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第一单元认识图形教材分析及教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6 14:37:23
文档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第一单元认识图形教材分析及教案

第一单元单元教材分析:这部分内容是在上学期“认识物体和图形”的基础上教案的,通过上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够辩论和区分所学的立体图形了,这里主要是通过一些操作活动,让学生初步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的一些特征,并感知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间的一些关系。本单元教案的关键是把握好教案要求,既不能在上学期的基础上简单重复,又要能拔高教案要求,上学期在认识物体和图形时,也有拼摆,但那时只是用所学的形状拼搭一引起有趣的图案和事物,使学生加深对所学图形的认识,从中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同时体会图形的显著特征。
推荐度:
导读第一单元单元教材分析:这部分内容是在上学期“认识物体和图形”的基础上教案的,通过上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够辩论和区分所学的立体图形了,这里主要是通过一些操作活动,让学生初步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的一些特征,并感知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间的一些关系。本单元教案的关键是把握好教案要求,既不能在上学期的基础上简单重复,又要能拔高教案要求,上学期在认识物体和图形时,也有拼摆,但那时只是用所学的形状拼搭一引起有趣的图案和事物,使学生加深对所学图形的认识,从中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同时体会图形的显著特征。
第一单元单元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上学期“认识物体和图形”的基础上教案的,通过上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够辩论和区分所学的立体图形了,这里主要是通过一些操作活动,让学生初步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的一些特征,并感知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间的一些关系。本单元教案的关键是把握好教案要求,既不能在上学期的基础上简单重复,又要能拔高教案要求,上学期在认识物体和图形时,也有拼摆,但那时只是用所学的形状拼搭一引起有趣的图案和事物,使学生加深对所学图形的认识,从中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同时体会图形的显著特征。而本单元“图形的拼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摆、拼、剪等活动体会平面图形的一些特征,并感知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间和立体图形间以及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间的关系。

单元教案要求:

1、让学生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以及正方体的形状,通过折一折、摆一摆、剪一剪、拼一拼,辨别和区分这些图形。

2、培养学生初步发展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3、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单元课时安排:约3课时

一年级第一单元《认识图形》教案

认识平面图形

本课目标:知识与技能

1、对过让学生观察长方体、正方体的一个面、圆柱的底面,以及利用这些几何形体的面画图形等活动,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丰富直观体验,发展空间观念。

2、对过把长方形或正方形折、剪、拼、直观认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经历描、找、说、围、画和玩的学习活动,在活动中知道这些常见图形的名称,能识别这些图形,初步了解这些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增强与同学交往,合作的意识。

教案重点:引导学生从物体中分离出面、再从表面抽象出平面图形

突破方法:对过实践活动,用亲身感受的方法来突破

教案难点:丰富直观体验,发展空间观念。

突破方法:实际操作的方法

教法学法:教法:实验研究法学法:实践操作法

教案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图形卡片

学生:学具、图形卡片

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

搭一搭、画一画

出示情境图,谈话:小朋友,你们喜欢搭积木吗?今天每组同学都准备了一些积木,我们一起来搭一搭,好吗?请每组的同学一起搭一搭,搭好后互相说一说自己用了哪些形状的积木。

教案互动:

二、教案互动

出示主题图:谈话: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你也想试一试吗?

小组交流:你画的图形是怎么画的?把你画的图形贴到黑板上相应的位置。

提示课题,谈话:同学们刚才画了这么多的图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这些图形。(板书课题:认识平面图形)

(1)认识长方形。

教师指着巾在长方体后面大小不一的长方形问:这些图形都是用哪一种形状的积木画出来的?在积木的面上还能找到这样的图形吗?请同学们自己找一找,摸一摸。

提问:你们知道这样的图形叫什么吗:(在图形后面板书:长方形)

(2)认识正方形和圆

教师指着贴在黑板上的正方形和圆问:这些图形又分别是用哪一种积木的面画了崃的?在积木面上,还能找到这样的图形吗?

提问:像这样的图形又分别叫什么呢?(在相应图形后面板书:正方形、圆)(3)认识三角形。你能把这张正方形的纸对折成同样的两部分吗?你会几种折法?谁愿意介绍自己是怎么折的?请展示自己折成的图形。你发现了一个新的图形吗?(板书:三角形)

(4)认识平行四边形。

用这两个在三角形可以拼成什么图形呢?请各小组在绒面板上拼一拼,看你们可以拼出几种图形。

带领全班学生一起看拼出三角形、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绒面板。问:谁认识这个图形?(指着平行四边形告诉学生这个图形是平行四边形并板书:平行四边形)

三、巩固练习

(1)出示一些画好的长方形、正方形、圆、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

(2)教师说图形的名称。

(3)试一试。

1)出示一些图形,找一找,哪些是长方形,哪些是正文形,哪些是圆、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

2)提问:你还在哪里见过长方形、正方形、圆、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

三、巩固练习

(1)出示一些画好的长方形、正方形、圆、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

(2)教师说图形的名称。

(3)试一试。

1)出示一些图形,找一找,哪些是长方形,哪些是正文形,哪些是圆、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

2)提问:你还在哪里见过长方形、正方形、圆、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4)投影出示练习一第1-3题,指导学生完成

四、课堂小结今天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呢?还有什么问题吗

课题:认识平面图形

本课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语文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边的特征;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对过观察、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平行四边形的一些特征;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对过大量拼摆图形,发现图形可由简单到复杂的变化及联系,感受图形的美。(2)

对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

教案重点:重点: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语文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边的特征。

突破方法:通过实践活动,用亲身感受的方法来破空。

教案难点:难点:体会图形之间的变换,发展对图形的空间想象力。

突破方法:通过实践活动,用亲身感受的方法来突破。

难点: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突破方法:实际操作的方法学法:实践操作法

教案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图形卡片学生:学具、图形卡片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

教师带来了几张漂亮的图片,让学生认真观察并思考图片是由哪些平面图形拼组成的。(课件出示)

你们想自己拼一拼这些图片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平面图形的拼组(板书课题:平面图形的拼组)

二、教案互动

(1)引导探究长方形的拼组。1)想一想:用两个一样的长方形可以拼成什么平面图形?

2)拼一拼:利用手中的图形拼一拼。

3)说一说:利用两个一样的长方形拼成了什么图形:

小结:利用两个一样的长方形可以拼成长方形也可以拼成正方形。

(2)自主探究正方形的拼组。

你能用几个正方形拼成其他的图形吗?

(3)说一说:和小组的同学说一说自己用三角形拼成了什么图形。

三、巩固练习

(1)趣味导练(课件出示)

小精聪聪看同学们学得认真,想出几道题考考大家,你们敢挑战吗?1)认真观察,下面的哪两个长方形可以拼成正方形。

2)在能拼成正方形的后面打“√”,不能拼成正方形的后面打“×”。

(2)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一第4、5题

四、课堂小结

(1)联系生活说一说。

生活中有很多地方利用了平面图形的拼组,你能说一说吗?

(2)欣赏拼组的图形,引导学生谈感受。(课件出示)

课题:七巧板

本课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了解七巧板的构成及拼摆七巧板,进一步巩固对长方形、正方形、三

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认识。

(2)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及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能力,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拼七巧板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已经认识的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通过摆给出的图案和自由摆图案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让学生体会图形之间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案重点:进一步巩固对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及平行四边形的知识。

教案难点:拼指定图形。

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合作意识。

突破方法:通过实践活动,用亲身感受的方法来突破

突破方法:实际操作的方法。

学法:实践操作法

教案准备:教师:课件、实物展示台

学生:七巧板拼图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

(1)欣赏几幅由七巧板拼成的漂亮图片

(2)用激情的语言来介绍七巧板的历史,让学生知道七巧板是中国人发明的一项智力游戏,使学生感到自豪并激发学生对七巧板的兴趣。

二、教案互动

(1)幻灯片展示七巧板的制作过程。

通过对七巧板的观察,让学生找出七巧板的特点,教师可给予适当的指导:

1)它是由几种图形组成的?

2)每种图形有几个?分别是几号?

(2)从七巧板中选出两块板,拼出学过的数学图形。

(3)选择七巧板中的三块,拼出学过的数学图形。教师同时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

(4)游戏环节:教师在实物投影仪上利用所有的七巧析摆出一个正方形。

1)挪动正方形其中的两块,把它变成一个三角形。

2)然后再挪动三角形其中的一块,把它变成长方形。

3)再挪动长方形其中的一块,把它变成平行四边形。

三、巩固练习

(1)根据序号拼图形。

教师出示一套七巧板,每个图形上均标有序号,学生可以根据序号拼出图形。

(2)照样子,选择喜欢的图形拼一拼。

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6个由七巧板拼成的作品,但不出示七巧板的序号,让学生照样子拼一拼,试一试。

(3)猜一猜,拼一拼。出示第一个狐狸阴影图片。

1)你们看它像什么?

2)猜一猜,它可能是由哪几块七巧板拼成的?

3)学生在猜的过程中,教师利用实物投影仪试拼。

教师在此过程中发给四组学生四套七七板和四张纸,让这四组同学在纸上拼,拼成后教师展示在黑板上。

(4)成果展示。

学生完成作品后,教师把优秀作品展示给学生欣赏。

四、课堂小结

用七巧板还可以拼出很多美丽的图案来,希望同学们课后积极动手,将自己拼出的图形展示给家人和朋友看。

出示要求:

1)想一想:你准备用几个相同的正方形拼一拼,可以拼成一个什么样的图形。

2)拼一拼:利用手中的学具拼一拼。

3)说一说:把你用正方开拼成的图形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3)小组合作,探究三角形的拼组。

利用几个三角形可以拼组成什么图形呢?

学习提示:

1)想一想:你准备用三角形拼成什么图形,需要几个三角形。

2)拼一拼:利用手中的三角形拼一拼,看看拼出来的图形和你想象的是否一样。

文档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第一单元认识图形教材分析及教案

第一单元单元教材分析:这部分内容是在上学期“认识物体和图形”的基础上教案的,通过上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够辩论和区分所学的立体图形了,这里主要是通过一些操作活动,让学生初步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的一些特征,并感知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间的一些关系。本单元教案的关键是把握好教案要求,既不能在上学期的基础上简单重复,又要能拔高教案要求,上学期在认识物体和图形时,也有拼摆,但那时只是用所学的形状拼搭一引起有趣的图案和事物,使学生加深对所学图形的认识,从中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同时体会图形的显著特征。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