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材理解】:
《大风车》这首歌是电视台少儿节目《大风车》的主题歌,由著名词作家乔羽作词。歌词通俗易懂,富有童趣,并且有动感。旋律为五声性音调,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情绪欢快热烈,颇有召唤性。
全歌四个乐句节奏各有不同,但却通畅流利,浑然一体,这是因为乐句之间在音调上的联系十分密切。
教师为歌曲定调要适当,过高会喊叫,过低唱不出情绪,在唱好歌词的基础上再来学谱。学完歌谱后再按乐谱的要求唱出层次。情绪的变化、分析歌谱的同时也要分析歌词,让同学充沛体会歌曲的内涵和其丰富的表示力,从而培养他们健康的审美情绪。
【设计理念】:
本课教学以审美教育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以实践参与为重点。容音乐、活动为一体。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的形式。通过感受、体验、合作与实践;采用游戏互动等教学方法,全面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音乐实践活动中,表现力、创造力不断提高,审美情趣和审美意识得到锻炼。
【学情简介】:
小学生对音乐课特别感兴趣,课堂上有很强的表现欲望和竞争意识,乐学、好动、爱模仿,是他们的特点。但他们对学习唱歌的兴趣不大,注意力不够集中,情绪不太稳定,对学唱的兴趣和热情来得快,去得也快,难以持久,又是他们的弱点。根据这些特点我在设计本节课时,以多变的内容和生活化的情境使他们时时有新鲜感。经老师的,使学生始终保持在最佳状态下学习、锻炼和娱乐,使学生在课堂上参与、体验、创想、感受,达到目标要求。
【教学目标】: (一)通过节奏游戏,使同学在愉悦的环境中学会歌曲节奏的重难点节奏,并能把节奏与生活中的声音联系起来。有利于对歌曲更好正确的掌握。
(二)用高兴欢快的心情演唱《大风车》。
(三)根据音乐新课标---综合性知识在音乐教学中的渗透,本节课进行英语与中文歌词相结合演唱的尝试。
(四)紧密结合歌曲内容,边唱边进行风车转的律动。
【教学重难点】:
(一)两段歌词不同结尾的掌握。
(二)切分节奏、八分休止符的掌握。
(三)用轻巧纯洁的声音唱出歌曲的天真、欢快的感情。
【教学方法】:
讲授法、欣赏法
【教学准备】
(一)《大风车》多媒体课件
(二)录音磁带:《开火车》、《大风车》(歌曲、伴奏)
(三)打击乐器(沙球、串铃)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内容:
(一)节奏游戏。
(二)唱:大风车。
(三)律动:风车转
(四)《大风车》电视节目片头动画录象带。
五、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今天老师要带同学们到一个地方去看一看、玩一玩,要到什么地方呢?我暂时保密。好,现在让我们坐上音乐火车动身吧!(律动:《开火车》)
(设计说明:1、通过一开始教师就给同学设置悬念,从而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与热情。2、音乐律动的展示,使同学在轻松活泼的音乐氛围中,学习热情高涨,并能以这种丰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本课的学习中。)
(二)节奏游戏
师:今天我们一块儿出去玩儿,一定特别的高兴,让我们做个游戏好不好?我们现在坐在火车上,就做和火车有关的游戏。
师:老师这儿有四列不同颜色的火车,每一列火车都装满了节奏。(出示课件,展示四列不同颜色的火车节奏):
红色火车:4/4
轰隆隆轰隆轰隆隆轰隆
黄色火车:4/4
轰隆隆轰隆隆轰隆隆轰隆隆
绿色火车:4/4
轰隆隆轰隆隆
蓝色火车:4/4
呜嚓!呜嚓!
(设计说明:这四条节奏分别是《大风车》中的重难点节奏,每出示一条节奏,都请一名同学读节奏,再请全班用“轰隆隆”的字来读。采用火车的声音来读节奏,既激发同学的学习兴趣,又化解了本课歌曲的难点。)
师:同学们,你们假如细心观察生活,就会发现生活中处处充溢了音乐。火车在启动、开的过程当中、减速、*站时所表达出来的节奏是不一样的。下面请同学们讨论一下,看看这四列火车节奏那一列是火车启动;那一列是火车正在开;那一列是火车减速;那一列是火车*站。(同学讨论,结果为):
红色火车:4/4
轰隆隆轰隆轰隆隆轰隆(火车启动)
轰隆隆轰隆隆轰隆隆轰隆隆(火车正在开)
轰隆隆轰隆隆(火车减速)
蓝色火车:4/4
呜嚓!呜嚓!(火车*站)
师:同学们,让我们来演绎一段火车从启动到*站的整个过程,好吗?
师:火车火车正在开,呜!…火车启动了(同学读“火车启动”节奏);火车正在开(同学读“火车正在开”节奏);火车减速了(同学读火车启动节奏);火车*站了(同学读火车*站节奏)。
(游戏时,老师和同学边拍节拍边读)
(设计说明:游戏是同学们非常喜欢的一种活动形式。通过让同学采用游戏的方式打节奏,寓教于乐,既化解了本课的知识难点,也为本课的歌曲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导入新课
师:哈哈,随着火车*站“呜”的一声响,我们的目的地也到了。现在老师就把小秘密告诉大家。我们到首都北京啦!老师首先想带大家观赏的是“中国电视台”(出示课件:中国电视台实物图片)。同学们请看
师:咦?现在正在播放什么节目?(播放录像:《大风车》片头动画)
师:这是什么节目,同学们一起说。(《大风车》)
师:这个节目大家一定非常熟悉,同学们经常看。说说看,《大风车》里都有哪些节目啊?(同学回答)
师:你们有没有想过在好看节目的背后,有许多制作节目的叔叔阿姨付出了艰辛的劳动。今天我们来到这里,老师建议送一份礼物给他们,好吗?送什么礼物好呢?大家来出出主意。
(设计说明:一点一滴中,尽可能的发扬民主,体现同学的参与意识)
(五)学唱歌曲《大风车》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一学《大风车》这首歌,把我们美妙的歌声献给他们好不好?(出示课件:歌谱)
1、老师范唱歌谱。
2、听磁带范唱,请同学边听边体会歌曲情绪。(欢快地)
同学可以说出与“欢快”相近的词(高兴地、愉快地、兴高采烈地、愉悦地…)
师:让我们用欢快的心情演唱一遍《大风车》。
3、处置歌曲。
师:4/4的强弱规律是“强、弱、次强、弱”,请大家再唱一遍,把每一小节的第一拍强拍唱出来。
4、旋律线歌谱。
师:每一首歌曲都由许多的音符组成,音符高高低低排列,形成了一条上下起伏的旋律线。(出示课件:带有旋律线的歌谱)。旋律线向上升时,唱得渐强;旋律线向下降时,唱得渐弱。(老师范唱两句,请同学跟伴奏按旋律线完整的唱一遍。)
5、为歌曲配伴奏。
师:同学们,我们现在为这首歌曲加点伴奏,好吗?老师想用沙球和串铃来伴奏。先看大屏幕上的两列节奏火车(出示课件):
红色火车: 4/4
绿色火车: 4/4
(把同学分成两局部,一局部用第一条节奏徒手模仿沙球,一局部用第二条节奏徒手模仿串铃。然后从两局部同学里各请四位同学演奏沙球和串铃。最后进行合奏。)
师:下面请一局部同学和老师唱《大风车》,其它同学为我们伴奏。
(六)、律动:《风车转》
师:我们今天唱起来了,小手也拍起来了,老师还要请大家跳起来呢!(请12位小朋友到前台来排列成风车状,作跑跳步,使风车转起来。其他的同学为他们伴唱。老师引导同学唱的节奏要准确,跳的队形不能乱,动作尽量不错。)
(设计说明:这一环节,通过根据同学的心理生理特点,紧扣新教材理念,让同学充沛展示自身,表示自身,使其音乐素质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课堂气氛活跃,效果良好。)
(七)、加入英文,唱《大风车》
师:在这节音乐课里呀,还有一个同学们意想不到的新内容,就是我们在这节音乐课上学一点英语,好不好?今天我们唱的歌是《大风车》,我们就学“大风车”三个字。
师:“大风车”同学们跟老师一起读。
(按节奏读一读,再加入歌曲里唱一唱。原先歌词“大风车吱呀吱悠悠地转”转唱为“Big Windmill吱呀吱悠悠地转”。)
完整地唱一遍。
(八)安排作业:
师:今天同学们和老师一块儿在我们的音乐旅程中又唱又跳又玩,高不高兴啊?课后有时间,老师再和大家一起制作风车,好吗?
师:今天我们的旅程就结束了,让我们再用英文说“Bye-bye!”
【教学反思】
《大风车》这首歌是电视台少儿节目《大风车》的主题歌,由乔羽作词,徐沛东作曲。歌词通俗易懂,富有童趣,旋律为五声性音调,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情绪热烈欢快,颇具动感和号召力,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在教学难度不大的前提下,我将教学重点放在学生情感的调动上。为了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我做了精心的设计:
第一,课堂自始至终沉浸在生活中、情景中、活动中。上课伊始,我就创设了“坐音乐火车去旅游”这一教学情境,并让学生在开火车的音乐伴奏下进行简单的律动。学生的热情一下子被点燃了,课堂气氛显得特别活跃。又如在导入新课这一环节,我播放了一段《大风车》的片头动画,然后进行提问:“咦?现在正在播放什么节目?《大风车》里都有哪些节目?”通过看、听、说的方式调动了学生的情绪,激发了学生学唱歌曲的热情。再如,在新歌教学之后,为了将歌曲的情绪表现得更完美,也为了将学生的情感充分地调动起来,我引导学生运用器乐、舞蹈、声势等多种形式参与到歌曲的表演之中,让学生在学习和展示中尽情展现童年生活的幸福,享受音乐学习的快乐。
第二,在游戏中学习节奏,在无痕中化解教学难点。这首歌曲学生学习热情较高,但八分休止符和切分节奏的把握是一大难点。为了避免枯燥乏味、机械式地反复教唱。我将这一难点创设在了学生喜爱的活动“开火车”的环节之中,让学生在游戏的同时,不知不觉掌握了它们的要领,从而为新歌教学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此时,学生们不光是在表演,更是在感受音乐、体验生活。歌曲的另一个难点是两段歌词不同结尾的演唱。在教学时,我注重让学生尽情地交流、尽情地演唱,充分体会歌曲的内涵及其丰富的表现力,培养他们健康的审美情趣。通过学习,他们认识到了用轻巧、纯真的声音能唱出歌曲天真欢快的感情,而这优美的曲调和歌曲内容就像磁石一样深深吸引着学生。通过这种教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音乐审美观,主动、自觉地接受音乐审美教育,顺利地捕捉、判断、处理、接受音乐美的信息,让学生明白:生活中处处有音乐,音乐伴随人们终身,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