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姓名: 年级:
一、改写句子。
1、反问句:在外国租界里,谁又敢怎么样呢?
改成陈述句: 在外国租界里,谁也不敢怎么样。
2、原句:周恩来铿锵有力的话语,博得了魏校长的喝彩。
缩句: 话语博得了喝彩。
二、修改句子。
1、那站在门口手里拿着大三角板和大圆规的王老师,就是我们的新班主任。
我们的新班主任王老师站在教室门口,手里拿着大三角板和大圆规。
2、差不多,教过我们的老师都在我的本子上“留了影”了。
教过我们的老师,差不多都在我的本子上“留了影”。
3、我的脸上顿时变得通红,心跳得也厉害起来。
我的脸上顿时一阵热,心也跳得厉害起来。
4、我被他的兴致勾起来了。
我的兴致被他勾起来了。
5、这张毛像画得真好,仿佛毛正对我微微笑着。
这张毛像画得真好,毛正对我微微笑着。
三、重点语段分析。
1、但是,在外国租界里,谁又敢怎么样呢?只能劝劝那个不幸的妇女。这时周恩来才真正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中华不振”的含义是 中国贫穷落后,受尽帝国主义的欺凌。
2、有志者当效周生啊!《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有志者”的意思是 有志向的人 ,“效”的意思是 效仿,学习 。“周生”指的是 周恩来 。这句话的意思是 有志向的人都应该向周恩来学习。
3、翻到我的那篇作文,我一下子愣住了:映入眼帘的是红色的修改符号和改动后增添的小字,密密麻麻,几页纸上到处是红色的圈、钩或直线、曲线。《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从“我”看到叶圣陶先生修改的作文时 “愣住了”这一神态描写,以及“密密麻麻、到处”这两个词语,可以看出叶圣陶先生为“我”修改作文是那么 仔细、认真。
4、刚进里院,一墙绿葱葱的爬山虎扑入眼帘。夏日的燥热仿佛一下子减去了许多,阳光都变成绿色的,像温柔的小精灵一样在上面跳跃着,闪烁着迷离的光点。
这句话是 景物 描写,作者 借景抒情 手法,表达了 愉快 的心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