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通过实践活动,理解书籍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热爱读书的好习惯。
2、教给学生正确的读书方法,养成良好 的爱书,护书的好习惯。 课前准备
1、收集名人格言;
2、准备一本自己喜爱的图书; 3、准备读书感受一条。 教学过程
一、格言导入,激发兴趣 。 引导学生交流格言: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高尔基 书籍为理智和心灵插上翅膀 ——高尔基 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 ——列夫托尔斯泰 二、揭示本课目的,板书课题——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1、学生交流名人格言 2、参与全班交流。 自交流,感悟方法
、组织学生小组、全班交流读书感受。 、评选读书之星老师给读书之星颁奖。 3、教师小结:
好书的确是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朋友,多读好书,可以使人终身受益。所以莎士比亚说:“书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中没有书籍,就像没有阳光;智慧中没有书籍,就像鸟儿没有翅膀。”
、小组自交流读书感受: ①书籍给了我知识;
1
②书籍使我懂得了做人的道理; ③书籍使我树立远大的理想。 、推派代表参加全班交流。 三、检测体验,培养习惯
1、出示检测:
①上课时,小红看起课外书来;放学后,作业没做,又着迷地看起课外书来。
②小兰只爱看《卡通画册》,对别的书没兴趣。
③小云一天看好几本书,每本只看插图就好了。 2、组织交流。 3、小结:
、学生参与检测,并说明理: ①小红看书时间不对。
②小兰应该培养多种兴趣,读各种各样的书。 ③小云要认真阅读理解内容。体会感情。 、参与全班交流 四、课后延伸,巩固升华
布置课后作业:我们中队将开展与好书交朋友的活动,希望大家认真读书,一个月后,比一比谁读的书多,收获大。 回家或利用课余时间订计划阅读课外书籍,准备参与活动。
2
默读要有速度 活动感受型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指导,培养学生的默读能力及培养他们课外阅读的兴趣。
2、有速度的看一些浅显的课外书籍,并有一定的速度,扩大阅读面。 课前准备
1、 一则有关名人快速阅读的故事
2、了解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 教学过程
一、故事激趣,导入新课
1、导语:小朋友,从一年级到二年级,你们一定阅读了很多课外书籍,能告诉老师你们都读了那些课外书吗?
2、组织交流,评比阅读之星。
、小组派学生上台说说书籍的名称或故事的大概情节。 、评比阅读之星。 二、出示训练,感悟方法
1、回忆什么叫默读?默读要做到什么要求?
2、出示一句、段话:限定时间内读完,并说出主要意思。看谁读的快,读的有质量。
①天下着大雨,雨点打在船蓬上,沙啦、沙啦地响。
②让我们把那只母兔单独放在一个大笼子里。下午,我发现那只母兔老是扯自己身上的毛,就跑去告诉。叫我拿些软草和棉絮给兔子垫窝,免得小兔生下来着凉。 3、组织学生在班内交流默读情况 、学生自回答。
①用眼睛快速地“读”文章,是不出声的读。要求是“一不”“两提高”“三到”。 ②方法:
3
“一圈” “二划”
、学生根据默读要求自默读句、段,教师巡回指导。 ①天下雨了打得船蓬沙啦地响。 ②教我们养母兔。 、全班交流默读效果。 三、出示故事,对比评价
1、组织阅读一篇文章《一瓶墨汁》要求在10分钟内读完并说出文章的主要意思。
2、组织讨论:怎么读得既快又好 3、结合学生回答板书: 用心读,用脑想,有速度。
4、评选默读之星,给默读之星颁奖。
、学生阅读文章,小组交流文章内容及方法评出小组代表。 在小河边,小普不小心砚台掉进河里,小伟看见后帮助小普解决了墨汁和砚台。
、全班交流,总结方法。 ①专心读书②一句句地读。 、评选默读之星。 四、实践体验,巩固拓展
布置作业:回去选择自己喜欢的一本书,运用学到的方法,看谁在最短的时间里看的多,了解的最多。如果能把自己了解的记下来,就更好了。 学生回家实践,并请家长帮忙限时看书,不断提高速度。并把每次看书情况记下来。
4
摘录笔记法 课型 实践学习型
教学目标
1、提高阅读指导,使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
2、使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学会用摘录笔记法。 课前准备
了解学生读书的情况,每人准备摘录本。 教学过程
一、复习迁移,导入新课
1、小朋友,我们读书时为什么要动笔?
2、我们读书时,不光要动笔,还要学会做笔记。今天学习摘录笔记法。 先小组交流,后指名回答。动笔可以加深印象,增强记忆,帮助我们积累。 二、尝试学习,明确要求。
1、请你阅读自读课本《搭船的鸟》,划出好的词好的句,并想一想为什么要这样划?
2、弄清好词好句的基本要求: 描写的词语、句子。 比喻等句子。 含义深刻的句子。 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学生自读,划出好词好句。
①词语:沙啦、彩色、美丽、漂亮、静悄悄、翠绿。 ②句子:天下着大雨,雨点打在船蓬上,沙啦、沙啦地响。 ③段:描写翠鸟的一段话。 3、同桌讨论,班级交流 4、熟记好词句的基本要求:
5
A出示训练,感悟方法。 1、提出摘录笔记法的要求:
给自己摘录内容进行分类:景物、人物、外貌、语言、动作、心
理、名言名句。
比喻等句子。 含义深刻的句子。 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2、出示训练,选自读《春天来了》训练时说说你划到了哪些好词好句 B、总结书本笔记的方法。 1、学生试读,完成报时 2、说说你摘了哪些好词好句。 3、小组漫谈读书体会 三、实践体验,培养习惯。
1、组织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要求作书本笔记。 2、组织检查和辅导。 3、教师小结上课情况。 、学生阅读
、小组交流阅读情况。 、建立书本笔记本。
6
词典是读书的工具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培养学生边读边想的好习惯。
2、使学生在阅读时遇到不懂的地方,主动查词典,知道词典是不开口的老师。
课前准备 每人准备一本词典。 教学过程
一、复习迁移,导入新课
1、小朋友,我们读书时遇到不懂怎么办?那该怎么查? 2、对呀,那遇到不理解的词语,那就要用到词典,它也是不开口的老师,我们阅读时离不开它 先小组交流,后指名回答。
用音序、部首查字法查字。 二、尝试学习,明确方法
1、出示句子,划出不理解的词语:
大年初一,我早早地起了床,换上了新棉袄,兴高采烈地地来到长辈前,给他们拜年,祝他们健康长寿,屋子里充满着欢声笑语,一派新春景象。 2、点拨查词典的基本方法:
先按用查字典的方法,查第一个字。 按第二个的拼音顺序查到词语。 在这词语解释中找到合适的解释。 3、 从中发现了什么?
如果是多音字要注意不同音在不同地方。 、学生划出不理解的词语: 兴高采烈、欢声笑语、派、 、自己学会查词典
7
①先查“兴”、“欢”。 ②再查兴高采烈、欢声笑语。 ③找到解释:
兴高采烈:兴致高,精神足。欢声笑语:欢乐的笑声和话语。 三、出示训练,感悟方法
1、出示训练,选自读《狐假虎威》训练时说说你划到了哪些不理解的词,查到了它的意思。 2、交流查词典的情况 3、总结查词典的方法。 、学生试读,自查词典 、说说你划了哪些词?
、小组漫谈查词典的方法和结果。茂密、狡猾、违抗、狐假虎威。 四、实践体验,培养习惯
1、组织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要求遇到不懂的地方学会查词典 2、 组织检查和辅导。 3、评选查词典能手。
、学生阅读,找不理解的词语,自查词典。 、小组交流查词典情况。 五、布置作业,巩固成果
请学生看自读课本《词典公公家里的争吵》 有时间可在阅读时间进行,培养学生边读边想的习惯。
8
议读法 课型 活动实践型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指导,培养学生边读边议的能力及培养他们课外阅读的兴趣。 课前准备
1、准备一篇阅读材料。
2、了解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 教学过程
一、故事激趣,导入新课
1、小朋友,你们一定阅读了很多课外书籍,能告诉老师你们都读哪些课外书吗?
2、评选阅读之星 3、小结
二、引入新课:今天我们要学习新的阅读方法:议读法。 1、小组派学生上台说说书籍的名称或故事的大概情节。 2、评比阅读之星。
3、明确议读法的概念:在阅读过程中,抓住主要问题提出见解,与人讨论,求得正确答案。 三、出示训练,感悟方法
1、阅读时遇到不懂的地方,怎么办?采用议读法 2、点拨议读法的基本方法: ①选阅读文章,找出不懂的地方。 ②把不懂的地方概括成问题。
③把问题提出来与大家商议,以求得正确的答案。
3、出示一篇故事:《没有牙齿的大老虎》,根据方法进行阅读议论 4、组织学生全班交流 、学生自讨论。
、学生根据要求自默读课文,教师巡回指导。 ①老虎为什么会没有牙齿?
9
2、看一些浅显的课外书籍,并能边读边议,扩大阅读面。
②狐狸用什么方法把老虎的牙齿拔掉? 3、小组交流。
①老虎吃了狐狸送来的糖,还听信狐狸的话不刷牙,牙齿全蛀了,全给狐狸拔掉了,所以没有牙。
②狐狸用给老虎送糖和骗老虎不刷牙,让老虎的牙全蛀了,才把老虎的牙全拔掉了。
4、小组推荐代表上台说说议读的经过。 四、实践体验,巩固方法。
1、请小朋友读《聪明的小蚂蚁》一文,你有哪些问题?运用议读法进行阅读?
2、交流议读的好处和注意点。 3、给议读好的学生发奖。 、学生自读,划出问题 、全班交流,总结方法。
、用学到的方法说说议读有什么好处?又该注意些什么? 帮助我们很快理解内容,解决疑难。 ②培养我们质疑问难的习惯。 注意:
①问题要找准。
②问题的概括得明确,让人明白你问题的要求。 五、课外拓展,巩固延伸
布置作业:回家阅读或在课文预习中使用。
选择自己喜欢的一本书,运用学到的方法阅读,如果能把自己了解的记下来,就更好了。
10
读报的学问 课型 实践体验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初步了解报纸的有关知识,掌握读报的基本方法。
2、看懂一些浅显的儿童报纸,提高阅读能力。 课前准备
每人准备一份《中国儿童报》 教学过程
一、猜谜激趣,导入新课 1、 出示谜面: 有位好朋友,天天上门来, 纵谈天下事,从不把口开。
2、引导交流:小朋友,你们喜欢读报吗?说说你是怎么读报的。 3、小结板题:“读报的学问” 、学生猜谜:报纸 、全班交流读报方法。 二、认识报纸 A、感悟方法
1、组织观看报纸,看看有哪几部分组成? 2、指导学生小组内交流读报的方法,进行归纳。 ①浏览标题。 ②精读重点内容。 ③略读一般内容。 ④剪贴、摘抄。 3、学生看报自回答。 ①报头②版头③版面
4、学生小组内交流读报的方法。
11
5、小组推荐代表上台说说读报的方法。 B、实践训练,掌握方法
1、开展小组读报比赛,提出要求: ①按学到的方法进行各自读报; ②小组交流读报心得; ③漫谈方法感悟
2、全班交流,总结方法。 3、评选优胜小组。
、学生读报,进行小组交流。进行方法拓展。
小组读报法①定期交流。②读报测验。③剪报、摘报展示。④评报活动。 剪报、摘报方法①挑选内容。②安排分类③剪辑或摘抄。④归类装订。 、全班交流,总结方法。 a、 开展摘报实践。
b、 组织展示,评选优秀摘报本 c、学生进行摘报。 d、进行摘报展示。
实践体验,巩固拓展
布置作业:回去开始进行剪报、摘报活动 发放剪报、摘报情况记载表。 日期 剪报、摘报内容 类别
自己制订计划认真读报,做好剪报或摘报工作并作好记载。
12
寓言阅读 课型 实践体会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寓言阅读方法。
2、通过教学,使学生提高阅读兴趣,养成边读边想的好习惯。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阅读《伊索寓言》
2、准备一则自己喜爱的寓言并练习讲述。 教学过程
一、录像激趣 导入新课
1、播放录像寓言《井底之蛙》组织交流。 2、组织学生说说读过寓言。
3、小结引入新课:寓言是寄寓哲理的故事,借用某种自然物或人的活动现象,来说明表现某种人或社会现象的道理的作品。今天我们就要学习阅读这类作品的方法。
(1)、学生讲述寓言大概内容及说明的道理。
讲述了一只井底的青蛙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天,比喻见识短浅的人。 (2)、学生交流读过的寓言。你们读过哪些寓言吗?说说到现在为止,你都学了那些寓言?能说说这些读物你都明白讲了什么吗? 二、出示范例,感悟方法
1、出示文章《井蛙和海鳖》说说井蛙和海鳖之间发生了什么事?从中知道了什么?
2、指导学生小组内交流,组织在全班交流阅读方法。 ①读一读:读懂故事内容; ②议一议:故事中不理解的问题; ③想一想:想清楚故事说明的道理。
13
a、学生自朗读。
井蛙和海鳖之间发生了一段对话,使青蛙知道大海的辽阔。说明天外有天的道理。
b、学生小组内交流,说说读了课题你是怎样读寓言的? c、小组推荐代表上台说说方法。 三、体验尝试,巩固方法
1、出示练习的文章,《聪明的小蚂蚁》用学到的方法读懂这篇寓言。 2、全班交流,演一演体会方法。 3、给优秀小组颁奖。
、学生自读,进行小组交流。 ①读一读:小蚂蚁用智慧战胜了大象。
②议一议:小蚂蚁为什么能战胜大象?因为大象很骄傲,不知道各有长处,小蚂蚁运用自己的长处,战胜了大象。
③想一想:说明了不同的人和物都有不同的长处,只要取长补短,就能获得胜利。
、组织表演,体会方法。 、参与表演。 4、评选优秀小组。
实践体验,巩固拓展 布置作业:继续阅读《伊索寓言》准备参与“寓言大赛场” 回去读一读《伊索寓言》,在读书笔记上写下你的理解。
14
读书要动脑 课型 实践体会
教学目标
1、学会从课题入手,了解文章主要内容并培养质疑能力 课前准备
1、投影片。《丑小鸭》故事
2、了解学生的读书情况 教学过程
一、访谈激趣,导入新课
1、访谈:小朋友,你们会怎样阅读吗?
2、小结:我们学会了不少阅读方法,今天就来学习怎样读懂文章。板:读书要动脑 1、 学生发言说阅读方法。
①朗读、默读。 ②复述,讲述; ③边读边想,理解内容。 ④记摘录笔记 二、出示范例,想想题意
1、出示课题《“闪光的金子”》
先读题目,想想题目告诉我们什么?还有什么疑问? 2、指导学生方法。 ①读一读。
②想一想:题目讲了什么,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3、指导学生练一练;出示一组题目: ①《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 ②《猴子种果树》 ③《会走路的树》 ④《问银河》 a、 学生读题回答。
可能讲一个先进人物的先进事例,像闪光的金子。
15
2、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养成边读边思考的好习惯,感受阅读乐趣。
提问:
题目为什么加引号?“闪光的金子”比喻什么?为什么用“闪光的金子“做题目?
b、学生小组内交流,说说读了课题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疑问? ①是我想走进自然的理想。为什么想变成大大的荷叶? ②猴子不懂种树。为什么种果树不成功? ③会走路的树是鹿。 ④孩子在银河。 三、动脑体验,理解内容
1、出示练习的儿歌,《保护小树苗》第二自然段。说说你如何读懂这段话。
2、全班交流,总结方法。 ①读一读,看看有三句话 ②分读说说每句话写了什么 ③有什么问题:
a、自读小组交流说说读懂的方法: ①这段有三句话
② 小敏和小江看到小树苗被雨袭击很着急。他们冲出院子冒雨支撑小树苗。很快支撑好了小树苗,他们俩被雨淋湿了。
③他们心里为什么着急?
b、全班交流,总结方法。边读边想。 四、实践体验,巩固拓展 布置作业:
回去读一读一篇文章,用上在课堂里学到的方法,说一说你的理解,讲给你的父母听一听你的收获,让他们也来夸夸你。
回去实践,并写下你懂得的意思,记在你的读书笔记本上。
16
体会感情读故事 课型 实践体会
教学目标
1、了解读懂故事情节方法,领悟故事主题。 课前准备
1、一则有故事的幻灯 2、了解学生的故事积累情况。
3、学生讲故事录像 教学过程
一、访谈激趣,导入新课
1、放讲故事录像片。导语:小朋友,你们喜欢读故事吗?说说到现在为止,你都会讲了那些故事?讲了几次?你对其中的那些人物印象最深 ?
2、能说说讲故事的好处? 、学生根据教师提问回答问题 (2)、学生试着说说讲故事中的好处。 ①懂得做人道理,提高思想品质。 ②学会阅读故事的本领。 ③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二、出示范例,体会方法 1、出示故事《奇怪的镜子》 2、指导学生小组内交流。
3、组织故事比赛,交流讲故事方法。 ①读一读,了解故事内容 ②分读把握故事情节: ③试一试,记住故事内容。 ④体会故事感情,加上动作表情。 三、体验交流
1、学生准备。
2、学生小组讲故事,说说读故事的方法。
17
2、初步认识故事语言特色,培养口头表达能力。
故事情节:
①小鱼发现“镜子”-想搬-碎 ②小鱼找青蛙-帮抬-衔-碎 ③河蚌-想搬-夹-碎 ④螃蟹-想搬-钳-碎 ⑤虾公公说月亮映在水面上-笑 3、小组推荐代表全班讲故事。 四、体验尝试,感悟情感
1、出示《田忌赛马》故事,用刚才方法读懂它的。再想一想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2、全班交流,巩固方法。 3、给体会之星,朗读之星颁奖。
4、教师总结:读书只有用心去读用心去体会,才能领悟到文章的真谛,才是真正的会读书。
a、小组讲故事说说故事的道理。 第一次: 第二次 田忌 齐威王 田忌 齐威王 ① 上 上 下 上 ② 中 中 上 中 ③ 下 下 中 下 田忌失败了 田忌三局两胜
b、全班比赛,总结方法。 五、实践体验,巩固拓展
布置作业;用学到的方法和故事,参加全班故事会。
回去读一本故事书,用上在课堂里学到的方法,写好情节表,把故事讲给你的父母听一听你的感受,让他们也来夸夸你。
18
《爱之链》教案
教学目标:
掌握理解句子意思的方法,并学会运用方法理解文中几句比较难理解的句子。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
1、教师说:有人说,爱是一盏灯,黑暗中照亮前行的你;爱是一首诗,冰冷中温暖渴求的心房;爱是夏日的风、冬日的阳、春日的雨、秋日的果。我说爱更是一根心链,拴紧你我彼此的心,串起一个个爱的故事。 1.这节课我们学习课文——《爱之链》,让我们一起去细细品味一下这根爱的珠链上那感人的一幕幕。板书:爱之链 齐读课题。质疑。 2. 带着问题速读课文。
3. 交流: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故事?
板书:乔帮助老妇人老妇人帮助女店主 二、明确要求。
1.你读了这篇文章有什么感受?——学生交流。
2.你真的读懂了吗?文中有许多含义深刻的句子,你理解了吗?请你细细地读文章,找出你不太理解的语句。——学生仔细读文。 3.交流不理解的句子。
教师出示句子:
如果她真想答谢他,就请她下次遇到需要帮助的人,也给予帮助,并且“想起我”。
她面带甜甜的微笑,是那种虽然站了一天却也抹不去的微笑。 你不欠我什么,我曾经跟你一样。有人曾经帮助我,就像我现在帮助你一样。如果你真想回报我,就请不要让爱之链在你这儿中断。 一切都会好的。
4.明确学习目标:这节课我们就来理解这4句话,从而来理解文章。 三、新授方法。
1.出示句子:如果她真想答谢他,就请她下次遇到需要帮助的人,也给予帮助,并且“想起我”。
19
2.读句子,看清句子的主要意思。对,大家已经理解了句子的表面意思。
板书:表面意思
3.联系上下文,想想乔为什么要这样说,这样做,他是怎样想的?乔在过去需要帮助时也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他只是把这种爱传递下去。
4.于是他这样对老妇人说——齐读句子。提问: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是的,这就是这句话要告诉我们的真正含义。 板书:深层含义
5.出示句子意思:乔给了孤立无助、车胎瘪了的老人无私真诚的帮助,乔老人也能同样把这种对人无私的爱与帮助传递下去,给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带来快乐。告诉我们人人都需要别人的帮助,人人都应该给别人帮助,这样整个世界才会充满爱。 齐读句子与意思。
6.小结理解句子的方法:读到一句话,首先要看清句子的结构与特点、层次,了解句子的大概意思,接着要联系上下文读懂句子的内容,最后要能根据句子提出与中心有关的问题,如句子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赞扬什么品质?表达什么情感等?也就是读懂句子的内涵,深层含义。 板书:看清意思——联系上下文——提问想内涵 四、初步运用。
1. 出示句子她面带甜甜的微笑,是那种虽然站了一天却也抹不去的微笑。
2.练习说说句子的意思。交流,注意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1. 齐读这句话。 五、再次运用。
1.出示句子你不欠我什么,我曾经跟你一样。有人曾经帮助我,就像我现在帮助你一样。如果你真想回报我,就请不要让爱之链在你这儿中断。说说句子的意思。
2.学生思考。小组交流。全班交流。(乔无私地帮助了老太太,老人也像乔一样无私真诚地给予了女侍应帮助,不需要报答,只需要在别人需
20
要帮助时你也能这样做,把在这种爱传递下去,就是最好的回报。告诉我们每个人都要心中有爱,并把这种无私的爱传递下去。——这也就是题目《爱之链》的含义。)
3.引读13节。出示句子一切都会好的。理解句子意思。 4.交流。 六、总结
1. 教师小结:是啊,所有发生的这一切感人的故事都是因为爱—— 因为爱,冰雪会消融, 因为爱,枯木会逢春, 就因为爱,希望绽放华彩。
就因为爱,能拨云见日,未来永值得期待。 就因为爱,所有的生命才收获了, 就因为爱,奇迹正在赶过来。
就让我们一起把爱之链的故事延续下去吧! 板书:
2..齐读句子:如果你真想回报我,就请不要让爱之链在你这儿中断。 3.今天同学们真聪明,能运用学到的方法理解了文中句子的意思读懂了课文。告诉大家,今天的这堂课你有什么收获?
作业:写出文中你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并写出它的意思。 板书:
乔帮助老妇人 爱之链 老妇人帮助女店主 看清意思 —— 联系上下文 —— 提问想内涵
21
《走进安徒生童话》阅读指导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带领学生走进安徒生的童话故事,通过阅读了解、感受童话故事的丰富多彩增强学生朗读童话的兴趣,范文之教案:《走进安徒生童话》阅读指导课教案。
2、感悟安徒生及其作品中呈现的对真、善、美不懈追求的精神。 3、通过阅读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2、教学难点:指导学生阅读的方法。 三、教学步骤
、导入,激起学习欲望。
1、同学们好!很高兴又和大家在一起读书。经常读书会使我们增长知识,陶冶情操。还记得关于书籍的一些名人名言吗?从这些名人名言中,我们看出有益的书的确是一样好的东西!能帮助我们的学习,能使我们的生活更多彩。
2、同学们喜欢童话吗?你看过那些童话故事?生答。
3、说起童话,有一个人就不得不提,教案《《走进安徒生童话》阅读指导课教案》。他是位童话大师。
4、安徒生这个名字家喻户晓,耳熟能详。你了解他吗?生答。 老师这也有一些安徒生的资料,大家来看一看。出是安徒生资料安徒生童话真正达到了“同时适合六岁与六十岁人阅读”的境界著名作家张晓风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如果有人5岁了,还没有倾听过安徒生,那么他的童年少了一段温馨;如果有人15岁了,还没有阅读过安徒生,那么他的少年少了一道银灿;如果有人25岁了,还没有细味过安徒生,那么他的
22
青年少了一片辉碧;如果有人35岁了,还没有了解过安徒生,那么他的壮年少了一种丰饶;如果有人45岁了,还没有思索过安徒生,那么他的中年少了一点沉郁;如果有人55岁了,还没有复习过安徒生,那么他的晚年少了一份悠远。
5、是什么让人给他以这么高的评价呢?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安徒生,重温他那亲切感人的经典故事。 、欣赏《皇帝的新装》 1、听完了,你感受到了什么? 2、生交流。
3、今天老师还带来了他的作品插图。同学们请看:①出示《丑小鸭》②出示《夜莺》插图。③出示《拇指姑娘》插图。介绍大概内容。
、延伸安徒生是世界童话大王,他的童话故事大都是经典很值得一看。老师这有他童话全集的一些目录,没看过的抓紧去拜读吧! 让我们带着对童话的热爱,对书的热爱,读更多的童话,读更多的书。最后送大家两句话:世界上最动人的皱眉是在读书苦思的刹那;世界上最舒展的一刻是在读书时那会心的微笑。让我们拿起书,以书为伴,畅游在多姿多彩的课外阅读中,让阅读成为我们终生的承诺。
20XX年6月
二年级:杨秀玉
23
《365夜故事》—— 二年级课外阅读指导
活动目标:
1、让学生学会借助拼音来阅读《365夜故事》,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达到课内向课外延伸的目的。
2、通过对《小马过河》的阅读指导,以点带面,使学生初步掌握课外阅读的方法,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感受阅读的乐趣,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能力。 活动重点:
1、具体指导阅读《小马过河》这个故事,教会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 2、通过表演,让学生了解故事中的人物,使他们有所收获。 3、通过“介绍我最喜欢的故事人物”和“小小故事会”的活动,来分享课外阅读收获,激发课外阅读的兴趣。 活动过程:
A活动一:指导阅读《小马过河》 一、故事导入:
1、师:小朋友,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经典故事,想听吗?
师配乐讲《小马过河》的故事。
2、师:喜欢这个故事吗?这个故事就来自这本注音读物《365夜故事》,想不想亲自读读,再次走进这个童话故事呢? 二、精心指导:
1、借助拼音自渎故事,不认识的字看看拼音,读不通的地方反复多练练。
2、阅读交流:
小马过河遇到了什么困难? 牛伯伯和小松鼠分别是怎么说的? 小马最后过河了吗?它是怎样过河的? 读了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一个什么道理? 集体交流,讨论,老师相机点拨。 3、分角色表演。
四人小小组合作表演。 指名学生戴头饰上台表演,师生共同评议。
24
三、:
师:同学们,喜欢这个故事吗?像这样精彩的故事,在这本《365夜故事》中,还有很多很多,它能领我们步入一个个童话王国,感受它的有趣,领略它的精彩。愿意和它交朋友吗?
开展阅读竞赛。
以四人小小组为单位。开展读书竞赛活动:看哪组同学读的故事最多。两周评比一次。 B活动二:介绍我最喜欢的故事人物 一、
在小小组内介绍自己最喜欢的故事人物,并说说喜欢的故事人物,尽量跟别人介绍得不一样。 三、小结:
听了大家的介绍,那些故事中的人物在我们的脑海中更加栩栩如生了,印象极其深刻!刚才大家介绍的×××、×××老师还不太熟悉,但听了你们的介绍,我对这个故事非常感兴趣,想一睹为快,你们有同感吗?心动不如行动,赶快到故事中去走一遭吧! C、活动三:小小故事会 一、小擂台:
以四人小小组为单位,先在小组内进行讲故事比赛,赛出小组内的“小擂主”。
二、
大比拼:
各组的“小擂主”们再进行大比拼,老师和同学一起做评委。最后胜出的几位同学为班里的“故事大王”。
25
喜欢)的理。
阅读指导课《我爱我家》
教学目标:
1、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儿歌。
2、结合学生实际,理解儿歌的意思,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
3、通过阅读浅显的儿歌,加强学生对形象的感受和情感的体验,逐步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兴趣。
教学重点:精读第六单元中的第三首儿歌《太阳.月亮.星星》。 教学理念:
创设浓浓的读书氛围,采用多种方法让学生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在阅读中,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美,感受浓浓的亲情,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爸爸妈妈孩子图片和太阳月亮星星图片。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
板书:家 小朋友,你认识这个字吗?你家里有哪些人?
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家,不管是大是小,是豪华是简单,在城市还是乡村,我都最爱我的家。
过渡:今天我和大家一起来阅读第六单元:我爱我家,里面有三首儿歌。分别叫什么名字?今天我们先来阅读第三首儿歌《太阳.月亮.星星》。 精读第三首儿歌。
1、激趣:我的家有太阳 有月亮 有星星 奇怪!我家怎么会有太阳、月亮和星星呢?读了这首儿歌你就知道了。
2、自拼读儿歌。要求读准字音,碰到难读的字借助拼音度读几遍,尽量把句子读通顺。 3、范读儿歌。看大家读的这么认真,老师也想来读读,你们仔细听好吗? 再次自练读。能学着老师的样子再来读一读吗?争取把句子读连贯。 检查朗读情况。
出示第一句。指名读,相机正音,开火车读,齐读。
出示第二句。指名读,相机正音,理解“温暖”看多媒体图片:太阳光暖暖的,让人感到暖和)读准字音自读,指读,男生读。
出示第三句。指名读,正音:“温柔”,看图大致理解词义:看,月亮妈妈的表情多么温和亲切哪,这就叫温柔。读准字音。练习读全句指名读,女生读。
出示第四句。指名读,正音,“感染”前鼻音。大致了解意思:看,图上的小星星笑了,孩子们也笑了,这就是受感染了。练习朗读,指名读,分大
31
组比赛读。
过渡:指板书:这家里有温暖的太阳,有温柔的月亮,有活泼的星星,多么幸福的一家人啊!
出示第五句。指读,分组读,齐读。
过渡:小朋友们读得真不错,奖励大家听一首好听的歌吧!让我们来看看这幸福的一家人!
课间休息:播放《吉祥三宝》视频,学生拍手放松。
歌后谈话:小朋友,你们也和歌中的女孩一样,在爸爸妈妈的呵护下快乐成长,无比幸福!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这浓浓的亲情吧! 练读整首儿歌。
学生自练读,同桌互读,分小小组读。 指名比赛读,配乐。 配乐齐读。
拓展延伸:我们这首儿歌用太阳月亮星星比作我的家,你还能用一个另外的比方说说说我的家吗?
(生讨论后出示:爸爸是一棵大树,妈妈是一棵大树,我是一只快乐的小鸟,在两棵大树间飞来飞去。)
小结:我的家里有爸爸、妈妈和我,多么美满快乐的一家人!——我爱我家
略读一和二两首儿歌。 过渡:这单元还有两首儿歌,也非常有趣,赶快选自己喜欢的一首读一读,马上向大家展示哦。 自读两首儿歌。 指名读。一人一首。
大大小小的鞋子会在一起说什么?爸爸妈妈和我的敲门的声音有什么不同?我们下节课再讨论。 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班涌现了一批阅读小明星,值得表扬!在这节课里能读三首儿歌了,真了不起!还有读的不熟练的小朋友别灰心,课后继续练习,我们一起加油!让我们天天读书,快乐读书!
板书设计
爸爸图 太阳图
我爱我家 妈妈图 月亮图 孩子图 星星图
32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课外阅读课指导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观看动画片片段,想象故事情节; 2、快速浏览,了解文章大意;
3、通过阅读文章内容,能对人物建立初步印象; 4、能对人物性格进行简单评价。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阅读,指导学生学会、读懂童话。 2.通过阅读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齐读课题,说说读题后你想知道什么? 二、指导阅读文章第一部分A
1.请大家带着问题快速阅读文章的第一部分 你读懂了什么?
画出文中相关语句,说说尼尔斯是一个什么样的男孩子? 2.学生汇报交流,老师点拨指导。 三、引导阅读文章第一部分B
1.尼尔斯睡得香甜的时候,身后发出来的响声却把他惊醒了。会是什么声音呢?假如你是尼尔斯,你会怎么想、怎样做? 2.带着自己的猜想阅读文章的第一部分B
读一读,想一想:尼尔斯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3.学生汇报。
四、引导阅读文章第一部分C
1.尼尔斯被小精灵打得昏倒过去,读到这里,你最想知道什么呢? 2.带着自己提出的问题,自地阅读“这个男孩子”的最后一部分。 3.生汇报。
五、自主阅读文章第二部分――大雁
1.看动画。(动物们欺负变小后的尼尔斯的情景)结合你对尼尔斯已有的了解,猜猜片中发生了什么事?
2.带着自己的猜测来阅读文章的第二部分――大雁。 3.看动画。(尼尔斯以往欺负小动物的情景)对比文本与影音资料的区别。 4.交流评价尼尔斯的性格特征。 六、放动画结尾,作出阅读期待。
1.播放动画,引导想象尼尔斯随雄鹅飞上天空后将会发生什么事? 2.教师总结
33
《伊索寓言》阅读指导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交流自己的读书体会,在交流中丰富自己的知识。 2.总结读寓言故事的方法。
3. 让学生真切感受到读书的快乐,激发学生继续阅读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
交流中体会到读书的快乐,激发学生继续阅读的兴趣。 三、教学准备:
1.师:相关的资料和作业纸
2.生:①仔细阅读《伊索寓言》 ②认真做好读书笔记。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一见如故 说起寓言,大家一定不陌生吧。
寓言是用假托的故事来说明一个道理或教训。 [课件]提示:寓言是一种带有劝谕性的小故事。
最近,我们读了《伊索寓言》。
1.通过阅读和结合自己搜集的资料,请你简要地介绍伊索和《伊索寓言》。材料:伊索介绍 2.小结、过渡。 关于《伊索寓言》,喜剧作家阿里斯托芬的一段对白值得向大家一读:“你连伊索寓言都没有读熟,可见你是多么无知和懒惰。”确实,《伊索寓言》是一本世界上最古老的寓言集,也是世界上读者量最多的一本书。《伊索寓言》中的故事,每一篇都闪烁着智慧的火花,寄托着教训和哲理,有对富人贪婪自私的揭露;有对恶人残忍本性的鞭挞;有对劳动创造财富的肯定还有许多寓言,教人如何处世,如何做人,怎样识别是非好坏,怎样变得聪明、智慧。《伊索寓言》是古希腊人民留给世界的一笔精神遗产。所以,我们有必要去阅读,甚至一读再读。 今天我们就再来读读《伊索寓言》。 、一睹为快 自我发现 1、《伊索寓言》一共十卷,翻开目录,读读题目,说说你发现了什么?板书:[人物形象:——动物、与动物打交道的人、神]
2、哪些寓言故事非常熟悉?你读过哪些故事?和你的书香小队成员合
34
作读一读讲一讲其中的一个故事,好吗? 集体交流、展示
3、在没有读过的这些故事中,哪个故事题目最吸引你?读读题目,猜猜故事情节,看看与你想的是否一样?
4、议一议,说说这些故事的结构特点。板书:[结构特点:先讲故事,再点明寓意]
总之,伊索寓言中反映的生活经验非常丰富多彩。这些经验源于生活,反映生活,指导生活,这就是伊索寓言的生命力所在。伊索寓言中每则故事后面都附有“教训”,这些“教训”显然是后人添加的,其中有的比较切题,有的并不切题,甚至牵强附会,阅读时不必受这些“教训”的束缚,这样更可以体会寓言所蕴含的智慧的丰富性。 、边读边聊 汲取营养 1、说说人物
在这些故事中,你喜欢或讨厌哪些人物?为什么?
说说《蝉和狐狸》中的蝉。 具体表现:仔细观察,察觉有诈,摘树叶试探
用一句话概括:一个聪明的人,总能从别人的灾难中吸取教训。 老师这儿也有两句话说明这个意思: 推荐出示:英国哲学家罗索说:“从错误中吸取教训是教育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善于吸取教训会使一个人迅速成长起来。 2、明白寓意
寓言最大的写作手法是比喻、拟人,以物喻人,以此喻彼。
以《蝉和狐狸》为例,在读过的故事中或生活中有没有类似这样的人或事呢?板书:[写作手法:比喻、拟人] 交流心得:例故事中:《亡羊补牢》中的牧羊人;《装病的狮子》中的狐狸
生活中:手机上接到中奖的短信不加理睬
3、小结:通过交流,我们知道书中的很多故事,反映的生活经验丰富多彩。这些经验源于生活,反映生活,指导生活,这就是《伊索寓言》的生命力所在。
4、最近所读的《伊索寓言》故事中,还有哪些故事和故事人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像? 交流读书感受。 、拓展延伸 激发兴趣
《伊索寓言》寓言还有许多值得向大家推荐的地方: 1、故事中人物的语言幽默夸张,生动、形象地再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2、不同的故事中相同的人物形象有着不同的性格。 、后续活动 深化效果
《伊索寓言》是一本非常耐读的好书!再读寓言,选择完成相应的作业: 1、选择喜欢的故事表演给同学欣赏。 2、续编故事:有一天,《蝉和狐狸》中的蝉遇见了《乌鸦和狐狸》中的乌鸦
3、确定故事的角色,创编一个新的寓言故事。 、意犹未尽 特别推荐
有人说寓言是一个魔袋,袋子很小,却能从里面取出很多东西来,甚至能取出比袋子大的多的东西。也有人说寓言是一座独特的桥梁,通过它,可以从复杂走向简单,又可以从单纯走向丰富,在这座桥梁上来回走几遍,我们既看见了五光十色的生活现象,又发现了生活的内在意义。寓言很美,美在简洁,美在内涵,美在语句。 1、继续读《伊索寓言》 《伊索寓言集》有许多版本,选择合适自己的一本进行阅读,要持之以恒,读完整本书。
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如果是自己的书,可以在书上圈圈划划,也可以在书上随手记下自己的感想和体会。如果是借来的书,就要在自己的读书笔记上作记录,也可以自制读书卡片,抄写点明故事寓意的语句,采用多种方式留下自己读书的痕迹。
制订读书计划,坚持每天必读,根据自己的情况规定一个时间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将整本书读完。 2、另推荐《中国古代寓言故事》、《克雷洛夫寓言全集》、《希腊寓言》 (七)、成果展示
1、以小组为单位,将读书卡粘在事先准备的白纸上作为一份小报。 2、将小报贴在读书栏上,在全班展示。
36
的小羊是弱小的,《小羊和狼》中的小羊是智慧的。) 、后续活动 深化效果
《伊索寓言》是一本非常耐读的好书!再读寓言,选择完成相应的作业: 1、选择喜欢的故事表演给同学欣赏。 2、续编故事:有一天,《蝉和狐狸》中的蝉遇见了《乌鸦和狐狸》中的乌鸦
3、确定故事的角色,创编一个新的寓言故事。 、意犹未尽 特别推荐
有人说寓言是一个魔袋,袋子很小,却能从里面取出很多东西来,甚至能取出比袋子大的多的东西。也有人说寓言是一座独特的桥梁,通过它,可以从复杂走向简单,又可以从单纯走向丰富,在这座桥梁上来回走几遍,我们既看见了五光十色的生活现象,又发现了生活的内在意义。寓言很美,美在简洁,美在内涵,美在语句。 1、继续读《伊索寓言》 《伊索寓言集》有许多版本,选择合适自己的一本进行阅读,要持之以恒,读完整本书。
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如果是自己的书,可以在书上圈圈划划,也可以在书上随手记下自己的感想和体会。如果是借来的书,就要在自己的读书笔记上作记录,也可以自制读书卡片,抄写点明故事寓意的语句,采用多种方式留下自己读书的痕迹。
制订读书计划,坚持每天必读,根据自己的情况规定一个时间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将整本书读完。 2、另推荐《中国古代寓言故事》、《克雷洛夫寓言全集》、《希腊寓言》 (七)、成果展示
1、以小组为单位,将读书卡粘在事先准备的白纸上作为一份小报。 2、将小报贴在读书栏上,在全班展示。
36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通过实践活动,理解书籍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热爱读书的好习惯。
2、教给学生正确的读书方法,养成良好 的爱书,护书的好习惯。 课前准备
1、收集名人格言;
2、准备一本自己喜爱的图书; 3、准备读书感受一条。 教学过程
一、格言导入,激发兴趣 。 引导学生交流格言: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高尔基 书籍为理智和心灵插上翅膀 ——高尔基 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 ——列夫托尔斯泰 二、揭示本课目的,板书课题——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1、学生交流名人格言 2、参与全班交流。 自交流,感悟方法
、组织学生小组、全班交流读书感受。 、评选读书之星老师给读书之星颁奖。 3、教师小结:
好书的确是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朋友,多读好书,可以使人终身受益。所以莎士比亚说:“书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中没有书籍,就像没有阳光;智慧中没有书籍,就像鸟儿没有翅膀。”
、小组自交流读书感受: ①书籍给了我知识;
1
②书籍使我懂得了做人的道理; ③书籍使我树立远大的理想。 、推派代表参加全班交流。 三、检测体验,培养习惯
1、出示检测:
①上课时,小红看起课外书来;放学后,作业没做,又着迷地看起课外书来。
②小兰只爱看《卡通画册》,对别的书没兴趣。
③小云一天看好几本书,每本只看插图就好了。 2、组织交流。 3、小结:
、学生参与检测,并说明理: ①小红看书时间不对。
②小兰应该培养多种兴趣,读各种各样的书。 ③小云要认真阅读理解内容。体会感情。 、参与全班交流 四、课后延伸,巩固升华
布置课后作业:我们中队将开展与好书交朋友的活动,希望大家认真读书,一个月后,比一比谁读的书多,收获大。 回家或利用课余时间订计划阅读课外书籍,准备参与活动。
2
默读要有速度 活动感受型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指导,培养学生的默读能力及培养他们课外阅读的兴趣。
2、有速度的看一些浅显的课外书籍,并有一定的速度,扩大阅读面。 课前准备
1、 一则有关名人快速阅读的故事
2、了解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 教学过程
一、故事激趣,导入新课
1、导语:小朋友,从一年级到二年级,你们一定阅读了很多课外书籍,能告诉老师你们都读了那些课外书吗?
2、组织交流,评比阅读之星。
、小组派学生上台说说书籍的名称或故事的大概情节。 、评比阅读之星。 二、出示训练,感悟方法
1、回忆什么叫默读?默读要做到什么要求?
2、出示一句、段话:限定时间内读完,并说出主要意思。看谁读的快,读的有质量。
①天下着大雨,雨点打在船蓬上,沙啦、沙啦地响。
②让我们把那只母兔单独放在一个大笼子里。下午,我发现那只母兔老是扯自己身上的毛,就跑去告诉。叫我拿些软草和棉絮给兔子垫窝,免得小兔生下来着凉。 3、组织学生在班内交流默读情况 、学生自回答。
①用眼睛快速地“读”文章,是不出声的读。要求是“一不”“两提高”“三到”。 ②方法:
3
“一圈” “二划”
、学生根据默读要求自默读句、段,教师巡回指导。 ①天下雨了打得船蓬沙啦地响。 ②教我们养母兔。 、全班交流默读效果。 三、出示故事,对比评价
1、组织阅读一篇文章《一瓶墨汁》要求在10分钟内读完并说出文章的主要意思。
2、组织讨论:怎么读得既快又好 3、结合学生回答板书: 用心读,用脑想,有速度。
4、评选默读之星,给默读之星颁奖。
、学生阅读文章,小组交流文章内容及方法评出小组代表。 在小河边,小普不小心砚台掉进河里,小伟看见后帮助小普解决了墨汁和砚台。
、全班交流,总结方法。 ①专心读书②一句句地读。 、评选默读之星。 四、实践体验,巩固拓展
布置作业:回去选择自己喜欢的一本书,运用学到的方法,看谁在最短的时间里看的多,了解的最多。如果能把自己了解的记下来,就更好了。 学生回家实践,并请家长帮忙限时看书,不断提高速度。并把每次看书情况记下来。
4
摘录笔记法 课型 实践学习型
教学目标
1、提高阅读指导,使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
2、使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学会用摘录笔记法。 课前准备
了解学生读书的情况,每人准备摘录本。 教学过程
一、复习迁移,导入新课
1、小朋友,我们读书时为什么要动笔?
2、我们读书时,不光要动笔,还要学会做笔记。今天学习摘录笔记法。 先小组交流,后指名回答。动笔可以加深印象,增强记忆,帮助我们积累。 二、尝试学习,明确要求。
1、请你阅读自读课本《搭船的鸟》,划出好的词好的句,并想一想为什么要这样划?
2、弄清好词好句的基本要求: 描写的词语、句子。 比喻等句子。 含义深刻的句子。 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学生自读,划出好词好句。
①词语:沙啦、彩色、美丽、漂亮、静悄悄、翠绿。 ②句子:天下着大雨,雨点打在船蓬上,沙啦、沙啦地响。 ③段:描写翠鸟的一段话。 3、同桌讨论,班级交流 4、熟记好词句的基本要求: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