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王安石议论文的特点? 答案:结构严谨、析理透辟。
3、苏轼词的主要风格特点? 答案:豪放旷达
4、陈与义的诗歌被称为? 答案:简斋体
5、李清照后期词的风格? 答案:沉郁哀痛
6、朱熹诗歌的主要特点? 答案:以诗瑜理
7、辽代第一位文学家是? 答案:耶律倍
8、元好问伤乱诗的风格特点是? 答案:沉挚悲凉
9、元杂剧的角色“正末”是? 答案:男主角
10、元杂剧作家宫天挺的著名杂剧是? 答案:范张鸡黍
11、元代散曲作家王和卿的著名作品是?
答案:【仙吕】《醉中天·咏大蝴蝶》
12、明代民歌《挂枝儿》、《山歌》的收集整理者是?
答案:冯梦龙
13、我国最早的话本小说总集是嘉靖年间洪楩编辑刊刻的《六十家小说》,又称为?
答案:《清平山堂话本》
14、徐渭《四声猿》中最杰出的一部作品是?
答案:《狂鼓史渔阳三弄》
15、被称为“昆曲之祖”的戏曲家是? 答案:魏良辅
16、竟陵派小品文的特色是? 答案:孤峭幽冷,深曲寂静
17、与杨基、张羽、徐蕡并称为“吴中四杰”的诗人是?
答案:高启
18、袁枚论诗标举“性灵”,强调? 答案:性情
19、清代最有影响的文章流派是? 答案:桐城派
20、清初词坛,以陈维崧为首的词派为? 答案:阳羡词派
21、清代浙西词派的词风特点是? 答案:醇正秀雅
22、《平山冷燕》、《好逑传》属于? 答案:世情小说
23、清代讲唱文学形式——子弟书属于? 答案:鼓词
24、原生态的弹词起源于? 答案:陶真
25、《红楼梦》的中心线索是? 答案:宝黛爱情
26、在近代文坛上,梁启超的大量文章被称为?
答案:新文体
27、同光体诗人分为闽派、浙派和赣派。赣派的代表诗人是?
答案:陈三立
28、以下词论著作属于王国维所著的是?
答案:《人间词话》
29、曾朴的著名谴责小说名为? 答案:《孽海花》
30、1907年,王钟声在上海创办了春阳社,演出?
答案:话剧
1、江湖诗派:南宋后期继永嘉四灵后而兴起的一个诗派,因陈起刊刻的《江湖集》而得名。当时书商陈起与江湖诗人相友善,于是刊售《江湖集》、《续集》、《后集》等书,后人以《江湖集》内诗气味皆相似,故称之为江湖诗派。《江湖集》中所录诗部分或为布衣,或为下层官吏,身分卑微,以江湖习气标榜。江湖诗人时时抒发欣羡隐逸、鄙弃仕途的情绪,也经常指斥时弊,讥讽朝政,表达不与当朝者为伍的意愿。江湖诗人中成就较著的是戴复古和刘克庄。
2、《秦并六国平话》:元代讲史平话,别名《秦始皇传》,写秦始皇统一六国的中国史事,中间穿插荆轲刺秦王,高渐离击筑,焚书坑儒等故事。
3、南施北宋:清初诗坛,施匡章和宋琬被称为“南施北宋”,施诗温柔敦厚,雅洁有体;宋诗雄健磊落,间多愁苦之思。
4、狭邪小说:清道光至光绪年间,即十九世纪四十至九十年代,有一批以狎优狎妓为题材的“专叙男女杂沓”的“狭邪小说”。例如:《花月痕》、《青楼梦》、《海上花列传》等。
一、简述西昆体诗歌的主要特色。
讲究修辞的昆体功夫对宋诗的发展影响很大。
1、诗中大量用典,以学问为诗,是宋诗的一个突出特色,西昆体作为宋初出现的诗歌流派或诗歌思潮,体现了当时的风会所趋,是宋诗形成自身特色的第一步。
2、西昆体与后来的江西诗派,从论诗宗旨、作品风格、艺术技巧到诗学渊源都有相同或相近的地方,黄庭坚就主张用昆体功夫造老杜浑成之境。
3、西昆体流行之后的弊端也是明显的,那就是诗人作诗过分依赖修辞而缺乏感觉,甚至坠入玩弄辞章典故的泥潭。
二、列举关汉卿妇女生活剧的著名作品并概述其创作特色。
《救风尘》《谢天香》《拜月亭》《调风月》《望江亭》等。
1、涉及多种多样的社会生活层面和人物,深刻揭示了社会的黑暗面;
2、集中反映了社会中弱者的生活遭遇和生活理想,热情赞美了他们的美好品格;
3、在反映社会对弱者的压迫和命运对个人的压迫的同时,始终表现出弱者顽强的斗争精神。
三、简述《红楼梦》人物形象塑造的特点。
1、小说塑造了上百个不同身份、个性的人物,各具光彩;
2、作者善于写出人物的不同性格,更能将同一阶层或同一类人物,对比写照写出其不同的性格特点;
3、作者还善于把人物置于广阔的社会环境中,从各个方面反复渲染,写出人物的复杂性,达到了典型化的艺术高度。
四、简述《桃花扇》的艺术成就。
1、他的“兴亡之感”,是通过“离合之情”来表现的,突出了个人和历史的紧密联系。通过候李的爱情可从侧面反映南明王朝的社会现状和士人阶层的风流堕落;
2、结构严谨,独具匠心。全剧围绕道具桃花扇来写,桃花扇具有多重意义,一是定情物,二是历史的见证,三是奠定了悲伤情调,四是美人之血痕点染而成,五是张道士撕扇隐喻理想的破灭。
一、论述《西游记》的艺术特色。
1、奇幻的色彩。它不是按照生活的逻辑敷衍历史的故事,而是以奇幻思维展现了一个光怪陆离、五彩缤纷的神话世界。奇幻的艺术形象在奇幻的氛围里展开了正与邪的搏斗、智与愚的角逐,例如:“三打白骨精”“三调芭蕉扇”“真假美猴王”等,展开了富有奇趣的情节,“变化施为,皆极奇恣”读来令人精神飞跃、心旷神怡。
2、幽默诙谐的色彩。“寓庄于谐”的手法在小说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从玉皇大帝、如来、观音,到取经路上的国王,到各地的妖魔鬼怪,乃至取经者本人,都可以成为作者打趣调侃的对象。
3、艺术结构与《水浒传》相似。都是单线发展的结构形式,每一回的故事具有相对的性质。其不同在于孙悟空作为《西游记》的主角贯穿全书,而《水浒传》则由一个个英雄的传记连缀而成。
4、文学语言也很有特色。作者善于汲取民间说唱和方言口语的精华,如“不当入子”“了账”“囫囵呑”“一骨辣”等,联系上下文,都不难理解,且别有风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