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培训营销推广方案
1、市场定位
定位是招生策划的起点和依据,也体现着招生的目标和方向。
1、市场条件
| 人口数量 | ●市区常住人口数量应在3万以上 |
| 经济水平 | ●处在中等以上、教育消费水平处在中等以上 |
| 教育消费习惯 | ●大部分家庭子女有参加课外培训学习的习惯 |
| 潜在客户 | ●符合营销条件的客户目标生源数量在500人以上 |
| 导向 | ●不禁止民办培育培训 |
环境调查
●人员:市场调查是一切工作开展的必要基础,所以必须由专门人员负责此项工作。
●内部环境:充分衡量本校的人才数量/水平/优势/劣势、环境/设施、资金、人脉资源、公共关系、行业熟悉度、准备情况等。
●宏观环境:要对当地人口数量/结构/素质/文化、经济水平、教育消费习惯、行政部门/法律、法规、地理位置/环境等情况作详细、周密的调查和了解。
●竞争环境:
※外部:数量、类型、层次、规模、地理位置、投资人情况
※内部:课程、课时、收费、教材、班级、学生人数、教学模式、教学效果、管理/服务模式/水平、员工人数、
※营销:营销模式、促销手段、广告形式、出版物、营销、促销历史手段、市场人员
※硬件:教学环境、教学配套设施、管理配套设施、服务配套设施、办公环境与设施
※综合:影响力、竞争力(优势与劣势)、品牌知名度、办学历史等
★生源市场调查
●全面普查:对当地城区中小学的数量、规模、层次等进行调查,从而了解当地的广义
市场规模和容量,为确定潜在目标客户定位打下基础。
●目标详查:对确定的重点学校(1-2所)、重点年级(如小学4—6年级、小学毕业生、七年级等)和重点班级做科学、详细的调查和分析,从而确定可能的目标客户和营销策略、促销手段和成本。
3、市场细分
●根据家庭经济水平、班级人数、硬件配套、课程、学费等,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 级别 | 品牌 | 课程 | 课时 | 教材 | 人数 | 收费 | 教学 | 管理 | 服务 | 硬件 | 生源 |
| 低端 | 无 | 辅导类 | 60以上 | 无 | 无 | 2-5元 | 辅导 | 粗放 | 粗放 | 简陋 | 低收入 |
| 中端 | 自有 | 培训类 | 60-80 | 一般 | 25-35 | 5-8 | 常规 | 一般 | 一般 | 一般 | 一般 |
| 中高端 | 一般 | 培训类 | 40-60 | 部分专用 | 15-20 | 8-12 | 专业 | 专业 | 专业 | 配套 | 中等 |
一般说来,招生定位策划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一是定位生源地和招生目标群。是面向农村,还是面向城市;二是定位招生规模和生源质量。招生规模并非越大越好,招生必须有一定的质量要求。三是定位生源特色和招生优势。一定要找到本校的个性特点和优势,可以面向特殊的生源群体,可以多层次分类别招生。
2、市场策划
1、形象策划
学校形象识别系统的支柱性要素主要有三个,这也是我们进行招生形象策划的切入点和着力点。一是理念识别系统,指学校的价值观体系,包括办学理念、学校文化、战略目标、宣传口号等等。二是视觉识别系统,指运用视觉设计和行为展示,将学校的理念和特征视觉化、规范化、鲜明化,形成学校在人们那里的视觉形象特征,例如学校的校徽、标示牌之类,以提升学校在市场竞争中的识别度,进而实施有效的信息传播。三是行为识别系统,主要指学校的整体行为、组织行为、员工行为等,学校行为识别系统一般集中体现在学校内外举办的招生咨询活动、文化活动、社会公益活动以及学校的管理行为之中。
2、广告策划
招生广告策划的关键在于创意。好的创意应该简捷、突出、独特、联想、凝神、形象、时尚。广告媒体的选择也很重要,主要应该考虑其经济性、针对性和适合性。常用的媒体主要有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网络、宣传品、户外广告牌、车体广告、展览会、公益性社会活动等。还要注意报刊版面的环境选择,而且,学校也可以自行设计一些恰当的活动或传播性工具来发布学校招生信息。另外,还要注意软性广告的运用,它对目标公众的渗透力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3、管理策划
招生管理策划,首先应该对招生工作的机构、人员进行策划安排,确定建立精干、高效的组织系统,选择配备热爱、熟悉招生工作的人员。其次,策划建立科学、高效的指挥协调机制,优化配置各种招生资源,努力以最少的投入取得最大的效益。要遵循管理的原则,把众多的招生人员组织在团队之中,形成群体大于个体相加的合力和团队精神。第三,制定科学高效的激励,形成良性的激励机制,也是招生管理策划的重要内容,要充分运用环境、报酬、奖惩、精神、文化等多种要素调动招生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通过管理策划使民办学校的招生工作有条不紊、有序竞争、规范展开、高效进行。
4、渠道策划
目前常用的招生渠道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学校的老生带新生,学校全体教职工充当招生人员,四处拉学生。二是聘请招生信息员、招生代理,往各主要生源学校派驻招生机构、招生代表。三是参加各级各类招生咨询会、展览会、进行宣传推销。四是到生源地学校开展各种联谊活动,进行公关。五是新闻宣传,树立形象。六是各种媒体广告、实物广告。七是聘请著名专家、知名教授作顾问,对学校作出正面评价。八是邀请教育行政部门、教育科研机构的领导专家到学校视察指导。
5、项目策划
好的项目必然会给招生带来机遇和实效,在思考寻找好项目的过程中,我们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与众不同,在招生项目和手段同质化倾向越来越明显的今天,与众不同的项目必然会产生奇效。二是巧搭便车,巧妙地借用其它行业、企业的手段和力量,为自己的招生打开局面。三是拾遗补缺,在招生市场上总有一些不被人看重的冷门或专业,抓住了,一样可以使之有价值、高效率。四是填补空白,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尽管招生的学校越来越多,但还是有一部分需求暂时无法满足或者满足的代价很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