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石经济开发区大王镇中庄小学 李安定
人无论是在生产生活中,还是在工作学习中,都会出现错误。这是一种自然现象,也是一种必然。作为一名小学教育工作者,我们面对的群体是一些活泼可爱思维能力尚不十分成熟的少年儿童。他们在探究学习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而通过剖析错误原因,从反面吸取教训,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对“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能让学生经历一个由表及里、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能使学生在纠错的过程中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学会排除干扰,认真分析,有效控制。为以后的继续学习提供了必要的认识基础,能逐渐提高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面我就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对待学生出现的错误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教师应首先树立学生是可以犯错的教育观念
作为教师,要将学生的错误视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必然现象,要允许学生犯错。正如一位心理学家所说:“谁不考虑尝试错误,不允许学生犯错,就将错过最富有成效的学习时刻。”因此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课堂学生可以出错的地方。没有错也无所谓正确,无所谓比较,也无所谓发现。出错不可怕,可怕的是不出错,或是学生出错了教师不予关注。因为出错才会有点拨、引导、解惑,学生在此过程中或许会产生学习的灵感或产生智慧的火花,那么机智和智慧就是在“出错”和“改错”的探究过程中形成和积累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善于对待学生的错,并将这些“错误”正确巧妙地加以利用,我们的课堂才是最美。
二、教师要正确认识学生的错误,变错为宝
课堂教学是动态的、变化发展的,在师生、生生交流互动中,随时可能发生错误的学情信息,在新课程的课程资源中,学生的经验、感受、见解、智慧、问题、困惑、错误等都成了重要的课程资源。当学生在课堂上出现错误时,有些教师可能会一笔带过,从而丢失了课堂中许多“亮点”,浪费了宝贵的课堂动态资源。真实的课堂教学会因错误、发现、探究、进步的良性循环而充满活力。当一些关键性的、有普遍意义的错误,被教师及时捕捉并经提炼成为全班学生新的学习材料,并及时而适度地对学生进行引导,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空间,让他们在合作交流中主动寻求解题的策略,往往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其实,这种突发性错误我们教师是经常碰到的,因此对于课堂上学生突发性错误的问题,我们教师不应看作坏事,而应看作一笔巨大的财富。教师要善于倾听,敏锐的感受,抓住时机利用这一“错误财富”,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变学生的“错误”为促进学生发展的“宝贵”资源。
三、“顺”错改错,放大错误,引导合作交流
新课程标准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数学教学应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一个学生的需要,最大限度地开启每一个学生的智慧潜能。学习错误是其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必然伴随的现象之一。对于似是而非、学生不易察觉的错误,如果教师只告诉正确的做法,难以触及问题的实质,更容易抑制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展。如对这些错误巧妙地加以利用,因势利导,多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这不仅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发现错误,提高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可以扬长补短,促进学生合作交流意识的发展。
四、善待学生的错,营造课堂新天地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和错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教师对学生的错能正确引导,多听听更多学生真实的声音,课堂气氛和教学效果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收获。教学圆的认识,以前总是我在讲台上手拿一个大圆规,学生手中各自拿个小圆规,我一个一个步骤地教他们怎样画圆。本学期,我一改以前的教学模式,让每个学生自己先尝试在纸上画圆,然后我再把一些同学画错的圆贴在黑板上,让同学们上讲台自由观察,然后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时,同学们踊跃发言:起点和终点不在同一个位置上,把圆画成椭圆形了;弧线画得时隐时现;圆里有两个小圆心……然后,我和同学们一起分析造成以上错误画法的各种原因(圆心没固定好、用力不均匀等)。同学们情绪高涨,思维活跃,不一会就总结出了画圆的方法。我最后总结说,感谢刚才这几位出错的同学,给我们带来了这么热烈的交流!使我们的课堂显得生机勃勃。
总之,没有错误的课堂就不是真实的课堂。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阵地,是师生共同学习的大舞台。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变化生成的过程,在互动的过程中,学生难免出现错误,学生的错误也是提高课堂效益的宝贵资源,善待学生错误,激活数学课堂,是每个教师的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