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当代认知心理学的不断发展,学习迁移理论已经成为了认知心理学的研究热点,学习迁移不仅能够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率,而且能够充分地发挥教学的有效作用。在当今知识激增的时代,学习者不可能在学校里学完全部的知识和技能,学习者在学校的学习应该能够对以后工作和生活中的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教师们也应该通过自己的有效教学,使学习者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发挥出更大的学习潜力。因此,为迁移而教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凡是有教育的地方就会有迁移,不存在相互间不产生影响的学习。学会迁移对于学习者日后解决实际问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教师如何通过知识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学习迁移能力:
1、确定明确而具体的教学目标。首先,明确而具体的教学目标是整个教学活动的导引,也是学习评价的依据。其次,明确而具体的教学目标可以使学习者对与学习目标有关的已有知识形成联想,即发挥先行组织者作用,会有利于迁移的发生。
2、学习者的认知结构与学习迁移。比如,俗语温故而知新中的故和举一反三中的一,就表明了头脑中已有的认知结构对于学习新知识、新课题以及解决新的情境中的问题的重要性。
3、将学习内容以最佳的知识结构和最佳的呈现顺序教给学生。按照认知心理学信息加工的观点,将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两大类,但无论哪一类知识都需按照某种合理而有序的结构结合在一起,显示出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和顺序。据此学习内容的结构和顺序是影响学习迁移的客观因素。
4、运用恰当的教学媒体,创设与应用情境相类似的学习情境。学习情境与日后运用所学知识内容的实际应用情境最好相类似,这样有助于学习的迁移。例如学习计算技能,不仅要让学生单纯地进行计算练习,还应该使他们通过应用问题(文字题)的操练养成能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计算问题的能力。
5、教学策略的制定。(1)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所谓先行组织者是指安排在学习任务之前呈示给学习者的引导性材料,它比学习任务具有更高一层的抽象性和包摄性。(2)培养学习者主动学习的态度,让学习者学会学习:教育和教学的最终意图是为了不教,让学习者学会自学,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学会运用先前的经验处理新的问题。所以在教学中就应培养学习者主动学习的态度,让学习者学会学习。
6、教学评价的设计。教学评价可以引导学习者向着完成教学目标的方向努力,所以,教学评价也可以做为提高学习者学习保持效果和迁移效果的工具。一般情况下,理解、应用和解释水平的学习结果保持的时间会比知识水平上的学习结果更长一些,且迁移性也较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