,传动系机械效率ηT=0.85,加速度du/dt=0.25m/s2,ua=30km/h,计算汽车克服各种阻力所需要的发动机输出功率?
115.已知汽车总质量为2000kg,轮距B=1.6m,重心高度hg=1.2m,在横向坡度角为10度,半径为R=50m的圆形高速跑道上等速行驶,设侧向附着系数为的0.5,试求该车会发生横向翻车的临界车速。
116.已知汽车总质量为2000kg,轮距B=1.6m,重心高度hg=1.2m,在横向坡度角为10度,半径为R=50m的圆形高速跑道上等速行驶,设侧向附着系数为的0.5,试求不发生侧滑的最大车速。
1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