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施工顺序
本工程采用手动工具进行人工拆除,施工程序应从上至下,分别拆除。 留设作业通道,拆除工程的施工现场必须有作业通道。平面运输通道要满足运输工具通行的需要,作业通道内不得堆放杂物,室内上、下通道应保持畅通。非作业通道利用警示带隔开,并制作标志牌立于通道口作出警示。
根据装修图纸,对现场要拆除的墙体、吊顶、地面、门窗、暖气工程等进行标识,以免在拆除过程当中出错。
拆除前认真做好技术交底,对不需要拆除的项目进行保护,拆除过程当中应有专人进行跟踪,一旦发现破坏性的拆除,立即制止并纠正。
拆除过程当中,项目部相关人员现场进行监督,通常按照自上而下的顺序进行拆除,如:先进行顶棚的拆除,依次是墙面、地面、门窗。
拆除时要注意对被拆物品的保护,现场能够利用的材料尽量利用,为业主最大限度的降低工程成本。
进行空间立体拆除时必须有专人在现场指挥操作,制定好切实可靠的施工顺序,对拆除工程进行拆除事项安全教育,以确保工人对拆除物品和拆除注意事项心中有数,同时管理及安全人员要密切注意拆除工人的操作方法及顺序,一旦发现违规行为要进行说服教育和经济惩罚及时更正。
进行拆除前,技术人员要细心研究图纸,确定好拆除量和位置,严禁多拆、少拆。进行墙面、地面拆除时一定要注意不要伤害到墙体结构层和楼板结构层。拆除施工时一旦发生类似情况要及时通知甲方、监理,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由设计确认后进行补救。
整个拆除过程当中,项目部技术人员要注意对楼层内标高的控制,严格按照设计标高进行施工。
(2)拆除方法
拆除地面,如发现楼板有裂缝时,需与有关负责人共同协商解决,不得擅自拆除。
拆除时墙面采用先上后下的施工顺序,以人工拆除为主,地面拆除采用由内到外的施工顺序。为确保安全,将拆除区域入口进行封闭,设专人看管,非作业人员禁止进入,以防拆除碎块坠落造成安全事故。拆除完的渣土应进行经常清运,避免堆积过多。
(3)进场前的各项准备
拆除工程施工前,施工人员须经过三级安全教育后,方可进入现场施工,特殊工种必须经过培训,并持证上岗。
项目部应组织施工人员认真学习施工组织设计和有关的安全操作规程,做好安全交底工作,严禁违章作业。
(4)施工时的各项要求
项目部设专职安全员,在施工现场巡回检查,对各种不安全因素(如工人不正确佩戴安全帽等),及时提出整改意见。
施工队设一名兼职安全员,协助项目专职安全员的工作并负责各自的安全检查等日常管理工作。
现场所有施工人员必须按要求配戴安全防护用品,项目部指定专人检查施工人员安全防护用品的使用和维护情况。
1.9拆除安全措施
建立项目安全组织保证体系,落实安全施工岗位责任制,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各项规章制度,成立安全管理小组。
施工现场必须设置醒目的警示标志,采取警戒措施派专人负责。非工作人员不得随意进入施工现场。
施工现场必须有技术人员统一指挥,严格遵循拆除方法和拆除程序。
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扣紧帽带。
拆除现场施工人员,必须经过行业主管部门指定的培训机构培训,并取得资格证方可施工。
拆除物受自然气候、环境影响较大,密切注意,防患于未然。每个工作日结束后,工程技术人员必须去现场检查,确认拆除物是否用加固,做到安全无隐患。
拆下的渣土垃圾应及时装袋运走。
地面拆除时,应采用降尘措施,提前浇水湿润,严格控制扬尘。
夜间严格控制使用风镐等大噪音拆除设备,防止扰民。
拆除局部内墙时,内隔墙必须随结构加工同时拆除,应编制局部墙体拆除加固方案,防止对结构产生安全影响。
工程内的铝合金窗应安排专人拆除,并码放至指定地点,经确认后移交。 任何人严禁将拆除废弃物私自带出现场,应由项目部安排专人进行分拣和处理。
拆除时,施工现场应安排专人进行检查,防止过度拆除影响结构和装修,当日拆除作业面应当日检查,不合格或不到位的地方应及时进行返工处理。
1.10墙面装饰层拆除
1)充分了解原有结构和原装饰层的做法,摸清原有墙体内水电管线的预埋情况。
2)封堵外门窗口,防止粉尘到处飘洒和噪音的扩散,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
3)先将所有拆除的墙面用滚筒或刷子的沾水充分湿润后,再进行墙体面层的拆除工作。特别注意:润湿墙面的水不要过多,以免造成到处流水现象。
4)墙面拆除的操作工人自上而下由人工使用扁铲、手锤、刮板等工具进行逐
段拆除,部分采用机铲拆除。同时清除基层表面的松动面层,露出坚实基层分段验收合格后方能进入下一步施工工序,对墙体基层有缺陷的地方要进行及时修补。
1.11地面拆除
1)地面拆除前,对工人进行技术交底,准备好拆除用的施工工具。
2)用切割机切割时要边切割边浇水,保持切口湿润,严禁干割。拆除地面时禁止猛砸和不安全操作。
3)在地面拆除时要安排专业安全员和机械管理员进行跟班作业,并配备足够的照明设备,安排专门的电工进行跟班作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