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工序为:清理场地→测量放线→埋设护筒→钻机就位→开孔→钻孔→清孔→吊放钢筋笼→二次清孔→灌注水下混凝土→凿除桩头→桩基检测。
(一)施工准备
在桩基施工前,首先进行物探,查明地下管线、障碍物的准确位置及埋深,作好明显的标记,然后清除桩基位置上的杂物,整平场地。采用全站仪测定桩孔位置,并埋设孔位护桩。
(二)埋设护筒
护筒采用钢护筒,其内径大于孔径0.2m,长1m。由人工开挖护筒坑,然后准确放入填埋,护筒高出地面30cm左右,护筒外边填边夯,以使护筒稳固。护筒埋设后,由引出的骑马桩复核其桩位的正确性,并测量调整护筒的垂直度。
(三)安装钻机
将钻机牵引就位于桩位中心,钻架、钻头等成套配备一并配齐。
(四)开孔
开孔前,先往护筒中灌入泥浆,按1:1的比例加入粘土和小石块,用冲击锥十字形钻头小冲程反复冲击,加固护筒下脚,以防孔口失稳坍塌,开孔深度3-4m。
桩的钻孔在中距5m内的任何混凝土灌注桩完成24h后,才能开始,以避免干扰邻桩混凝土的凝固。
(五)钻进
1、根据不同土层,采用合适的冲程。
2、松放钢丝绳:根据岩层软、硬和进尺情况,均匀松放。
3、掏渣:掏渣间隔一般每班一次,在密实坚硬土层进尺小于5cm/h,在松软地层中进尺小于15-30cm/h,或锥管中装满钻渣时掏渣。
(六)清孔
成孔后进行清孔,将附着于护筒壁的泥浆清洗干净,并将孔底钻碴及泥砂等沉淀物清除,孔底沉淀物控制在300mm以内。
(七)钢筋笼制作及吊放
钢筋笼按设计要求集中加工制作,尺寸准确,焊接牢固,整体顺直,由监理工程师验收后由吊车吊放,吊放时缓慢放入,为确保钢筋笼保护层,每2m设置两对对称钢“护耳”。施工中,控制钢筋笼在浇筑混凝土时上浮及偏位。
(八)灌注水下混凝土
灌注水下混凝土前先下导管,导管先试拼并作闭水和压力试验,合格后方可放入。导管底放至孔底以上0.3m-0.5m处。放入完毕后,利用导管进行第二次清孔,检查孔内沉碴厚度和泥浆比重等,合格后再浇筑水下混凝土。
浇筑水下混凝土时,严格控制配合比,确保其坍落度在18-22cm之间。首批混凝土放入采用“隔水球”或插板等方式,并且其方量使导管埋深不少于0.8m,其后连续灌注。浇筑时,导管埋深保持2-6m,并随时测量混凝土顶面标高,最后混凝土顶面标高要高于设计桩顶标高50cm-100cm,停止灌注。
(九)桩基检测
为保证桩基质量,对成桩进行100%无破损检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