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财务造假的原因及影响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6 14:36:22
文档

财务造假的原因及影响

财务造假的原因及影响作者:***来源:《现代经济信息》2014年第23期        摘要:虚假的财务信息,不真实的股票价值,不仅损害了广大股东的利益,对企业未来的发展也蒙上了一层阴影,妨碍了证券市场的有效性,挫伤了广大投资者的信心。本文将以中国风电行业曾经的“带头大哥”华锐风电为例,分析财务造假的原因,着重分析了内控制度的不完善、保荐机构的功能缺位带来的影响,并提出加强内控和中介监督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华锐风电;财务造假;内控制度;金融中介机构        中图分类号:F
推荐度:
导读财务造假的原因及影响作者:***来源:《现代经济信息》2014年第23期        摘要:虚假的财务信息,不真实的股票价值,不仅损害了广大股东的利益,对企业未来的发展也蒙上了一层阴影,妨碍了证券市场的有效性,挫伤了广大投资者的信心。本文将以中国风电行业曾经的“带头大哥”华锐风电为例,分析财务造假的原因,着重分析了内控制度的不完善、保荐机构的功能缺位带来的影响,并提出加强内控和中介监督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华锐风电;财务造假;内控制度;金融中介机构        中图分类号:F
财务造假的原因及影响

作者:***

来源:《现代经济信息》2014年第23期

        摘要:虚假的财务信息,不真实的股票价值,不仅损害了广大股东的利益,对企业未来的发展也蒙上了一层阴影,妨碍了证券市场的有效性,挫伤了广大投资者的信心。本文将以中国风电行业曾经的“带头大哥”华锐风电为例,分析财务造假的原因,着重分析了内控制度的不完善、保荐机构的功能缺位带来的影响,并提出加强内控和中介监督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华锐风电;财务造假;内控制度;金融中介机构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12-000-02

        一、案例背景介绍

        华锐风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国第一家自主开发、设计、制造和销售适应全球不同风资源和环境条件的大型陆地、海上和潮间带风电机组的专业化高新技术企业。2011年1月31日以90元的最高发行价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市值达到900亿元。上市两年后,在2013年3月7日,公司发布《华锐风电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前期会计差错更正的提示性公告》称:经自查发现,公司2011年度财务报表的有关账务处理存在会计差错,公司董事会要求对公司2011年度财务报表的有关会计差错进行更正并进行追溯调整。2013年4月20日,公司发布《华锐风电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前期会计差错更正的公告》,披露对2011年年报进行追溯调整,其中资产总额调减6.9亿元,降幅达2.0%;负债总额调减5.11亿元,降幅达2.4%;所有者权益调减1.77亿元,降幅达1.3%;净利润调减1.77亿元,降幅达22.8%。5月31日,中国又对媒体通报称,华锐风电涉嫌虚增收入、虚转成本、虚增利润等违法违规行为,已经对其正式立案调查。

        二、财务造假的后果影响

        华锐风电一路扶摇直上夺得风机制造行业的头把交椅,华锐风电只用了不到3年的时间。以“天价”90元发行上市后,短短两年内,曾经自诩为高增长的“风电新贵”如今沦落成为“股民绞肉机”,财务造假事件更是将企业推到了风口浪尖。尽管在事后华锐风电进行了处罚补偿,但是仍给企业带来了极坏的影响。

        1.极大的损害了公司形象、社会信用丧失,企业自身筹资成本增加

        华锐风电财务造假事件被披露以后,给公司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股票价格的下跌。在事件发生后,股票跌至5.46元,与其上市初的90元,相差甚远。而后续影响更是深远,在证券市场上的长期信用等级及两项债券信用等级从AA+下调为AA,这不仅加大了企业对外筹资成本,也使企业在未来的发展中,形象大损。面对现在整个风电行业发展不甚理想的状态,华锐想要在证券市场以及未来发展中扭转局面,需要付出长远的代价。

        2.损害了广大投资者的利益,面临赔偿、诉讼风险

        华锐风电财务造假,业绩变差等使得股票破发,股价大幅跳水,广大投资者的利益受到损害。据有关报道称,在2013年5月31日华锐风电被立案调查后,就有很多投资者开始上证券维权律师提出诉讼委托,要求华锐风电对广大投资者进行赔偿。

        3.企业管理层面临极大的管理风险

        在2013年3月华锐风电自曝财务丑闻三天后,原董事长韩俊良提交书面辞职书,而在5月14日,公司被核实造假近1.8亿元后,上任近两个月的尉文渊也“闪电离职”。一系列的高管频繁换届也给正处在风口浪尖的华锐沉重一击,企业业务无法正常开展,整体战略也难以实施。

        三、造假背后原因分析

        1.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

        不合理的公司治理结构严重影响了华锐风电的决策程序。韩俊良是华锐风电的创始人,2006年同其他股东一起创立华锐风电,并从创立公司开始直到2012年一直担任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的职务。华锐风电这种一股独大的公司治理结构,使得韩俊良能够绝对掌控公司的所有重大决策,也一手操控了公司的管理高层。再加上韩俊良的强势使得个人意志凌驾于整个公司的意志之上,公司决策时难以有不同的意见出现。同时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不完善,使得董事会能够随心所欲的控制公司,这些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华锐风电的决策程序,为财务造假事件埋下了隐患。

        2.遮掩经营缺陷,吸引投资,获得超额收益

        华锐风电在2011年初刚刚上市时,股价为90元,公司市值达到900亿,但是随着风电行业大环境的不乐观,市场经济情况的不景气,再加上企业自身疯狂扩张,使得华锐风电造成“产能过剩”,募到的钱都用于了扩张,而企业利润又大幅减少。在这种情况下,企业通过财务报表进行造假掩盖其经营情况,并向市场中传递失真的公司信息,以此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募集到更多的资金,进行企业业务的开展。同时我国的证券市场对于申请上市的企业的要求之一是企业在最近三年连续盈利,这就使一些企业通过粉饰财务报表来换取上市的资格。

        3.保荐机构的保荐和监督功能缺位

        华锐风电从在A股上市时90元的发行股价,跌到现在的5元以下,营业收入由2010年的203亿跌至2012年的40亿,可以说华锐风电面临巨大的挑战。然而从辉煌到暗淡,陨落速度如此之快,担任其保荐机构、仍在督导期内的安信证券难辞其咎。华锐风电是在2011年上市,财务造假,虚增业绩也是这一年。根据《证券发行上市保荐业务管理办法》第三十六条规定,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主板上市的,持续督导的期间为证券上市当年剩余时间及其后2个完整会计年度。也就是说,在被立案调查期间,安信证券还在对华锐风电进行持续督导。而在上市当年,华锐给了其承销保荐费用为1.28亿元,巨额的保荐费用也使得安信失去了保荐人的谨慎性,极大危害到投资者的利益。

        四、思考与建议

        1.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从华锐风电案例中可以看出,正是由于企业缺乏恰当的内部控制制度,使得企业财务造假随心所欲。这就需要加强对企业法人的内部控制监督,建立企业重大决策集体审批等制度。同时,加强对企业部门管理的控制监督,建立部门之间相互牵制的制度,加强对关键岗位管理人员的控制监督,建立关键岗位轮岗和定期稽查制度,从而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监督机制。同时也要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以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及内部审计、外部董事为一体的现代公司治理结构,形成权力约束机制,避免“一手遮天”。

        2.完善相关法规,加强监管机制

        造成财务造假的原因之一是企业财务造假的成本费用远低于造假所带来的利润,再加上相关机构在发现造假事件后惩罚过轻,使得财务造假现象屡禁不止。在本案中,认为华锐风电虽违规行为性质恶劣、后果严重,但2011年度会计差错系由公司自查发现,且发现后能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并配合监管机构进行后续调查,公司和有关责任人在主观上具有一定的可减轻处分的情节。仅对华锐风电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予以通报批评;对公司前副总裁兼财务总监陶刚、副总裁于建军、副总裁汪晓予以通报批评,并将本所记入上市公司诚信档案。这一惩罚对于华锐风电来说没有什么实质性的作用,也没有对其他上市企业起到震慑作用。今后应该要求公司经营管理的透明化,减少双方交易信息差异,全方位完善信息披露监管体系。同时要加强检查监督处罚力度,比如严重的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提高造假成本,减少违规操作的可能。

        3.强化中介机构责任,加大惩处力度

        上市公司的财务造假行为只要机构投资者尽责调查,必然能够查出,但是由于保荐、审计等中介机构的纵容行为,使得财务造假在资本市场上大行其道。对于中介机构这种不作为行为,要加大惩处力度,构建中介机构的声誉机制,并完善相应的民事赔偿制度,如,提高中介机构的违规成本,对于情节严重的中介机构不仅要追究民事责任,也要有相应的刑事责任处罚。同时,中介机构自身也要完善内部控制机制,明确权责,互相监督,工作中做到公正公开。

        参考文献:

        [1]王硕.对中国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思考——基于万福生科一案的研究[J].经管空间,2013.10.

        [2]陈纲.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探讨[J].财务管理,2013,(12).

        [3]张成红.企业财务造假的成因及治理对策探析[J].商业经济,2009,(11).

        [4]肖作平,尹林辉.华锐风电盛极而衰“病例解剖”[J].董事会,2014,(3).

        [5]华锐风电虚增利润被调查,离天价赔偿多远http://business.sohu.com/20130614/n378796639.shtml.

        作者简介:李林明,男,天津港保税区中银实业发展公司财务经理。

文档

财务造假的原因及影响

财务造假的原因及影响作者:***来源:《现代经济信息》2014年第23期        摘要:虚假的财务信息,不真实的股票价值,不仅损害了广大股东的利益,对企业未来的发展也蒙上了一层阴影,妨碍了证券市场的有效性,挫伤了广大投资者的信心。本文将以中国风电行业曾经的“带头大哥”华锐风电为例,分析财务造假的原因,着重分析了内控制度的不完善、保荐机构的功能缺位带来的影响,并提出加强内控和中介监督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华锐风电;财务造假;内控制度;金融中介机构        中图分类号:F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