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填空:
1. 先秦文学指 以前的文学。
2. 史前传说时期的文学形态主要为两类: 。
3. 《击壤歌》、《康衢歌》、《南风歌》等歌谣相传为 时期的作品。
4. 《弹歌》见于东汉人赵晔《 》卷九。
5. 中国古代神话主要保存在《 》、《 》、《 》、《 》、《楚辞》和其他一些古籍中。
6. 保存我国古代神话最多的一部古籍是《 》。
7. 中国古代的创世神话,以 故事最为著名。
8. 有关人类起源的神话,则首推 的故事。
9. 商民族始祖 是简狄吞食燕卵而生。
10. 《 》记录了后稷神话。
11. 在洪水神话中最杰出的英雄当数 父子。
12. 黄帝与 战于涿鹿之野。
13. “与日逐走”的神话人物叫 。
14. “常衔西山之木石, 以堙于东海”。
15. 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
16. 有关女娲的神话应产生于 社会。
17. 黄帝“与 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
18. 解释“黄帝四面”神话为:“黄帝取合已者四人,使治四方”
19. 《诗经》最后编定成书,大约在 世纪。
20. 《诗经》中的“风”共有 篇。
21. 《诗经》中的“风”包括了周南、召南、邶风、等十 国风。
22. 《诗经》中的“雅”分为 。
23. 《诗经》中的“颂”是 之乐。
24. 《诗经》在汉代出现了今文的鲁、齐、韩三家诗,鲁人 和赵人 的古文“毛诗”晚出,但盛行于世,最终压倒了三家诗。
25. 保存在大雅和“三颂”中讴歌先公先王德业的诗篇多与 活动相关。
26. 《生民》、《公刘》、 《绵》、《皇矣》和《 》五篇作品,被认为是周族史诗。
27. 《诗经·大雅》中的《 》一首记叙了周族的酋长公刘率领周人自邰至豳的大迁徙的历史。
28.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是《诗经·秦风》《 》中的句子。
29. “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是《诗经·王风》《 》一诗中的句子。
30. 《诗经卫风·硕人 》 一篇用一连串的比喻描写一个贵妇人说:“手如柔荑, 。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31.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是《诗经·小雅》《采薇》一首中的句子。
32. 《诗经·周南》中的《关雎 》开篇以“ , ”起兴。
33.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是《邶风· 》一篇中的句子。
34. 《国风》中描写农业生产最全面最色的作品是《 》。
35. 《鄘风·柏舟》是一诗表现了一个少女强烈要求 愿望的作品。
36. 《诗经》章法最明显的特色是: 。
37. 我国第一部记言记事文字的总集是《 》。
38. 先秦散文主可分两大类,一是以议论说理为主的散文,又称 散文;二是以记载历史人物活动和历史事件为主的 散文。
39. 先秦诸子散文主要有《老子》、《论语》、《墨子》、《 》、《 》《 》、《韩非子》、《吕氏春秋》等。
40. 《 》是专门记录孔子言论的语录体散文。
41. 先秦历史散文中,在文学上有较高成就的两部著作是《 》和《 》。
42. 《左传》又名《 》,是我国第一部记事详备的编年体史学巨著。
43. 我国古代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 》,《左传》则是借助它的编年以记事的的史学巨著。
44. 所谓春秋三传是《左传》、《 》和《 》,古人认为它们都是阐释《春秋》的作品,故有此称。
45. 《国语》是我国第一部 史。
46. 《国语》大约成书于 初年。
47. 晋文公早年之事记载于《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里。
48. 《战国策》,初名《短长》、《 》、《长书》、《 》之称。
49. 《苏秦始将连横》选自《战国策》中的《 策》。
50. 春秋战国时期两位儒家学派大师是和,他们的代表作分别是《论语》和《 》。
51.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 ”。
52. “气盛”被认为是《 》最主要的艺术特点。
53. 春秋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两位大师是和。他们的著作分别是《 》和《 》。
54. 庄周的著作现存共三十三篇,分篇、外篇和 篇,
55. 我们所熟悉的寓言故事,如《庖丁解牛》、《邯郸学步》等都出自《 》。
56. 《滥竽充数》、《自相矛盾》、《守株待兔》等都出自《 》。
57. 《 》屈原早期创作的一首咏物述志诗,诗以拟人化的手法赞美橘树“受命不迁”、“秉德无私”的品性,并将它作为自己的师表。
58. “鸟飞返故乡兮,狐死必首丘”是屈原的《 》一诗中的句子,这首诗大约作于楚国国都沦陷之后,表达了诗人国破家亡的悲哀和至死不渝的爱国之情。
59. 在评价《离骚》时曾说:“较之于《诗》,则其言甚长,其思甚幻,其文甚丽,其旨甚明,凭心而言,不遵矩度。”
60. 诗人屈原在其诗《 》中写道:“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表明了自己誓死坚持理想、保持高尚人格的决心。
61. “长太息兮将上,心低徊兮顾怀”是屈原《 》一诗中的句子,以人格化的描写表现太阳。
62. 屈原在《离骚》一诗中吸收了很多的神话,诗中的曦和与望舒分别是 神和 神。
63. 《 》被认为原本是民间祭歌,屈原利用其形式进行了再创作。
. 《九歌》包括了《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河伯》、《山鬼》、《东君》、《 》、《少司命》、《大司命》、《礼魂》。
65. 屈原作品中有一首奇特的长诗,他共提出一百七十多个部题,这首诗就是著名的《 》。
66. 与屈原同时而稍后的另一名楚辞作家是宋玉,他的楚辞代表作是《 》。
67. 《涉江》选自屈原组诗《 》。
68. 屈原的组诗《九歌》共有 篇作品;
69. 屈原作品据王逸注本共有 篇。其中最为有名的一篇代表作是长篇政治抒情诗《 》。
70. 屈原一生共被流放两次,第一次是被楚怀王流放到 地区;第二次是被顷襄王流放到 地区的沅水、湘水一带。
71. 一般认为《招魂》是为招 之魂而作。
72. 《九歌》中写山神之恋的作品是《 》
73.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出自《九歌》中的《 》。
74. 《九辩》“悲 ”的内容给对于世文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75. 《高唐赋》、《神女赋》的作者是 。
76. 刘勰评价屈原说:“其衣被词人, 。”
77. 赋,在《诗经》里的本意是____
78. 赋发展成为一种的文体,形式上介于____与____之间。
79. 最早将自己文章命名为赋的是____。
80. 汉代的赋发展经历了____、____ 、____三个阶段。
81. 贾谊的赋作以《____》和《____》为代表作。
82. 《子虚赋》和《______》是司马相如的代表作品。
83. 枚乘的赋中,《____》最为重要。
84. 扬雄散体大赋的代表作有《河东赋》、《长杨赋》、《____》、《____》。
85. 被认为是第一篇比较成熟的骈体的作品是《____》。
86. 张衡的《____》,赵壹的《____》是东汉著名的抒情小赋。
87. 西汉初年,散文的代表作家是 和 。
88. 《论贵粟疏》是____写给文帝的一篇奏疏,文章中心是阐述强本抑末的主张。
. 《史记》是中国第一部____史。
90. 撰写的《汉书》是第一部____ 史。
91. 《史记》全书共一百三十篇。由十二____、十表、八书、三十____、七十____五个部分组成。
92. 《史记》一书最有文学价值的是 部分。
93. 《史记》的人物传记有分传,有 传。
94. 司马迁除《史记》之外,还有《悲士不遇赋》和《 》传世。
95. 《汉书》沿用《史记》的体例而略有改变,改____为志,去掉世家并入____。
96. 《汉书》由纪、____ 、志、传四部分组成。
97. 乐府原是古代____的名称。
98. 现保存乐府诗最完备的集子是宋人____的《乐府诗集》。
99. 《孔雀东南飞》最初见于徐陵编的《____》,题为《____》。
100. 汉乐府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它创作精神上的特点。班固将其归结为“感于哀乐, ”八个字。
101. 汉乐府民歌最基本的艺术特色是叙事性。《 》是汉乐府叙事诗发展的高峰。
102. 在《乐府诗集》里,两汉乐府诗主要保存在 、鼓吹曲辞、相和歌辞和杂歌谣辞中。
103. 相和歌辞中的《东门行》、《妇病行》、《孤兒行》表现的都是 的疾苦。
104. “枭骑战斗死,驽马徘徊鸣”二句出自《 》一诗。
105. 乐府诗《 》叙述主人公“八十始得归”的退役老兵返回荒芜家园的情景。
106. 《陌上桑》表现了女主人公 巧对使君的机智。
107. 《上山采蘼芜》写了一位弃妇与 邂逅的故事。
108. 铙歌十八首的曲调属鼓吹曲,本是军中用乐,来源于 。
109. 民间歌谣中,除杂言体外,还有较多的 言诗。
110. 汉乐府鼻祖《安世房中歌》17章中有4章是七言和三言相杂的 体。
111. 《 》对太守家迎亲场面作了大肆的渲染,写得铺张扬厉。
112. 刘勰 《文心雕龙》称包括《古诗十九首》在内的“古诗”为“五言之 也。”
113. 《古诗十九首》作为一个整体收录在《 》卷二十九。
114. 《古诗十九首》当出现于 年。
115. 《古诗十九首》多数是写 的乡情和思妇的闺愁。
116. “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出自《 》。
117. 《回车驾言迈》称:“盛衰各有时, 。”
118. “人生天地间, 。”是《青青陵上柏》中的诗句。
119. 《古诗十九首》的抒情主人公绝大多数都在诗中直接出现,《 》是个例外。
120. 现存东汉文人最早的完整五言诗是班固的《 》。
121. 的《同声歌》在东汉文人五言诗中别具一格。
122. 秦嘉有《 》三首。
123. 郦炎的作品今存五言体《 》二首。
124. ————————的《疾邪诗》二首均是五言,附在《刺世疾邪赋》之后。
二.单项选择
1. 《诗经》全集共( ):
A、三百篇 B、三百零五篇 C、二百九十五篇
2. 《诗经》的句式,以()为主:
A、四言 B、五言 C、七言
3. ()说“不学诗,无以言”: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4. ()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A、《春秋》 B、《论语》 C、《诗经》
5. 《诗经》全集分为()部分:
A、三 B、五 C、六
6. ()最早为我们提供了诗歌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
A、《离骚》 B、《诗经》 C、《古诗十九首》
7. 《诗经》中最能体现其现实主义风格的是():
A、风 B、雅 C、颂
8. 风、雅、颂、赋、比、兴被称为《诗经》():
A、六义 B、六经 C、六法
9. 下列属于政治讽刺诗的是():
A、《邶风·静女》 B、《鄌风·墙有茨》 C、《周南·关雎》
10. 赋、比、兴的表现手法起始于():
A、《离骚》 B、《诗经》 C、《汉乐府》
11. 我国古代第一部历史散文集是( )
A《春秋》 B《国语》 C《尚书》
12. 《尚书》书名的意思是( )
A高尚的书 B上古之书 C时尚之书
13. 我国第一部国别史是( )
A《战国策》 B《国语》 C《老子》
14. 我国记事文之祖是指( )
A《荀子》 B《孟子》 C《春秋》
15. 我国记言文之祖是指( )
A《尚书》 B《左传》 C《史记》
16. 《战国策》是按( )国分别记述的。
A十 B十一 C十二
17. 《春秋》具有鲜明的倾向性和严谨的笔法,称为( )
A佶屈聱牙 B兢兢业业 C春秋笔法
18. 《春秋》记史实,用精微的语言寄寓是非褒贬,称为( )
A革故鼎新 B微言大义 C见微知著
19. 下列哪一部著作着重记录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活动及其有关的谋划和辞说
A《楚辞》 B《战国策》 C《庄子
20. 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
A《国语》 B《春秋》 C《论语》
21. 我国第一部记事详明完整的编年体史书是()
A《道德经》 B《诗经》 C《左传》
22. 《盘庚》出自下列哪部著作()
A《诗经》 B《国语》 C《尚书》
23. 《曹刿论战》是以下哪一部著作中的一篇()
A《国语》 B《战国策》 C《左传》
24. 《战国策》是西汉()整理编纂的
A刘歆 B刘向 C司马相如
25. 《邹忌讽齐王纳谏》出自()
A《战国策》 B《左传》 C《尚书》
26.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
A孟子 B韩非子 C孔子
27. 孔子的主要思想都表现在()一书中
A《诗经》 B《论语》 C《国语》
28. 《论语》是一部()著作
A语录体 B编年体 C国别体
29. 西汉武帝时,《论语》被尊称为()
A“礼” B“仁” C“经”
30. 战国中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A荀子 B庄子 C孟子
31. 孟子着重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
A“仁” B“礼” C“义”
32. 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体现了他的()思想
A民本 B天道 C王权至上
33. 孟子主张(),反对霸道
A“王道” B“以力服人” C“非攻”
34. 以下哪一位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赋家()
A荀子 B孟子 C庄子
35. 《齐桓晋文之事章》选自以下哪部著作()
A《庄子》 B《老子》 C《孟子》
36. 《老子》又称()。
A《诗经》 B《书经》 C《道德经》
37. 《庄子》又名()。
A《书经》 B《南华经》 C《山海经》
38. 《逍遥游》出自以下哪部著作()。
A《老子》 B《庄子》 C《论语》
39. 《吕氏春秋》是一部()的著作。
A儒家 B法家 C杂家
40. 李斯的散文代表作是()。
A《汉书》 B《谏逐客书》 C《杂家》
41. 屈原的作品篇目最早见于():
A、《史记》 B、《诗经》 C、《汉乐府》
42. ()是现存楚辞的最古的注本:
A、《楚辞章句》B、《史记》 C、《汉书·艺文志》
43. 班固的《汉书·艺文志》说屈原作品有()篇:
A、26 B、25 C、24
44. ()是中国诗史上的一篇最早的长篇:
A、《诗经》 B、《天问》 C、《离骚》
45. ()是屈原的代表作:
A、《离骚》 B、《九章》 C、《天问》
46. 《九歌》共有()篇:
A、9 B、10 C、11
47. “屈平词赋如日月”是()对屈原诗歌的评价:
A、杜甫 B、李白 C、白居易
48. “窃攀屈宋宜方驾,恐与齐梁作后尘”是()对屈原和宋玉的评价: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49. 第一个把“楚辞”汇编成集的是():
A、屈原 B、宋玉 C、刘向
50. 称屈原的作品为“楚辞”、“赋”,都最先见于():
A、《史记》 B、《汉书》 C、《后汉书》
51. 《高唐赋》是()作品:
A、屈原 B、宋玉 C、刘邦
52. 《屈原列传》是()的内容:
A、《史记》 B、《左传》 C、《汉书》
53. 《离骚》是一篇():
A、抒情诗 B、叙事诗 C、写景诗
54. 楚辞从用词方面体现出地域特色是指它多用()字:
A、哉 B、兮 C、也
55. “昔楚国南郢之邑,沅湘之间,其俗信鬼而好祠”一语出自()的《楚辞章句》:
A、李白 B、王逸 C、朱熹
56. 赋作为一种文体产生于战国后期的( )。
A楚国 B齐国 C鲁国
57. 李斯《谏逐客书》写作时间是( )
A战国末年 B秦王朝已建立 C秦王朝将亡之时
58. "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语出自( )
A班昭《为兄上书》 B司马迁《报任安书》 C杨恽《报孙会宗书》
59. 赋作为文体名称,最早见于
A荀子《赋篇》 B 贾谊《吊屈原赋》 C 扬雄《长杨赋》
60. 骚体赋向散体大赋转化的标志是
A枚乘《七发》 B 贾谊《吊屈原赋》 C 班固《西都赋》
61. 从散体大赋转向抒情骈体小赋的标志
A《归田赋》 B《二京赋》 C《鵩鸟赋》
62. 《两都赋》的作者是
A张衡 B 班固 C 赵壹
63. 《二京赋》的作者
A张衡 B 班固 C 司马相如
. 《羽猎赋》的作者
A扬雄 B 班固 C 赵壹
65. 谁的作品奠定了铺张扬厉的大赋
A枚乘 B 扬雄 C 司马相如
66. 汉武帝读了( )感叹说“朕独不得与此人同时哉!”
A司马相如《子虚赋》 B 司马相如《上林赋》 C 班固《两都赋》
67. 真正体现西汉政论风格的是贾谊和( )的著作
A 晁错 B 司马相如 C 董仲舒
68. 《过秦论》的作者是( )。
A、贾谊 B、李斯 C、晁错
69. 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 )。
A、《左传》 B、《战国策》 C、《史记》
70. 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是( )。
A、《春秋》 B、《汉书》 C、《战国策》
71. 标志中国叙事诗的飞跃发展的是
A《诗经》 B 汉乐府 C 五言古诗
72. 《孔雀东南飞》属于
A 汉乐府 B 古诗十九首 C 南朝民歌
73. 宋郭茂倩编《乐府诗集》 ,把汉至唐的乐府诗搜集在一起,共分为
A 10类 B 4类 C 12类
74. “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二句出自乐府诗
A 《上邪》 B《饮马长城屈》 C 《东门行》
三.多项选择
1. 《诗经》中《颂》分()颂:
A、齐 B、周 C、鲁
D、商 E、卫
2. 下列作品属于战争题材的是():
A、《无衣》 B、《秦风》 C、《豳风》
D、《东山》 E、《采薇》
3. 《诗经》中的表现方法可分为():
A、赋 B、风 C、比
D、兴 E、颂
4. 在汉朝流传的诗学有():
A、毛诗 B、鲁诗 C、齐诗
D、韩诗 E、郑诗
5. 下列诗作属于《大雅》的有():
A、《生民》 B、《公刘》 C、《绵》
D、《皇矣》 E、《大明》
6. 风共()篇,雅()篇,颂()篇:
A、150 B、160 C、105
D、40 E、46
7. 《诗经》最初称()或():
A、《诗》 B、《诗三百》 C、《诗经》
D、《三百诗》 E、《经》
8. 下列描写爱情和婚姻问题的诗篇的有():
A、《周南·关雎》 B、《邶风·静女》 C、《卫风·氓》
D、《周南·芣苢》 E、《秦风·无衣》
9. 《尚书》包括()
A《夏书》 B《周书》 C《商书》
D《虞书》 E《盘庚》
10. “春秋三传”是指()
A《左传》 B《战国策》 C《公羊传》
D《谷梁传》 E《儿女英雄传》
11. 《左传》可称为()
A《春秋古文》 B《春秋左氏传》 C《醒世姻缘传》
D《书经》 E《左氏春秋》
12. 今存的《尚书》分为哪两种()
A今文尚书 B《易经》 C《坛经》
D古文尚书 E《秦誓》
13. 下列属于国别体的著作有()
A《国语》 B《春秋》 C《左传》
D《论语》 E《战国策》
14. 以下属于编年体史书的有()
A《诗经》 B《老子》 C《春秋》
D《韩非子》 E《左传》
15. 春秋战国时的散文可分为()两大类
A历史散文 B政论文 C诸子散文
D论说文 E政论哲理散文
16. 《战国策》又可称为()
A《国策》 B《国事》 C《短长》
D《事语》 E《长书》
17. 下列()作品出自左传
A《郑伯克段于鄢》 B《盘庚》 C《殽之战》
D《触龙说赵太后》 E《晋楚城濮之战》
18. 以下属于儒家学派代表人物的有()
A孟子 B韩非子 C老子
D孔子 E荀子
19. 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
A“礼” B“兼爱” C“节用”
D“仁” E“非攻”
20. 以下是孟子主张的有()
A“王道” B“与民同乐” C“忧民之忧”
D“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E“自然无为”
21. 以下关于《孟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现存七篇 B长于辩论
C善于运用譬喻和寓言故事深入浅出地说明道理
D语言流畅,辞锋犀利,对话生动,富于鼓动性
E虽存有语录问答形式,但主要的已成为富于文学性的说理文章
22. 《庄子》全书共分为哪三个部分()。
A内篇 B《大宗师》 C外篇
D杂篇 E《人间世》
23. 以下对《庄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其文大都通过神话寓言和各种比喻说理,寓道理于形象之中,想象丰富,具有的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
B行文汪洋恣肆,变化万端而且自然流畅。
C语汇在丰富多彩,形象生动,而且尖锐泼辣每多幽默讽谏意味。
D语言佶屈聱牙,晦涩难懂。
E善于叙写战争。
24. 从内容上分,属于纯粹的祭歌的有():
A、《湘夫人》 B、《东皇太一》 C、《大司命》
D、《云中君》 E、《东君》
25. 下列属于《九章》篇目的是():
A、《天问》 B、《惜诵》 C、《涉江》
D、《抽思》 E、《桔颂》
26. 下列属于宋玉作品的是():
A、《九辨》 B、《风赋》 C、《神女赋》
D、《九歌》 E、《招魂》
27. 先秦时代两位最具浪漫主义精神的作家是():
A、孟子 B、韩非子 C、屈原
D、荀子 E、宋玉
28. 《史记》中司马迁提到读过屈原作品的篇目有():
A、《离骚》 B、《天问》 C、《招魂》
D、《哀郢》 E、《九歌》
29. 《九歌》是经屈原加工的民间祭祀乐歌,其中包括():
A、《云中君》 B、《湘夫人》 C、《大司命》
D、《东君》 E、《礼魂》
30. 下列被认为是屈原的作品的有():
A、《离骚》 B、《九章》 C、《天问》
D、《招魂》 E、《九歌》
31. 下列篇目取自古乐曲名的有():
A、《九辨》 B、《九歌》 C、《天问》
D、《离骚》 E、《渔父》
32. 下列属于《楚辞》在语体上的特点的是():
A、六言 B、七言 C、四字调
D、长短句 E、多用口语方言
33. 司马相如是西汉最有成就的赋作家,他的作品有( )
A《子虚赋 》 B《酒赋 》 C《长门赋 》
D《长杨赋 》 E《归田赋 》
34. 西汉的重要赋作家有( )
A贾谊 B枚乘 C张衡
D赵壹 E扬雄
35. 东汉末年,抒情小赋的作表作品有( )
A《归田赋》 B《二京赋》 C《刺世疾邪赋》
D《两都赋》 E《述行赋》
36. 司马迁以"实录"的精神写作《史记》,表现了司马迁不以贵贱论人、不以成败论英雄的进步历史观的作品是( )
A《陈涉世家》 B《留候世家》 C《项羽本纪》
D《高祖本纪》 E《李将军列传》
37. 赋在汉代兴盛的原因有:()
A与汉王朝大一统的政治经济基础有密切关系;
B、汉朝国力强盛,出现了不少大都市,帝王大兴土木,兴建宫殿,内有灿烂夺目的装饰,珍禽怪兽应有尽有,这些都成为汉赋描写的现实基础;
C、统治者的奢侈欲望,好大喜功心理,正需一种与之相应的文学形式去表现;
D、汉王朝的文艺;
E、汉武帝不仅奖励御用文人写赋,他自己也写赋鼓励文人
38. 汉赋全盛期的代表作家有
A 枚乘 B 司马相如 C 王褒
D 扬雄 E 班固
39. 扬雄辞赋的代表作有
A《甘泉赋》 B《羽猎赋》 C《长杨赋》
D《幽通赋》 E《两都赋》
40. 西汉前期散文的代表是( )的政论文
A 贾谊 B 晁错 C 枚乘
D 董仲舒 E 司马相如
41. 《史记》分为( )部分
A 本纪 B 世家 C 列传
D 表 E 书
42. 《史记·项羽本纪》突出写了
A 黾池会 B 钜鹿之战 C 鸿门宴
D 垓下之围 E 负荆请罪
43.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通过哪些事件来表现人物性格的
A 鸿门宴 B 垓下之围 C 完璧归赵
D 黾池会 E 负荆请罪
44. 《汉书》中的部分志、表是由( )补作
A 班彪 B 班超 C 班昭
D 马续 E 刘向
45. 汉代乐府机关收集民歌的主要目的有( )
A观民风 B定郊祀之礼 C训练乐工
D供帝王娱乐 E丰富乐府乐章
46. 下列曲调包括在《乐府诗集》的音乐分:
A 鼓吹曲 B 相和歌 C杂曲歌
D 清商曲 E 横吹曲和杂歌谣
47. 下列作品属汉乐府的有
A《妇病行》 B《出东门》 C《涉江采芙蓉》
D《迢迢牵牛星》 E《上邪》
四.判断
1. 《诗经》全书主要收集了西周初至 五百多年间的作品。
2. 《诗经》中的风分为十五国风。
3. 颂是在以朝廷为代表的各级官府宴饮时演奏的官乐。
4. 文学史上经常“风”、“骚”并称,“风”本即《国风》,“骚”即《离骚》。
5. 《诗经》的“兴”句,有时只是在开头起调节韵律、唤起 情绪的作用,与下文在内容上的联系并不明显。
6. 《魏风·伐檀》把统治者比作大老鼠,他们的贪残,使人民陷入绝 境,为了摆脱这种绝境,人民不得不逃往他方。
7. 《小雅·六月》 是出征玁狁的士兵在归途中所赋。
8. 《郑风·出其东门》写一个女子要求婚姻自主遭到父母干涉时所发出的誓辞
9. 《诗经》的句式,以四言为主,四句成章,其间杂有二言至八言不等。
10. 我国最早的历史散文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记事,一类记言。()
11. 《春秋》是鲁国史官记载,又经荀子修订编纂而成的。()
12. 《左传》记事上起鲁隐公元年,下至鲁哀公二十七年。()
13. 《国语》是一本以记载言论为主的历史著作。()
14. 《论语》是一部只是记录孔子言行的书。()
15. 孟子主张“仁政”,提倡以道德人格德力量来征服和统治天下,反对暴力和战争。()
16. 《庄子》最突出的特色是以寓言为主要表现方式。
17. 《吕氏春秋》分十二经八览六论,每种体例下又分若干篇,共计一百六十篇,二十余万字。
18. 从创作的作品来看,宋玉对屈原的创作有直接的继承。
19. 《九辨》还属骚体,是辞而不是赋。
20. 《楚辞》本意是楚地的歌辞。
21. 《离骚》篇题,王逸认为是遭受忧患之意。
22. “九歌”原是古歌之称,是盛行于夏代的歌。
23. 从汉高祖到汉武帝初年约六七十年间,文章主流是散体大赋( )
24. 晁错的名作《论积贮疏》进一步提出务农贵粟的主张。
25. 司马相如是汉初骚体赋的代表作家( )
26. 司马相如的作品继承了荀子赋篇主客问答的形式,有意识地虚构人物展开辩论( )
27. 《汉书》的写作图做到“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
28. 《汉书》是纪传体史书。( )
29. 《吕氏春秋》在寓言的创作和运用上很有自己的特色。
30. “刻舟求剑”故事出自李斯的文章。
31. 李斯的《谏逐客书》作于战国末年。
32. 《吊屈原赋》是汉初抒情小赋的代表之作。
33. 《文选》的编者解释说:“《七发》者,说七事以起发太子也。”
34. 在杨雄的作品中,《长门赋》是受到历代文学称赞的成功之作。
35. 扬雄创作的赋,以《甘泉 赋》、《河东赋》、《羽猎赋》、《长杨赋》四篇最著名
36. 司马迁在《悲士不遇赋》中说,他修史的宗旨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 成一家之言”。
37. 《史记》的出现,标志中国古代史传文学的发展已经达到高峰。
38. 孔子没有侯爵,陈胜是自立为王;二人在《史记》中都被列入本纪。
39. 两汉乐府诗是指由朝廷乐府系统或相当于乐府职能的音乐管理机关搜集、保存而流传下来的汉代诗歌。
40. 乐府在汉武帝时是朝廷常设的音乐管理部门。
41. 《妇病行》写孤兒受到兄嫂虐待,尝尽人间辛酸的故事。
42. 《陌上桑》的男女主角焦仲卿和刘兰芝是一对恩爱夫妻。
43. 两汉乐府诗中有叙事诗,也有抒情诗,而以叙事诗的成就更为突出。
44. 《东门行》写了一个贫苦农民为贫困所迫走向不满和反抗的情景。
45. 《古歌》和《悲歌》是抒发思乡之愁的作品。
46. 《枯鱼过河泣》采用了寓言的形式来表现乡愁。
47. 《古诗十九首》中的思妇诗都是出自思妇之手。
48. 《古诗十九首》和以往文学作品的不同之处,是把人生的短暂写得特别充分。
49. 《古诗十九首》长于抒情,却不是径直言之,而是委曲宛转,反复低徊。
50. 《古诗十九首》的大多诗篇都是一开始就抒情明理。
51. 《明月何皎皎》以夜晚独宿为背景,抒发游子的思乡之情。
52. 《西北有高楼》的抒情主人公是高楼之上弹奏乐曲的女子。
53. 《青青河畔草》、《迢迢牵牛星》两诗在篇中巧妙地运用了叠字。
54. 《古诗十九首》不是一时一地所作,它的作者也不是一人,而是多人。
55. 钟嵘《诗品》卷上称《古诗十九首》的语言:“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56.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是《孟冬寒气至》中的诗句。
五.名词解释
1. 四家诗
2. 比兴
3. 风、雅、颂
4. 重章叠咏
5. 毛诗
6. 春秋笔法
7. 《春秋》三传
8. 诸子散文
9. 历史散文
10. 甲骨卜辞
11. 民本思想
12. 语录体
13. 楚辞
14. 《九歌》
15. 《九章》
16. 屈宋
17. 赋
18. 散体大赋
19. 骚体赋
20. 抒情小赋
21. 纪传体
22. 互见法
23. 班固
24. 《吕氏春秋》
25. 乐府
26. 汉乐府诗
27. 《乐府诗集》
六.简答问题
1. 先秦文学经历了哪几个发展时期?简述几个发展时期的文学状况。
2. 简要说明先秦文学的基本特点。
3. 简述先秦文学的创作主体发生了哪几次重要变化。
4. 简要说明上古神话对于先民的意义。
5. 如何理解马克思关于神话的论述?
6. 我国神话大致有哪几种类型?各有哪些代表作品?
7. 简略说明我国神话散佚的主要原因。
8. 简述“盘古开天地”的故事。
9. 简述《淮南子·本经训》所记的“后羿射日”的故事。
10. 简要说明上古神话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11. 简述《诗经》的编集过程。
12. 《诗经》主要反映了古代哪些方面的社会生活?各有哪些代表作品?
13. 简述《诗经》修辞手法的运用。
14. 简述《诗经》中怨愤讽刺诗的表达方式。
15. 简要说明《诗经》中有关战争描写的情况。
16. 简述《生民》对后稷的描写。
17. 简述先秦散文兴盛的原因。
18. 简述先秦说理散文的发展历程。
19. 简述《论语》的文学成就。
20. 《左传》表现出哪些进步的思想倾向?
21. 试述《战国策》是如何刻画人物形象的?
22. 简析《烛之武退秦师》外交辞令的特色。
23. 《尚书》是怎样的一部典籍?
24. 什么是“甲骨卜辞”简述甲骨卜辞的特点。
25. 铜器铭文在写作上的特点是什么?
26. 《国语》是怎样看待的?
27. 《左传》是解经之作还是史著?与《春秋》有怎样的关系?
28. 作为史著,《左传》是怎样表现其思想倾向性的?
29. 《战国策》主要反映了战国时期哪一阶层的思想和言行?
30. 结合作品,简述楚辞体的诗体特征。
31. 简述屈原的生平。
32. 简述《天问》的艺术特色。
33. 如何理解《九歌》中对所祀神灵的描写。
34. 简要说明《九辩》的内容和艺术特色。
35. 述在艺术方面屈原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36. 简述秦代文学的概况。
37. 简述西汉初期散文的概况。
38. 汉代文学经历了哪几个阶段?每个阶段有哪些代表作家、代表作品?
39. 简述汉赋兴盛的社会原因及发展衍变。
40. 以贾谊《吊屈原赋》为例,说明汉代骚体赋的特点。
41. 简述枚乘《七发》的思想内容、艺术特点及其在辞赋发展史上的意义。
42. 简述《子虚》、《上林》赋的内容及写作特点。
43. 《归田赋》的思想内容及其在汉赋发展中的意义。
44. 简述汉代抒情小赋勃兴的原因。
45. 简述《史记》进步的历史观。
46. 《史记》为什么能够开创出纪传体的体例?
47. 以《鸿门宴》为例说明《史记》人物传记的故事化手法。
48. 以李陵和苏武的传记为例,说说《汉书》人物刻画的特点。
49. 简述《史记》的语言成就。
50. 司马迁生平中与他写作《史记》关系密切的有哪几件事?
51. 简要说明《史记》对后世的影响。
52. 简述汉乐府诗从题材上大致分为哪几类?各有哪些代表作品?
53. 为什么说汉乐府诗标志着我国古代叙事诗的成熟?
54. 汉乐府诗质朴本色和求新尚奇的特征各有哪些表现?
55. 简述《陌上桑》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56. 简要说明汉乐府诗对下层百姓苦难生活及其感受的描写。
57. 简述五言诗的起源。
58. 简述文人五言诗的初步发展。
59. 简述《古诗十九首》关于游子思妇之苦情的表现。
60. 简述《古诗十九首》所表现的不平之鸣和忧生之嗟。
61. 如何认识《古诗十九首》对于生命意义思索。
七.论述
1. 结合作品分析《诗经》中的婚恋描写。
2. 谈谈《豳风·七月》是如何描写农事活动的。
3. 举例说明《诗经》作品具有怎样的艺术特点。
4. 《左传》的文学成就表现在哪些方面?结合作品说明之。
5. 《战国策》与《左传》相比文学上发生了哪些重要变化?
6. 试比较《论语》和《孟子》二书的语言特色。
7. 结合实例谈谈《孟子》一书中比喻的运用。
8. 结合实例谈谈《庄子》一书中寓言的运用。
9. 《离骚》为什么会产生于战车后期的楚国?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10. 试述《离骚》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11. 《离骚》中的“香草美人”有什么寓意?《离骚》的比兴手法与《诗经》的比兴有何不同,有什么新的发展?
12. 汉代文学从总体上看具有怎样的风格特征?结合具体创作试说明之。
13. 以《项羽本纪》为例说明《史记》塑造人物形象用了哪些基本手法。
14. 《史记》作为我国早期叙事文学的典范,其叙事成就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15. 为什么鲁迅称《史记》是“无韵之《离骚》” ?
16. 结合《孔雀东南飞》等作品,谈谈汉乐府诗的叙事艺术
17. 论述汉乐府诗在古代诗体发展史上的意义
18. 《古诗十九首》在诗歌写作上提供了哪些重要的艺术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