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年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章节试题及答案5
1.青少年身心发展的
【C】决定着教育工作应该因材施教。
A.顺序性
B.阶段性
C.差异性
D.不均衡性
2.教学技能属于
【C】。
A.交际技能
B.操作技能
C.心智技能
D.言语技能
3.维纳归因理论中内部且稳定的归因是
【A】。
A.能力
B.努力
C.任务难度
D.运气
4.品德中两个最主要的构成部分是
【C】。
A.道德认识和道德意志
B.道德动机和道德观念
C.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
D.道德感和道德认识
5.概念是用什么来表达的?
【B】
A.句子
B.词
C.言语命题
D.图式
6.明确地提出了“美德是否可教”的问题,并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大量分析^p 的是古希腊哲学家
【B】。
A.柏拉图
B.苏格拉底
C.亚里±多德
D.毕达哥拉斯
7.教育与其他万事万物样,都是由人格化的神(上帝或天)所创造的,教育的目的就是体现神或天的意志,使人皈依于神或顺从于天。这种观点属于
【D】。
A.教育的心理起说
B.教育的劳动起说
C.教育的生物起说
D.教育的神话起说
8.
【C】是指学校物质环境所构成的一种文化,如校园面积、校园布局、学校建筑、教学设备、图书馆,等等。
A.制度文化
B.精神文化
C.学校文化
D.物质文化
9.以下哪一点不是沟通对于学校管理所具有的功能?
【B】
A.信息传递
B.信息反馈
C.控制
D.情感交流
【答案解析】:沟通对于学校管理所具有的功能有信息传递、拄制、激励、情感交流。
10.1970年,教育家保罗,朗格朗在其出版的著作中提出了
【D】思想。
A.最优化教学
B.范例教学
C.发展教育
D.终身教育
11.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对突发性事件(例如化学实验事故)作出迅速、恰当的处理被称为“教育机智”。这反映了教师劳动的
【C】特点。
A.复杂性
B.示范性
C.创造性
D.长期性
12.最早提出教育要适应儿童的年龄阶段,进行德智体多方面和谐发展教育的教育思想家是
【B】
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昆体良
D.苏格拉底
13.人的发展是指人类身心的生长和
【B】。
A.增强
B.变化
C.成熟
D.死亡
14.教育过程的主要矛盾是
【D】之间的矛盾。
A.教育者与教育手段
B.教育内容与社会需要
C.教育内容与受教育者的接受能力
D.教育目的与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现实水平
15.一个国家教育经费投入的多少最终取决于
【C】。
A.文化传统
B.受教育者的需求
C.生产力水平
D.教育的规模
