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10—11诗歌鉴赏修辞手法诊断练习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6 14:40:47
文档

10—11诗歌鉴赏修辞手法诊断练习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一)诊断练习————修辞手法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2008江苏卷)登金陵凤凰台李白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注】①一水:亦作“二水”。“总为浮云能蔽日”一句用了何种修辞手法?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5分)【答】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10年浙江卷)定林①(王安石)漱甘凉病齿,坐旷息烦襟。因脱水边屦,就敷岩上衾。但留云对宿,仍②值月相寻
推荐度:
导读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一)诊断练习————修辞手法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2008江苏卷)登金陵凤凰台李白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注】①一水:亦作“二水”。“总为浮云能蔽日”一句用了何种修辞手法?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5分)【答】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10年浙江卷)定林①(王安石)漱甘凉病齿,坐旷息烦襟。因脱水边屦,就敷岩上衾。但留云对宿,仍②值月相寻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一)诊断练习

————修辞手法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2008江苏卷)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①一水:亦作“二水”。

 “总为浮云能蔽日”一句用了何种修辞手法?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5分)

【答】

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10年浙江卷)

定林①(王安石)

漱甘凉病齿,坐旷息烦襟。 因脱水边屦,就敷岩上衾。 

但留云对宿,仍②值月相寻。真乐非无寄,悲虫亦好音。

【注】定林:寺原名,位于金陵(今南京)。    仍:又。

简析第三联中诗人表现情感的手法。(5分)

【答】

3、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10年安徽卷)

 岁暮①   [唐]杜甫

  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烟尘犯雪岭②,鼓角动江城。

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

[注]①本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末,时杜甫客居阆州(今四川阆中)。②雪岭:又名雪山,在成都(今四川成都)西。雪岭临近松州、维州、保州(均在今四川成都西北),杜甫作本诗时,三州已被吐蕃攻占。

这首诗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举出两种并作赏析。(5分)

【答】

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05福建卷)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

 (2)对第三联“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所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做简要分析。(6分)

【答】

5、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09宁夏、海南卷)

                        鹧鸪天  代人赋①      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②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注】①这首词作于作者遭解官归居时。②青旗: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做的幌子。

词的最后两句作者用了哪种写作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5分)

【答】

6、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04湖南卷)

       听邻家吹笙   郎士元

凤吹声如隔彩霞,不知墙外是谁家。重门深锁无寻处,疑有碧桃千树花。

   根据提示,赏析第四句“ 疑有碧桃千树花”。(6分)

【答】

7、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10年广东卷)

望江东   黄庭坚

江水西头隔烟树。望不见、江东路。思量只有梦来去。更不怕、江阑①住。

灯前写了书无数。算没个、人传与。直饶寻得雁分付②。又还是、秋将暮。

[注] ①阑:阻隔;阻拦。②直饶:纵使。分付:交付。

简析“隔”字的双重意蕴。(4分)

【答】

【诗歌鉴赏诊断练习——修辞手法答案】

1、(2)比喻。①忧君王为奸邪所蒙蔽,忧奸邪为非作歹;②忧贤者包括自己不得任用,忧国忧君忧民。【解析】(2)结合作者经历及诗歌内容,可以推知是比喻的修辞手法,“浮云”比成那些蒙蔽君王的奸邪小人,遮住了自己望长安,自己不得见长安,自然不会被统治者所重用。

2、运用拟人手法,“宿”和“寻”皆为人的动作,作者借此把“云”、和“月”人格化,诗人欲和白云对宿,又逢明月相寻,写出了在定林流连忘返的愉悦心境。

3、借代,如“烟尘”代边境战争;与后文“鼓角”相应,从视角和听觉两方面突出了战争的紧张,渲染了时局的艰危。用典,如,“请缨”,典出《汉书.终军传》;在诗句中暗示朝中无人为国分忧,借以表达诗人对国事的深深忧虑。

4、第三联运用夸张手法写出了岳阳楼高耸入云的情状,同时这两句诗想象神奇,在云间连榻,在天上“行杯”,写出了诗人恍若置身仙境的情景。(意思对即可)

5、运用了对照(或对比)的写作手法。作者将城里愁风畏雨的桃李,与乡间溪头迎春开放的荠菜花相对照,借景抒情,表达了他解官归居后鄙弃城市官场,热爱田园生活的感情。

6、诗人用通感的修辞格,以视觉意象写听觉感受,通过花的繁盛烂漫,写出乐声的明丽、热烈、欢快。

7、“隔”字一语双关,表面上是写茫茫江水、迷蒙江树阻隔了抒情主人公极目远眺的视线,实际上却传达出了抒情主人公无法与远方亲人团聚的失望惆怅的心境。

【解析】。首句开门见山,交待出“江水”、“烟树”等重重阻隔,展现一片迷蒙浩渺的艺术境界中,反映出主人公对远方亲人的怀念。她极目瞭望,茫无所见:“江水”、“烟树”、“江东路”等客观自然意象,揭示了人物的思想感情。“隔”字把遥望一片浩渺江水、迷蒙远树时的失望惆怅的心境呈现出来。“望不见江东路”是这种惆怅情思的继续。接着,作者把特定的强烈的感情深化,把满腔的幽怨化为深沉的情思,做“梦”似乎可以冲破时空,跨越浩浩的大江,实现自己的愿望,飞到思念中的亲人身边。

文档

10—11诗歌鉴赏修辞手法诊断练习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一)诊断练习————修辞手法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2008江苏卷)登金陵凤凰台李白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注】①一水:亦作“二水”。“总为浮云能蔽日”一句用了何种修辞手法?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5分)【答】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10年浙江卷)定林①(王安石)漱甘凉病齿,坐旷息烦襟。因脱水边屦,就敷岩上衾。但留云对宿,仍②值月相寻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