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考研中医综合中医基础理论(气、血、津液)模拟试卷4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6 14:35:40
文档

考研中医综合中医基础理论(气、血、津液)模拟试卷4

考研中医综合中医基础理论(气、血、津液)模拟试卷4(总分:68.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A1型题(总题数:16,分数:32.00)1.营气为 A.水谷之气中的彪悍滑利部分 B.水谷之气的精华部分 √ C.谷气与自然界清气结合 D.一身之气分布到脏腑或脏腑之精化生营气为水谷之气的精华部分,行于脉中、达全身,作用为:化血液、营养全身。2.下列除哪项外均是卫气的作用 A.生化血液 √ B.防御外邪 C.温养全身 D.腠理卫气具有温煦全身的作用。内而脏腑,外而肌肉皮毛都得到卫气的温养,从而保
推荐度:
导读考研中医综合中医基础理论(气、血、津液)模拟试卷4(总分:68.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A1型题(总题数:16,分数:32.00)1.营气为 A.水谷之气中的彪悍滑利部分 B.水谷之气的精华部分 √ C.谷气与自然界清气结合 D.一身之气分布到脏腑或脏腑之精化生营气为水谷之气的精华部分,行于脉中、达全身,作用为:化血液、营养全身。2.下列除哪项外均是卫气的作用 A.生化血液 √ B.防御外邪 C.温养全身 D.腠理卫气具有温煦全身的作用。内而脏腑,外而肌肉皮毛都得到卫气的温养,从而保
考研中医综合中医基础理论(气、血、津液)模拟试卷4

(总分:68.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 A1型题(总题数:16,分数:32.00)

1.营气为

 A.水谷之气中的彪悍滑利部分

 B.水谷之气的精华部分 √

 C.谷气与自然界清气结合

 D.一身之气分布到脏腑或脏腑之精化生

营气为水谷之气的精华部分,行于脉中、达全身,作用为:化血液、营养全身。

2.下列除哪项外均是卫气的作用

 A.生化血液 √

 B.防御外邪

 C.温养全身

 D.腠理

卫气具有温煦全身的作用。内而脏腑,外而肌肉皮毛都得到卫气的温养,从而保证了脏腑肌表的生理活动得以正常进行。卫气充足,温养机体,则可维持人体体温的相对恒定。卫气虚亏则温煦之力减弱,易致风寒湿等阴邪乘虚侵袭肌表,出现阴盛的寒性病变。但若卫气在局部运动受阻,郁积不散则可出现阳盛的热性病变。卫气能够调节控制腠理的开阖,促使汗液有节制的排泄。卫气的这一作用,既有气能固摄的一面,又有气能推动的一面。通过汗液的正常排泄,使机体维持相对恒定体温,从而保证了机体内外环境之间的协调平衡。因此,卫气虚弱,则腠理功能失职,可以出现无汗、多汗或自汗等病理现象。

3.下列除哪项外均是宗气的作用

 A.行呼吸

 B.行血气

 C.资先天

 D.温分肉 √

宗气的生理功能主要有行呼吸、行血气和资先天三个方面。宗气上走息道,推动肺的呼吸。因此,凡是呼吸、语言、发声皆与宗气有关。宗气充盛则呼吸徐缓而均匀,语言清晰,声音洪亮。反之,则呼吸短促微弱,语言不清,发声低微。宗气贯注于心脉之中,促进心脏推动血液运行。宗气作为后天生成之气,对先天元气有重要的资助作用。

4.元气是

 A.先天之精命门处化生,水谷之精滋养补充 √

 B.水谷之气的精华部分

 C.谷气与自然界清气结合

 D.一身之气分布到脏腑或脏腑之精化生

元气是肾中所藏先天精于命门处化生,受水谷之精的滋养补充。

5.人体之精的作用不包括

 A.繁衍生命

 B.推动作用 √

 C.化血作用

 D.化气作用

人体之精是人类生命繁衍的根源,一般意义的精,即通常所说的先天之精、水谷之精、生殖之精、脏腑之精,不包含血、津液。人体之精的作用有: (1)繁衍生命。 (2)濡养作用。 (3)化血作用。 (4)化气作用。 (5)化神作用。 因此A、C、D选项都属于人体之精的作用,而B选项的推动作用属于气的生理功能之一。

6.脏腑之气的功能中属阴的部分是

 A.温煦、推动、兴奋

 B.凉润、宁静、抑制 √

 C.构成脏腑的基本物质

 D.推动和调节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机能

结合事物的阴阳属性来理解。

7.气血关系失调的病机是

 A.气和血互根互用的功能失调 √

 B.气的运行郁滞不畅,血行障碍

 C.气的不足,固摄血液的生理功能减弱

 D.大量出血的同时,气随血的突然流失而脱散

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血关系的失调主要指气和血互根互用的功能失调。

8.下列哪项不是血瘀的形成因素

 A.阴虚 √

 B.血热

 C.瘀血

 D.痰浊

气滞、寒凝、血热、气虚、痰浊等,均可形成血瘀。同时,瘀血是血瘀的病理产物,而在瘀血形成之后,又可阻于脉络,而成为形成血瘀的一种原因。

9.下列哪项不会因气不摄血导致

 A.咯血

 B.吐血

 C.衄血

 D.发斑 √

气不摄血的概念是,因气的不足,固摄血液的生理功能减弱,血不循经,逸出脉外,而导致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尿血、崩漏等各种出血的病理状态。

10.( )是各种虚脱病变的主要病机。

 A.气脱 √

 B.亡阴

 C.亡阳

 D.血脱

气脱是指气不内守而外脱。多由于正不敌邪,或正气的持续衰弱,或因大出血、大汗等气随血脱或气随津脱,气脱实际上是各种虚脱病变的主要病机。

11.神志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是

 A.精

 B.气

 C.血 √

 D.津液

血的功能包括濡养和化神。血液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沿脉行全身各处。对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起着濡养和滋润作用,以维持各脏腑组织器官发挥生理功能,保证了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血为神志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人的精神活动必须得到血液的营养,才能产生充沛而舒畅的精神情志活动。

12.下列除哪项外均是津液的作用

 A.津液为神志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 √

 B.滋润濡养

 C.津液亏少时,血中津液可从出于脉中补充津液

 D.因津液可在脉管互相渗透,故津液可滑利血管,且津液可化血

津液的作用包括: (1)滋润濡养:津的滋润作用明显,液的濡养作用明显。 (2)充养血脉: ①津液亏少时,血中津液可从脉中渗出补充津液。 ②因津液可在脉管互相渗透,故津液可滑利血管,且津液可化血。

13.“治痰先治气”是的( )具体应用。

 A.气能行津 √

 B.气能生津

 C.津能生气

 D.气能摄津

14.下列关于气滞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气滞即气机郁滞不畅

 B.气滞主要由于情志内郁,或痰、湿、食积、瘀血等阻滞,形成局部或全身的气机不畅或阻滞,从而导致某些脏腑、经络的功能障碍

 C.气滞于某一局部,可以出现胀满、疼痛,甚则引起血瘀、水停,形成瘀血、痰饮等病理产物

 D.气滞最常见于肺、胃和肝等脏腑。如《素问·生气通天论》说:“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 √

D为气逆。

15.下列关于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气是人体活力很强、运行不息的极精微物质

 B.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C.人体的气,来源于禀受于父母的先天之精气、饮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

 D.气对于人体的生长发育,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血和津液的生成和运行、输布等代谢活动所起的推动和激发其运动的作用

人体的气,来源于禀受父母的先天之精气、饮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即水谷之精气,简称“谷气”和存在于自然界的清气。

16.“精、气、血、津液各自的新陈代谢及其相互转化”是指气的( )作用。

 A.气化 √

 B.温煦

 C.防御

 D.固摄

气化作用是指通过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即精、气、血、津液各自的新陈代谢及其相互转化。如饮食水谷转化为水谷精微,再化生成气、血、津液等。

二、 B1型题(总题数:4,分数:16.00)

A.气机不畅 B.气逆 C.气闭 D.气脱(分数:4.00)

(1).大汗、目闭口开多见于

 A.

 B.

 C.

 D. √

怒则

 A.

 B. √

 C.

 D.

气脱,气不内守,营卫失和,故汗大出,气不藏内,神机失养,故可见无力睁目和口开等虚脱症。情志的异常变化,可直接影响脏腑的气机,造成气滞不行,气机紊乱。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悲则气消,忧则气聚,思则气结。

A.小肠泌别清浊 B.肺的宣发 C.脾胃运化 D.肾的蒸化(分数:4.00)

(1).水肿病人的病机之一“胃之关,关门不利”,指的是

 A.

 B.

 C.

 D. √

 (2).津液若雾露之溉与哪个脏腑关系密切

 A.

 B. √

 C.

 D.

“肾者,胃之关也,关门不利,故聚水而从其类也”。《素问·水热穴论》。肾者,胃之关也:肾有调节水液的功能,起着胃的关闸作用。本句主要指肾主水的生理功能。肺气向上的升宣和向外周的布散的功能,将脾所转输的津液和水谷精微,布散到全身,外达于皮毛,即是《灵枢·决气》所说的“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

A.元气 B.宗气 C.卫气 D.营气(分数:4.00)

(1).分肉之间,熏于肓膜的是

 A.

 B.

 C. √

 D.

 (2).哪种气与津液共注脉中,化成血液。

 A.

 B.

 C.

 D. √

卫气分布:循皮肤之中,分肉之间,熏于肓膜,散于胸腹,内至胸腹脏腑,外而皮肤肌腠,布散全身。营气进入脉中,循行全身,内入脏腑,外达肢节,终而复始,营周不休。发于肾,以三焦为通路,循行全身,内而五脏六腑,外而肌肤腠理,无处不到。宗气聚集于胸中,贯注于心肺之脉,上“出于肺,循喉咽,故呼则出,吸则入。”《灵枢·五味》。营气生理功能:化生血液和营养全身。

A.脾 B.胃 C.肾 D.肝(分数:4.00)

(1).参与津液的输布,不参与津液排泄的是

 A.

 B.

 C.

 D. √

 (2).气能摄血主要与哪个脏腑有关

 A. √

 B.

 C.

 D.

脾、肺、肾、肝和三焦共同完成津液的输布。津液的排泄主要通过尿液和汗液,少数通过呼气和粪便来完成。此主要和肾、肺、脾生理功能有关。津液生成:胃、小肠、大肠、脾。脾、肺、肾、肝和三焦共同完成津液的输布。血运正常相关脏腑功能心、肺、肝、脾、肾。气能摄血主要体现在脾气的统血作用。这可体现在使用补气药治疗大出血的临床运用中。

三、 X型题(总题数:10,分数:20.00)

17.与气的生成相关的脏腑为

 A.脾胃 √

 B.肺 √

 C.肾 √

 D.心

肺为生气之主:肺主呼吸之气,吸入自然界清气,呼出浊气;肺将清气与水谷之气结合生成宗气。脾为生气之源,脾胃运化水谷精微,为化气之源。肾为生气之根,肾精化气,精充则气足。

18.下列对于卫气的描述中,错误的为

 A.能够调节腠理关闭

 B.行于脉中 √

 C.散布于全身

 D.来于肺呼吸的自然界清气 √

卫气是行于脉外而具有保护作用的气,又称“卫阳”,由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中的悍气所化生。卫气循皮肤之中,分肉之间,熏于肓膜,散于胸腹,内至胸腹脏腑,外而皮肤肌腠,布散全身。具有防御外邪、温养全身、腠理等生理功能。

19.对于津液的作用描述正确的是

 A.滋润 √

 B.化血 √

 C.濡养 √

 D.载气 √

津液的作用体现在:滋润濡养:津的滋润作用明显,液的濡养作用明显;充养血脉,当津液亏少时,血中津液可从脉中渗出补充津液,因津液可在脉管互相渗透,故津液可滑利血管,且津液可化血;津可载气。

20.固摄血液的重要因素是

 A.心的主血

 B.脾的统血 √

 C.肝的藏血 √

 D.肝的疏泄

脾主统血,脾气有统摄、控制血液在脉中正常运行而不逸出脉外的功能。肝主藏血,肝脏具有贮藏血液、调节血量和防止出血的功能。

21.与津液的输布有密切关系的是

 A.肺 √

 B.脾 √

 C.肾 √

 D.肝 √

津液输布的相关因素: (1)脾上输于肺和灌四旁。 (2)肺主宣发津液、肃降浊液、津液。 (3)肾起主宰作用。 (4)肝主疏泄,调畅气机。 (5)三焦为通路。

22.在津液代谢过程中,以哪三脏作用最为重要

 A.肺 √

 B.脾 √

 C.肾 √

 D.肝

在津液代谢过程中,以下三脏作用最为重要: (1)脾上输于肺和灌四旁。 (2)肺主宣发津液、肃降浊液、津液。 (3)肾起主宰作用。

23.津主要分布于

 A.血脉 √

 B.肌肉 √

 C.皮肤 √

 D.孔窍 √

津和液异同:津与液皆来源于水谷精微,但二者在性状、分布和功能上有所不同:质地较清稀,流动性较大,布散于体表皮肤、肌肉和孔窍,并能渗入血脉之内,起滋润作用的,称为津;质地较浓稠,流动性较小,灌注于骨节、脏腑、脑、髓等,起濡养作用的,称为液。

24.津液的功能是

 A.润泽肌肤 √

 B.滑利关节 √

 C.充养脑髓 √

 D.充养血脉 √

津液有滋润和濡养的功能。津液以水为主体,有很强的滋润作用;含多种营养物质,有营养功能。津较清稀,含水量多,其滋润作用大于液;液较稠厚,营养丰富,其营养作用大于津。分布于体表的津液滋润皮肤,温养肌肉,使肌肉丰润,毛发光泽;体内的津液能养脏腑,维持各脏腑的正常功能;注入孔窍的津液,使口、眼、鼻等九窍滋润;流入关节的津液能滑利关节;渗入骨髓的津液能充养骨髓和脑髓;进入血脉的津液成为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使血液充足,环流不息。在正常情况下,人体阴阳之间处于相对的平衡状态,津液作为阴精的一部分,有调节阴阳平衡的作用。

25.生殖之精的化生与施泄有度,依赖于

 A.天癸促发 √

 B.肾气封藏 √

 C.肝气疏泄 √

 D.脾气运化 √

生殖之精,由先天之精在后天水谷之精的资助下化生。女子“二七”、男子“二八”之时,若先天之精无缺陷,后天之精能资养,肾中所藏之精充盛,肾气充沛,天癸则按时而至。肾精在天癸的促发作用下,可化为生殖之精以施泄。如《素问·上古天真论》说:男子“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生殖之精的化生与施泄有度,还与肾气封藏、肝气疏泄以及脾气的运化作用密切相关。

26.气血关系失调表现于

 A.气滞血瘀 √

 B.气随血脱 √

 C.气血两虚 √

 D.气不摄血 √

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血关系的失调主要指气和血互根互用的功能失调,主要有气滞血瘀、气不摄血、气随血脱、气血两虚和气血不荣经脉等几个方面。

文档

考研中医综合中医基础理论(气、血、津液)模拟试卷4

考研中医综合中医基础理论(气、血、津液)模拟试卷4(总分:68.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A1型题(总题数:16,分数:32.00)1.营气为 A.水谷之气中的彪悍滑利部分 B.水谷之气的精华部分 √ C.谷气与自然界清气结合 D.一身之气分布到脏腑或脏腑之精化生营气为水谷之气的精华部分,行于脉中、达全身,作用为:化血液、营养全身。2.下列除哪项外均是卫气的作用 A.生化血液 √ B.防御外邪 C.温养全身 D.腠理卫气具有温煦全身的作用。内而脏腑,外而肌肉皮毛都得到卫气的温养,从而保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