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试说明:本试卷五个大题,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 题序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分 |
| 得分 |
1、植物体进行呼吸作用的时间是 ( )
A.只在有光时 B.只在白天 C.只在晚上 D.在白天和黑夜
2、农谚曰:“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清明时节影响播种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 )
A.温度 B.阳光 C.土壤 D.空气
3、当血液通过肺泡周围毛细血管时,氧含量发生变化。下列能正确表示该变化的曲线是( )
A. B.
C. D.
4、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时,用于漱口的液体、载玻片上滴加的液体、染色用的液体分别为( )
A.碘液、生理盐水、自来水 B.碘液、生理盐水、凉开水
C.碘液、自来水、生理盐水 D.凉开水、生理盐水、碘液
5、地球是所有生物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关注生物的栖息地、关注生物圈就是关注人类自已的生存。下列有关生物圈、栖息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B.栖息地的破坏或丧失是威胁生物生存的关键因素
C.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下层、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上层
D.土壤类型、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决定了各种栖息地有不同的特征
6、生命的生存依赖于一定的环境,环境的变化会对生物产生各种影响.下列现象属于环境影响生物的是( )
A.枯叶蝶静止时像一片枯叶
B.马里亚纳海沟没有绿色植物
C.雷鸟的羽毛冬季为白色,夏季为灰色
D.地衣生活在岩石表面,能加速岩石的风化
7、人的鼻不具有的功能是( )
A.气体进出肺的通道 B.气体交换的场所
C.温暖、湿润、清洁进入肺的空气 D.感受气味的刺激
8、血红蛋白的特性决定了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 )
A.运输氧气 B.运输二氧化碳 C.运输养料 D.运输废物
9、下列不含消化酶的消化液是( )
A.肠液 B.胆汁 C.胃液 D.胰液
10、下列哪项小肠的结构不是与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
A.小肠长约 5~6 米
B.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皱襞和小肠绒毛
C.小肠绒毛中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
D.小肠壁内有肠腺能分泌多种消化液
11、扬子鳄的结构层次是( )
A.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 B.细胞→组织→个体
C.细胞→器官→组织→系统→个体 D.细胞→组织→器官→个体
12、以下动物是腔肠动物的是( )
A.水母 B.线虫 C.蛔虫 D.蚯蚓
13、下列关于人体消化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 B.食物无需经过消化即可被吸收
C.胃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部位 D.肠液中只含有消化蛋白质的酶
14、涡虫和水螅都有口无肛门,但它们却分别属于不同的无脊椎动物类群.这两种动物的主要区别是( )
A.身体呈两侧对称还是辐射对称 B.是单细胞还是多细胞
C.身体有无分节 D.体表有无外骨骼
15、在清澈且水草茂盛的溪流中仔细寻找,会发现水螅和涡虫,两者的共同特征是( )
A.背腹扁平 B.身体辐射对称
C.有口无肛门 D.体壁由内外两层细胞构成
16、—位贫血患者患急性阑尾炎,到医院紧急救治,其血液常规化验单结果可能不在正常值范围的是( )
A.红细胞、白细胞 B.红细胞、血小板
C.血浆、白细胞 D.血小板、白细胞
17、肺适于气体交换的特点有( )
A.肺泡壁薄 B.肺泡数量多
C.肺泡外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 D.以上三项都对
18、有关生物与环境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雨露滋润禾苗壮”主要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B.“鱼儿离不开水”说明了生物依赖环境
C.“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体现了生物之间的竞争关系
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主要体现了温度对生物的影响
19、经过肺循环后,血液成分发生的变化是( )
A.由动脉血变成静脉血 B.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C.营养物质增多,尿素减少 D.营养物质减少,无机盐增多
20、下列有关生物圈的范围及其定义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地球上所有生物能够生活的地方
B.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的全部
C.地球上所有生物以及它们所生活的环境的总和
D.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总称
21、下列不属于热带雨林地区所具有的特征是( )
A.冬季叶片凋落 B.植物种类丰富
C.全年都有植物开花 D.终年高温多雨
22、下列对多细胞生物体结构层次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动植物体表的组织都有保护作用,都属于保护组织
B.人体内担负着运输氧气和养料的组织属于输导组织
C.心脏作为输送血液的泵,主要是由结缔组织构成的
D.在结构层次上比较,松鼠有系统,松树不具有系统
23、小明帮父母收获玉米时,发现有些“玉米棒子”上只有很少的几粒种子,你认为这是因为( )
A.水分不足 B.光照不足 C.传粉不足 D.无机盐不足
24、某同学上肢的伤口感染,医生在其臀部注射药物治疗。药物到达伤口经历的血液循环路线是( )
A.先体循环,接着肺循环,后体循环 B.只有肺循环
C.先肺循环,接着体循环,后肺循环 D.只有体循环
25、下列做法未注意到食品安全的是( )
A.选购绿色食品 B.用清水浸泡、冲洗蔬菜及水果
C.食用已发芽的马铃薯 D.买肉时,验明是否检疫合格
二、填空题(共5个小题,共10分)
1、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主要有________和________。
2、青春期是一生中_______发育和_______发展的黄金时期。
3、人体的生命活动主要受到______________ 的调节,但也受到_________ 调节的影响。
4、人体的生长发育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都离不开_______。
5、染色体是由_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的,其中,________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三、识图分析题(共3个小题,共21分)
1、自然界中生物种群繁多,如图为生活中常见的七种生物。请据图回答:
(1)在蒙山森林公园迷路时可依据苔藓植物判断方向,生长葫芦藓的一面朝_________。
(2)白果止咳定喘,可降低胆固醇。它到底是果实还是种子呢?_____。
(3)金鱼适于水中生活的呼吸器官和运动器官分别是_____。
(4)孔雀开屏﹣自作多情,育蛙恋爱﹣吵闹不休,这都是生来就有的,属于_____行为。开屏的孔雀和鸣叫的青蛙都是_____性。(填“雌”或“雄”)
(5)央视《国家宝藏》现场吹响了8700多年前的贾胡骨笛。骨笛是由内部中空、轻而坚固的长骨钻孔、精磨而成的。下列动物的骨骼不适合制作骨笛的是_______________。
A.仙鹤 B,鹫鹰 C.大雁 D.乌龟
(6)细菌和青霉相比,在结构上最主要的不同是没有_____。
2、如图是血涂片在显微镜下的一个视野图.(用图中字母回答).
(1)当人被细菌感染而发炎时,图中________的数目会显著增加.
(2)当图中________数目过少时,会造成人体贫血.
(3)担负运输养料和废物功能的是________.
(4)小双在削苹果时不慎划伤手指并出血,过一会儿伤口自动止血了,起主要作用的是________.
(5)图中具备细胞核结构的是________.
(6)最近热播电视剧《在那遥远的地方》,剧中的圣女峰哨所,位于昆仑山,海拔5380米,号称“生命禁区”,女主角袁鹰初到哨所出现不良反应,主要是空气稀薄,血液中________运氧不足.
3、观察下图所示的几种植物,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没有根、茎、叶等器官分化的是[ ]______类植物。
(2)A类植物已经出现了___________等器官,但它的生殖过程离不开______,所以必须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
(3)B类植物和C类植物的共同特点是都能产生_________,但C类植物的种子有______包被着。
(4)A-E所示的5种植物具有了根、茎、叶的植物有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四、实验探究题。(共2个小题,共14分)
1、图甲中字母分别代表植物的三种生理活动,图乙是小莹探究植物某生理活动的实验步骤,请分析回答:
(1)小莹探究的是图甲中[________]活动,实验变量是________ .
(2)实验前将植物进行暗处理是为了将原有的________运走耗尽.该步骤主要是利用图甲中[________]活动.
(3)水浴加热装置中,装有酒精的烧杯是[________].水浴加热后,酒精变成绿色.
(4)用________染色后,不遮光部分变成________色.
(5)小莹想提高她家种植的番茄产量.请你依据本探究活动涉及的知识,提出一个具体措施:________ .
2、下面甲图是某同学制作洋葱鳞片叶临时装片的几个步骤,乙图是普通光学显微镜,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按照制作临时装片正确的方法步骤,将甲图中各步骤进行排序:_____________,步骤A为了_____________,正确的操作方法:使盖玻片的_____________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步骤B中滴加液体的作用:_____________。
(2)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该同学的眼睛应该注视乙图的(___)。该同学用显微镜看到了如图所示的视野,为了使看到的细胞更大更清晰,需要操作的显微镜构造是_____________(填数字)
(3)该同学根据观察绘制了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的结构图,并标注了各结构的名称,如图所示,老师看过后认为该同学绘制的细胞图有错误,请你指出来:_____________。
五、资料分析题(共5分)
1、资料一:我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12个国家之一,拥有森林、灌丛、草甸、荒漠、湿地等地球陆地生态系统,以及黄海、东海、南海、黑潮流域大海洋生态系统。
资料二:变色龙是一种”善变”的树栖爬行类动物,在自然界中它当之无愧是“伪装高手”,为了逃避天敌的侵犯和接近自己的猎物,这种爬行动物常在人们不经意间改变身体颜色,然后一动不动地将自己融入周围的环境之中。
资料三:非洲东部地区今年1月至2月暴发70来最严重蝗灾,4月又遭遇第二轮蝗灾,规模较前更甚。蝗虫俗称“蚱蜢”,为植食性昆虫,产卵能力强且虫卵难破坏。这次蝗灾主要是2019年年底出现的异常降雨为蝗虫孵化后的生长提供了优良条件。
(1)我国是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国家,资料一体现了我国_____________的多样性。
(2)资料二中,变色龙的体色称为_____________色,这是生物对环境形成的_____________。
(3)资料三中体现了蝗虫具有生长和_____________特征。通过分析也可以得出_____________是影响蝗虫生活的主要非生物因素之一。
参
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D
2、A
3、D
4、D
5、C
6、B
7、B
8、A
9、B
10、D
11、A
12、A
13、A
14、A
15、C
16、A
17、D
18、A
19、B
20、C
21、A
22、D
23、C
24、A
25、C
二、填空题(共5个小题,共10分)
1、观察法 实验法
2、身体 智力
3、神经系统 激素
4、蛋白质
5、蛋白质 DNA DNA
三、识图分析题(共3个小题,共21分)
1、北面 种子 鳃和鳍 先天性 雄 D 形成的细胞核
2、B A D C B A
3、E藻 根、茎、叶 水 种子 果皮 A、B、C
四、实验探究题。(共2个小题,共14分)
1、A 光 淀粉 C b 碘液 蓝 延长光照时间等
2、DCAB 防止出现气泡 一侧 使细胞染色 5 4 多画了叶绿体;液泡较暗的地方不能涂抹,较暗的部分用细点来表示,越暗的地方细点越密,但不是打斜纹或涂阴影或留下空白
五、资料分析题(共5分)
1、生态系统 保护 适应 繁殖 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