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来源:《新课程学习·下》2014年第04期
一、案例背景
“买文具”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的内容。这一课是学生第一次认识小数,是对小数意义的最初步了解。教学时教师可以结合买文具的生活情境,在购物的活动中,让学生通过观察标价牌上用小数表示的价格,自然地引入小数;再把这些表示价格的小数改写为几元几角几分的形式,再通过把几元几角几分改写为小数表示的过程,初步理解小数的具体意义,认识小数的特征,并会认、读、写简单的小数,同时让学生充分地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就在身边。
二、案例描述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师:(出示情境图)星期天,笑笑去文具店买文具,可是文具店里的标价牌上的标价她看不太明白,因此想请同学们帮帮忙。你们愿意吗?从这幅图里你能得到哪些数学信息?
生:在解读情境图的时候找到小数,发现这些数和以前学过的数不一样,不是整数元的,有的不到1元。
由于大部分学生都有购物的经历,因此他们对于标价所表示的几元几角几分能够很清楚地知道,教师抓住这个时机,指导学生研究这些数字的特点和组成部分。
师:有小数点的是小数。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认识小数
(1)(课件出示商品及价格)说一说每一种文具的单价是几元几角几分。
出示文具标价牌:
书包45元;文具盒18元
铅笔0.50元;水彩笔16.85元
2.区别整数与小数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能不能把这些文具标价中的数分成两类?怎样分?自己动笔写一写
根据学生的回答,把文具标价牌分成两类。
(第一类)书包45元;文具盒18元
(第二类)钢笔0.50元;水彩笔16.85元
3.引出小数
师:第一类数45、18是我们以前学过的,都是整数。第二类数它们有一个什么特点?(数中间都有一个小圆点。)像这样的数都是小数。你能举出几个小数吗?小数有无数个。
(三)合作交流,竞争提高
1.读小数
师:你会读小数吗?
(1)出示小数3.50,0.50,16.85,8.00,1.06。
(2)认识小数各部分名称。
课件出示:中间的点叫做小数点,小数点前面的部分叫做整数部分,小数点后面的部分叫做小数部分。小数点前面的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小数点后面的小数部分是几就读几,千万不要忘了小数点。如,16.85读作:十六点八五。
2.分组合作
(1)出示课件,同桌互相读一读上面商品标价签中的小数。
(2)售货员阿姨粗心地把笔记本标价牌上的小数点位置写错了,把3.50元写成了0.35元,会造成什么结果?写成35.0元呢?
师:其实在小数中,这个点很重要,举例说明:让学生分组讨论,引发他们对小数点的关注。
3.写小数
(1)师:物品的价格可以用几元几角几分表示,也可以用刚认识的小数表示。
(2)课件出示一些钱数,读出钱数,分组抢答。
(3)怎样写出这些钱数?用小数表示钱的方法:把元写在小数点的前面,角和分写在小数点的后面。例如:5元4角1分=5.41元;3.65元=3元6角5分。
(4)黑板出题:
12元5角= 0.49元=
(四)展示点拨,查缺补漏
师:下面我们一起进入智慧王国,看看智慧天使都给我们带来了哪些考验?有决心闯三关吗?
请看大屏幕:
第一关:写一写、读一读——看钱数写小数。
第二关;说一说——统计教科书价格
第三关:摆一摆——用钱币模型,同桌你说我摆。
(五)练习评测,强化重点
1.填一填
3元5角=元 2元5角5分=元 15元6角=元
8角=元 5分=元 3元5角=元
完成后组织讨论,教师巡视,并帮助个别学生。最后提问学生同意结果。结束后请学生读一读。
2.火眼金晶
下面的读法对不对?错误的请改正。
31.20读作三十一点二十( )
2.809读作二点( )
三、案例反思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依据这一理念,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积累的生活经验,要突破传统的教学方法,紧紧围绕重点、难点,注重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
“买文具”这节课从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使学生亲身感受到数学是实实在在的,同时也使学生明白买东西要用到钱,要用钱就必须先认识人民币这一学习要求,这样既符合小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又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强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让学生思考,获取数学信息;注重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鼓励学生与同伴交流,并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学习自主动性,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提出多样化的解决策略,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总之,全课围绕着价钱的两种表示形式认识小数及小数表示的意义,较好地达成了本课的教学目标,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了新的知识。
编辑 赵飞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