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 学 班 主 任 工作
夏雪花
一、制订切实可行的班级工作计划,建立班级学生文化户口档案
班级工作计划是一学期中班主任指导实施班级教育活动的依据。因此,班主任在制订这一计划时,应认真分析班级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学习状况、成长经历,兴趣爱好等诸多因素,规划好笨学期的工作要点,达到什么目标,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做到有的放矢,使班级工作得到健康有序地开展,营造一个健康向上,积极主动、认真扎实,学风浓厚的班风和育人环境。由于农村学生留守儿童较多,在制订班级工作计划时,侧重点应放在如何引导学生学习,培养学生良好思想方面。
二、经常组织开展班队会活动,让学生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
农村学生由于社会接触面少,知识拓展有限,大部分学生不善于同其他学生沟通、交流,即使在家里,同父母交流也不多,在性格上养成了孤僻、自私、自信心不强,总感到缺少家庭和社会的关爱,这一现象,在留守学生中表现较为突出。学校作为学生的生活环境之一,开展丰富多彩好的班队会活动显得尤为重要。其开展主题可根据社会影响、学生思想动向以及偶发事件制订,比如开展“学会关爱”、“我和父母通电话”、“我们的班集体”,“学习为了什么”等主题班队会,让学生学会沟通、学会交流、相互信任,相互尊重,切身体会到班集体的温暖。
三、做好家访工作,开展“纸上留言”
常言道“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位和永久的老师”要搞好学校教育及班级工作,必须和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密切配合,才能取得成效。因此,班主任应经常进行家访,与家长保持联系与沟通,调动家长的积极性,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协调统一,达到共同育人的目的。在家庭中,应和家长一道,针对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共同分析其产生的原因,研究教育方法,密切配合,使学生感到教师和父母都是从爱护他们出发。特别是对留守学生的家访工作,更应做到勤,多和留守学生的监管人深入沟通,详细了解和掌握留守学生的学习状况,思想动向。
针对留守学生缺乏同父母交流的机会。我在班上开展“纸上留言”活动。让学生把他在生活上,学习上遇到的困难和想向别人倾述的话语,统统写在纸上,夹在作业本中一同交上来。我在批改作业时用课余精心设计的卡片及时同他们交流,疏导他们的心理障碍,写一些鼓励、开导性的话语,比如有一位留守学生在纸上写到“我想爸妈了,不想学习,想和爸妈一起到温州打工”。针对该生这一厌学特点,我及时在卡片上写上“想念父母是人之常情,但你知不知道父母为什么去打工?因为他们在同你一样大时没有学到更多的知识,现在他们去打工,是想创造更好的机会和条件让你学习,长大有所作为”。此后,该生的学习较为主动,学习成绩也跃了上来。
4、以身示教、严于律己,起到师表作用
农村学生大部分纪律涣散,加上年龄小,辨别是非能力不强,在生活和学习中没有一定的学习榜样。特别是留守学生,缺少父母管教,极易走上偏路。因此,班主任首先应严格要求自己,认真上好每一堂课、认真批改作业、上课不迟到早退、仪表端庄,着装整洁……这对学生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其次,班主任应赏罚分明,注意发挥学生的特长,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再次,一定要言而有信,不讲空话,假话,做到言必行,行必果。一句话,班主任是学生模仿的对象,学习的榜样,应在工作中做到真正与学生平等相处、互敬、互爱、互重、互助,教学相长。
5、做好班主任总结工作
做好班主任总结工作是班主任工作的教育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的需要。由于现行农村留守学生的这一特殊现象,班主任更应做好这一方面的工作。在总结中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吸取经验,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形成系统科学的工作方法,进一步培养自己丰富的知识素养、敏锐的观察能力,组织能力及创新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