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明代治黄水利专家潘季驯简述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6 14:27:39
文档

明代治黄水利专家潘季驯简述

潘季驯(1521—1595),字时良,号印川。浙江乌程(今吴兴)人。明代水利家。他出身地主家庭,少年好学,负经世报国之志。嘉靖二十九年(1550)中进士,历官九江推官、大理寺丞等。嘉靖四十四年,黄河在与淮河、运河交流处的徐州一带泛滥,数百里内良田化成泽国,他以右佥都御史,总理河道。潘季驯生在江南,治河毫无经验,初到任上,束手无策。后来经过实地调查,访问当地的老农、船夫,弄清了河水的流量、河道的走势、河堤的坚松等基本情况,积累了一些治河经验,采取开新运河以疏黄河,才使水患暂时减轻。隆庆四年(15
推荐度:
导读潘季驯(1521—1595),字时良,号印川。浙江乌程(今吴兴)人。明代水利家。他出身地主家庭,少年好学,负经世报国之志。嘉靖二十九年(1550)中进士,历官九江推官、大理寺丞等。嘉靖四十四年,黄河在与淮河、运河交流处的徐州一带泛滥,数百里内良田化成泽国,他以右佥都御史,总理河道。潘季驯生在江南,治河毫无经验,初到任上,束手无策。后来经过实地调查,访问当地的老农、船夫,弄清了河水的流量、河道的走势、河堤的坚松等基本情况,积累了一些治河经验,采取开新运河以疏黄河,才使水患暂时减轻。隆庆四年(15
潘季驯(1521—1595),字时良,号印川。浙江乌 程(今吴兴)

人。明代水利家。

他出身地主家庭,少年好学,负经世报国之志。嘉靖二十九

年(1550)中进士,历官九江推官、大理寺丞等。

嘉靖四十四年,黄河在与淮河、运河交流处的徐州一带泛

滥,数百里内良田化成泽国,他以右佥都御史,总理河道。

潘季驯生在江南,治河毫无经验,初到任上,束手无策。后来

经过实地调查,访问当地的老农、船夫,弄清了河水的流量、河

道的走势、河堤的坚松等基本情况,积累了一些治河经验,采取

开新运河以疏黄河,才使水患暂时减轻。

隆庆四年(1570),他第二次被任命总理河道。为使黄河不复

改道,他采用疏理黄河故道的方法。在治河中,潘季驯常常亲临

现场,与民工同甘苦。有次河水漫涨,已过堤背,他仍坚持不

走,指挥抢修河堤,对稳定民工情绪起到很大的作用,经过几天

奋战,终于战胜洪水。

万历六年(1578),在张居正的推荐下,潘季驯第三次总理河

道。他认真总结前两次治河的经验,对不能彻底治好水患进行反

省,认为传统的分流以减黄河水势的方法有很大的弊病,因而提

出“束水攻沙法”。潘季驯指出,分流法使黄河水势减弱,从而

水速缓慢,这样泥沙易于沉积,河床易于增高,因此水患不能根

治。而束水法利用河堤变窄、水速加快的原理,既减少河水中泥

沙的沉积,又可利用水势把河床泥沙冲走;河床变深了,水患也

就容易消除。为此,他还将河堤改成狭窄的“缕堤”,在缕堤内

弯度较大处加上“月堤”,以保护缕堤不被急流冲毁;缕堤外又

筑“格堤”、“遥堤”,作为第二道防线,以解决水势过大时的

泛滥。经过实施,果然见效。他还采取百姓提出的淮、黄二河合

流出海法,使水流加大,以冲击出海口沉积的泥沙,使黄、淮之

水畅流入海。

此外,潘季驯制定了昼防、夜防、风防、雨防的“四防”

法;官防、民防的“二防”方针;以及植苇、栽柳等护堤措施。

经过一番努力,昔日的泛滥灾区,阡陌纵横,农居错落,生产恢

复,百姓乐业。

万历十六年,潘季驯第四次督理河道。在任上,他总结自己

前后十几年的督河经验,以及前人治河的教训,民间治河的良

策,撰成《河防一览》,以供后人参考。因治河功,潘季驯官至

工部尚书兼右都御史。

晚年潘季驯告老南归,卒于乌程,享年74岁。

潘季驯一生,四次受命治理黄河,他不畏难,不信神,虚心

倾听下级意见,踏实进行调查研究,终于由外行

变为内行,提出

“束水攻沙法”的先进治河理论,发展了水利科学。除著《河防

一览》外,他尚著《河防榷》、《宸断两河大工录》、《留余堂

集》、《潘季驯奏疏》等。

文档

明代治黄水利专家潘季驯简述

潘季驯(1521—1595),字时良,号印川。浙江乌程(今吴兴)人。明代水利家。他出身地主家庭,少年好学,负经世报国之志。嘉靖二十九年(1550)中进士,历官九江推官、大理寺丞等。嘉靖四十四年,黄河在与淮河、运河交流处的徐州一带泛滥,数百里内良田化成泽国,他以右佥都御史,总理河道。潘季驯生在江南,治河毫无经验,初到任上,束手无策。后来经过实地调查,访问当地的老农、船夫,弄清了河水的流量、河道的走势、河堤的坚松等基本情况,积累了一些治河经验,采取开新运河以疏黄河,才使水患暂时减轻。隆庆四年(15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