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当代文学专业
名词解释(5分一个)
中国诗歌会、孤岛文学、整理国故、林译小说、漳河水、《春醪集》、春柳社、巴金《随想录》、三个崛起、百花文学
论述(第1题必答,2、3、4中国学生选作两道,2、3、4、5留学生选作两道。)
1、结合具体作品实际分析鲁迅《呐喊》、《彷徨》在小说艺术上的异同(40分)
2、以梁启超和胡适的主张为例,比较晚清文学改良和五四文学的观念的差异(30分)
3、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的新进作家路翎、张爱玲、钱钟书、赵树理中任选两位,说说他们的创作与五四新文学的关系。(30分)
4、结合通俗小说作家(张恨水、王度庐、程小青等)的实际,说说通俗小说与新文学的相互作用。(30分)
5、从曹禺的《雷雨》和《日出》中任选一个人物形象加以分析。(30分)
现当代文学专业基础第二部分
1、说说从元稹的《莺莺传》到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再到王实甫的《西厢记》的思想艺术上的转变。
2、说说王国维的美学思想及在今天的意义。
3、论述拜伦、雪莱、普希金、裴多菲的诗歌的精神联系。
4、说说罗曼·英伽登的现象学文学理论的主要观点并做简要评价。
中外文学:
1、通过分析中国古代伏羲女娲传说,日本创世神话和朝鲜“檀君”神话,分析东亚文明神话(形成?)的特征。(可从神话人类学……等诸多方面选择一切入点论述)
2、述《格列佛游记》的主题
3、通过莎士比亚戏剧,分析福斯塔夫性格
4、分析《围城》中的人物形象
5、分析《春江花月夜》中的意象,并以此论述中国传统诗歌中的时间意识。
中外文论
1、诗品序中的一段话(“诗有三义……”),标点,翻译,简述
2、给了一段毛诗大序和一段古今和歌真名集序的原文,通过以上引言论述中国和日本古典诗歌“美意识”的异同。
3、分析亚理士多德《诗学》中“诗”的涵义(范畴?)
4、论王国维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的联系
5、结合中外文论史实,谈谈对“理解的确定性”这一范畴的认识
2002古代文学
一、名词解释(5分一题):
1.《涉江》
2.沈诗任笔
3.倚声
4.《清平山堂话本》
二、根据下面一段曲词谈谈其内容和艺术特色(15分)
马致远《汉宫秋》元帝别离昭君回宫一段。
三、论述:
1.试述先秦散文在文学史上的地位。(20分)
2.联系中唐诗歌发展背景谈谈李贺与李商隐诗歌的艺术表现特色。(25分)
3.根据文言小说发展分析《聊斋志异》的文体特征。(20分)
2002专业基础
一、简答:(10分一题)
1.简述《文赋》关于创作灵感的观点。
2.“绍兴和议”
3.试述“文学研究会”的创始人和文学观点。
二、论述:
1.试述金圣叹对于小说的评点。(20分)
2.孝文帝迁洛和改革的措施、结果和意义。(25分)
3.评论“五四”新文动对传统文学的批判。(25分)
2007年试题
文献学
一、简释
校雠学
转注
叶音说
右文说
影宋、覆宋
乾嘉考据学
二重证据法
郭店楚简
二、标点下文,并评述其观点
(龚自珍《高邮王文简公墓表》引王引之语)
三、简述避讳之学在古籍整理研究中的作用及应注意的问题。
四、简述使用“十三经”中的《尚书》应注意的问题。
五、评述朱熹的古文献学成就及局限。
六、简述清代私家藏书目录的特点,并写出晚清四大藏书家及其藏书楼的名称,说明其藏书的去向。
七、阅读下列文字,并标点划线部分,以此为例说明《周礼注疏》的注疏体例,并分析其中可能存在的文字讹误以及使用同类资料时应注意的问题。
轮人为轮,斩三材,必以其时。三材,所以为毂辐牙也。斩之以时,材在阳,则中冬斩之。在阴,则中夏斩之。今世毂用杂榆,辐以檀,牙以橿也。○牙,音讶,下皆同。中,音仲,下“中夏”同。橿,居良反。
[疏]注“三材”至“橿也”○释曰:轮人唯造车轮,轮之三材,唯毂辐牙,故郑以此三者解之也。云“材在阳,中冬斩之”等,并据《山虞》文知之,郑举今世所用木为此三者,未知周用何木也。
三材既具,巧者和之。调其凿内而合之。○凿,在洛反,又曹报反。内,如锐反,依字作枘。合,音閤,又如字。
[疏]注“调其”至“合之”○释曰:郑以调解和凿内,谓孔入毂入牙者并须调,使得所也。
毂也者,以为利转也。辐也者,以为直指也。牙也者,以为固抱也。利转者,毂以无有为用也。郑司农云:“牙读如跛者讶跛者之讶,谓轮輮也。世间或谓之罔,书或作輮。”○輮,而久反,刘音柔,李而又反。
[疏]注“利转”至“作輮”○释曰:云“辐也者,以为直指也”者,入毂入牙,并须直指,不邪曲也。云“牙也者,以为固抱也”者,使牢固抱曲。云“利转者,毂以无有为用也”者,按《老子道经》云:“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注:“无有谓空虚。毂中空虚,轮得行,舆中空虚,人居其上。”引之者,证毂为由空乃得利转之义也。先郑读“牙”为“讶跛”者之讶者,讶,迎也。此车牙亦輮之,使两头相迎,故读从之。
轮敝,三材不失职,谓之完。敝尽而毂辐牙不动。○敝,婢世反,徐、刘伏灭反。
[疏]“轮敝”至“之完”○释曰:谓之为“职”者,毂辐牙各自职任,自相支持,虽尽不动,是不失职也。
望而视其轮,欲其幎尔而下迆也。进而视之,欲其微至也。无所取之,取诸圜也。轮谓牙也。幎,均致貌也。进犹行也。微至,至地者少也。非有他也,圜使之然也。郑司农云:“微至,书或作‘危至’,故书圜或作员,当为圜。”○幎,莫历反。圜,于权反。致,直置反,下注“稹致”同。
[疏]“望而”至“圜也”○释曰:望而视之,谓车停止时。云“幎尔”者,幎,均致貌。尔,助句辞。云“下迤”者,谓辐毂上毂,两两相当,正直不旁迆,故云下迆也。
望其辐,欲其揱尔而纤也。进而视之,欲其肉称也。无所取之,取诸易直也。揱纤,杀小貌也。肉称,弘杀好也。郑司农云:“揱读为纷容揱参之揱。”玄谓如桑螵之蛸。○揱,音萧,又色交反,又音朔,李又所咸反。称,尺证反,注同。易,以豉反。杀,色界反,刘色例反,下同,一音如字。揱参,上色交反,又音萧,刘音朔,下所林反。螵,戚毗昭反。刘平尧反。蛸,音萧,又音消。
[疏]“望其”至“直也”○释曰:上经总视轮,此经则视辐。
下云“进而视之”,则上云“望其辐”,据住止时也。○注“揱纤”至“之蛸”○释曰:云“揱纤,杀小貌也”者,凡辐皆向毂处大,向牙处小。言揱纤,据向牙处小而言也。云“肉称,弘杀好也”者,向毂为称,故为弘杀。先郑云“纷容揱参之揱”者,此盖有文,今检未得。“玄谓如桑螵蛸之蛸”者,读从《尔雅·释虫》
“螳螂螵蛸”,并取音同也。
当代文学
一、名词解释 5*10
1、罗曼蒂克
2、鸳鸯蝴蝶派
3、看虹录
4、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5、中国人民文艺丛书
6、中间人物
7、波动
8、主体论
9、图卷戏
10、今天
二、论述
1、简要概括三里湾,创业史在任务形象,语言风格,借重的文学传统等方面的主要差别,并分析其农村想象的各自特点。
(以下三选二)
2、结合《爸爸爸》和《小鲍庄》论述寻根小说的主要特点。
3、结合具体文学思潮与文学作品,谈西方现代派与80年代文学的关系。
4、以《大众文艺丛刊》为例,描述并分析左翼文学对40年代文坛的重组。
古代文学专业基础
第一部分:大综合(50分,每题1分)
1、 “庄周梦蝶”出自《庄子》( )篇
2、 汉末“古诗十九首” 最初被收入梁代( )主持编纂的《文选》。
3、 “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由曹丕在( )中提出。
4、 元好问《论诗绝句》中云“一与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这是对( )诗歌的评价。
5、 提出“四声八病”之说的南朝诗人是( )。
6、 杜甫《春日忆李白》一诗中云“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其中“鲍参军”是指( )。
7、《小山词》的作者是( )。
8、元代散曲作家中有“曲中双璧”之美誉的是张可久和( )。
9、元代后期钟嗣成的( )一书,保留了很多元代散曲作家的生平及评论资料。
10、1987年由韩国人发现,由钱塘陆人龙、陆云龙编纂刊行的一部白话短篇小说集是( )。
11、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短篇小说集是( )。
12、李金发曾受到法国诗人( )所著《恶之花》的影响。
13、魏连殳是小说( )里的人物。
14、《古潭的声音》的作者是( )。
15、人们常用“三红一创”来概括50-60年代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经典,这四部作品是《红旗谱》、《红日》、( )、《创业史》。
16、“精神奴役的创伤”是理论家( )的提法。
17、时期出现的一个包括芒克、多多等人的地下诗歌群落被称为( )。
18、“陈奂生系列”小说的作者是( )。
19、司绮纹是小说( )中的人物。
20、中国四大民间故事是( )。
21、中国第一部词源学著作是汉代的( )。
22、反切是一种注音法,其中反切下字取( )。
23、古汉语中,表示“洗涤”义的常用词有“洗”、“盥”、“沐”、“浴”、“沫”等,它们所结合的动作对象各不相同,其中盥是洗手,“沫”是洗( )。
24、《郑伯克段于鄢》中“君子曰:颍考叔,纯孝也,爱其母,施及庄公。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句中“是”的意思是( )。
25、“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是古代汉语修辞方式中的( )用法。
26、上声字出现在非上声字之前,声调变为( )。
27、从构词的角度看,“狼狈”是( )词。
28、“戴高帽”是熟语中的( )语。
29、按照朱德熙的语法体系,“大型”的词性是( )。
30、现代语言学的奠基人索绪尔的名著是( )。
31、语言符号最重要的两个特性是任意性和( )。
32、八个基本元音中特征为“后半高圆唇”的元音是([ ])。
33、语法范畴是词的变化形式所表示的( )方面的聚合。
34、词义引申的两种主要方式是( )。
35、根据语言的谱系分类,俄语属于( )语系。
36、汉代传《诗经》者有鲁、齐和( )四家,称“四家诗”。
37、现存中国古代规模最大的类书是( )。
38、二十世纪初期,我国曾出版了三部大型古籍丛书,它们分别是《四部丛刊》、《四部备要》和(《 》)。
39、“象”、“郯”二字的四角号码分别是( )。
40、“陡”、“鸣”在《康熙字典》中所属部首分别是( )。
41、《死魂灵》是( 世纪 国作家 )的作品。
42、《悲惨世界》是( 世纪 国作家 )的作品。
43、《五卷书》是古代( )的短篇小说集。
44、《后汉书》的作者是( 朝的 )。
45、唐朝安史之乱中的“安”和“史”分别指( )。
46、柏拉图在《斐多》篇里论述了灵魂不朽,在《斐德若》篇中论述了“柏拉图式的爱情”,在( )里论述了文艺的灵感即“迷狂说”。
47、意大利的( )在他于1725年出版的代表作《新科学》中提出了“诗性智慧”这一重要概念。
48、楚辞有“发愤抒情” 说,司马迁有( )说。
49、后人常以袁宏道的“( ),不拘格套”来概括明代派文学思想的基本特点。
50、依据叙述者在作品中的位置,小说的叙事角度大体上可分为两大类,即( )与限定叙事。
第二部分:通史、文论、现当代文学史
一、名词解释(5×3=15分)
1、行卷
2、叶燮
3、爱美剧
二、论述题(85分)
1、论李斯(30分)
2、《沧浪诗话》的诗学理论述评。(30分)
3、论张恨水对古代章回体小说的继承与发展。(25分)
古代文学专业
一、名词解释(30分,每题6分)
1、讲
2、《乐府诗集》
3、《瀛奎律髓》
4、茶陵派
5、纳兰性德
二、论述题(120分)
1、 试论诗骚传统的确立。(40分)
2、 结合诗歌艺术的发展和社会风尚,谈一下盛唐山水诗对齐梁山水诗的继承和发展。(30分)
3、 何元朗谓《拜月亭》“高出于《琵琶记》远甚”,王世贞认为此言大谬,请谈谈你的看法。(25分)
4、 晚明小品文的艺术特色及其对后世散文的影响。(25分)
解释下列古汉语语句中带点的词
使者致弊(《庄子;让王》)
故人无师法而知则为盗,勇则为赋(《荀子;儒效》)
不愤不发(《论语;述而》)
则千里虽远,亦或迟或速,或先或后,有胡为乎其不可以相及也(《荀子;修身》)
臣愿颇采古礼,与泰仪杂就之(《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
2009年北京大学中文系现当代文学专业基础考研试题大题
1.论诗家三李(李白,李贺,李商隐)创作艺术上的共通性
2.简述新批评的理论主张,并例举几位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论著。
3.以一部经典作品为例说明什么是意识流小说。
4.纪晓岚云: “《聊斋志异》盛行一时,然才子之笔,非著书者之笔也。虞初以下,干宝以上,古书多佚矣。其可见完帙者,刘敬叔《异苑》、陶潜《续搜神记》,小说类也;《飞燕外传》、《会真记》,传记类也。《太平广记》,事以类聚,故可并收。今一书而兼二体,所未解也。小说既述见闻,即属叙事,不比戏场关目,随意装点,伶玄之传,得诸樊姬,故猥琐具详,元稹之记,出于自述,故约略梗概。杨升庵伪撰《秘辛》,尚知此意,升庵多见古书故也。今燕昵之词,媟狎之态,细微曲折,摹绘如生。使出自言,似无此理;使出作者代言,则何从而闻见之?又所未解也。留仙之才,余诚莫逮其万一;惟此二事,则夏虫不免疑冰。
解释这段话并且评述惟此二事
北京大学2004年现当代文学考研试题
名词解释(5分一个)
中国诗歌会、孤岛文学、整理国故、林译小说、漳河水、《春醪集》、春柳社、巴金《随想录》、三个崛起、百花文学
论述(第1题必答,2、3、4中国学生选作两道,2、3、4、5留学生选作两道。)
1、结合具体作品实际分析鲁迅《呐喊》、《彷徨》在小说艺术上的异同(40分)
2、以梁启超和胡适的主张为例,比较晚清文学改良和五四文学的观念的差异(30分)
3、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的新进作家路翎、张爱玲、钱钟书、赵树理中任选两位,说说他们的创作与五四新文学的关系。(30分)
4、结合通俗小说作家(张恨水、王度庐、程小青等)的实际,说说通俗小说与新文学的相互作用。(30分)
5、从曹禺的《雷雨》和《日出》中任选一个人物形象加以分析。(30分)
北京大学2004年语言文字学考研试题
一,请分析下列汉字的字形并指出其本义(21分)(阙)
常 脩 勝 盥 星
二 , 请指出下列字组内两字之间的关系(阙)
秋/鞦 禽/擒 强/ 彊
三 , 请写出下列作家的一部作品(十人)(阙)
郭璞 陆法言 陆德明 陈澧 江永
桂馥 王引之 郝懿行 徐锴(徐铉?)
四 , 请说出下列作品的出处(阙)
《中庸》 《告子》 《说难》 《孤愤》 《性恶》
《季孙》 《货殖列传》
五 , 请用汉语拼音写出下列反切的读音 (阙)
德红切 古见切 徒贡切 乃都切
六 , 名词解释(全)
上古音 韵脚 韵 字母 破读
七 ,请指出下面《诗经-()女》所押的韵部,并指出韵脚字(阙)
九,“姜氏何厌之有”的“何厌/之有”有两种可能的分析,即“何厌/之有”、“何/厌之有”。请分析下列句子有几种可能的分析:(八例)
1、何蜀之敢望
2、臣何力之有焉
3、何不可之有
十 ,请分析“为之所”和“无使滋蔓”的语法特点。
十一,请指出下面这首诗的平仄:
酬乐天
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蜀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十二,请标点下文并翻译成标准的现代汉语
文公出亡——————惠公朝卒而暮事文公寺人之贞何如
及难公使寺人披伐蒲重耳曰君父之命不校乃徇曰校者吾仇也逾垣而走披斩其祛遂出奔翟
寺人披请见公使让之且辞焉曰蒲城之役君命一宿女即至其后余従狄君以田渭滨女为惠公来杀余命女三宿女中宿至虽有君命何其速也夫祛犹在女其行乎对曰臣谓君之入也其知之矣若犹未也又将及难君命无二古之制也除君之恶唯力是视蒲人狄人余何有焉今君即位其无蒲狄乎齐桓公置射钩而使管仲相君若易之何辱命焉行者甚众岂唯刑臣
北京大学2004年古代文学考研试题
1。名词解释(6*5)
(1)《诗经集传》
(2)七体
(3)太康文学
(4)徐庾体
(5)《太和正音谱》
(6)花雅之争
2。论述题(4*30)
1 以〈史记〉为中心论述先秦两汉史传文学的发展情况。
2 试评述白居易和元稹为代表的诗歌运动的理论。
3 谈谈陆游、范成大和杨万里的关于乡村题材诗歌的创作情况。
4 关于〈
三国演义〉的虚实之争,请你谈谈对这个问题的认识。
专业基础(2)
1 党锢之祸和东汉晚期的现实政治。(35分)
2 结合曹丕的〈典论·论文〉具体内容,给出你的评价。(30分)
3 结合现代作家的文学创作,谈谈古代小说和现代小说之间的联系。(35分)
北京大学2004年对外汉语专业考研试题
现代汉语部分(共100分)
一、语音、文字(33分)
1、简述三声的变调规律。(5分)
2、按照汉语拼音方案给下面这句话注音:(6分)
阿三和大王说说笑笑地走进了景山后街的环保大楼。
3、普通话中/e /的音位变体有那几种?举例描述之。(6分)
4、指出下列汉字的造字法:(6分)
几、闪、帘、初 (另两个不记得了)
5、写出下列汉字的繁体字(6分)
谗、忏、乱、衅、铁、脏
6、拼音改错:(4分)
胼胝 呶呶 攻讦 疆埸
二、词汇(27分)
1、指出下列词语的构词法:(5分)自卫 司令 (另外3个不记得)
2、(4分)(1)“……,小明渐渐地睡着了。”中的“渐渐”能否换成“逐步”?为什么?
(2)“刚才太阳还很好,居然一会儿就下起雨来了。”中的“居然”能否换成“果然”?为什么?
3、有人认为词的意义只是概念意义,有人认为词的意义不仅包括概念意义,还包括附属意义。试从对外汉语教学的角度谈谈这两种观点的优劣得失。(4分)
4、辨析词语:(8分)(1)以至 甚至 (2)本来 原来
5、下列词语的释义是否有问题,如果有请指出。(6分)
(1)掏:用手探取
(2)
(3)画:用笔或类似笔的东西作出图形
(4)进(用在动词后):凹陷
三、语法(40分)
1、“衣服不干,不能穿。”和“衣服没干,不能穿。”这两个句子在语义上为什么不同?请再举两个类似的例子。(8分)
2、根据所给的例句归纳“倒”的用法:(4分)
(1)我倒是很想和你们一起去,就是没有时间。
(2)这些家具式样很一般,倒都很结实。
(3)
(4)弟弟倒比哥哥高。
(5)
(6)
(7)他平时学习不怎么用功,考试成绩倒不错。
3、用层次分析法分析下列句子。(6分)
(1)他打了个电话让他姐姐来他这儿住几天。
(2)对他的意见,我们都已经在昨天谈了不少了。
4、改病句并说明理由。(10分)(共5句,我记得不全)
(1)这部电影我昨天才看,今天不想再看了。
5、简述现代汉语中“着”的研究成果并发表你的看法。(12分)
语言学理论部分(共50分)
1、举例简要说明什么是语法组合的递归性。(10分)
2、外国留学生学习汉语的b / p、 d / t时会遇到哪些困难?试从发音原理、音位区别的角度分析其原因。(10分)
3、语言符号的意义是怎样获得的?语言符号的形式和意义是怎样结合来表示现实现象的?研究这一问题对第二语言教学有什么意义?(15分)
4、什么是语言的谱系分类?这方面的研究有哪些结论?按照谱系分类,汉语、英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俄语、日语、朝鲜语、蒙古语、维吾尔语、越南语分别属于哪一类型的语言?(15分)
基础课试题(题量非常大,能做完就不错了。小题恕不能一一列出)
一、语言学知识(30分)
(一)填空题(每空半分,共20分)
(二)选择题(10个,共10分)
二、古代汉语(50分)
(一)1、解释下列术语:(共6分)(1)反切法 (2)九州 (3)年、岁
2、举例说明古汉语中判断句的类型和特点。(4分)
(二)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10个,共10分)
(三)翻译下列句子并指出其中与现代汉语不同的语法现象。(7句,共14分)
(四)翻译一段没有标点的文言文。(16分)
选自《庄子?外篇?山木》(“庄子行于山中”至“此神农黄帝之法则也。”)
三、中国现当代文学(20分)
(一)填空题
(二)选择题(12个,共6分)
(三)简答题(6分)1、精神胜利法 2、《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对后来中国文学的影响
四、中国古代文学(10分)
(一)填空题(6分)
(二)简答题(4分)1、简述柳永对宋词发展的贡献 2、“诸宫调”
五、中国文化(40分)
(一)填空题(12分)
(二)简答题(每题3分,共18分)
1、印度佛教是从哪条路线传入中国的?
2、“阿注婚”
3、墨家的思想和主张
4、辟雍
5、中国人的名、字、号
6、中国园林的分类及中国园林的主要特点
(三)论述题:“龙”的起源和它在中华文化中的意义。(10分)
北京大学2004年中文各专业考研试题
现当代文学专业
名词解释(5分一个)
中国诗歌会、孤岛文学、整理国故、林译小说、漳河水、《春醪集》、春柳社、巴金《随想录》、三个崛起、百花文学
论述(第1题必答,2、3、4中国学生选作两道,2、3、4、5留学生选作两道。)
1、结合具体作品实际分析鲁迅《呐喊》、《彷徨》在小说艺术上的异同(40分)
2、以梁启超和胡适的主张为例,比较晚清文学改良和五四文学的观念的差异(30分)
3、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的新进作家路翎、张爱玲、钱钟书、赵树理中任选两位,说说他们的创作与五四新文学的关系。(30分)
4、结合通俗小说作家(张恨水、王度庐、程小青等)的实际,说说通俗小说与新文学的相互作用。(30分)
5、从曹禺的《雷雨》和《日出》中任选一个人物形象加以分析。(30分)
现当代文学专业基础第二部分
1、说说从元稹的《莺莺传》到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再到王实甫的《西厢记》的思想艺术上的转变。
2、说说王国维的美学思想及在今天的意义。
3、论述拜伦、雪莱、普希金、裴多菲的诗歌的精神联系。
4、说说罗曼·英伽登的现象学文学理论的主要观点并做简要评价。
中外文学:
1、通过分析中国古代伏羲女娲传说,日本创世神话和朝鲜“檀君”神话,分析东亚文明神话(形成?)的特征。(可从神话人类学……等诸多方面选择一切入点论述)
2、述《格列佛游记》的主题
3、通过莎士比亚戏剧,分析福斯塔夫性格
4、分析《围城》中的人物形象
5、分析《春江花月夜》中的意象,并以此论述中国传统诗歌中的时间意识。
中外文论
1、诗品序中的一段话(“诗有三义……”),标点,翻译,简述
2、给了一段毛诗大序和一段古今和歌真名集序的原文,通过以上引言论述中国和日本古典诗歌“美意识”的异同。
3、分析亚理士多德《诗学》中“诗”的涵义(范畴?)
4、论王国维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的联系
5、结合中外文论史实,谈谈对“理解的确定性”这一范畴的认识
北大2008现当代文学专业基础考题
一、论述题:
1.论西方表现主义文学的艺术特征
2.什么是意识流
3.《诗经》的“兴”,周作人讲“就是现代名词里的象征”,比较“兴”和“象征”,论述异同。
4.论《红楼梦》叙事艺术
北大2008现代文学方向考题
1.论胡适《尝试集》的历史功过和得失
2.“北京、上海”两个城市的文学结合中国二三十年代的文坛格局
3.谈现代抒情小说的发展及郁达夫对抒情小说的贡献。
4.通过曹禺和老舍谈话剧是一门语言艺术
5.比较冰心和张爱玲的散文艺术
名词
1.中国新文学大系
2.美文
3.“文协”
4.林译小说
5.《邂逅集》
6.苦闷的象征
北大2008古代文学方向专业考题
中国古代文学
名词解释5*6
刘向 龙朔体 孟称舜 青楼集 文界 人静庐诗草
论述 25*4
风雅的异同
永明体及其地位
词的赋化和以赋为词
对古代小说的续书的认识
北大中国古代文学基础考题
综合50分
名词解释5*5
文章流别论 郡斋读书志 三通 府兵制 李劼人
论述25*3
王国维的戏曲理论
宋代理学和产生条件
比较《围城》和《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
北大2008年现当代文学考题
1.摩罗诗力
2.语丝
3.第三种人
4.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5.负瑄琐话
6.铁木前传
7.中国新文学源流
8.两结全创作方法
9.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
10.九叶派
论述题
1.分析知识分子写作与民间写作两个概念,谈谈你的看法。
2.试论古代文论转化为当下文学批评语言资源的可能性。
3.20世纪90年代诗歌的叙事性。
4.结合两长篇小说谈中国五六十年代农村题材长篇小说的创作
5.结合《青春之歌》和《洗澡》或王蒙的季节系列
北京大学2006年士中文考研大综合试题
一、填空50分,( )内答案,仅供参考
1,后,五六十年代诗人重返诗坛后的作品被叫做(归来 )的诗
2,《永远的尹雪艳》的作者是 (白先勇 )
3,以韩寒等为代表的写作被评论界称为(80后写作)
4,吕纬甫是鲁迅(《在酒楼上》)中的人物
5,《大淖纪事》的作者(汪曾祺)
6,巴金的处女作是(《灭亡》)
7,《潘先生在难中》的作者是 ( 叶圣陶)
8,《江格尔》是( 藏 )族的史诗
9,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
10清末(王国维)以德国古典哲学资源研究《红楼梦》。
11清末陈衍认为古代诗歌莫盛于三远,指(开元)、元和、元祐
12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13《清真词》的作者是 ( 周邦彦 )
14民歌集〈山歌〉、〈挂枝儿〉编者(冯梦龙)
15落红不是无情物,(化做春泥更护花)
16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17《诗经》描写农奴一年劳作生活的名篇(《豳风七月》)
18 “ 三礼”指 《 周礼》、(《仪礼 》) 、《礼记》
19 第一部方言学著作是扬雄的(《 方言 》)
20 第一部诗话是 (〈六一诗话〉)
21民俗一般分为 ()民俗、风俗民俗、物质民俗
22《结构主义》一书的作者([瑞士] 皮亚杰 )
23(布瓦洛)在《诗的艺术》中提出古典主义主张。
24 毛 ( 1942 ) 年发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25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前言 》中提出文艺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
26北京大学简称北大,这是构词方法中的
27最早将第三人称分为他、她它的是语言学家刘半农
28《说文解字》共有部首( 540 ) 个
29《广韵》编者北宋(陈彭年)和丘雍
30汉语属于 ( 汉藏 ) 语系
31从修辞学看,乘坚策肥中的坚、肥是 代称(借代)
32沽有买和卖两个意思,这种现象叫做 多义词或一词多义
33从“艦”到“舰”简化方式属于
34“看得不清楚”的补语结构是 谓语补足语
35“出门儿”有 ()个语素
36“买了两斤鸭蛋”中不是成词语素的是(了)
37普通话唯一不作声母的辅音(ng)
38汉语声调由语音四要素中(音高)决定
39语言二层性是指有符号层和(音位层)
40孔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调也)。
41孟子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42老子曰:致虚极,(守静笃)
43庄子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44刘勰论说山水诗的兴起:“ ( 庄老告退 ) ,而山水方滋”
45魏晋玄学中的三玄指(《 易经 》)《老子》《庄子》和
46最早提出"义理,考据,辞章"并重的是古文学家 ()
47宋《楚辞补注》作者( 洪兴祖)
48汉《说苑》作者 ( 刘向)
49八卦名:乾,坤,(震),巽,坎,离,艮,兑
50天干名: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二、论述题。(100分)现当代基础
1、比较十九世纪欧洲现实主义和二十世纪魔幻现实主义异同。
2、评论“新批评”理论的得失。
3、谈谈司空图的《诗品》或严羽的《沧浪诗话》理论及对古代诗歌的影响。
4、桐城派说“学宜程朱之后,文章在韩欧之间”,解释并阐述体现的理论观点。
(看过历年题,可见有许多题都是往年多次考过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