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来源:《探索科学》2015年第06期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建设工程规模空前扩大,进而对工程质量管理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然而传统的质量安全管理方式已 无法满足当前工程质量监管的客观需要,运用信息化技术来增强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水平无疑是一种发展趋势。本文论述了建设信息化监督管理系统的意义,探讨了目前信息化监督管理系统的特点,希望能为将来信息化管理系统大规模建设提供可参考资料。
关键词: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信息化
一、绪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城镇化建设步伐越来越快,建筑规模也越来越大,这为质量监管工作带来了困难,由于监管不当而引发的质量问题也频频发生。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虽然我国每年新增建筑数量最多,但建筑质量整体不高,建筑寿命普遍不长,甚至新建建筑由于质量不达标被拆除的情况也屡见不鲜,这不仅为建筑企业自身带来巨大经济损失,也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加强我国质量监管已迫在眉睫。
现代化工程建设更加体现出规模庞大、工期紧凑、工序繁多、要素复杂等特点,相关的各个部门、各相关监管责任人、各道监管程序又环环相扣、紧密关联,工程安全监管愈发体现出内在和外在的统一性,一个小的管理漏洞都可能为整个工程质量埋下安全隐患,而监管本身的系统性和复杂性,对各方面信息的整合互通要求更高。对于较大的工程,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加强汇总分析和交流则成为质量安全监管必要的条件。
为了强化工程建设领域信息化建设,我国早在1998年就出台了《全国建设事业信息化规划纲要》,将建设信息化工程质量管理提上了日程。2000年,召开了全国“工程质量监督工作座谈会”,会上首次提出了“质量监督信息化”的概念。
二、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信息化建设发展方向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日趋成熟,一些新技术逐渐被开发出来,“云技术”已成为当前信息网络发展的大趋势例。如果将该技术与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信息化建设相结合,在将来的质量监管工作中优势会更加明显,主要有以下几点:
1.节省了信息化建设成本。利用“云技术”建立的统一监察平台省去了各个监察部门的网络管理费用、设备购买与维护费等一系列费用。另外,各部门共同维护统一的管理平台,保证了平台的稳定运行与协调发展。
2.促进了各监管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使固定的资源达到最优分配;推动了我国统一化质量监管的发展,提高监管部门的工作水平。
3.云技术”统一监管平台中,技术、数据、规范统一,因此很容易实现对相关侧的统一落实。最终实现监管部门与施工单位之间的统一,做到工程的每一个环节都得到严格控制,工程中的每项数据变动都能及时传到监管部门,使之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问题,使质量监督管理更精细,管理效率更高,减轻了管理人员的工作量,同时也提高了工程施工水平,使工程质量得到保障。
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信息化建设应以我国现已出台的法律法规、硬性标准、各类文件等为基础,利用云技术、计算机通信技术、Web Service技术以及GIS技术,在国家相关研究课题的基础上进行开发,建设完善的系统机构。(1)以信息资源作为方支撑,整理清楚业务流程,初步建立起质量监督统一管理平台的框架;(2)利用IRDS(信息资源目录)进行数据建模,使企业、之间实现信息共享;(3)以EAI(企业应用)为理论建立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信息化统一平台建设的应用建模;(4)利用云技术建立远程操作、控制中心,数据储存中心,整合现有的建筑工程信息化技术,将同一平台的作用发挥到极致。
三、实现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途径
1.加强指导和信息化组织体系建设
主管部门应积极引导建设行业进行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信息化建设,各监管部门应划分出一个岗位抓们负责监督、管理、调整,使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信息化建设能够顺利实施。
2.运用市场机制推进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信息化建设
行业协会在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中的作用不可忽视,应发挥出自身组织与调节功能,制定出统一的信息化管理标准,开发相关的软件,对那些接受能力差的老员工进行专门的辅导培训等,清除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信息化建设道路上的障碍,推动信息化质量监管的大面积应用,为将来建设一体化平台奠定基础。
3.加强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措施
(1)完善我国关于建筑行业的法律法规以及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相关制度,剔除陈旧的,不适应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规章制度,建立统一信息共享平台,为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信息化建设提供有利条件。
(2)注重培养现代化信息科技人才,建立专业化的人才培训以及技术考核、评审、晋升制度,逐渐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的工程质量信息化管理人才。
(3)监管部门的日常工作中也应逐渐采用信息化技术,包括会议记录、决策审核、批准、数据采集与传输等。
(4)鼓励软件开发,应加强管理力度,促进并规范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信息化建设软件的开发并推广使用。
(5)建立对监管部门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的评价体系,提高监管部门的决策水平与监管能力。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信息化建设是目前建设工程在改革浪潮中的必然发展趋势。提高我国建设工程的监管水平,使监管工作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及时、正确的指出并改正工程建设的安全问题。积极开发应用软件,使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更加统一、规范,提高与工程项目有关的各单位的法律意识与工作水平,减少安全隐患,提高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 郑敏. ;我国建筑安全管理现状与对策分析[J]. 企业技术开发. 2011(07)
[2] 魏叙涌. ;浅论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J]. 广东建材. 2009(09)
[3] 孙艳. ;中国建筑安全规制设计:基于国际比较的视角[J]. 东北财经大学学报. 2009(02)
[4] 赵甜甜,谷晋川. ;对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理论模型的构建[J]. 建筑节能. 2008(12)
[5] 高晓红,康键. ;主要发达国家质量监管现状分析与经验启示[J]. 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 2008(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