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级 八年级 姓名 学号
课题 4、草 第 一 课时 主备人
学习目标:
1.理清文章情节,感悟周副的高尚人格
2.学习文中用语言描写、动作描写、肖像描写和心理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3.理解文中重要语句的深刻含义。
学习重点:理解文中关键语句的深刻含义。
学习难点:理清课文的线索。
一、自主学习(课前预习)
1、了解作者
2、了解小说的三要素及刻画人物的方法:
3、识记字词,为加粗的加拼音
焦灼( ) 踉跄( ) 愠( )怒 酸涩( )
惶惑( ) 湿漉漉( ) 拽( )到 蔫( )巴
残渣( ) 飒飒( ) —霎( ) 绽( )开
4、阅读课文,理清思路 ,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大意:
第一部分故事的开端:( — )
第二部分故事的发展:( — )
第三部分故事的进一步发展和高潮:( — )
第四部分故事的结局:( — )
5、提出自学中不懂得问题:
二、课堂探究(课堂学习)
1、全文以“草”为线索安排故事情节,请用简洁的文字概括出文章的线索:
2、研读课文思考:
(1)杨光发现担架上躺的是周副后,心理活动怎样?把描写杨光心理活动的词摘录出来,并体会其表达作用。
(2)、周副尝毒草时的动作和神态如何?把描写周副动作、神态的词圈出来。细细品味作者用词的精妙。
3、从课文提供的材料想开去,以“说吃草”为话题,谈一点或几点自己的看法。
三、归纳总结
1、归纳人物的特点
2、写作特点:运用多种描写手法刻画人物形象
四、训练设计(第二课时)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字的含义。
就在这一霎,他看到了伟大战士的那颗伟大的心。
前一个“伟大”: 。
后一个“伟大”: 。
2、说说下面的句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刻画了周副怎样的精神品质
(1)周副那干裂的嘴唇闭住了,浓密的胡须不停地抖动着,一双渐渐皱紧了。嚼了一阵,吐掉了残渣,把那棵野菜还给杨光,嘱咐道:“你记着,刚进嘴的时候,有点涩,越嚼越苦。”
描写方法: 。
作用: 。
(2)“吃草。嗯,说得好啊!”周副严肃地点了点头,“斗争,需要我们吃草,我们就去吃它。而且,我们还要好好总结经验,把草吃得好一些!”
描写方法: 。
作用: 。
3、阅读以下选段,回答文后问题
医生有点愠怒地看了杨光一眼:“你这个同志,有话不会小点声说?你知道吗?这是……”他压低了声音,说出了那个全军都敬爱的人的名字,然后解释地说道:“他病得很厉害哪;昨天开了一夜的会,刚才又发起高烧,人都昏迷了。”“什么,周副?”杨光立时惊住了。对于这位敬爱的首长,杨光不但知道,还曾亲眼看见过。在遵义战役之前,这位首长曾经亲自到他们团作过战斗动员。在开上去围攻会理的时候,连队在路边休息,他也曾亲眼看见周副和毛、朱总司令一道,跟战士们亲切交谈。可是,现在竟然病倒在草地上。而他,却在首长赶去卫生部救治的路上,拦住了他的担架……他惶惑地望着担架,一时竟不知如何是好了。
(1)此语段出自的课文,作者是________,体裁是________,和《七根火柴》一样都是以________为背景来塑造红军战士的形象。
(2)医生“愠怒”的原因是什么?
(3)杨光发现担架上躺的是周副后,心理活动怎样?把描写杨光心理活动的词句写出来。
(4)概括杨光“亲眼看见”的周副的事迹。(不超过15个字)
(5)分析“竟然”的表达作用和“惶惑”的原因。
“竟然”的表达作用:________________
“惶惑”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